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精選9篇)

本文已影響 2.53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精選9篇)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敘述人稱的運用。

2、閱讀主體部分,揣摩人物內心世界,理解小說主旨。

3、瞭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小說的藝術特色。

二、教學重點

1、閱讀小說,整體感知。

2、通過本篇小說掌握敘述視角在小說中的運用。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題旨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瞭解相關知識

(一)作者簡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生於鄉村醫生家庭。他的一生經歷豐富,富有傳奇色彩。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人死以致傷痕遍體。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他的早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成爲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1954年,“因爲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老人與海》之中,以及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起來啦!”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最爲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這類硬漢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蓋美利堅民族的性格:“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美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裏也稱海明威爲“這頭老獅子”,以“老獅子”的稱號,生動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剛毅、勇敢和堅韌的一面,給人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要了解美國,你必須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國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風範的文學長廊中來。

(二)文學常識簡介

1、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爲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

所謂“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於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不知該怎麼辦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國一批初登文壇的青年作家,他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藝創作傾向也約略相同,他們帶着玫瑰色的幻想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他們所看到的盡是殘酷的廝殺和恐怖的死亡。他們的幻想破滅,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他們憎恨戰爭,但不知如何才能消滅戰爭,心情苦悶,對前途感到茫然。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動盪不安和社會危機,又加重了他們心靈的空虛和苦悶。他們沒有明確的社會理想,只能消極逃避現實的鬥爭,躲到個人的小天地裏去,企圖用愛情、友誼、尋歡作樂來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動中使自己振奮起來。

2、冰山理論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爲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說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說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三)文題解讀

小說取材於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不但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的捍衛民主、反法西斯鬥爭,而且作爲戰地記者三次深入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長篇小說《喪鐘爲誰而鳴》。與前兩部反映戰爭的作品不同,《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說充滿了悲憫的力量(四)理清思路

這篇小說雖篇幅短小,但構思精巧,選材典型。

小說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通過對話,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既是對背景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首段介紹環境,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文章的構思和取材是巧妙和獨特的,它不是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來表現該主題,而是以在戰爭即將到來前,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一個孤身老人當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

在小說的情節安排上,作者通過將撤離人羣的逐漸稀少、遠去,戰爭越來越近的緊張感與老人從始至終的緩慢平和的語調,與戰爭毫不相干的談話內容衝突着,把小說一步步推向高潮,讓人不禁爲老人的安慰擔憂,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題。

二、解讀文本

1、閱讀第一段,討論敘述語言的特點

問題1:本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明確: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發生的環境:橋邊的老人、避難的人羣、運送物資的士兵、躑躅的農夫。

問題2:本段語言幾乎一筆一景,爲什麼惟獨對老人着重筆,且分置首尾?

明確:注重語言的輕重勻稱,結構的錯綜,與下文的過渡照應。

問題3:由本段看,小說的敘述語言有何特點?

明確:語言簡約,不事渲染,淡化主觀色彩;但包蘊豐富的內容,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

2、 閱讀主體部分,揣摩人物內心世界,理解小說主旨

問題1:“我”與老人的問答有多處矛盾,試舉例說明。

明確:如“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敷衍”;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問題2:爲什麼會產生“答非所問”的對話?

明確: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爲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只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問題3:老人的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何關係?

明確: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3、閱讀最後一段,討論結尾的表達作用

問題:小說的結尾除了交待故事的結局,還有什麼表達作用?

明確:(1)點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進)

(2)渲染氛圍,烘托心境(天色陰沉,烏雲密佈)

(3)象徵手法,暗示中心(復活節、僅有的幸運)

三、佈置作業

1、仔細閱讀全文,感受文中形象

2、瞭解敘述的相關知識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2

一、導入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的第一篇小說是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從這篇小說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體驗到了戰火紛飛中人類的一絲溫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小說《在橋邊》,看看這一回在橋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請大家打開課本第67頁。

二、作者介紹

伯爾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學畢業後,曾在書店當學徒。1939年在科隆大學學習,不久即應召入伍,隨軍到過法國、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增長了不少見識。二戰結束後,曾在戰俘集中營待了幾個月。六年戰爭生活經歷,成爲伯爾早期創作的主要題材。戰後除繼續在科隆大學研究語言與文學外,還當過木匠和人口統計員,因此對下層人民的生活較爲熟悉,並在許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曾獲得幾十種國際國內頒發的文學獎,作品已被譯成三十餘種文字。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火車正點》、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裏?》和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來斯巴……》等。1971年發表的《以一個婦女爲中心的羣像》是其全部創作的結晶,獲次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三、整體感知,概括情節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全文,用一兩句話概括小說最主要的情節內容。

明確:他們讓我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愛的姑娘漏數掉了。

四、結合話題,重點賞析

1、知識鏈接

我們知道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

環境這一要素其實在第二單元的話題“場景”當中已經涉及到。環境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人物”是上一個單元的話題,寫人物要注意貼着人物寫,貼着人物寫包括哪兩個方面?

明確:一是貼着人物的心理寫,一是貼着人物的言行寫。注意運用語言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情節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後果的事件的展開,這些事件展開的過程就是它的運行過程。在情節的運行方式中,整體上遵循着一個基本模式:發生(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那麼《在橋邊》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分別是什麼?全文共9段,請大家根據小說的情節運行流程劃分層次,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個部分的內容。

明確:

發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現狀以及他對職業的態度。(現實生活乏味)

發展:4-5段,主人公暗戀過橋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戀過橋姑娘)

高潮:6-7段,“我”逃過檢查,被調去數馬車。(逃過突擊檢查)

結局:8-9段,主人公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數馬車,交鴻運)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3

一、教材編排:

八單元: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編排方式,都很有創意,與以往教材有着鮮明的區別。它以小說的基本元素來區分單元,分爲“敘述”、“場景”、“主題”、“人物”、“情節”、“結構”、“情感”、“虛構”等八大單元。

四板塊:每個單元又分爲閱讀、話題、思考與實踐、鏈接。

二、這套教材有什麼特色?

1、在分類和編排上與以往不同。歷來講授作品無非是在內容、形式兩方面機械地做些文章,作品儘管千差萬別,但分析起來都是差不多的路數。這套教科書則致力於打破這樣的框架,依據小說的一些基本特質來區分爲8個單元。以這些特質作爲組織教材的“綱”,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這樣的編排使本書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相當於一本微縮型、簡略型的外國小說史和小說創作論。既有利於照顧到“面”,又有利於在“點”上縱深挖掘,有利於學生形成對小說的系統性認識。

2、選文的可讀性。本來應該生意盎然的語文教育曾經在某一段時間裏被扭曲得枯燥乏味。恢復語文教育的審美活力是我們的用力之所在。故所選文章都有較強的可讀性,面孔新鮮,覆蓋面和地區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激情,有利於使語文學習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苦差。

3、引入較新的學術成果,清洗關於文學、小說的一些陳舊認識。有人曾經說過,教科書裏的見解一般要落後於學術研究10年。本教材致力於使新的、較有共識的研究成果進入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走出已習慣的閱讀陳見,發現另樣的進入作品的方式。比如,在談“主題”時,明確提出“小說忌諱主題鮮明,主題鮮明對於小說很難說是一個優點”。在談“人物”時,引入英國小說家福斯特的“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的概念。在談“虛構”時,區分“事實”與“真實”,明確指出“呈現事實不是小說的目的,心靈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真實”。

4、深入淺出。本書的難度按照高中生的中等水平設置。其中許多話題其實牽涉的理論問題已經比較深入,但儘量採取較爲淺顯的表達方式來表述,多舉例,多提示,少糾纏名詞術語,使學生既易於進入,又知堂奧尚深,可以激發進一步的探究興趣。

5、實踐性。語文是活生生的東西,是我們日常應用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靈活性。在“思考與實踐”部分提供的“續寫”、“情景作文”、“作文評比”、“課堂討論”等方式都有利於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語文意識。將語文教學與寫作結合起來。話題從寫作的角度來設定,所設定的思考題與實踐活動,也有不少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6、倡導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動手、動腦、動筆中完成對知識的領會與掌握。比如,在《教師用書》部分的教學建議裏,“虛構”單元的一個教學建議是:“組織一次類似於電視綜藝節目的競猜活動,讓同學講述一件事,讓聽衆判斷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虛構的。”類似的活動會非常有利於調節課堂氣氛。

7、注重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一點也許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價值的特色。必須承認,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之間的聯繫並不密切。照理說,高中階段應當基本上完成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而實際上這個任務並未完成,由於如此,寫作教學便延伸到了大學。有些大學認爲寫作教學應當在高中階段完成,於是取消了寫作課程,而結果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在寫作上存在嚴重的問題,甚至連基本的寫作方式都未掌握,一些大學(包括一些十分著名的大學)正在研究與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我們能從高中教學中就加強寫作意識,就不至於造成如此糟糕的局面。本教材突出了寫作的位置,無論是從選文還是到設問、實踐活動,各個環節都與寫作有着密切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門寫作課,它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單元的要求是:

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

2、掌握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

3、考察小說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與內容和題旨呈現的關係;

4、瞭解小說的敘述腔調和速度控制

教學目標設置爲:

1、初步瞭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題旨;

3、能說出小說的敘述視角和敘述人稱;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敘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一、賞析作品

1、如果你是導演,請策劃“我”與老人相遇前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說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 (重點詞語:踟躕。

①小說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內容?(主人公及故事發生的環境)

②幾乎一景一筆,爲什麼唯獨對老人着重筆,且分置首尾?(注重語言的輕重勻稱,結構的錯綜,與下文的過渡照應。)

③由本段看小說的敘述語言有何特點?(語言簡約,不事渲染,淡化主觀色彩;但包蘊豐富的內容,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

2、依據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①“微笑”“最後”“只得”(對故鄉的熱愛,被迫離開的不捨和無奈。愈是平靜,愈是微笑,愈是令人心酸。)

②矛盾:“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繁衍;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爲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3、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與同學一起思考、討論:

短篇小說不可能像長篇小說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

人物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何關係?(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我”只是充當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一個觀察者,並沒有發表議論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動了”,以及“我”與老人的對話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測而已。儘管如此,我們通過對有關戰爭的場面描寫和與老人的談話以及催促老人離開這些細節,還是可以看出,“我”是對老人同情的,對戰爭厭惡的。)

主旨提煉:《橋邊的老人》實在是一篇小品: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成,格局之小,筆法之簡練,在宏大戰爭主題的小說林中,可以說微不足道,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4、結尾的表達作用:

①交待故事的結局。

②點明故事背景。

③渲染氛圍,烘托心境。

④象徵手法,暗示中心。

5、小結小說的藝術特色:語言簡約;寓意含蓄深遠。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八分之一是讀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雖然沒有寫出來,能爲讀者感受到的。”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爲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說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說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二、敘述分析

(1)介紹敘述視角。

小說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找一個敘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敘述視角,或者敘述角度,這是小說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敘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一敘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說的敘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介紹敘述人稱。

敘述視角可以分爲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敘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說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說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全知視角的敘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

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說的一大貢獻,這時敘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敘述者往往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敘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說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敘述者和人物重疊。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閱讀《橋邊的老人》指出這篇小說的敘述人稱,並與同學討論、分析這種敘述人稱的藝術效果。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指導,得出觀點:

《橋邊的老人》中,第一敘述人稱'我'的出現將敘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

(2)《橋邊的老人》敘述視角分析: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說來,小說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爲故事的敘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說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說的信息推導出來。

三、應用與拓展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說,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敘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3、再找幾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來讀,體會他提出的語言'冰山'理論。

四、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他於1899年生於芝加哥附近的一個醫生家庭,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擔任駐歐洲記者,並以記者身份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抑鬱,1961年自殺。他的早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爲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擺脫迷惘、悲觀,爲人民利益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第五縱隊》,長篇小說《喪鐘爲誰而鳴》。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爲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代表作《老人與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早期,他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裏》、《春潮》、《沒有女人的男人》和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這一時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淪爲愛略特在社會崩潰背後所看到的荒原時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就是寫戰後一羣流落歐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小說主人公傑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國記者,戰爭毀掉了他的性能力。他愛上了一名英國護士勃瑞特?艾希利,後者也傾心於他,但他們無法結合。

一個美國作家羅伯特?柯恩——一個對生活頗多虛妄與浪漫幻想的人也愛上了勃瑞特,但她並不喜歡他。這一羣歷經滄桑的青年,戰後浪跡歐洲大陸,整日無所事事,聚飲、爭吵或毆鬥。戰爭奪取了他們的親人,給他們留下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創傷,他們對戰爭極度厭惡,對公理、傳統價值觀產生了懷疑,對人生感到厭倦、迷惘和懊喪。小說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譴責了戰爭,具有反戰色彩。小說因寫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學流派的代表作。

《永別了,武器》(又譯《戰地春夢》)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爲主題,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現的歷史原因,控訴了戰爭毀滅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們的心靈,並使千百萬無辜生因此塗炭。這篇作品顯露了海明威散文風格的基本特色和“現代敘事藝術”。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而意境純一,語言樸實無華,句子短小凝練,環境描寫達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據在非洲的見聞和印象寫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馬扎羅山的雪》,還發表了《法蘭西斯?瑪貝康短暫的幸福》。1932年發表了《午後之死》,尊奉美國建築師羅德維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趨於精煉,縮短了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出了“冰山原則”,只表現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實、含蓄、耐人尋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內戰爲背景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喪鐘爲誰而鳴》,這是一部承前啓後的重要作品。它寫了國際縱隊的志願人員羅伯特?喬丹爲配合一支游擊隊的一次炸橋行動而犧牲的感人故事,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相當程度上克服和擺脫了孤獨、迷惘與悲泣的情緒,把個人融入到社會中,表現出爲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二戰後,海明威創作進入晚期,其代表作爲《老人與海》,由於小說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一生的創作在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以自己的經歷披露了當權者的僞善和現實的殘酷,刻畫了美國年輕一代的迷惘情緒,作品中洋溢着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在探索藝術創作的途徑中使現實主義在開放性的兼容幷蓄中獲得了新的光采!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閱讀並仔細玩味小說的情節,體會其深刻的思想內涵;

2.瞭解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及其與內容題旨的呈現關係。

教學重點:

1.玩味小說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小說的題旨;

2.瞭解本文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

教學方法:

在教師引導下研讀課文,讀、思、議相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由舊學《老人與海》導入

二.作者介紹:

1.學生展示作者材料蒐集成果。

2.教師補充。

3.明確(見相關資料)

三.研讀小說內容:

(一)整體感知:

你在小說中看到了一件什麼事情?

明確:“我”在偵察敵情的時候在橋邊偶遇一位老人,並與之攀談的事情。

(二)重點精讀:

1.老人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場的?

明確:戰爭來臨前的緊張、慌亂。(第一段)

2.逃難的人那麼多,爲什麼單單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並與之攀談起來呢?

明確:人們都競相逃命,可這位老人“卻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3.認真閱讀課文中兩人的對話。

提問: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提示:(1)在談到家鄉時,老人的反應怎樣?

明確:“露出笑容”“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2)在談話中,老人說得最多的是什麼?

明確:動物,老人擔心自己家的動物。

(3)老人急着逃跑嗎?

明確:不急。“一動也不動”“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我要待一會,然後再走”“他說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上的塵土中坐下去”

4.思考:

(1)老人爲什麼“微笑”?透過老人的“微笑”,你能讀出什麼?

明確:從“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愛戀。同時也表現出老人被迫逃離的苦澀和悲哀。

(2)老人爲什麼不自己逃命,而只擔心那些動物們呢?

明確:a.老人無親無故,動物是他的伴侶,他的`親人。表現了老人的孤獨和善良。而且此處愛的溫暖與正發生着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動了。

c.老人對家鄉愛戀,對動物不捨。

d.老人對未來的生活茫然,家沒了,他不知該去何方。

5.把握題旨:

通過閱讀這篇小說,你感受到了什麼?

明確: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情懷。

四.藝術手法:

海明威在小說創作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關於冰山理論,他曾在《午後之死》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裏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麼你能從這篇小說中感受到他這一理論的運用嗎?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 敘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的作用。

2、 敘述的減法(簡潔)在小說中的特殊運用。

設計理念:

由敘述的角度來切入對小說的閱讀理解,引導同學深入思考敘述的簡潔在小說中的特殊運用及對主旨呈現的不同作用。

教學重點:

敘述的減法(簡潔)在小說中的特殊運用。

課前準備:

1、請學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經歷及創作。

2、自讀文章,體驗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說。說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這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這出自什麼作品?

明確:老人與海

海明威曾經在他的作品《老人與海》中爲我們塑造了一個強悍的老人形象——“硬漢子”聖地亞哥。這個古巴老漁民在海上苦鬥了84天,終於制服了一隻比他的船還要大幾倍的馬林魚。然而,成羣的鯊魚卻輪番襲擊,吞食老人的捕獲物。老人決不屈服,用魚叉、船槳等排名抗擊了三天三夜。最後,馬林魚還是隻剩下一付骨架。老人雖然未能戰勝厄運,但他確實一位精神上的強者。他留下了一句響噹噹的名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2、海明威也正是憑藉《老人與海》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創作上有何特點?

明確: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起來啦!”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欣賞他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爲我們敘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概括小說內容。

1、這篇小說雖篇幅短小,但構思精巧,選材典型。自由朗讀課文,試分析本文思路。

明確:首段:場面描寫,介紹環境;主體:由對話構成情節;末段:交待結局。

小說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通過對話,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既是對背景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2、從首段的場面描寫和末段的結局交代,我們可以明確故事發生在戰爭的大背景下。作者又是選取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來表現戰爭?請大家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說的內容。

明確:即將戰爭前,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圍繞勸離與不走而展開的“我”與一位老人的對話。

三、以話題爲綱,解析文本

通過整體感知,我們對文章思路有了明晰的瞭解,也知道了文章的主體是由對話來敘述情節。老人與我之間的對話簡單有效,蘊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因此,解析對話對於理解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掐頭去尾,一起來解讀小說的對話部分。

1、聽錄音朗讀,關注對話人物。

思考: 對話人分別是什麼身份?你的依據是什麼?

2、“我”是誰?

討論: 由課文有關介紹:“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 “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

推測:也許是個戰地記者,也許是與法西斯對立的陣營中的戰士。

3、話題講解:敘述

這篇短小的小說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由“我”來說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大家先不要忙者回答問題。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敘述的相關知識。

(1)敘述視角:小說一開始,就要找一個敘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敘述視角,或者敘述角度,這是小說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敘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敘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說的敘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我們可以把敘事角度分爲“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全知視角——全知視角的敘述者超越小說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瞭解小說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甚至在敘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敘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

如莫泊桑的《項鍊》。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象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爲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

有限視角——這時敘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敘述者往往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敘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敘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說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敘述者和人物重疊。

小結:全知視角講述的故事,敘事人相當於上帝,他對所有線索、發展和結局都瞭如指掌;有限視角是凡人目光。這時敘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敘述者往往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閱讀《橋邊的老人》,請大家思考: 由“我”來說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明確:首先,採用第一人稱,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顯得比較客觀,增加真實感和親切感。其次,由“我”來講述故事,每一個環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步情節有所期待,抓住讀者的心。

最後,“我”作爲故事的敘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身份、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

4、根據大家剛纔的分析,我們瞭解到,《橋邊的老人》屬於一篇使用第一人稱有限視角講故事的小說。作者在敘述中運用了一些“減法”,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閱讀中運用“加法”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來,才能很好地解讀小說。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讀那個“我”不甚瞭解的老人形象。

5、老人是誰?

明確:一個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

6、一個可能是年輕的偵察兵,一個可能是年老孤苦的老人,這兩個人在橋邊展開了一次怎樣特別的對話?

關注對話內容。思考:對話中, “我”關注的是什麼? “老人”關注的又是什麼?

明確:如:(1)“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敷衍”;(2)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這兩個人雖然在對話,但是兩個人的問答往往有矛盾。爲什麼兩個人都對話會有答非所問的矛盾?

原因: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爲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只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7、因爲兩個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他們關注點不同。老人關注的是動物,我們在一起細細品讀一下關於動物的對話,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1)“你從哪兒來?”我問他。“從聖卡洛斯來。”他說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噢。”我說,並沒有完全聽懂。“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 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說明他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充滿了被迫和無奈的苦澀悲哀。

(2) “什麼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說,“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說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說,“只有剛纔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明確: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這幾隻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去巴塞羅那的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了,而此時,最後的大車也即將駛離。

(3)結尾處,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無力動身時,海明威這樣寫道:“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最後說的比前一句多一個“只是”,卻意味深長。可能包含了哪些情感?

明確:——這裏面交織着一種“怨”與“冤”得情感:我招惹誰了?我們招惹誰了?爲什麼要毀了這一切?在這言簡意深的話語中暗含着對戰爭無聲的控訴。

8、通過解讀對話,我們可以看到,在《橋邊的老人》中,海明威讓人物自己對話,他只是客觀地將那些人與那些事呈現出來,而不對他們的對話作任何判斷。他讓我們憑藉小說所透露的信息推導出整個故事。作者的敘述是一種“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也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說,“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時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爲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與動作等八分之七的內涵隱藏起來。你認爲,這樣寫小說是否會影響內容、主旨的順利表達?

討論、交流:應該說不會影響的。其實,作者的寫作的“減法”正是要求我們讀者做好閱讀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東西都是可以聯接和彌補的。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發揮想象,推測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讀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斷,極大地豐富故事的內容。這是現代小說對我們讀者提出的要求。

9、作者通過簡潔的敘述表達了什麼主題?

可以讓學生思考:對動物的關心說明了什麼?老人的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在老人的話裏,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在他孤獨的垂老之年,只有幾個動物與他相依爲命的晚景。然而,殘酷的戰爭使這一點溫馨都無處藏身,一無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最後幾位可靠的伴侶,前景的淒涼顯而易見,這也許正是老人不急於逃離,也不懼怕戰火鄰近的緣故。

也許你們會說,在這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可是,當你的生活中,連親人都沒有,只有動物相依相伴時,動物就如同親人一樣了。在人們自顧自的逃離中,動物是最無助的,他們被拋棄,無辜的面對人們製造的炮火,對人類的仇恨一無所知,戰爭的雙方,有誰會關注生命的被扼殺,被銷燬,被剝奪呢?然而,在老人的眼裏,這卻是世界的價值所在。

因此,我們說,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明確:

《橋邊的老人》實在是一篇小品: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成,格局之小,筆法之簡練,在宏大戰爭主題的小說林中,可以說微不足道,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四、課堂小結

《橋邊的老人》通過一個側面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然而,作者的構思取材和敘述,卻是非常巧妙和獨特。它不是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來表現該主題,而是以在戰爭即將到來前,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一個孤身老人當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

《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說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五、作業

課外閱讀莫泊桑的作品《項鍊》,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敘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6

一、背景介紹

《外國小說欣賞》是在學生完成高中語文必修階段的學習任務之後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屬於小說與戲劇系列。《外國小說欣賞》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欣賞外國小說以及初步感知小說這一文體的基本特徵。與此同時,適當地勾勒外國小說史的輪廓,簡單介紹外國小說的創作方法以及諸種流派,最終目的是瞭解小說藝術,提高文學鑑賞能力,培養高格調的審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標設定

《外國小說欣賞》分爲八個單元,按小說的基本元素來設定,分別爲敘述場景主題人物情節 結構情感和虛構。《橋邊的老人》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要求是:

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

2.掌握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

3.考察小說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與內容和題旨呈現的關係;

4.瞭解小說的敘述腔調和速度控制。

《橋邊的老人》篇幅短小,筆法簡練,但是意蘊卻很深刻,敘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結合單元要求和文本特點,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置爲:

1.初步瞭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題旨;

3.能說出小說的敘述視角和敘述人稱;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敘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7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橋邊的老人》。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優化思考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這一部分包含三個內容:教材內容及地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

第一、教材內容及地位:

《橋邊的老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二語文選修教材《外國小說欣賞》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衆多戰爭作品中的“另類關注”。作品取材與20世紀30年代的西班牙內戰,它關注的不是英勇作戰的英雄,或是高高在上的政治家,而是常常淹沒在炮火聲中的小人物與弱者。在海明威極爲精簡的筆法中,小人物的身上閃耀出蓋過火光的人性光芒,小說以小見大,韻味悠長。

本單元兩篇課文,以小說八元素中的“敘述”爲設定核心,以掌握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瞭解小說的敘述腔調和速度控制爲重要目標。而兩篇文章又各具特色,《橋邊的老人》筆法簡練,淡化了一般小說講述中情節的趣味性,採用了極具代表性的敘述角度。通過對它的學習,有助於我們瞭解小說敘述技巧對人物形象刻畫的重要性,逐步掌握品味小說深刻內蘊的方法,爲學生自讀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給予了基礎性的幫助。

第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高中生在閱讀鑑賞中深入領會作品的內涵,體驗人物的命運遭遇和內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品位作品的語言魅力;學習鑑賞小說的有關知識和基本方法,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提高閱讀能力和鑑賞水平。

通過對《老人與海》的學習,學生對海明威以及外國小說的基本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結合《橋邊的老人》這篇小說本身的特點,我將這篇課文的教學重心放在了理解小說的敘述人稱和敘述角度的特點上。於是,綜合大綱要求及文章、學情的特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通過分析人物的語言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目標二:掌握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的特點,進一步理解海明威“冰山理論”的內涵,理解敘述與小說主旨呈現、閱讀體驗的關係。

第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抓住人物的語言來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掌握小說敘述角度與敘述人稱的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結合本文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啓發法、點撥法並藉助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

在學法方面,則主要採用朗讀法、合作探究法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說教學過程】

本堂課的教學過程分爲四個環節進行:

(一)導入新課

以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我們經常在書本中、新聞裏、電視電影中看到炮火喧囂的戰爭場景,有的選擇用英雄人物來刻畫戰爭,如黃繼光、邱少雲的故事,有的選擇用恢弘的場面來表現戰爭,如好萊塢電影《珍珠港》。如果讓你來講述關於戰爭的故事,你將從何入手?

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海明威,選用小人物爲戰爭故事中的主人公,深刻地體現出戰爭對平凡人的意義。他用極爲簡潔的筆調和有限視角的敘述組織了文章的主體對話,給讀者留下了極豐富的想象空間。通過與其他表現戰爭題材的作品對比,突出海明威戰爭作品中的特點。同時帶動學生思考,反思自己對戰爭理解:戰爭場景將是怎樣的?可以選擇哪些材料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選擇怎樣的視角來呈現自己的意圖,從而引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二)講授新課

爲實現教學目標,這一環節我共設計了5個步驟。

1、簡要回顧海明威的生平與寫作風格。

因學生在必修3中學過《老人與海》,所以作家介紹這一版塊,現由學生回憶,我進行補充說明。重點強調海明威簡潔明快的“電報式”的寫作風格,小說結構佈局合理性,爲後來的詳細解讀做好鋪墊。

2、快速瀏覽文章,說說這篇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閱讀教學的起點和指導思想是整體感知,爲的是理清閱讀思路。這個環節我準備安排學生通過自讀釋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概括小說的情節,併爲學生簡單介紹概括情節的方法。

3、分角色朗讀,體味角色的內心活動。

角色朗讀對話內容,(一生我,一生老人,一生旁白),朗讀完之後學生自由評價對話中的人物情感是否表達到位?對於學生情感把握不當的句子可繼續朗讀揣摩。

爲加深學生對人物情感的準確把握,我主要涉及如下問題:

問題一:“我”是誰?

問題二:文中“我”對老人提出哪些問題,老人如何回答?

問題三:老人不停重複的句子有哪些?請找出這些句子,你認爲他會不斷重複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四:老人對自己飼養的動物如數家珍,反映了老人怎樣的內心活動?

問題五:在“我”的催促之下,老人最終的狀態是怎樣的?表達了“我”對老人怎樣的情感?

問題的設計符合閱讀理解的邏輯,層層推進,旨在讓學生懂得如何從簡要的語言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掌握品味小說語言,理解人物形象與心理的閱讀技巧。最後一個問題涉及對時代背景的深入體會,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的環境描寫,體驗老人的心理與“我”的內心。學生可以分組討論,提倡個性化解讀,每組達成共識,然後全班交流。最後對人物形象進行總結,啓發學生總結人物形象的角度,即從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等。

4、整個故事以“我”的口吻來講述,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帶給你怎樣的閱讀感受?

高二學生或許會關於敘述人稱對閱讀效果的影響有所知覺,回答譬如“身臨其境”、“拉近距離”等相關內容,隨即可以總結小說中敘述人稱的特點。(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

啓發學生在敘述視角上進行思考,例舉莫泊桑《項鍊》開篇關於女主角瑪蒂爾德的詳細描述,與《橋邊的老人》中關於老人的平白簡練的描寫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品位全知視角與有限視角的寫作差別與閱讀效果的差異性,體會有限閱讀留白的藝術性。進而導出海明威的“冰山理論”。

5、簡單闡釋“冰山理論”,試問學生爲何作者選擇的是“橋邊的老人”,而不是“路邊的老人”。

海明威是出了名的精於修改,主旨是“去掉廢話”,直到出版前一分鐘還在修改!不過分細究理論,宗旨在於把握“呈現八分之一,餘下八分之七自己體會”的核心要點。以此觀之,“橋邊的老人”中,“橋”有不同的意義。“我”和老人所在的位置處於“戰火紛飛”與“相對平和”的交界點,也是命運的交結點,這裏的“橋”是着連接、溝通的作用,如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奈何橋”所指的,跨橋定生死。文中那個一直唸叨着自己曾經照料過的動物的老人,最終“向後一仰”,又“坐了下去”,暗示保留着人性中美好可貴的東西,可能無法跨過戰爭這座橋,消散在炮火之中。而“路邊”或許指向生命的延展性。

然後,啓發學生在文中找出類似的例子,學會將作者沒有明白表露的深意挖掘出來,進一步體會小說語言與敘事中的精巧性。

(三)課堂小結

以上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逐步掌握鑑賞小說的基本技巧,瞭解敘述這一小說要素在作者刻畫人物形象,表達情感與主旨等方面的重要性,學會反覆品反覆讀、精讀細讀對深入理解小說的意義。

(四)課後作業:

1、 《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這自己照看的小動物,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設計這個問題是要讓學生更加理解不同敘述人稱與敘述視角的特點與效果。

2、課外閱讀海明威的其他作品。

設計這個問題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作家作品,能從更全面、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作家創作的特點和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說設計評價】

整個教學設計以學生爲主體,合作學習貫穿本節教學;以教師爲主導,適時引導、點撥;以方法和能力培養爲重點,讓學生學會概括情節、分析人物語言來把握形象等基本閱讀技巧,並學會從小說的敘述特徵中挖掘小說的精妙,更深刻地體會戰爭、人性等重要命題。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請批評指正。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初步瞭解海明威及其創作風格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敘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作用

敘述的簡潔在小說中的特殊作用

【教學重點】

敘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作用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

2.詞語積累(讀音):蹣跚,輪輻,躑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創作(海明威、“硬漢”、“迷惘的一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們每天都在對話,我們一般都能在語境中判斷出對方言語的真實用意。比如A同學問B同學:上個週末你回家去了麼?”B同學回答:“我們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們還採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給你嚐嚐?”B顯然沒有回答A的話,他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學生回答)很顯然,他是想讓A分享他上個週末爬山的快樂,對於有沒有回家這個問題,他不感興趣。

現代西方語言家認爲,對話是有原則的,即有問有答,答和問構成對應關係,顯然上述對話沒有遵循對話的原則,但這種破壞往往是任務內心真實感情的表現。這在文學作品中也是經常運用的,通過破壞對話原則來達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作品主題的目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人物對話爲主的小說——《橋邊的老人》。

二、自讀課文

學生代表分角色朗讀(“我”、老人、旁白)

三、初讀小說。關注對話者:瞭解“視角”。

1.對話在“我”和老人之間展開,但我們無法確定二人的具體身份。你能否依據文本內容對他們的身份作一點推測?

【明確】故事講述者“我”可能是個共和軍戰士,也可能是個戰地記者。

(判斷依據:“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查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你的政治態度怎麼樣?”我問。)

老人:沒有別的人,坑內一個人在家,沒有工作,也可能在動物園照看動物。

2.這篇短小的小說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由“我”來說這個故事各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參考閱讀:課本“敘述角度”部分)

【明確】(可能出現的答案):

(1)由“我”來講述故事,給讀者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有很強的真實感。親切感。(優)

(2)由“我”來講述故事,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個情節有所期待,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優)

(3)由“我”來講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這個老人額身份、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缺)

【點撥】這種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來講述故事的視角是有限視角,敘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通常用第一人稱。

3.小說還有一種視角就是全知視角。

請看莫泊桑《項鍊》中的一個片段:

她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像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爲在婦女,美麗、風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有沒的資質,溫柔的性情,就是他們唯一的資格。

這兩種視角的區別是什麼?

【明確】全知視角的敘述者是全知全能的,瞭解小說全部的細節和所有的心理和命運,甚至在敘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及對人物心理的描寫;有限視角的敘述者則只介紹故事的部分細節,把其他部分內容隱藏起來。

【點撥】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視角來敘述故事的,他隱藏了一些內容,使得敘述簡潔。

四、細讀小說。關注人物對話:理解作品主題。

1.仔細閱讀這篇小說,請用橫線畫出老人答非所問或者無問也答的地方,並在旁邊寫上你的理解。

【明確】

①那時我在看管動物。

【理解】“我”並沒有問他在聖卡洛斯干什麼,這是老人主動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討論這個話題,這是他談話的興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理解】“我”並沒有問老人是什麼時候離開聖卡洛斯的,但他強調自己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其用意在於表明動物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會離開自己心愛的動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們撇下了。

【理解】“我”問的是“什麼動物”,他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說自己離開動物的無奈,表明其戀戀不捨。

④“一共三種,”他說,“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理解】在“我”再次問及“什麼動物”時,老人終於回過神來,但沒有隻回答“什麼動物”,他把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說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對此是否感興趣。在談及動物的時候,他如數家珍,如同談論自己的家人一樣,在老人看來,他所照看的每一隻動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沒家,”老人說,“只有剛纔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理解】“我”問的是老人又沒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這個問題外,還提到了動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動物,爲他,它們的安危擔心,並在後穩中不斷重複這種擔心,表明他對自己照看的動物發自內心的牽掛。

⑥“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不是再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明確】老人的自言自語表明了老人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同時也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戰爭一旦爆發,便全民都要捲入戰爭,不管你是照看動物的還是種植莊稼的。

2.根據我們的推測,照看動物也許只是老人的工作職責,也許只是他晚年的一個愛好,但他卻如此牽掛他所照看的動物,那麼這些動物對老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明確】他所照看的動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託,他沒有家,沒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動物便是他的全部,沒有了這些動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這樣一個故事置於戰爭的背景下,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明確】戰爭意味着殺戮,戰爭無視生命的存在,戰爭漠視生命的價值,戰爭使這樣一位無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離家園,離開自己心愛的動物。戰爭史殘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動物,但他卻對動物充滿了愛,把它們看做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僅僅是動物,這與戰爭的殺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的行爲體現出來的是對生命的尊重,而這尊重在戰爭的背景下彌足珍貴,正是這種尊重才使我們人類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讀小說:關注對話:體會小說敘述的簡潔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稱的有限視角來敘述故事,他隱藏了一些內容,使得敘述簡潔。而相比之下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則繁複得多。如果說伍爾夫偏愛敘述的“加法”的話,海明威則更愛敘述的“減法”。

我們再細讀小說的主體部分(對話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敘述的“減法”,在“減法”中作者隱藏了什麼?

(示例)

1.“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聖卡洛斯來,”他說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說,並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微笑”就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暫時忘卻身處艱難兇險卻微笑是因爲談起了故鄉,因爲熱愛故鄉,因爲故鄉有他溫暖的回憶,包括這些有關動物的回憶。

“最後一個離開”也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因爲戰爭,不得不離開,最後才離開是因爲不捨,但是讓自己心愛的動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殘又是多麼的無奈和悲哀。

2.“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明確】這也是一出減法。“最後幾輛大車”沒趕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戰場上了。平靜而簡潔的敘述中隱藏的是作者對老人命運的深深擔憂。

(與老人命運相關的句子還有):

“謝謝你,”他說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

明知此處即將成爲戰場,“我”兩次荃老人離開,但老人爲什麼不走?

【明確】一方面是因爲體力不支,疲憊不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另一方面,老人還有對故園的留戀,對未來的茫然,“那邊我沒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慾望減退了。

3.“沒家,”老人說,“只有剛纔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不敢想”

……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着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爲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爲它擔心。可是,另外幾隻呢,你說它們會怎麼樣?”

可討論:這裏是敘述的“減法”還是“加法”?

【明確】小說全篇簡潔,惜墨如金,這裏卻反覆提及另外幾隻動物的危險,好想用了“加法”,其實依然是“減法”。因爲在這簡單的疑問背後深深的隱藏着老人對動物的同情、擔憂,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沒有親人,那些動物是與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戰爭來了,人們自顧自地逃離,動物是最無助的,被人們拋棄在戰火中。

可接着討論:這位老人連自己的生命都難以自保,爲何還念念不忘他的那幾只動物?

【明確】在老人眼中,動物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是一樣可貴的,老人博大的愛心,閃耀着人性的光輝,與殘害生命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生命何其可貴,戰爭多麼殘酷!

4.“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說,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明確】這個“只是”意味深長。這裏交織着一種“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動物,招惹誰了?爲什麼要毀了這一切?這個“只是”隱藏的是對戰爭的控訴。

六、拓展提升

通過以上閱讀和討論,我們知道作者的敘述是一種“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正是作者“冰山理論”的表現。

(海明威說:“冰山在海里移動是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爲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爲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動作等八分之一的內涵隱藏起來)

作者敘述“減法”正式要求我們讀者閱讀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東西都是可以連接和彌補的。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發揮想象,推測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讀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斷,極大地豐富了故事的內容。這是現代小說對讀者提出的要求。

高二語文《橋邊的老人》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探究作品的主題——戰爭的殘酷及人性的光輝

教學重點:

探究小說中的種種“反差”

教學難點:

理解對話的深層含義

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讀課文,質疑【突出預習的目的性、有效性】

(二)賞析作品

1.梳理歸納問題,小組討論。【明確目標,調動思維,發揮學生主體性】

概括整理,重點探究“反差”與“對話”

2.聚焦“反差”,初步探究主題。

學生默讀,尋找反差點,小組討論。【通過查找發差之處,探究戰爭的殘酷性】

3.聚焦對話,理解對話的深層含義。

討論交流。【對話是教學難點,通過分析語言,探究人物內心世界,從而意識到戰爭背景中,人性依然閃耀着“善”與“愛”的光輝。】

依據“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明確:①對故鄉的熱愛,被迫離開的不捨和無奈。②矛盾:“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敷衍;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爲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Ppt呈現:(內容要點)

(1)對話富有張力。

“我”兩次勸老人離開,但他始終沒有挪動。老人難以動身的主要原因當然是體力不支、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家園的留戀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動身的內在因素。對於一個76歲高齡的孤獨老人來說,在生命臨近終點之際卻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慾望自然減退,以至於可置生死於度外。

(2)對話推動敘述。

分析對話:“你從哪兒來?”……“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老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自己的家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的細節,又說明他對它們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這種被迫和無奈何其苦澀和悲哀。本篇小說藉助對話展開,對話蘊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反映出人物的個性心理。

(3)對話蘊涵大量信息。

分析對話:“什麼動物?”……“我簡直不敢想。”

我們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幾隻動物在他心中的地位,還有他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而末尾處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實際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這都是客觀地呈現,讓讀者憑藉小說所透露的信息推導出來,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4)對話中蘊藏善與美——人性的光輝【重點分析偵察兵的語言,面對隨時而來的炮彈,他和老人的命運是一樣的,但他想從內心給老人以希望。這體現出戰爭背景下人性的善與美還有心中的希望。】

小結:小說的藝術特色——語言簡約;寓意含蓄深遠。

海明威早年當過新聞記者,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從事小說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使用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空洞詞藻。

4.分析形象,理解主題。

(1)文中刻畫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文中刻畫了一個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他熱愛家鄉,心地善良,充滿愛心。敵人入侵,他不得不逃離家鄉,但一直牽掛他養的動物;他不關心政治,不理解敵人爲什麼會入侵自己的家鄉,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之情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2)“我”和老人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有人說在戰亂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呢?談談你的看法。

Ppt補充背景介紹: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法西斯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不但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捍衛民主、反法西斯的正義鬥爭,而且作爲戰地記者三次深入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和長篇小說《喪鐘爲誰而鳴》。與前兩部反映戰爭的作品不同,本文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殘酷的戰爭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作者在譴責戰爭的同時,對無辜受害者的同情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說充滿了悲憫的力量;而面對戰爭與死亡的威脅,老人對動物的牽掛,士兵對老人的勸導,深刻的反映出:人性依然閃耀着“善”與“愛”的光輝。

(三)板書設計:

(1)對話富有張力——反差

(2)對話推動敘述——人物心理

(3)對話蘊涵大量信息——戰爭的殘酷

(4)對話中蘊藏善與美——人性的光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