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一試題

高一語文閱讀專項訓練試卷

本文已影響 3.47W人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閱讀專項訓練試卷,歡迎參考~

高一語文閱讀專項訓練試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話從哪裏說起?等到你要說話,什麼話都是那樣渺茫地找不到個源頭。

此刻,就在我眼簾底下坐着,是四個鄉下人的背影:一個頭上包着黯黑的白布,兩個褪色的藍布,又一個光頭。他們支起膝蓋,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牆上休息。每人手裏一件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白木棒,一個籃子,那兩個在樹蔭底下我看不清楚。無疑地他們已經走了許多路,再過一刻,抽完一筒旱菸以後,是還要走許多路的。蘭花煙的香味頻頻隨着微風,襲到我官覺上來,模糊中還有幾段山西梆子的聲調,雖然他們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鐵紗窗以外。

永遠是窗子以外,不是鐵紗窗就是玻璃窗,總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全在那裏的,你並不是不能看到,只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區域的起伏的山巒,昨天由窗子外映進你的眼簾,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動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麼麥黍,都有人流過汗;每一粒黃的什麼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間還有的是周折,是熱鬧,是緊張!可是你則並不一定能看見,因爲那所有的周折,熱鬧,緊張,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裏罷,你坐在書房裏,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裏兩樹馬纓,幾棵丁香;榆葉梅橫出瘋權的一大枝;海棠因爲缺乏陽光,每年只開個兩三朵——葉子上滿是蟲蟻吃的創痕,還卷着一點焦黃的邊;廊子幽秀地開着扇子式,六邊形的格子窗,透過外院的日光,外院的雜音。什麼送煤的來了,偶然你看到一個兩個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臉;什麼米送到了,一個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過屏門;還有自來水、電燈、電話公司來收賬的,胸口斜掛着皮口袋,手裏推着一輛自行車;更有時廚子來個朋友了,滿臉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進門房;什麼趙媽的丈夫來拿錢了,那是每月一號一點都不差的,早來了你就聽到兩個人唧唧噥噥爭吵的聲浪。那裏不是沒有顏色、聲音、生的一切活動,只是他們和你總隔個窗子,——扇子式的,六邊形的,紗的,玻璃的!

你氣悶了,把筆一擱說,這叫做什麼生活!檢點行裝說,走了,走了,這沉悶沒有生氣的生活,實在受不了,我要換個樣子過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剎的名勝,又可以知道點內地純樸的人情風俗。走了,走了,天氣還不算太壞,就是走他一個月六禮拜也是值得的。

沒想到不管你走到哪裏,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不錯,許多時髦的學者常常驕傲地帶上“考察”的神氣,架上科學的眼鏡,偶然走到哪裏一個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無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檢查他們的行李,有誰不帶着罐頭食品,帆布牀,以及別的證明你還在你窗子以內的種種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們的皮包,那裏短不了有些鈔票;一到一個地方,你有的是一個提樑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裏望,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隱隱約約你看到一些顏色,聽到一些聲音,如果你私下滿足了,那也沒有什麼,只是千萬別高興起來說什麼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有刪改)

4.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第二段描寫窗外四個鄉下人的背影,筆觸細緻,表露出觀看者對他們的陌生與好奇,並引發下文關於窗子內外的感嘆。

B.既然所有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永遠都只在窗子之外,那麼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

C.本文寫“時髦的學者”架上“科學的眼鏡”,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調侃的方式來譏刺他們的“考察”不過是浮光掠影罷了。

D.開頭的“話從哪裏說起”一句看似多餘而突兀,但讀完全文之後,就會明白作者正是從那種渺茫之感開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結合全文,說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涵着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答案】

4.B

5.①指具體的窗子,如鐵紗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場景;② 指“無形的窗子”,即心態與觀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隔膜。

6.① 轉“我”爲“你”,“你”成爲自我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着作者冷靜審視的態度; ②使用“你”的同時,又使用“我”,蘊含着作者的自嘲與反思。

  【試題解析】

4.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B項,“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不對,原文中結尾說“沒想到不管你走到哪裏,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的”“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只是千萬別高興起來說什麼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

5.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語句內涵。需要學生篩選信息,仔細閱讀原文,找出相關語段,提煉中心意思。主要抓住“窗子”的本意和比喻義,如窗子既指現實世界中的窗子,又指心態與觀念的限制。

6.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通過人稱的變化來考查。“你”“我”分別代表不同的人生視角,窗裏窗外是兩個世界,窗外的人無法理解窗內,窗內的人也無法走進窗外。結合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使用的好處,結合文本內容分析。

【命題意圖】散文主要考覈文學作品的鑑賞評價能力,能力層級爲D。

【考試方向】課標卷中文學類文本閱讀一直考覈小說,今年課標2卷今年考覈了散文,散文會迴歸高考試題,是一種趨勢。

【得分要點】散文的題目從題型看基本是一道選擇題和兩道簡答題,從考覈的內容看主要涉及散文的標題、物象、文意概括、句子賞析、藝術手法等,其中選擇題會綜合考覈內容和手法,簡答題一般要涉及句子、文意概括和文章的主旨,答題時注意考覈其中一個要點要聯繫其它的要素作答。此題考覈一個選擇和兩個簡答,其中簡答題涉及文章內容的概括、藝術手法和主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這些橋

  馮文超

崑崙險,唐古拉高,在兩山之間的鐵路線上,火車轟隆隆地駛過幾百座鐵路橋。那些橋最長的達十幾公里,綿延望不到邊。列車駛過的鏗鏘聲彷彿是橋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詠歎調,而是英雄交響曲。那種鏗鏘聲調,無論是徹骨嚴寒的風雪天氣,還是紫外線強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車通過時,你都會聽到。應該說,列車通過時,是橋最激動的時刻,自然也是它體現自身價值的時刻。

橋是溝通的紐帶,逢山修路,遇水架橋。縱觀天路上的這些橋,沒有儀態萬方的造型,沒有濃豔色彩,當然也有拉薩河大橋那哈達般潔白優美造型的,但大多數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結構橋。遠遠望去,呈現的是水泥、鋼鐵、石子,是一種力的展示。望着它,如望男子漢雄健的脊樑,敬畏感油然而生。

橋常常是和水連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鐵路上的橋不光是跨水而過,無水也有橋。這裏以橋代路,其原因是火車過凍土地帶要架橋,給野生動物設置通道也要架橋,讓它們從橋洞通過。

有水的橋自然都一樣,說說沒水的橋。天路上給野生動物鋪設通道的橋,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橋,長度爲十幾公里,橋墩有一千多個,是青藏鐵路上最長的橋,遠望如一架天梯直抵遠處潔白的雪山。它的橋孔就是野生動物的通道,讓那些沒翅膀的生命從中滑翔。

橋隧車間主任靳東發告訴我,每年草灘上野花點點競妖嬈時,通道便開始熱身了。灰褐色、土黃色的藏羚羊開始遷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幾千只,浩浩蕩蕩地通過通道。頭羊走在前邊,兩隻長犄角像儀仗隊的指揮杖,如將軍帶領着一支長長的隊伍去遠征。它們快速過橋洞時,像士兵奔赴戰場,閃電一般快,頗爲震撼。這時,正在幹活的橋隧工們會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鑽進隱蔽處,屏聲斂息,不打擾這些可愛的西部的精靈。一次,一隻小藏羚羊見橋頭鐵路防護網裏長着青草,就去吃,頭卡在網格里不能動。工人們把它救出來,用牛奶餵養,然後放生。從此以後,防護網換成密度更高的網格,再沒有藏羚羊被卡住。這座清水河大橋上走火車,下走野生動物。好天氣時,從崑崙山飄來的白雲如長長的哈達舒展着、繚繞着,而遠處唐古拉雪山送來清涼的風,寬闊的草灘蟲吟鳥唱,悠閒的野生動物歡樂蹦跳,橋也叩動多孔清風,與人、與大自然和諧交談。

一對自駕的旅行者在橋邊沿路上丟了一個包裹,裏邊有現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絕望地問了一下橋隧工,結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裏面的東西絲毫不差。感激的旅遊者望着那一張泛着高原紅的臉,心裏發熱,將新款的衝鋒衣送給小夥子。小夥子喜歡極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邊有橙黃防護色彩和一個鮮紅的鐵路路徽,回贈給旅遊者,倆人高興地穿着互換的衣服合了一個影。旅遊者說,穿上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心靈上搭了一座橋!

這些橋架在山水之間,凍土之上,起着連接溝通的作用。高寒缺氧、烈日暴曬,狂風飛沙,不管山險水惡,或是荒漠曠野,它都恪守着職責,對於“擔當”這個詞受之無愧。

橋是有靈氣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們對橋是感恩的!

行駛過青藏鐵路的人,會記住雪山、草原、湖泊,也會記住這些鐵路橋吧?

(摘自2016年10月17日 《人民日報》)

7. 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文章第一自然段總領全篇,簡要介紹了青藏鐵路橋的位置,同時運用比喻手法突出鐵路橋的價值,也爲全文奠定了雄壯的基調。

B. 文章第二自然段運用對比手法突出大多數青藏鐵路橋沒有優美的姿態、豔麗的色彩,有的只是質樸和雄健,這也爲後文寫橋隧工人做了鋪墊。

C. 文章第五自然段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的描繪出藏羚羊穿過青藏鐵路橋洞時的震撼場面,筆墨飽滿,讀來給人以催人奮進的力量。

D. 文章最後一段以揣測的語氣作結,婉轉地讚美了這些橋以及設計、建造、養護這些橋的勞動者們,同時,在結構上呼應開頭,也照應了題目。

8. 文中劃線的一段寫景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9. 本文中的“橋”有什麼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太湖碎錦

  範煙橋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語來形容,是“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峯”。民間則說“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經過實測,這樣籠統地畫出一個輪廓,只能給人們一種山明水秀、浩瀚無際的想象。至於它有什麼詩情畫意,要費一點時間實地去觀察、探索,才能領會。

②我從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畫面,就感到有不同的勝概。洞庭東山、西山是太湖裏兩個主峯。東山周圍五十餘里,山勢並不陡峭,土壤又滋潤,經勞動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經營,已成了豐產地區。山下坡田,種植各種水稻,是秋熟的主要農作物。夏熟是三麥和油菜,還有豆類和蔬菜瓜果。他們更有園藝的豐富經驗,梅、杏、桃、李……多得數說不盡。枇杷、楊梅和洞庭紅(橘名)名聞遠近。隨着春夏秋冬,它們先後開花結果,春天果然是“奼紫嫣紅開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爛漫絢麗的景色。說是“美盡東南”,並不誇張。從觀賞說,四時皆宜;從生產說,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天然資源。江南的許多淡水魚,這裏樣樣都有。朝出暮歸的千百艘大小漁船,點綴湖光水色中,漁民們勤勞、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東山隔着東太湖,東山最高峯——莫釐,和西山最高峯——縹緲遙遙相對,同爲七十二峯的領袖。西山也是豐產地區,同是“花果山”,東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從東山坐獨具風格的小艇——龍飛快,駛入東太湖,莫釐峯頭,雲氣滃然如蒸。別的不知名的遠近諸山,時隱時現,好似給煙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濃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領,坐在船裏的我,到湖心時常爲顛簸震盪而驚心動魄。正因爲如此,而愈覺山水奇麗得來不易的樂趣。兀立在東山、西山之間的石公山,則是以玲瓏秀逸的姿態吸引着人們。小艇乘風破浪而去,到了山下,顯然可見四圍的山石,經過千萬年的沖刷,有了“皺、瘦、透”的美姿,早給鑑賞者陸續鑿去了,蘇州園林裏的太湖石,都是取於石公一帶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過,沒有了山腳,正如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裏。

④假使從蘇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開了圖畫,山更多,湖更大,變幻就更多。王鏊“山與人相見,天將水共浮”,馮善“震澤春浮漲碧漪,淨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勝,描繪得恰到好處。道書上所說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裏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這裏有許多神話,和山農們閒談,妄言妄聽,也增添了些興趣。而西邊的消夏灣,更附會着西施的種種傳說。山灣柔順的湖水,淺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葉,清風徐來,頗有涼意,確是夏天避暑的好去處。到了包山寺,才窺見縹緲峯突起在叢林雜樹之上。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見得山的靈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饒奇勝。

⑤太湖還有四個畫面,和洞庭東山、西山合起來,差不多得見其全貌。一是從湖州到無錫的一段水程,在羣山斷續中經過,前後左右可以看到雲巒起伏,似乎它們都有動態,與人遊戲。一是從無錫到宜興,數十分鐘的汽車行程,在湖邊掠過,太湖平鋪在車外,遠山幾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無錫的黿頭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經過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驚濤洶涌的奇趣。不僅有色,而且有聲。夕陽將下,餘暉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狀。一是蘇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見得靜止處,已不是空闊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見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陰、晴、風、雨、雲、霧,固然使山水多變,適逢其會,逸趣橫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詩人畫師,儘管靈思妙想,攝取片斷到詩畫裏,有着他們的傑作,還是概括提煉。我更無能,憑我接觸到的,寫了些體味,或許有三言兩語,能引起到過太湖者的同情,作會心的微笑。畢竟是“嘗鼎一臠”,太湖實在是描寫不盡,描寫難工的。(有刪改)

7.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作者對太湖東山、西山及太湖在陰、晴、風、雨、雲、霧下的變幻作了詳細的描繪,表現了太湖山水的多變與逸趣橫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語、詩句,談及蘇州園林、道書記載和神話傳說,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傳奇性。

C.文章用“一塊翡翠放在一個玻璃盤裏”,比喻四圍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這一湖山相映的景緻,極爲生動形象。

D.第⑤段寫太湖的四幅畫面,都運用想象和移步換景的方法,結合色彩、聲音等變化,表現不同時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E.本文寫太湖美景,詳略有致,既有整體勾勒,又有局部描寫,自然景色與審美體驗有機融合,韻味豐富。

8.文章第②段寫了東山一帶哪些“勝概”?請簡要概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9.文中說:“近觀不如遠眺之美,大凡山水之勝,都有這個境界。”你是否贊同這個說法?結合本文和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思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