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蘇教版四下第23課《黃河的主人》教學片段賞析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師: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奔騰不息的黃河孕育了我們燦爛無比的優秀文化。黃河流域富饒的土地提供了我們充足的營養、強健的體魄,而那洶涌澎湃的氣勢更鍛鍊了我們堅強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袁鷹先生的文章《筏子》,看看他筆下的主人公是如何與黃河進行抗爭的。

蘇教版四下第23課《黃河的主人》教學片段賞析

下面請大家帶着黑板上的這幾個問題認真研讀本文。

(教師板書預習提綱)

1、標出小節號,解決生字詞。

2、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

3、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並說明理由。

(學生分組閱讀討論,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及氣氛。)

師:各小組是否準備好了?

生:準備好了。

師:關於生字詞,我們仍採用小組互相提問的方法。由一個小組選派代表到黑板上寫出生字,指定其他小組上來給生字注音。第三小組。

(第三小組代表到黑板上寫出如下生字:悸、湍、噬、艄、篙)

(第一小組代表注音:ji tuan shi shao gao,第三小組進行批閱,師生共同拼讀)

師:第二小組代表複述課文。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艄公在黃河上劃羊皮筏子的故事。

師:本文僅是講故事嗎?如果單就講故事這一點而言,我們來把剛纔這位同學歸納的內容具體展開一下:一個什麼樣的`艄公在什麼樣的黃河上劃羊皮筏子?筏子有多大?筏子上坐了多少人?表現如何?觀看的人表現如何?現在各組根據我剛纔提供的思路,假想你是一部電影的編導,在你的影片中該如何展示這一場面?現在各組認真討論研究一下,選出一名“導演”向大家進行描述。

(各組學生進行研究探討,並把相應內容記錄下來。)

師:現在請各組派代表依次到講臺上來,向大家介紹你們執導的“奧斯卡”大片。

第一組:我們編導組的設計是:(1)《黃河大合唱》作爲背景音樂,畫面呈現的是奔騰不息、濁浪排空的黃河,黃河的遠處有一個小點慢慢移動,逐漸變大,我們看清是一個羊皮筏子,上面坐着五名乘客,還有一個撐船的艄公,乘客的身旁放着兩隻滿滿的麻袋。波浪把小筏子衝得左搖右擺,但船上的乘客卻談笑自如,從容鎮定。接着鏡頭定格在艄公身上,他同樣鎮定自然,態度認真仔細。接着鏡頭慢慢移向岸上,岸上的人的表情也在不斷的變化:由擔心逐漸變爲佩服。

師:第一組同學爲我們描述了一幅激動人心的畫面,根據我剛纔的提示,他們的描述是比較全面具體的。下面其他小組同學進行描述時,相同的內容就省去不說了,只要把你們與第一小組不同的設計說出來就行了。

第二小組:我們的設計與他們不同的就是沒用《黃河大合唱》作爲背景音樂,我們覺得這個音樂不好,不符合課文的內容。

師:你具體說說是如何不符合的?

第二小組:《黃河大合唱》是描寫抗戰的,而《筏子》是描寫划船的,當然不符合。

師:好,哪組還有補充嗎?

生:沒有了。

師:剛纔我們共同“觀賞”了一個精彩的電影片段,現在請各組同學思考一下,你“看”了剛纔的片段,有何感想?思考五分鐘。

(學生思考五分鐘,教師巡迴檢查各組討論情況。)

生1:羊皮筏子雖然很小,卻能經得起大的風浪。

生2:艄公划船的技巧高超,令人佩服。

生3:乘客的膽子真大,處變不驚。

生4:黃河的氣勢讓人感到震撼。

師:剛纔幾名同學說出了各自觀賞的感受。現在我們大家再仔細把課文讀一遍,思考一下,這篇文章主要是爲了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內容?文章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小組討論10分鐘。)

生:本文主要通過對艄公的描寫,揭示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想要獲得成功,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大膽和鎮靜,還需要小心和智慧

師:非常好!本文的確描寫了上面幾位同學所述的那些內容,寫乘客的大膽鎮靜是爲了寫什麼呢?

生:襯托艄公技巧高超。

師:那麼寫黃河的驚濤駭浪以及羊皮筏子的小呢?

生:也是爲了襯托艄公的技藝高呀。

師:對,那寫艄公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生:就是剛纔那位同學所說的大膽鎮靜與小心智慧相結合,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師:那文中是如何點出的?在哪一部分?

生:在第九節、第十節。

師:非常好!這就是本文給我們揭示的真理!希望這深刻的人生哲理能給我們的人生道路的成功增光添彩。課後以“成功路上我們應該這樣做”爲題,寫一篇隨筆。

  [我的思考]

我也教過這篇課文,雖然我到過黃河,但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看到過羊皮筏子,黃河是什麼樣子的,在我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黃河與長江是不同的,課文中好多詞彙準確地描繪了黃河,比如第一自然段寫:“黃河滾滾。那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氣勢,令人膽戰心驚。”其它段落中還有“洶涌的激流”、“波浪滔滔的黃水”、“險惡的風浪”、“驚濤駭浪”。所以,理解課文的主旨這些詞肯定要形象地走進學生的,沒有這些的形象建立,那主人行走於黃河的態勢肯定打動不了學生。所以,在反覆閱讀這篇課文後,這些詞要提出來,要在孩子的大腦中定位。

雖然袁鷹的原文沒有最後一段,初中教材選了原文(也有小小的修改),這也許就體現出了小學教材與初中的不同。對於小學生來說形象積累也許比中學更重要,中學對這一課的學習目標肯定與小學四年級的學習有所不同,初中開始向“理性”方向邁進,向深入思考上行走。所以,在這一課的學習上,我們給學生建立起黃河之形象,有利於學生初中階段的發展。

多年來,多套小學語文教材都沒有放棄長江與黃河這個主題,因爲它們是母親河。如果我們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去研究,學生在對比之中才能感受到,黃河的主人行走與黃河之間真的危險、困難。沒有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們大量的閱讀,他們也慢慢地體會到,戰勝驚濤駭浪不是一日所爲,艄公爲什麼會具備這種素質?那是長期鍛鍊的結果。所以,這一課,其實給予小學生的應該是戰勝困難的教育,雖然我們不能直接告訴學生這個答案,但他們在閱讀思考中,也會悟出這個簡單的道理。

第五、六、七自然段寫的非常精彩,引導學生反覆閱讀,用情朗讀,才能使得學生產生一種行走於黃河間的震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