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蘇教版三上《北大荒的秋天》課堂教學實錄

本文已影響 8.07K人 

師:先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讀一遍可以,也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正確。

蘇教版三上《北大荒的秋天》課堂教學實錄

生:自由朗讀。

師:讀了幾遍(2、3遍)願意來讀給大家聽聽嗎?讀得同學認真讀,其他同學仔細聽。

生1:讀第二自然段。

師:他讀得怎麼樣?

生:評價。(從學生的評價糾正了:幾縷、血紅、絳紫、五彩斑斕等讀音)

師:誰願意再正確地來讀一讀這段文字呢?

生:讀第二自然段。(2人)

師:大家讀得很投入,通過我們的努力,已把所有的生字詞都讀正確了,接下來還要請同學再讀一讀這一自然段,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哪裏怎樣的景色。

生:自由朗讀後回答,要求其他同學仔細聆聽。

生1: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流雲色彩多。

生2:寫的是北大荒秋天天空光是一碧如洗,到了傍晚西邊的天空會有幾縷流雲,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變成了好多種顏色,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

生3:我認爲寫的是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麗。

師:這麼多同學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說法各不相同,請你再仔細聽聽老師的問題辨別一下,哪一位同學說得格外好呢?老師問的是這一自然段寫了北大荒秋天哪裏怎樣的景色?

生4:我覺得生2說得好,特別完整。

師:哦,那把整段說下來不是更完整嗎?你們覺得呢?

生5:我覺得生3說得好,說得很清楚,也不羅嗦。

師:你們覺得說得有道理嗎?(有)對,要概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就要說得清楚,又要說得簡潔。

師:從同學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很美,(出示圖畫)瞧,這就是那美麗的天空。那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請你自己再讀讀這段課文,試着用文中的詞句來說明。你可以用筆圈圈劃劃。

生:自由閱讀、圈劃,然後大堂交流。

生1:我覺得這句話寫得特別美“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

師:你覺得它寫得美在哪兒呢?

生2:這些流雲在落日映照下,顏色有很多種,一道銀灰,一道橘黃……,所以我覺得很美。

師:(指圖)是啊,天空中有一道像銀子一樣的灰色,像橘子一樣的黃色,像血一樣的紅色,還會有哪些像什麼一樣的顏色呢?

生1:像草一樣的綠色。

師:那叫……生:草綠

生2:還有粉紅。(金黃、葡萄紫、梨黃、玫瑰紅、天藍、雪白等)

師:這麼多的顏色,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

生3: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色俱全、五彩斑斕等)

師:天空中有這麼多色彩,你們覺得美嗎?(美)那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句話。

生4:讀。

師:請你再讀讀這句話,除了寫色彩多,你還從中感受到什麼?

生5:像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着五彩斑斕的錦緞,流雲是五彩斑斕的,還像錦緞很美。

師:在作者眼中那些美麗的流雲像錦緞,那在你眼中這些流雲像什麼呢?(指圖)

生1:像彩虹。(像孔雀羽毛,像綵衣,像彩色的階梯)

師:說得真好,聽老師讀讀這句話,你還從中感受到什麼?(突出轉眼間,四個一道)

生2:這些流雲的顏色變化很快的,原來天空是一碧如洗的,到了傍晚,一轉眼就變出了許多顏色。

師:作者還寫了四個“一道”,(看圖)這些顏色是不是像五顏六色毛線混雜在一起的?

生3:不是,是一道一道的,很有次序,不亂的。

師:很有層次感的對嗎?你們覺得是混成一團美,還是這樣美?

生:有次序的美。

師:剛剛有同學說像孔雀的羽毛是不對的。孔雀的羽毛顏色就是混在一起的。

師:大家討論得很認真,透過簡單的語言文字,我們品味出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相信大家一定能將感受到的讀出來,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一自然段,讀出感受。老師爲你配上音樂。

生1:配樂朗讀。

師:現在提高點要求,請你來噹噹北大荒的小主人,將家鄉的天空介紹給我們這些外地的遊客。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先自己準備一下吧!

生:準備,說給同桌聽,指名說。

……

  [解讀]

這是我教學〈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自然段的課堂教學實錄。聽課的老師如是說:“思路清晰,教學流程順暢。”這“順暢”一詞,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着實不易。爲了做到教學流程的順暢,防止旁生枝節,傳統的教學中常常是教師“滿堂灌”。隨着課堂教學改革中“將課堂還給學生”理念的提出,“滿堂灌”的現象已不復存在,課堂中呈現出的是一種活潑、自主、和諧的氛圍,要在以學生活動爲主的課堂教學中,達成教學目標,而且不能有教師生拉硬套的痕跡,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因爲不少教師常常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設計教法,爲了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怕學生的回答過散,不敢放讓學生暴露矛盾。其實,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學目標的達成兩者並不矛盾,關鍵在於教師如何運用科學的語言去引導,使整個教學流程渾然天成,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質。教學語言的優劣與課堂教學效果有着密切的聯繫,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如何利用優秀、科學的教學語言將學生的主體性和目標的達成有效地統一起來呢?

首先,教師的語言要利於學生大膽地“放”。“放”就是充分給學生以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上、空間上給學生以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教學的本質應是學生的認識過程,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學生沒有自主參與的機會,學習熱情會越來越淡薄,自信心越來越不足,能力也越來越差。與其有我們老師去告訴他們正確答案,不如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充分去讀,放手讓學生去說,教師別急着去肯定或否定,讓學生在相互地交流碰撞中形成正確的認識,獲得學習的技能。如在教學〈北大荒的秋天〉時,要求學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時,根據多位學生的回答,請學生來判定哪位學生說得好,教師再有針對性的引導,從而使學生建構出概括段意的要點。教學實踐的成功告訴我們:只有大膽地“放”,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練的機會,才能讓不同的.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才能讓學生帶着自己學習成果,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的成功,才能得到老師有針對性的幫扶。重要的是,只有大膽地“放”,才能喚醒學生自主意識,激活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得到落實。也就是“變先教爲先學”。

其次,教師的語言要“扶”在目標地達成上。“扶”就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放”之後的“扶”纔是有針對性的,纔是學生需要的。“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學生的疑處,難點之處,“扶”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學生細細品味作者寫的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美在何處時,教師在學生自品感受不深時,運用範讀、舉例、對比等方式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的色彩美、層次美、變化快。另外,“扶”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可以是理解詞語的方法,也可以是讀懂課文的方法等。如教學〈北大荒的秋天〉時,引導學生結出概括段意的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後,總結出“品味語言,感受語言美”的學習方法等。總之,教師要善於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言文字自身的規律,還要善於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語言文字的一般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才能讓學生學會,會學。

爲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教師的教學語言成了一門學問,我們要力求做到言不煩、少而精,讓每一句話都落到實處,利於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推薦理由:思路清晰,教學流程順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