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八年級語文《雷電頌》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雷電頌》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雷電頌》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雷電頌》教學反思1

課時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課外查找資料瞭解作者、課文創作背景、主要人物等,並在學習正文前交流介紹出來。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查找、分析、整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於課前即對課文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又主要採用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感受、領悟人物的內心情感,品味、欣賞文章語言的機巧與犀利。既做到了學習的循序漸進,又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既培養、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教會了學生邊讀邊思、讀後再思、思後再讀的學習方法。同時,在評價方面還注重了學生互評爲主,輔以老師點撥的評價方法,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營造出了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

最後的“語文實踐”更是將課內與課外、文字與表演結合了起來,在擴展文字運用、激活想象空間的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

八年級語文《雷電頌》教學反思2

本文是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一個片斷,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靈獨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詩,文章通過對風雷電的呼喚表達了主人公對光明和渴望和對黑暗的憎恨。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徵意義,這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背景介紹很關鍵。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介紹和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如戲劇的知識、作者情況和主人公屈原的'相關信息(提前佈置學生回去蒐集),

朗讀是學習的重要方式。“語調、語氣處理的好。”“太有感情了。”經大家這麼一說,我問道“那你從我的朗讀中聽出了什麼感情?”學生舉手人數衆多,發言踊躍,有的說“一種強烈的憤怒”,有的說“對好的事物的追求”,並通過互相補充,歸結爲是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嚮往。”

象徵手法的運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風、雷、電、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徵了什麼;比喻、擬人、反覆、排比、呼告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感情表達更突出。“因爲文中反覆在大聲地呼喚風雷電,而風雷電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語言是本文的亮點和重點,學生可以抓住一點來品味。

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有時不經意間的一個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然前提必須是教師要充分地備好課,將教材的內容裝到腦子裏,只有這樣纔會在思維的火花閃現時及時抓住並有機地融會貫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