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三試題

2016高三第一學期語文聯考試卷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2016高三第一學期語文聯考試卷】

2016高三第一學期語文聯考試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 枕藉jí 剽悍piāo 暴虎馮河píng

B 欺誑kuáng 剛勁jìng 自怨自艾yì

C 熨帖yù 筵席yàn 徇私枉法xùn

D古剎chà 兩棲xī 涇渭分明jìng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鍼砭 融洽 仗義直言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B通諜 聯袂 彌天大謊 文武之道 一張一弛

C夙願 回溯 墨守成規 天網恢恢 疏而不漏

D 嬉笑 蔓延 平心而論 萬事具備 只欠東風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 洪戰輝展示了當代中國青年崇高的人生追求,對那些逆境厄運加身,總是覺得低人—等,自嗟自傷、怨聲載道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B以分發給每人一百元錢然後遣散的方式來應對民工集中追索欠款,德龍建築公司的這種做法也只能是揚湯止沸,對問題的解決是毫無幫助的。

C在學雷鋒活動中,校領導率先垂範,廣大師生上行下效,踊躍爲身患敗血病的同學捐款。

D自從五年前執導,出品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賀歲影片,他便一發不可收拾,連續幾年都在元旦前推出一部深受觀衆喜歡的”賀歲影片”。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 中國斯諾克神奇小子丁俊暉雖然再次無緣世界錦標賽正賽,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堅韌意志均有較大提高,相信他明年一定會夢想成真。

B. 作爲一種道德標準,“八榮八恥”積澱着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內涵,我們能否將我國建設成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將直接取決於對這—標準的有效落實。

C.與建國初期相比,目前江蘇省人均期望壽命已由37歲提高到74歲,躍居全國各省第三位.

D.據有關專家介紹,就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禽流感對人類的影響要比動物小的多.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5—7題。

颶風:自然的暴力

颶風是一種熱帶氣候,它是熱帶海洋上的一個強低氣壓區,被狂暴的旋轉風包圍。在北大西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東北部太平洋以及東經160度以東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稱爲颱風,在印度洋上又稱爲旋風。

當熱帶氣旋的風速達到每小時120千米,就正式稱爲颶風,風速在每小時120千米以下都稱爲熱帶風暴。每年,熱帶地區海洋上產生大約100個熱帶風暴。其中約50個達到颶風強度。颶風一詞源於“Hudcan”,是加勒比海傳說中的邪惡之神。

颶風的形成需要精確的氣象條件:海平面溫度需要高於26.5℃。它們的動力是水蒸氣釋放的能量:溫暖的熱帶海平面上的空氣吸收海水熱量後迅速旋轉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壓區域,成爲風暴眼。

颶風季節從6月1日開始,持續到11月30日結束,最具破壞力的颶風通常出現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首先,在最極端的情況下,颶風可產生最高速度每小時320千米的強風,只有最堅固的建築才能抵擋如此強的風。其次,它們總是攜帶暴雨,可能引發災難性的洪水。第三,最爲可怕的是,颶風有時會引發風暴潮現象。所謂風暴潮就是狂風和超低氣壓攜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達到7.5米。颶風推動水位提升的海水抵達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

颶風一旦抵達陸地,由於斷絕了熱海水提供的熱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開闊的海洋上,則可持續兩個星期,甚至1個月。

科學家試圖弄清楚海面溫度如何影響熱帶風暴的形成。部分影響是直接的:海面熱水相當於颶風的燃料;但是,專家相信颶風的形成並非如此簡單。海面溫度變化總是伴隨着部分大氣變化,而大氣變化又會影響海洋信風的強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聯合國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在21世紀,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更頻繁、更嚴重的熱帶風暴、洪水、龍捲風。氣象學家彼得森說:“我們確實知道,颶風的猛烈程度與海水溫度直接相關。如果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持續下去,造成海水溫度上升,更多、更強的颶風將接踵而至。”但除了人類的影響,各種自然循環同樣影響着熱帶風暴的形成。比如說,當厄爾尼諾——赤道東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溫度激烈上升的現象——出現時,高海拔風向受到影響,這時大西洋上產生的熱帶氣旋相對較少。颶風的形成同樣與同溫層風向、海洋局部區域溫度、西非的降雨有關。

2005年的風暴有:阿琳、佈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麗等。造成嚴重損失的颶風有卡特里娜颶風、麗塔颶風,二者分別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熱帶風暴。

(節選自2005年第9期《青年文摘》)

5.有關颶風的形成要件或颶風威力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熱帶氣旋的風速得達到每小時120千米(含120千米每小時),才能成爲颶風。

B.海平面溫度要高於26.5℃,藉助水蒸氣釋放的能量作動力。

C.颶風的強風風速都在每小時320千米以上,破壞力極強。

D.颶風會造成海平面快速上升,攜帶暴雨,造成洪水滔天,引發災難性洪水。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從6月1日開始到11月30日結束,持續6個月的颶風季節中,8月中旬和10月中旬是颶風破壞力最強的時期。

B.風暴潮的出現是颶風的淫威表現之一,它是海平面在狂風和超低氣壓作用下造成高度達到7.5米的海平面上升現象。

C.風暴眼是溫暖的熱帶海平面上在海水熱量的作用下空氣迅速旋轉上升而形成的超低壓區域,颶風需要風暴眼的支持。

D.熱帶風暴的形成與人類影響造成的氣候變暖有很大的關係,但更重要的是受各種自然循環的影響。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每年,熱帶地區海洋上產生大約100個熱帶風暴,其中約50個形成了颶風。因此,每年產生的颶風數量是熱帶風暴數量的二分之一。

B.專家相信颶風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海面溫度的影響,但海面溫度將直接影響其猛烈程度。

C.形成於海洋上的颶風抵達陸地後,失去了水蒸氣釋放的能量動力,立刻就會消失。

D.1999年9月15日,聯合國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在21世紀,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更頻繁、更嚴重的熱帶風暴、洪水、龍捲風。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

聞其說。”

對曰:“……今夫蜀,西闢之國,而戎狄之長也。弊兵勞衆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爲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見注一)、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闢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衆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爲暴;利盡西海(見注二),諸侯不以爲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見注二),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聽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爲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選自《戰國策•秦策》)

【注】①三川:韓地,以其境內有黃河、洛水、伊水而得名。②西海:指蜀國。

③九鼎:九個青銅大鼎,相傳是夏、商、週三代的傳國之寶。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實詞與虛詞的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弊兵勞衆不足以成名 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①臣請謁其故 ②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C.①而天下不以爲暴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①以因於齊、趙 ②我欲因之夢吳越

9.下列語句分別編爲四組,最能說明司馬錯伐蜀而不伐韓、周的原因的一項是

①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 ②西闢之國,而戎狄之長也

③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 ④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

⑤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 ⑥蜀主更號爲侯,而使陳莊相蜀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10.下列有關對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秦國的攻伐對象應該是蜀還是韓、周的問題上,張儀與司馬錯的意見針鋒相對,張儀的觀點沒有被秦惠王採納,主要是他對張儀“爭名”“爭利”的狹隘觀點表示出反對。

B.司馬錯贊同張儀的有關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論述,但他比張儀分析更加透徹,更能看到統一該地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於擴地富民,還在於獲得輿論支持。

C.司馬錯認爲不能先攻打韓、周,一是因爲攻打他們會引起諸侯的反對,使自己陷於矛盾之中,二是考慮到秦國當時的政治、經濟等的不利因素。

D.戰國時代的謀臣大都能言善辯,本文中司馬錯的語言體現出其樸實無華、見解精闢的特點,透過這些言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沉着冷靜、深謀遠慮的謀臣形象。

四、(23分)

11.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6分)

譯文:

(2)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4分)

譯文:

12、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玉階怨 吳聲子夜歌

李白 薛奇童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淨掃黃金階,飛霜皎如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1)這兩首詩的開頭兩句分別寫到白露、飛霜,對錶達情感有什麼作用?(2分)

(2)著名學者俞陛雲在《詩境淺說續編》中提到《吳聲子夜歌》時說:“此與宮怨詞‘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詞異而意同。”請比較這兩首詩,分析其內容上的“同”和寫法上的“異”。(6分)

13、補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六國破滅, , ,弊在賂秦。(賈誼《過秦論》)

(2)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

(3)寄蜉蝣於天地, 。(蘇軾《赤壁賦》)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14~17題

廬山

玄武

諸事椎心,即便身在廬山。當1514年,中年的唐寅自朱宸豪府中佯狂逃出,來到廬山,想必心境便那般複雜。他曾在此留下一幅畫作,迷茫和陰冷的氣息在畫卷上瀰漫開來。有誰在畫卷中感觸到了這些?

於我,廬山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已遠離,變得恍惚和不可信。也許我該留下一點印記,一點在廬山的氣息。廬山並不會因一個人的書寫而減石增霧,它只是隨着書寫的展開,從我的心裏一點一點消失。

那是一次半公差式的遊玩。現代人的“旅遊”同古人的比起來,總覺得帶了若干輕浮的意味。隨行的人頗多,有肥胖老太,逼仄的山路上她的身軀堵在眼前東挪西挪;有婦人或者少女,不辭辛勞帶着衣服、每到一處景點就興高采烈地更換。這些令人厭倦,而混跡人羣之中,卻也自有些污濁的快樂。

夜間乘車上山,騰騰的濃霧罩着山路,車燈只能照見前方二三十米的距離,此外一切不見。車窗上很快積了白茫茫的水霧,用手擦開一塊探頭看,黑漆漆一片一一那黑的體積和壓力時輕時重逼着眼睛,讓人心驚和下意識地躲——水霧繼而又漫上窗。

車進山門停下購票時我跳下來,抽了半支菸。好涼,這是九月。風大,霧無聲無息地、迅疾地撲上來、撲上來。那霧有陰殺之氣,讓人覺得不祥。

這是對廬山最初的印象,和內心情感一般茫然。夜裏下榻牯嶺鎮一賓館,心中煩悶,出來走動,黑暗步步緊逼,人很快便一點一點退回房間。被褥潮溼,入睡時我想到多年以來我不斷失落的一些事物,它們永不迴歸;想到一些具體的人,已經很久不曾記起他們了。此時他們像那些霧一般,無聲無息地、迅疾地撲上來、撲上來。

對廬山最初的認識來自李白的詩句,與水有關的句子自少時起便令我欣喜莫名。然後是宋美齡的別墅,廬山會議,廬山遂名震天下。此外有朱熹在這裏待過,一個令我厭惡的人。我其實並未讀過他的理學論著,而僅憑直覺便將此人斥於千里之外。他與我無關,對我而言並不存在。

找到廬山更爲久遠的人的氣息,是在第二天。

我到了廬山花徑。花徑之名源於白詩,白居易曾在此地流連忘返。這個自稱是太原白公的人讓我覺得親切。他在春末寫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句子,在秋夜、在山下不遠處的九江書寫江上的明月。我今日所在的廬山正是秋高時節,這時節白公不在,他在九江。這時節另一個高貴而寂寞的人是常處山間的,他種豆,採菊,修補八九間草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那時候的廬山何其清爽,如今已宛若鬧市了。

這個人是陶淵明,廬山原來竟是他的家鄉。這個渴求淡泊的人不會想到在他身後,廬山變成了一處與陰暗爭鬥密切相關的場所。

陶淵明令我略感到一些安慰,但廬山幾平沒有關於他的任何紀念場所。也好,他原本便是個寂寞的人。

廬山流水要看一看的,首先是著名的廬山瀑布。但導遊說離此尚遠,不在遊程之內,如今也風範不再,只好作罷。看了兩處瀑布,分別是大口瀑布和三疊泉,並無甚可觀。水量頗小,像三疊泉落差雖大,卻只有細細一般流水,算不得瀑布,所以叫泉了。下了那麼深的山谷去看,心覺不值。

這些已是廬山遙遠的、日趨淡薄的氣息。人皆知宋美齡的廬山、彭德懷的廬山,誰曾見有人提過是陶淵明的廬山?那是廬山漸漸喪失的事物。

(選自2005年第9期《散文》,有改動)

14、作者寫廬山,爲什麼要從唐寅在廬山留下的一幅畫作寫起?(4分)

15、怎樣理解文中“現代人的‘旅遊’同古人的比起來,總覺得帶了若干輕浮的意味”這句話(5分〕

16、文中兩次提到“撲上來、撲上來”,試比較它們的不同。(6分)

17、針對文最後一自然段“人皆知宋美齡的廬山、彭德懷的廬山,誰曾見有人提過是陶淵明的廬山?那是廬山漸漸喪失的亭物”,說一說作者對廬山的認識。(7分)

六、本大題共3小題,共15分。

18、按照下面的提示語,爲“網絡”寫兩條宣傳語。(6分)

示例:提示語:連通公司是中國的一個通信公司,主要經營通信業務。它的成立打破了中國電信的壟斷地位,使中國的通信市場走向了競爭的良好態勢,讓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宣傳語:情繫中國,連通四海。

(1)提示語:網絡給人們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溝通手段,IP電話、電子郵件、網上信箱、網上聊天等功能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們之間的交流、幫助更容易、更方便、更迅速。

宣傳語:①

(2)提示語:網絡信息量大,資源豐富。新聞、時訊、資料、圖片等應有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使人們瞭解生活信息、上網學習、查找知識變得更方便、更容易。

宣傳語:

19、把下面6個備選的句子組合後填入下面文字的橫線處(寫出句子序號即可),使這段文字語言排列合理,語意連貫。(3分)

江樓並排五間,我寄寓其中的一室。面積不大,建築樸素簡陋。南面一排紙窗,窗櫺

上雕着拙樸的圖案。窗外卻是一幅曼妙無比的天然圖畫。

①一條晶瑩的小河,穿過田野,蜿蜒地流向村口。

②連綿起伏的青山橫亙在前,青翠撲人。

③村口一座石橋,兩岸烏桕,把小河迎進村裏。

④山下的小村襟山帶水,零落的村舍,掩映在綠樹叢中。

⑤早晚升起縷縷炊煙,斜陽影裏,織結遙遠的夢境。

⑥村外田疇一片,碧波無垠。

20、下面文字在語言表達方面有多處錯誤,請找出兩處加以改正。(6分)

1992年,世界上第一條手機短信在英國發送成功,拉開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我國於1998年開通手機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機用戶層出不窮。隨着手機短信由多媒體形式到純文本形式的進化,我國手機短信用戶在2005年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峯。

(1)錯誤 ,改正 。

(2)錯誤 ,改正 。

七、(60分)

2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中日甲午海戰,日本間諜化裝到中國軍艦上偵察。當時,中國的軍艦系從德國進口,在噸位、數量、火力上都勝於日本,舉國上下一片陶醉,以爲中日海戰,中方必勝無疑。可是那個日本間諜看到中國軍艦的炮塔上居然橫七豎八地晾着短褲、襪子,就把這個細節寫在情報中,並由此分析道:這是一支紀律鬆弛、管理混亂的軍隊,不會有強大的戰鬥力。果然,海戰一開,中方慘敗,幾乎全軍覆沒,先進的軍艦也大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這裏說的細節是指那些細小的常常不引人注意的環節,但就是這些細節有時起到決定全局的作用。社會生活中你可能遇見過許多類似的情況。請以“細節與全局”爲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

1、B;2、C;3、B;4、C;

二、每小題3分5、C;6、C;7、B

三、8.D 9.C 10.A

四、11、(1)而現在的三川地區和周王室,正是整個天下的大市場和朝廷啊,而大王卻不去爭奪它們,反而去與那些野蠻的人爭奪名利,這就離帝王之業太遠了。”(市朝、爭、顧、去,每個詞1分;句式2分)

(2)這就是說,我們用兵一次,就能名利雙收,還能得到除暴、平亂的好名聲。

12、(1)寫霜露,表明夜已深,渲染了環境的冷清,突出了人物內心的孤寂愁怨。(2分)

(2)內容上,兩詩都寫了秋夜望月,表達了人物孤寂思怨之情。(2分)寫法上,李詩寫隔簾望秋月,人月相憐,愈望愈感到孤寂,也就愈增加怨思。(2分)而薛詩寫下簾避秋月,人月不見,愈怕望見秋月而愈增添孤怨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13、略

五、(22分)

14、(1)唐寅的畫作畫出了廬山迷茫和陰冷的氣息,爲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調。

(2)用唐寅作畫時的複雜心境,比況自己的感受:諸事椎心。(每點2分)

15、(1)這句話是說,在現代旅遊中,人們更多地注重外在的、表面的、有些污濁的快樂。

(2)很少從內心深處體悟自然本身的閒逸情趣。(第一點2分,第二點3分)

16、第一處實寫霧的濃重,渲染了陰殺的氣氛。第二處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腦海中不斷涌出“失落的一些事物”、“一些具體的人”,表現心情的茫然、煩悶。(每點3分)

17、作者認爲廬山的本質是人的氣息,壯麗,秀美,清爽,渴求淡泊(2分),但這些漸漸消失了(1分),廬山現在成了一處與陰暗爭鬥密切相關的場所(2分),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傷痛(2分)。

六、18、①遠在天涯,近在網內。②各盡所能,各取所須.

19.參考答案:②④⑤⑥①③ 全對得3分,有錯誤即不得分。

20、(三處錯誤,找出兩處即可)第一處錯誤是“拉開了短信文化的先河”,改爲“拉開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或改爲“開了短信文化的先河”。

第二處錯誤是“使用短信的手機用戶層出不窮”,改爲“使用短信的手機用戶與日俱增”,或改爲“使用短信的手機用戶逐年增加”。

第三處錯誤是“隨着手機短信由多媒體形式到純丈本形式的進化”,改爲“隨着手機短信由純文本形式到多媒體形式的進化

  參考譯文

司馬錯與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論(戰事)。司馬錯主張攻打蜀國,而張儀說:“不如

攻打韓國。秦惠王說:“讓我聽聽你的意見吧。”

張儀回答說:“……蜀國,只是個偏僻的西方小國,是那裏一些戎狄部族的首領,我們(即使)勞民傷財發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業。我聽說‘要爭名就要在朝廷裏爭,要爭利就要在市場上爭。’而現在的三川地區和周王室,正是整個天下的大市場和朝廷啊,而大王卻不去爭奪它們,反而去與那些野蠻的人爭奪名利,這就離帝王之業太遠了。”

司馬錯說:“不對。我聽說過,要想國家富強,就必須開拓疆土;要想兵力強盛,就必須讓人民富足;要想稱帝稱王,就要廣施恩德。有了這三方面的條件,帝王之業也就隨之而來了。現在大王的地盤小,百姓窮,所以我希望能從較容易的事情做起。那蜀國,確實是個西方的偏僻小國,是戎狄部族的首領,而且他們內部還有像夏桀和商紂統治時發生的那種禍亂。如果讓秦國去攻打它,那就好比讓豺狼去追趕羊羣一樣容易。秦國得到蜀國的土地就能擴大領土;得到蜀國的財富足以使我們的百姓富裕;這一仗不需要死傷很多人,卻能很快使蜀國順服。這樣我們攻克了一個國家,而天下人卻不認爲我們殘暴;我們得到了蜀國的全部財富,諸侯們卻不認爲我們貪婪。這就是說,我們用兵一次,就能名利雙收,還能得到除暴、平亂的好名聲。如果現在攻打韓國,威逼天子,威逼天子這種事,名聲很壞,而且未必能得到什麼好處。(攻伐無罪的韓國)還會落個不義的壞名聲,去攻打普天下人都不贊成攻打的國家,是很危險的!請讓我說明危險的原因吧:周王室是天下各國共同尊崇的王室,齊國是同韓國、周王室結盟的國家。周王室知道自己將要失掉九鼎,韓國知道自己將丟失三川,它們兩國一定會齊心合力,去借助齊國和趙國的力量,並向楚國和魏國請求救兵。如果是周王室把鼎送給楚國,韓國把土地送給魏國,大王是沒法阻攔的。所以我說伐韓攻周是有風險的,不如攻打蜀國穩妥。秦惠王說:“說得對!我聽你的。”

於是:秦國就起兵攻打蜀國,經過10個月的征討,終於佔領了蜀地。蜀國國君改稱蜀侯,秦國又派陳莊去作蜀侯的國相。蜀國既已隸屬於秦國,秦國便更加富強起來,而且更加輕視天下諸侯。

1.2016高三第三次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卷

2.2016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試語文試題

3.2016高三語文名校聯考試卷

4.2016高三語文第三次月考試題(人教版)

5.2016高三上學期語文第三次調研考試試卷

6.2016高三上學期第三次質量檢測試語文試題

7.2016高三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

8.2016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聯考試卷

9.2016高三語文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試題(人教版)

10.2016高三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