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在橋邊》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9W人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語文《在橋邊》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高二語文《在橋邊》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的:

1、領會作品的內容和主旨,理解小說所表現的一種內在的優美。

2、體會小說情節的基本模式,理解情節中的細節、情節的搖擺、出乎意料與情理之中等技巧對情節運行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情節搖擺在本文中的具體體現。

2、思考並領悟對處於困境中的人給予物質幫助之外,還應給予精神關懷這一道理。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關於作者:

海因裏希·伯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作家。生於科倫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入科倫大學學習日耳曼語文學,同年應徵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曾負過傷,當過俘虜,對法西斯的侵略戰爭深惡痛絕。1985年逝世。是戰後德國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被譽爲是當代德國的歌德。他的著作有四十多種譯本,在全世界擁有廣大的讀者。六年的軍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鮮血、殘骸、廢墟……使他的作品充滿灰暗、抑鬱的基調。但也有人說伯爾的作品既瀰漫着下層人民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歡樂的精神。

1947年伯爾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51年成爲職業作家。這一時期伯爾參加了“以探討一切當代問題爲宗旨”的“四·七”社,併成爲該組織的重要成員。他的創作主要取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旨在探索戰爭給德國及其民族帶來的種種災難。作品基調灰暗、抑鬱,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火車正點》(1949)、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裏?》(1951)和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等。成名作《火車正點》已成爲聯邦德國“戰後文學” (即“廢墟文學”)的代表作。五六十年代,伯爾創作進入一個新階段,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更廣闊,技巧也日趨姻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小《……一聲沒吭》(1953)、《無主之家》(1954)、《九點半鐘的檯球》(1959)、《小丑之見》(1963)等。這些作品主要寫西德戰後 “經濟奇蹟”中的小人物的種種遭遇,其中《小丑之見》被稱爲這一時期形成的“不順從文學”的重要作品。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的作品《在橋邊》。

(二)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並複述小說的主要情節。

我在橋邊數人數,每次都故意把一個可愛的姑娘漏數掉。

 (三)重點研習:賞析細節

(1)亂數

思考:怎樣亂數?爲什麼亂數?我想通過亂數表達什麼?

“我以此暗自高興,有時故意少數一個人;當我發起憐憫來,就送給他們幾個。”“當我惱火時,當我沒有煙抽時,我只給一個平均數;當我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時,我就用五位數字表示我的慷慨。”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聲的嘴像一臺計時器那樣動着,一個數字接着一個數字積起來,爲了在晚上好送給他們一個捷報。”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已等同於一架“計時的機器”了。 這個工作對我而言是枯燥、無聊、單調、空虛、灰暗的。

我對這個工作不滿意,但爲了生存,“我”又無力抗爭。我唯一能作的反抗就是故意製造不準確:“我以此暗自高興,有時故意少數一個人;當我發起憐憫來時,就送給他們幾個……當我惱火時,當我沒有煙抽時,我只給一個平均數……”這些充滿反諷和揶揄的筆調錶露了“我”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渴望意義的人面對無意義的世界, 會表現出厭倦。厭倦是一種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態。我把厭倦看做無聊的一種形態,一種包含激情的無聊。(周國平)

(2)不數:姑娘來的時候,和她同時過橋的人,我一個都沒數。

思考:爲什麼此時會不數?

因爲我心愛的姑娘此時過橋了,在單調、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現就像一泓清泉,沖淡“我”對毫無意義工作的不滿,點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這是主人公無聊生活中的唯一亮色了。

思考:姑娘在橋上經過的時候,我的心理感受是什麼樣子的?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簡直就停止了突突的聲音。”“所有在這個時間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數。這兩分鐘是屬於我的,完全屬於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佔去。”“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到統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齊讀這兩段,感受我的心理。)

小結:“我”是真的在愛着她了!在姑娘過橋的那個瞬間,如此美好而激動人心的幾分鐘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3)漏數:主任過來檢查時,我把她一個人漏數了!

思考:爲什麼這次我會數得如此認真?

主任統計員的出現,這直接關係到我的生計問題。“我”的內心由之前的“愉悅和歡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思考:爲什麼我數得如此認真,但還是把她給漏數了?

表面上看,“我”爲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爲我必須數,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託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女孩子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我這個心愛的小姑娘不應該被乘、被除、變成空洞的百分比。”

思考:姑娘是我的什麼?

毫無疑問,她是我追求的愛情,同時,她又不單單是愛情。那個“可愛的姑娘”代表“我”心中美好的事物,是我的精神寄託,並不代表我的現實追求,所以不具有特殊的固定性。換另一個可愛的人,甚至動物,“我”也會這麼做。

思考:漏數有意義嗎?作者想通過的漏數表達什麼?

“漏數”並不能改變現實什麼,但它表現着對美好事物的維護、堅守,表現着一種精神追求。對姑娘的愛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

思考:漏數的結果是什麼?

結果是我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這結果雖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爲小說的主色調還是比較明快的。

  (四)重點研習:理解搖擺

1、小說中,即使故事的開端和結局都很簡單,作家也不願意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的,而是要讓他千折百回,每一個地方都可能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說越是精彩,這就是小說情節搖擺所產生的魅力。這篇小說也是如此,情節在短短的篇幅中幾經搖擺,“我”的內心情緒也隨之起起落落。請同學們說說故事的主人公的情緒有着怎樣的起伏?

開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無意義的生活現狀,隨着情節的發展,“我”愛上了過橋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現,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悅,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緒起伏。這也是情節的第一次搖擺。

隨着情節的發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點幸福卻也並不能一帆風順。於是,就有了情節的第二次搖擺。作者安排了主任統計員的出現。主任統計員要來檢查了,“我”的內心由之前的“愉悅和歡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第三次搖擺在高潮部分,表面上看,“我”爲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爲我必須數,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託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姑娘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情節運行到這裏,似乎要滑向悲劇的結局了。可偏偏峯迴路轉,“我”居然被主任統計員認爲是“好人、很可靠”,幸運地逃過了檢查,將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小結:倘若只按“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過程看,這篇小說的情節是很簡單的,甚至不會引發多少的同情與思考。但正是因爲有了情節的一次次搖擺,有了主人公內心情緒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說簡單又豐厚,搖曳而生姿。以上是我們通過情節這一元素走進了伯爾的《在橋邊》,感受了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悲歡。

2、伯爾通過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1)是愛情麼?是表現愛情的巨大力量麼?並請談談你的判斷理由。

小說表面上,是在表現愛情對於一個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具有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深層的更在於表達對德國戰後,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精神狀態的關注。因爲主人公的愛情,僅僅只是暗戀,他甚至並不打算告訴那姑娘,“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插入問:主人公是把這次愛情作爲可以實現的現實追求來看待麼?)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吧。

(2)除此以外,作者還想告訴我們什麼呢?請同學們將眼光再次投向小說的結局,談談它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

a)小說的結局極富戲劇性,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麼?爲什麼?

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爲故事的發生部分,已作足了鋪墊。

b) 要來檢查的和認爲“我”是一個可靠的人的並給予我數馬車這一美差的都是“他們”。那麼“我”眼中的“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羣人呢?

他們看到數字時的“臉上放出光彩、容光煥發、心滿意足、眼睛閃閃發亮、喜歡這個未來完成時……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這更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其實這些數字根本都是“不準確的”,隨“我”的心情故意亂數的,“我”也“是一個不可靠的人”,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這樣的一種官僚主義作風,註定會有如此荒謬的結局。所以,這樣的結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c) 作者通過這個結局反映了怎樣的一個社會現實?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始至終都沒有人給過主人公真正的精神關懷。儘管由數人換成了數馬車,但改變的僅僅是工種,他的處境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他的精神需求也許永遠也不可能實現了,他作爲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也許同樣被永遠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課文這樣的一句話“坐在馬路那一邊數汽車的礦工”,說明像主人公這樣的遭遇並非特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

小結:這就是伯爾的小說,在極短的篇幅裏,在看似平靜的敘述裏,既有小人物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理想主義的歡樂精神。通過情節的一次次搖擺,闡釋了深刻而複雜的主題,帶給人們無盡的思考。

  (五)聯繫現實、拓展延伸

不僅在伯爾的小說中會出現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的發生。在紛繁複雜、追求利益的現代社會,人們太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和滿足,而忽視了精神的充實和探索。很多人捨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很多高檔物品,卻捨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於掙錢,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心。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認爲物質上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給人物質上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幸福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相反有時失意時的一句鼓勵,痛苦時一個擁抱,沮喪時的一個眼神,落魄時及時伸出的一隻手,那纔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關愛,那才能讓別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高二語文《在橋邊》教案設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