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蘇教版三下《16、跟蹤颱風的衛星》教學片段賞析

本文已影響 2.25W人 

語文課程實施以來,由於過於誇大了人文性的功能,淡化了語文的基礎訓練,使語文教學變得浮躁、拖累、複雜,語文教學演變成了思想教育課、問題分析課、知識拓展課、實踐表演課。而唯獨不見文章的品讀,詞句的積累,句式的訓練。這樣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實質,“荒了自己的田,肥了別人的園”。

蘇教版三下《16、跟蹤颱風的衛星》教學片段賞析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曾經指出:課改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

“孩子”即語文本體,這樣做必然陷入了片面性,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裏、皮與毛、血與肉的關係。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裏”。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因此,我認爲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澱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於是,我在教學《跟蹤颱風的衛星》一課時,力求體現這樣的教學思想,嘗試着將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地融爲一體。

片段一:注重語文基礎性的把握

開課伊始,我從複習字詞入手,既鞏固了生字,又積累了詞語。課改以後,有些教師漸漸走入一個誤區,認爲課堂教學不再需要將語文訓練放在首位,尤其是第二課時,往往忽視字詞的複習。我們知道孩子記憶生字快,忘得也快,記憶生字最好的方式是不斷地復現,所以我主張,每課都學習生字,每課都鞏固生字,每課都寫點生字,反覆地強化、記憶。在中年級的教學中,我們應該仍然把詞句的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這是語文的基礎。但是在學習生詞時,不能再像從前一樣單調、枯燥,因此,我在出示生詞時,有意識地將詞性相近的生詞放在一起,譬如:狂暴

厲害 怒吼

瘋狂這一組詞,學生在複習生詞的時候,無意識中已經能夠將這些詞的意思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你覺得這四個詞怎麼才能讀好呢?”學生便很容易地將這四個詞的意思更明顯地朗讀出來了。

片段二:教師發揮導學的作用

課程標準強調,要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那麼“教”的方式就決定了“學”的方式。因此,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上,教師起着關鍵的導航、定向的作用。傳統教學中,從一開始颱風與小衛星的較量到最後小衛星趕跑了張狂的颱風,教師都會根據故事的發展,把故事結果講給學生聽。但是,我在這個環節上是這樣設計的:在課前,我出示課題後的背景是一幅颱風咆哮的畫面,等到課文品讀完以後,我把課題後的背景設計成一幅城市一片寧靜的畫面。這樣一來,學生直接從視覺上有了具體形象的感受,教師採取的策略是順學而教,打破了原有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既沒有失控於學生,又沒有教師的牽強附會。又如:在課文品讀結束後,我出示了幾張有關人造衛星的圖片。學生那一雙雙閃亮的小眼睛立刻告訴我他們對這些知識非常感興趣,於是,我佈置了一個課後作業:請你選擇最感興趣的一種人造衛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了解它。至此,我將教師的導學由課內向課外繼續延伸,讓學生將有限的課上學習轉化爲無限的課外學習中去。最終體現本課的教育宗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明白科技的力量,認識到只有學好科學,用好科學,才能造福於人類。

片段三: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學會反思,這不但提高了教學水平,更讓我飽嘗了教學成功的喜悅,領悟了情感與思維的真諦——沒有了情感,語文只是一堆無生命的符號,思維也會毫無意義;沒有了思維,語文只是一堆抽象的文字,情感將不復存在。情感與思維的同步生成與發展才能實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纔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小東西!’颱風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厲害?魚兒見我鑽入深水,船兒見我避進港灣,樹兒見我把腰彎。嘿嘿……’”我將最後一詞的理解交給學生去爭論,便問道:“這裏的‘嘿嘿’一詞可以看出颱風是怎樣想的呢?”有的學生說:“是颱風在嘲笑小衛星。”立即有學生反駁說:“颱風是以爲小衛星還不知道它的厲害,所以這個笑是一種不懷好意的笑,想讓小衛星嚐嚐它的厲害。”

熱烈的爭論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產生和發展過程的認識,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精神。記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這樣說過:“當孩子意識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時候,這樣的教育往往是失敗的。”在語文教學中貫徹人文精神,使情與思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人文之光定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好人文的底色。

片段四:利用移情讓學生產生體驗

移情是情境教學重要的理論之一。當學生閱讀文本時,遠離學生的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真實的情感,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產生聯想或幻想,或搜索生活中類似的事件,激發出情感,然後進行嫁接,達到潛移默化的目的。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颱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着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現,堤壩築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光是從文本上理解,學生很容易侷限於人們不害怕颱風,而“堤壩”、“樹木”與學生的直接體驗相距甚遠。於是,我立刻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除了課文上寫的,你還想到了什麼?”並出示了兩個不同層次的句式練習:★他很快發現,堤壩築高了,樹木撐牢了,(  ),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他很快發現,堤壩築高了,樹木撐牢了,(  ), (   ),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在此過程中,我不斷以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立刻就有學生回答:“門窗關緊了。”更欣喜的是,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有一位學生做出了第二個難度較高的題,他回答:“船也繫牢了,衣服也收回家了。”這個環節中,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加以想象,充分體現了語文即是生活,生活既是語文。

語文是人類創造的一種文化,但這種文化具有特殊性。其主要特殊之處就在於,人類創造它的目的還讓它負載文化,讓它作爲文化的載體而使文化得以交際。語文又是一種特殊的工具。它是思維的物質外殼,任何語言的形式都是同其思想情感的內容一起存在的,離開了就要成爲空洞無物的東西。如果把語文課教成如同鋸子、鑿子、刨子一類純物質形式的純工具課,是無法想象的。相反,只有帶着智慧和美感語文才能進入人們的心靈。就是說,只有負載着人文性,語文這個工具才能發揮作用。而語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語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負載在語文工具上;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就是這樣辯證地統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語文,愛語文,用語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