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2016高二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本文已影響 1.22W人 

  【2016高二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2016高二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一.古代詩文閱讀: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8分)

1.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 ,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② ,鳥倦飛而知還。(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③木欣欣以向榮,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④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⑤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⑥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陳情表》)

⑦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李密《陳情表》)

⑧臣 ,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二)課內文言文(2-7每小題2分,第8題10分,共22分)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乃瞻衡(通“橫”)宇 策扶老(指柺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聖朝 誰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閔凶(不幸) 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阻塞)者

D.彩(色彩)徹區明 是以區區(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廢遠

3.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

A.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

B.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景翳翳以將入

C.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湯之問棘也是已

D.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此小大之辯也

4.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C.問征夫以前路 D.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訪風景於崇阿

A.遂見用於小邑 B.農人告餘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D.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6.下列各種說法中有誤的一項是( )

A.“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是詩人陶淵明發自內心的呼喊,它表明詩人歸隱的原因就在於家裏的田地無人收拾,同時也說明他是一個熱愛勞動,反對不勞而獲的人。

B.“辭”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歸去來兮辭》雖然採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杼,不受楚辭中怨憤、悲傷情調的影響,而表現出一種淡遠瀟灑的意旨。

C.《滕王閣序》作爲一篇贈序文,借登高之會感懷時事,慨嘆身世,其中“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一句集中概括了滕王閣所處的雄偉地勢。

D.莊子認爲要達到“逍遙”之境,則應“無所待”,這反映了道家消極避世的思想,同時也是作者既無法解決社會矛盾,又不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理反映。

7.各句中引用的課文名句,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你的遭遇確實令人同情,但是,志士能人命途多舛者多矣,“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你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B.勝者誠可敬,失敗者亦未必可悲。周恩來有詩曰,“難酬蹈海亦英雄”;王勃有句雲,“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這些詩句說明,英雄是成功者的獎品,更是堅毅者的封號。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人在逆境中也不一定就得垂頭喪氣、無能爲力,“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就是最有力的說明。

D.有人覺得自己就這樣的基礎,要想將來學有所成不太可能,不如趁早解放自己。錯矣,“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未晚”,只要努力,一切都來得及。

8.翻譯下列句子:(第①題4分 第②③題各3分 ,共 10分 )

①.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②.既目以心爲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③.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三)文化常識填空(每小題1分,共4分)

9.孔子及其弟子在談到自然現象時,多用來比喻人事。談談下面幾個句子中提到的這些自然現象在句子中的含義。

①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論語·爲政》)

把 比作北極星(北辰),居其中而衆星拱衛。古人認爲北極星在整個天體的中心位置。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孔子感嘆晝夜不停流去的河水,其實是

③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

以水比況 的人,以山比況 的人。這句話的下文爲: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④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以日食月食比喻

(四)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題(選擇每小題2分,翻譯每句3分,共12分)

倉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爲郡吏。建安中,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以慈爲綏集都尉。黃初末,爲長安令,清約有方,吏民畏而愛之。太和中,遷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喪亂隔絕。曠無太守二十歲,大姓雄張,遂以爲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無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撫卹貧羸,甚得其理。舊大族田地有餘,而小民無立錐之土,慈皆隨口割賦,稍稍使半其本直。先是屬城獄訟,縣不能決,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閱,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歲決刑曾不滿十人。又常日西域雜胡欲來貢獻,而諸豪族多逆斷絕;既與貿遷,欺詐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勞之。欲詣洛者,爲封過所,欲從郡還者,官爲平取,機以府見物與共交市,使吏民護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稱其德惠。數年卒官,吏民悲感如喪親戚,圖畫其形,思其遺像。及西域諸胡聞慈死,悉共會聚於戊已校尉及長吏治下發哀,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誡,又爲立祠,遙共祠之。(選自《三國志》)

10.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吏民畏而愛之 畏:敬畏

B. 太和中,遷敦煌太守 遷:升任

C. 郡在西陲 陲:邊疆

D. 先是屬城獄訟,縣不能決 縣:縣官

11.比較下列兩組句中“爲”和“以”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2分)

始爲郡吏 以喪亂隔絕 以明血誡 又爲立祠

A. 兩個“爲”字相同,兩個“以”字也相同

B. 兩個“爲”字相同,兩個“以”字不同

C. 兩個“爲”字不同,兩個“以”字相同

D. 兩個“爲”字不同,兩個“以”字也不同

12.下列各句中是補出來的省略成分,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 (慈)爲長安令,(慈)清約有方。

B. 循故而已。(尹奉等)無所曠革。

C. 既與貿遷,(西域雜胡)欺詐誣易,多不得分明。

D. 或有以刀畫面,以明血誡,(西域諸胡)又爲立祠,遙共祠之。

13. 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曠無太守二十歲,大姓雄張,遂以爲俗。

②. 慈躬往省閱,料簡輕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6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

14.下列各項中,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法院開庭審判瑪絲洛娃的案件,聶赫留朵夫作爲貴族代表參加陪審,意外與瑪絲洛娃重逢。他坐在陪審席裏,回憶起與瑪絲洛娃認識以來的一切往事。開始他只是怕被認出來,後來瑪絲洛娃被判刑,他纔開始覺得自己卑鄙無恥,犯了這樣的罪孽,居然還能心安理得地過了這麼多年,不禁羞愧難當。(《復活》)

B.葛朗臺喜歡拿儂大力士的體格和不計報酬的品質。拿儂的工錢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卻包辦了家裏的一切雜活:煮飯、清理、洗衣服、照顧短工……凡是葛朗臺吩咐的,她都一聲不吭地去幹。(《歐也妮·葛朗臺》)

C.法庭審判瑪絲洛娃的案子,法官們或忙於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對案件審理都心不在焉,檢察官以犯罪的遺傳學來判定瑪絲洛娃有罪。最後,由陪審員們對瑪絲洛娃寫定罪意見。他們認爲瑪絲洛娃雖然“沒有謀害性命的意圖”,但可能有搶劫、偷錢的意圖,這樣瑪絲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亞服苦役四年。(《復活》)

D.真的,巴黎女人爲了幫情人逃跑,用纖纖玉手抓住絲綢結成的繩梯,那種勇氣未必勝過歐也妮重新把糖碟放到桌上去時的膽量。

查理喝咖啡覺得太苦,想加點糖,歐也妮把父親收起來的糖碟重新拿出來放在桌面上給他,並鎮靜自若地望着父親,而查理卻永遠不會知道歐也妮在葛朗臺目光的逼視下痛苦的祕密。(《歐也妮·葛朗臺》)

E.葛朗臺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債務,不被宣告破產,就必須把債權證件抓在手上,於是他想讓都對自己女兒有意思的公證人和銀行家去巴黎辦這件事。銀行家格拉桑表示願意到巴黎辦這件事,但往來旅費要葛朗臺出;而公證人克羅旭則表示不要葛朗臺付旅費,他可以去巴黎照辦。葛朗臺自然同意後者,並且滿心歡喜。(《歐也妮·葛朗臺》)

15.簡答題。(任選一題,100字左右)(5分)

(1)父母去世後,歐也妮心中的“兩個世界”,具體指什麼?如何理解兩者的“合二爲一”?

她的心和福音書都告訴她:以後有兩個世界需要期待。她日夜沉浸在兩種無窮的思想之中,對於她來說,這也許是合二爲一的。

(2)《復活》所體現的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的復活”。請簡述促使馬斯洛娃由墮落走向精神復活的主要事件。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16.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謂與?”子曰:“賜②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②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注]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詩經·衛風·淇澳》。切磋琢磨,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②賜:子貢名。

(1)下列對選段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

B.孔子對子貢所說的貧窮能保持骨氣,富貴能不驕橫的人,持否定態度。

C.子貢的回答說明他悟到人要由“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上升到貧而樂、富而好禮的理想境界像加工象牙和骨等材料要精益求精一樣。

D.在孔子的啓發下,子貢能“告諸往而知來者”,做到舉一反三,這體現了孔子啓發誘導式的教育。

(2)閱讀語段②,結合①選段,評價孔子的教育方法。(4分)

三、現代文閱讀(28分)

(1)課內閱讀題(1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7-21題:

林沖向了一回火,覺得身上寒冷,尋思卻纔老軍所說,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來吃?便去包裹裏取些碎銀子,把花槍①了酒葫蘆,將火炭②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③上;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④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裏踏着碎瓊亂玉,迤邐揹着北風而行。那雪正下的緊。

17.文中①②③④處依次應填( )(2分)

A、挑 滅 關 鎖 B、掛 蓋 拽 關

C、挑 蓋 鎖 關 D、挑 蓋 拽 鎖

18.畫線部分描寫屬於( )(2分)

A、細節描寫 B、場面描寫 C、動作描寫 D、心理描寫

19.作者藉助於劃線部分的這些描寫將林沖個性中 的性格活畫出來。(2分)

20.魯迅曾對“那雪正下的緊”一句倍加圈點,以爲其寫出了神韻,下面分析最合理的一項是( ) (2分)

A、一個“緊”字,寫出了風大雪猛的氣勢,塑造了典型環境。

B、一個“緊”字,一語雙關,象徵着林沖命運又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

C、作者藉助通感手法,把視覺轉化爲感覺來寫。

D、“緊”字既寫出了大雪的氣勢,也襯托了林沖的處境。

21.《水滸傳》初版於明朝,是我國第一部“供閱讀”的白話長篇小說。由於時代的變遷,語言的進化,當年的“白話”,有一部分已經和今天標準的“普通話”有所差異,不是規範的當代漢語。請寫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每題1分,共5分)

①這個差使又好似天王堂 好似

②尋了三五日,不見消耗 消耗

③卻纔有個東京來的尷尬人 尷尬

④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惡

⑤好歹結果了他 結果

(2)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

提 琴

□ (美)保?瓊斯

從我幼年時一直到長大離開家上大學,甚至在那之後,我舅舅邁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視爲家中的珍寶。它已成爲某種象徵。

我還記得邁克舅舅第一次讓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開陳舊的黑盒子,裏面襯墊着鮮豔華麗的綠天鵝絨,那把琴靜靜地平臥其中。“現在你可看見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語調莊重地告訴我,並且讓我透過琴面的人形音孔觀看裏面褪了色的標記。是他父親給了他這把琴,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輩從意大利帶來的。

我父親是一位麪包師傅,在愛塞克斯大街新開闢的鋪面是他從事的一樁最大的冒險事業。下面打算作爲麪包房,背面將闢爲冷飲室,裏面的桌子都是大理石貼面。當父親頭一次告訴母親這個計劃時,他心裏異常興奮。

“我告訴你,瑪麗,根本不會有危險,”看見母親臉色不對頭,父親說道,“你只要在這份三千元的借貸申請書上籤個名就行了。”

“可如果是抵押貸款,”她嗚咽地說道,“他們可以把我們一家子攆到街上,我們要成爲叫花子的,卡爾。”

“我想稍微講幾句。”舅舅說。他站起來從陳列櫃頂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從報上讀過,一把斯特拉?第瓦里製造的小提琴賣了五千元。把它拿去賣了,卡爾。”

“哦,邁克!”母親很吃驚。

“我可不願那麼做,邁克。”父親說道。

“如果你趕快的話,”邁克舅舅告訴他,“你可以在老埃雷特關店之前趕到他那裏。”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可他的語調卻異常平靜。於是我父親腋下夾着提琴盒出門了。

過了一陣子父親從前門進來,他吹着口哨,腳步輕捷,可是仍然夾着那隻提琴盒。他做的頭一件事便是將琴盒放回到陳列櫃頂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經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門口了,可我心裏突然起了個念頭,”父親解釋道,“我們幹嗎要賣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嗎?這就像我們有了一隻保險箱,裏面放着嶄新的五十張一百元面額的票子。有了這筆錢,我們就用不着爲那筆三千元的貸款擔驚受怕了。你說是嗎,瑪麗?如果我們要還的話,只消穿過三條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

母親顯出欣喜的表情:“我很高興,卡爾。” ks5u

“一個很明智的主意,”邁克舅舅裁決道,“另外,我自願把這把琴留給小瑪麗,供她在大學裏唸書的費用。”

那筆貸款並沒有給家裏造成麻煩。我進中學後,上午上課,下午就在店裏幫忙。

在我即將上大學的那年夏天,邁克舅舅溘然長逝,於是他的小提琴便傳給了我。

“他們難道沒有讓你們勤工儉學的方案嗎?”一天晚上,父親問我。

我告訴他確實有。

“我想那樣最好。”他突然說道,“我在你衣櫃的抽屜裏放了一個信封,裏面有兩百元,應該夠繳你開始的那些費用了。你母親可是就指望那把小提琴的。”

母親確實是這樣。不過她不再憂心忡忡,這把琴已經屬於我了。

在我離家的頭一天,父母都在店裏忙着,我提着這把琴來到埃雷特的樂器店。這位老人從後房走出來,眼睛像貓頭鷹般一眨一眨。

我打開琴盒:“它值多少錢?”

他拿起琴來:“賣二十五元,也許能賣到五十元,這就要看誰願意要它了。”

“可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製造的小提琴呀。”我說。

“不錯,這上面確實有他的標記,”他彬彬有禮地說道,“許多小提琴上都有這種標記,可並不是真的,這也絕不會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視着我,“我以前見過這件樂器,你是不是卡爾?恩格勒的女兒?”

“是的。”我簡短地回答道。當然,這把琴我沒有賣掉,我把它帶回家,放到樓上自己的房間去了。

在我離家前最後那次晚餐席上,母親偶然朝陳列櫃頂上瞟了一眼。“琴呢?”她問道,一面把手貼在自己胸口,“你們把它賣了?”

父親顯得很憂慮,直到我搖搖頭。“在樓上我的衣箱裏,”我告訴她,“我想把它放到學校我的房間裏,平時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

母親高興起來,顯得很滿意。“此外,”我繼續說道,“那樣的話,如果發生了什麼事我需要錢用,你們就用不着爲我擔心了。這就像我擁有了一個裝得滿滿的錢匣子,是這樣嗎,爸爸?”

“是這樣,瑪麗,是這樣的。 ”父親一面回答,一面避開了我的目光。

22.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這篇小說以一件特定的物品爲標題,圍繞提琴展開了一系列故事,提琴可以說是這篇小說的線索。。

B.小說第二段爲舅舅決定忍痛賣琴、父親去賣琴、舅舅把它作爲財產送“我”、母親捨不得賣琴、我去賣琴等情節提供了依據。

C.這篇小說通過舅舅和父親兩個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僞善,而“我”爲了不揭穿親人的謊言,又以善意的謊言隱瞞了事實。

D.雖是平常的故事,作者敘述起來很講究藝術構思:第一次父親賣琴的經過並沒有寫出來,而第二次詳細寫了賣琴的經過,這才揭開謎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這篇小說以人物心理描寫見長,爲讀者展示了不同時期兩代人物的複雜情感,行文含蓄。

23.文中畫線的兩處,分別表現了人物怎樣複雜的心理?(每小題2分,共4分)

①他的雙手微微顫抖,可他的語調卻異常平靜。

②父親一面回答,一面避開了我的目光。

24.小說第一段說:“它已成爲某種象徵。”請結合全文,探究“象徵”一詞的豐富內涵。(6分)

四.閱讀下面這則材料,寫一篇文章。(60分)

25.尼采曾說,處世之道應該是:不要爬上山頂去,也不要站在山腳,從半高處去看,這個世界真美好。這是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實,站在哪裏看世界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體驗,你又有怎樣的認識或體驗呢?ks5u

要求:(1)在閱讀上面材料基礎上確定文章的立意,題目自擬,寫一篇議論文。

(2)不得少於800字。(3)不得抄襲。

1.高二語文上冊第二次月考試題

2.2016--2017學年三明二中高二(上)政治(文)月考試卷

3.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聯考語文試題

4.2016高二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卷

5.2016-2017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6.2016高二語文第二次月考模擬試題

7.2016高二上學期語文第三次月考聯考試題

8.2017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含答案)

9.備戰高二語文期中考試:月考調研考試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