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教後反思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教後反思一

《北大荒的秋天》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描寫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說明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熱愛之情。文章共有六小節。先寫了秋天來了,再從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寫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麗,第五節寫了北大荒的物產豐富,最後作者包含深情地讚美了北大荒的秋天。總分結構是本文構段的特點。

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教後反思

第二課時教學,我安排了一下複習詞語、整體感知、深入品味、交流感悟、寫法拓展幾個環節,藉助多媒體課件,展示北大荒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較理想的感悟效果。

複習詞語的環節,讓學生藉助詞語,談談對北大荒整體印象,旨在讓他們從宏觀上把握課文,通過對詞語的重新建構,勾勒出他們腦海中的北大荒印象。在學生表達之後,再用“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這句作爲主線,引導學生去文中找一下,寫了哪些地方的美啊?學生快速找到了:一碧如洗的天空,五彩斑斕的流雲,清澈見底的小河,熱鬧非凡的原野。再引導學生通過圈畫重點詞語和句子,體會美麗景色。每一環節都相機出示課件,尤其是五彩斑斕的流雲,學生們在看到後個個都張大了嘴巴,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在具體可感的畫面面前,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北大荒的美麗,喜歡上了這美麗的北大荒,豐富了學生對北大荒的感性認識,同時能幫助學生進一步超越文本,發揮想象,相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感悟課文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品味幾個比喻句和擬人句,想讓他們知道,想把句子寫生動,打動人,要用一些方法,雖然現在他們一知半解的,但是我相信如此下去,他們會逐漸掌握的。

這課還有一個重點,是掌握總分寫法。第四節教學,我就引導學生,看這一節從哪幾個方面寫了原野熱鬧非凡?寫了幾處景色?學生答出大豆、高粱、榛樹葉子之後,我讀總寫句子,讓三個孩子分別讀三種景色,滲透總分意識。學完課文之後,我總結全文: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天空——,流雲——,小河——,原野——。再次總結,先總說,再分寫。最後,用聯繫鞏固,“課間真熱鬧啊——”引導分寫可以從幾個方面寫啊?這樣,學生對總分寫法就有了感性的認識了。

但是,在課上還是有不少的遺憾,圖片確實讓學生見識不少,但是文字的出示讓我也費了不少心思,平時只是需要寫個黑板,哪些重點的詞語,句子可以直接圈圈畫畫,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但是運用了多媒體後,我不得不在課上分一些精力到操作上,忽略了學生的表現,感覺學生的思維比較慢,甚至有時跟不上思路,讀得也不是多到位,唉,還是用得少了吧?

  三年級上冊《北大荒的秋天》教後反思二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絢麗、豐富,而流雲不斷地流動、變化更讓人感到它的奇幻與神祕。我通過課件出示了四幅流雲的圖片,看着“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學生一個個都張大了嘴巴,甚至還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讀者展現了北大荒原野熱鬧非凡的.景象。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因爲學生離農村生活比較遙遠,對農作物的理解不到位,導致在閱讀過程中未能體會出其中的“歡快”的感情。課後通過查詢,我發現“通過讓學生看動畫後分角色表演”的辦法很是有效的。我感覺到:應引導學生將文字轉化爲畫面,變抽象爲形象,用畫來表現美,同時來感受美。

不過在本課教學中我依然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引導學生學習總分的構段方式,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評價學生這幾個方面做得不夠好。

教完本節課,我覺得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朗讀,因此不少環節都沒能很好地完成,比如讓學生思考:“如果你來到西湖邊最想幹什麼?”那也許學生的回答會絢麗繽紛,表現出無限的欣喜和激動。如果我設計一個說話練習:“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如果你想畫畫,那麼在你的畫中會有什麼?如果你想作首小詩,那麼在你的詩中會有什麼?如果你想當小導遊,那麼你會介紹西湖的什麼?”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能更好地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能引導學生作廣角度探索,多方位思考。看來這些遺憾,我得再用上一節課進行訓練了。以後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說話訓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