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3.3W人 

  第Ⅰ卷(選擇題 共30分)

高二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和字形有誤的一項是( )

A.貲財(zī) 緹騎(tí) 縉紳(jìn) 社稷(jì)

B.縕袍(yùn) 垣牆(yuán) 偃仰(yǎn) 修葺(qì)

C.欹側(qī) 孤僻(pì) 詔書(zhāo) 蟠曲(pán)

D.汶水(wèn) 摴蒱(chū) 徂徠(cú) 石罅(xià)

解析:此題考查漢字的讀音和字形的識記能力。C項,“詔書”中的“詔”應讀作“zhào”。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即除(清除)魏閹廢祠(供死人牌位的祠堂)之址以葬之

佯狂不知所之(的)者,其辱(侮辱)人賤行

B.某所(地方),而母立於茲(此,這裏)

比去(離開),以手闔(關閉)門

C.益(更加)慕聖賢之道(道路)

寓(住所)逆旅主人,日再(多次)食

D.陽(山北面)谷皆入汶,陰(山南面)谷皆入濟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詞義的掌握。A項,“除”應釋爲“治,整理”;“祠”本義是“供死人牌位的祠堂”,在文中應指“生祠,給活人修的祠堂”;“之”應釋爲“到,往”;“辱”應釋爲“可恥的”。C項,“道”應釋爲“思想,學說”;“寓”應釋爲“寄居”;“再”應譯爲“兩次”。D項,“北”應釋爲“山的南面”;“陰”應釋爲“山的北面”。

答案:B

3.下列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人皆得以隸使之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

B. 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爲

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

C. 殫其地之出

爾安敢輕吾射

D. 四方之民獸奔鳥竄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用法的辨析。A項,“隸”是名詞作狀語,“撫”是名詞活用爲動詞;B項,“旌”是名詞活用爲動詞,“西”是名詞作狀語;C項,“出”是動詞活用爲名詞,“輕”是形容詞活用爲動詞;D項,“獸”“鳥”“手”都是名詞作狀語,用法相同。

答案:D

4.下列句中加點字含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①斯固百世之遇也

A.固 ②餘固笑而不信也

③江山險固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B.見 ②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③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①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

C.舍 ②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③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①在丁卯三月之望

D.望 ②先達德隆望尊

③吾令人望其氣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的掌握。A項,“固”的含義分別是:①實在;②本來;③堅固。B項,“見”都是表被動,可譯爲“被”。C項,“舍”的含義分別是:①學舍,書館;②停止;③築舍定居。D項,“望”的含義分別是:①農曆每月十五;②名望,聲望;③看。

答案:B

5.對下列文言句式分類有誤的一項是( )

①爲國者無使爲積威之所劫哉 ②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 ③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⑤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⑥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 ⑦家有老嫗,嘗居於此 ⑧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⑨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吾未見其明也 ⑩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A.①④⑦/②⑧⑩/③⑤⑨/⑥

B.①④⑥/②⑧⑩/③⑤⑨/⑦

C.①⑥/②④/③⑤⑨/⑧⑩/⑦

D.①④⑦/②⑧⑩/③⑨/⑤⑥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①④⑥是被動句,④又是個判斷句;②⑧⑩是判斷句,⑧和⑩又是定語後置句;③⑤⑨是賓語前置句;⑦是後置句。

答案:B

6.對作者、作品、時代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項脊軒志》——歸有光——清朝

B.《病梅館記》——龔自珍——清朝

C.《登泰山記》——姚鼐——清朝

D.《五人墓碑記》——張溥——明朝

解析: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A項,歸有光是明朝後期著名的古文學家。

答案:A

  二、(12分,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爲美,直則無姿;以欹爲美,正則無景;以疏爲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爲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爲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7.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直則無姿 姿:風姿

B.正則無景 景:景緻

C.明告鬻梅者 鬻:賣

D.文人畫士之禍 禍:災禍

解析:D.禍:危害。

答案:D

8.下列句中加點的“以”的意義和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以繩天下之梅

B.梅以曲爲美

C.有以文人畫士孤僻之隱……

D.以五年爲期

解析:A項連詞,可譯爲“來”;B、C、D三項爲介詞“把、拿”。

答案:A

(二)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9.對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京師乘風雪 乘:冒着

B.道少半,越中嶺 越:飛越

C.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居:停留

D.復循西谷,遂至其巔 循:順着

解析:B.越:越過。

答案:B

10.下面對本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句中,連用“乘、歷、穿、越”四個動詞,準確生動,且富於變化,傳神地寫出了登山的迫切心情。

B.“蒼山負雪,明燭天南”句用擬人手法,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用語新穎、傳神。

C.“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句用比喻手法寫在山頂遠望、俯視所見,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感受。

D.本段內容主要是爲下文寫泰山日出作鋪墊,所以文字雖多,但並非文章重點內容。

解析:D.“但並非文章重點內容”不確切,本段也是重要內容。

答案:D

 第Ⅱ卷(共70分)

  三、(8分)

11.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東欄梨花

(宋)蘇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詩人見“東欄一株雪”而“惆悵”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認爲“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複,主張改“梨花淡白”爲“桃花爛漫”。你同意他的主張嗎?爲什麼?

答案:感傷春光易逝,慨嘆人生短促。(意思對即可。)柳樹由淺綠變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開滿城漾白,也暗含盛極將衰,一、二兩句寫景中滿蘊了傷春之情。最後一句直抒胸臆,抒發了人生如梨花之感慨。不能將“梨花淡白”改爲“桃花爛漫”。如果改首句爲“桃花爛漫”,“花滿城”就當屬桃花,那麼一、二句即詠桃花,不僅與題目無關,而且與詠梨花的“惆悵東欄一株雪”相互割裂。(意思對即可,思路不清楚,語句不通順,酌情扣分。)

12.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__________,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2)春風又綠江南岸,__________。

(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大江東去,浪淘盡,__________。故壘西邊,人道是,__________。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解析:第一句出自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句小學課本即有,爲千古名句;第三句出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亦爲千古名句。估計第一句知道的人可能較少,可選作後兩句。

答案:(1)學然後知不足 (2)明月何時照我還 (3)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周郎赤壁

 四、(22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10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爲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爲籬,已爲牆,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爲應答。”語未畢,餘泣,嫗亦泣。餘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蹟,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1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分)( )

A.迨諸父異爨 迨:等到

B.大母過餘曰 過:看望

C.大類女郎也 類:好像

D.客逾庖而宴 宴:宴請

解析:D.宴:吃飯。

答案:D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 庭中通南北爲一

先妣嘗一至

B. 雞棲於廳

而母立於茲

C. 頃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 而母立於茲

久不見若影

解析:A.分別爲“整體”“一次”;B.在;C.補足音節;D.你的。

答案:A

15.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在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娘以指叩門扉曰

B.牆往往而是

C.室僅方丈

D.先妣撫之甚厚

解析:B.古義爲“到處”,今義爲時間副詞;C.古義爲“一丈見方”,今義爲“寺院的房間或主持”;D.古義爲“對待”,今義爲“安慰、保護”。

答案:A

16.翻譯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1)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2)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

答案:(1)我的孩子,好長時間沒看到你的影子,爲什麼整天默默地在這裏,真像個女孩子了?(2)我家的人長期以來讀書沒有得到功名,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

17.本段重點寫悲情,可分爲三層,請在原文中用“‖”標出層次,並寫出段意。(3分)

答案:一層(“先是……凡再變矣”):寫由於伯叔們分家,家中一片雜亂衰敗景象。二層(“家有老嫗……嫗亦泣”):寫對母親的回憶,抒思母之情。三層(“餘自束髮……不自禁”):寫對祖母的回憶,抒思念悼亡之情。

(二)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12分)

衛人束氏,舉世之物,鹹無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獸也,畜至數百,家東西之鼠捕且盡。狸狌生無所食,飢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孫,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飢輒嗥,嗥輒得肉食,食已與與如也,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羣行有墮甕者,急從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見鼠雙耳聳,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竟爲異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對之大嗥。久之,鼠度其無他技,齧其足,狸狌奮擲而出。

18.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1)鹹無所好__________

(2)但飢輒嗥__________

(3)食已與與如也__________

(4)假狸狌以去__________

(5)沿鼠行不敢下__________

(6)束氏日市肉啖之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含義的掌握。

答案:(1)都 (2)只要 (3)完 (4)借 (5)圍着、繞着 (6)買

19.與“束氏日市肉啖之”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 )

A.順流而東行 B.函樑君臣之首

C.一夫夜呼 D.東割膏腴之地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用法的辨析。A項,“順流而東行”句中的“東”是名詞作狀語;B項,“函樑君臣之首”句中的“函”是名詞作動詞用;C項,“一夫夜呼”句中的“夜”是名詞作狀語;D項,“東割膏腴之地”句中的“東”是名詞作狀語,這樣A、C、D三項的加點字與例句中的“日”字用法相同。

答案:B

20.翻譯下列各句。(4分)

(1)南郭有士病鼠。

(2)鼠度其無他技。

解析:此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關鍵要準確理解(1)句中的“病”和(2)句中的“度”字,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斷,“病”應釋爲“患……害”,“度”應釋爲“估計”。

答案:(1)城南有位先生家中患鼠害。

(2)老鼠估計狸狌沒有別的本領。

21.上面是一則寓言故事,其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意的綜合概括理解能力。

答案:養尊處優,就會喪失生存技能。(或:缺乏鍛鍊,長期不鍛鍊業務,必然喪失專業技能。)

 五、作文(40分)

22.根據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牽掛是思念,有如高飛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繩線;牽掛是情懷,有如瓜豆的藤蔓纏繞竹竿或籬笆。

牽掛是多方面的,比如牽掛是對親人的思念,牽掛是對友人的情懷,牽掛能催人奮發向上。

請以“牽掛”爲題,選擇上述材料某一方面的內容,選擇除詩歌以外的某一種體裁,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文章。

思路提示:“牽掛”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好在話題材料中已用兩個比喻提示了它的內涵。我們完全可藉助這兩個比喻,展開類比聯想,由此及彼地切入話題。比如由“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線繩”,類比聯想到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掛念、在外求學的學子對父母的惦念、父母對子女的思念,對久別的同學、朋友的想念等等;由“瓜豆藤蔓纏繞着籬笆”,類比聯想到子女對家庭的依戀、妻子對丈夫的眷戀,等等。通過類比及轉換,就能快速打開思路,確定文章的主題。具體寫作時應精心選擇具體感人的事件,着力抒寫出內心的真摯的情懷。用書信寫作,一是注意格式的規範完整;二是根據“牽掛”這個話題,選擇好陳述的對象(自己熟悉的或關係密切的人);三是口氣要符合與陳述對象的關係,四是主體部分要突出“牽掛”的中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