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一試題

江西省上饒市高一上期末統考語文試題2008-2009

本文已影響 3.48W人 

  一、語言知識運用和文學常識。(15分,每小題3分)

江西省上饒市高一上期末統考語文試題2008-2009

1.下列加點詞語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褒(bāo )貶 商榷(què) 肄(yì)業 長歌當(dàng)哭

B.寶藏(zàng) 混(hùn)沌 窺伺(sì) 前僕(pú)後繼

C.橢(tuǒ)圓 頹(tuí)廢 掂(diàn)量 否(pǐ)極泰來

D.租賃(lìn) 遊說(shuì) 平仄(zé) 涸(hé)轍之鮒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嘶鳴 撕裂 耳鬢廝磨 斯文掃地

B.何嘗 梟雄 碧波萬傾 急不暇擇

C.譬如 璧還 金璧輝煌 銅牆鐵壁

D.曖昧 毆打 殞身不恤 沒精打彩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句是:

A.也許是方法不對,我做這個實驗總是屢試不爽。

B.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王金諾認爲,畜牧獸醫業升級轉型帶來的行業人才短缺是該校畢業生炙手可熱的一個行業背景。

C.香港鳳凰臺的“老總”劉長樂說:“我們身處香港,新聞稿源是八面來風,這讓我們能夠左右逢源,我們也利用了這個優勢。”

D.華聯三鑫2008年10月初宣佈歇業後不久,紹興市政府領導就明確表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鼎力相助華聯三鑫。”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是:

A.廣電總局任司長點名批評“大嘴”宋祖德,同時強調加強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促進整個影視傳媒產業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工作。

2008—2009賽季在衛冕冠軍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主場拉開戰幕,凱爾特人隊以5分的優勢戰勝了騎士隊,取得了新賽季的又一個開門紅。

C.文清表示自己還是中央電視臺的人,仍一如繼往地對中央電視臺充滿感激之情,並否認當初工作變動不是因爲不滿央視待遇。

D.全球金融風暴對美國金融業和建築業打擊最大,這兩個行業今年工作崗位分別下跌7%和6%,這意味着金融和建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非常嚴峻。

5.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與《木蘭辭》被譽爲“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比興手法。

B.《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詩歌305篇,按照內容可以分爲風(民間歌謠)、雅(祭祀樂歌)、頌(宮廷樂歌),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

C.《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楚辭與《詩經》分別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流派。

D.郁達夫,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1921年6月,他與郭沫若、成仿吾、田漢等人在東京醞釀成立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7月,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說集《沉淪》問世。

二、閱讀文言文《宋史·王安石傳》(節選),完成6—10題。(15分)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少好讀書,一過目終身不忘。其屬文動筆如飛,初意不經意,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鞏攜以示歐陽修,修爲之延譽。擢進士上第,籤書淮南判官。文彥博爲相,薦安石恬退,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尋召試館職,不就。(歐陽)修薦爲諫官,以視母年高辭。修以其須祿養言於朝,用爲羣牧判官,請知常州。移提點江東刑獄,入爲度支判官,時嘉祐三年也。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於是上萬言書,後安石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書。

俄直集賢院。先是,館閣之命屢下,安石屢辭;士大夫謂其無意於世,恨不識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辭之累日。閣門吏齎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隨而拜之,則避於廁;吏置敕於案而去,又追還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自是不復辭官矣。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

神宗在潁邸,韓維爲記室,每講說見稱,輒曰:“此非維之說,維之友王安石之說也。”及爲太子庶子,又薦自代。帝由是想見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寧府。數月,召爲翰林學士兼侍講。熙寧元年四月,始造朝。

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爲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安石對曰:“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後世所謂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爲經術不可施於世務爾。”上問:“然則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曰:“變風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爲然。於是設制置三司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昇之同領之。安石令其黨呂惠卿任其事。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並興,號爲新法,遣提舉官四十餘輩,頒行分下。

三年十二月,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年春,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對朝嗟嘆,欲盡罷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此不足招聖慮,但當修人事以應之。”帝曰:“此豈細事?人情諮怨,至出不遜語。自近臣以至後族,無一言其害。兩宮泣下,憂京師亂起,以爲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爲誰,若兩宮有言,乃向經、曹佾所爲爾。”馮京曰:“臣亦聞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爲歸,故京獨聞此言,臣未之聞也。”監安上門鄭俠上疏,繪所見流民扶老攜幼困苦之狀,爲圖以獻,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俠又坐竄嶺南。慈聖、宣仁二太后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帝亦疑之,遂罷爲觀文殿大學士、知江寧府。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尋召試館職,不就。 尋:不久。

B.士大夫謂其無意於世,恨不識其面。 恨:痛恨。

C.既成,見者皆服其精妙。 既:已經。

D.人皆不能知卿,以爲卿但知經術。 卿:你。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②此不足招聖慮,但當修人事以應之。

B.①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 ②繪所見流民扶老攜幼困苦之狀,爲圖以獻。

C.①吏置敕於案而去。 ②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帝憂形於色。

D.①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 ②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8.從特殊句式的角度判斷,下列句子中與“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韓維爲記室,每講說見稱。

B.及爲太子庶子,又薦自代。

C.臣未之聞也。

D.(若兩宮有言,)乃向經、曹佾所爲爾。

9.翻譯選文中的畫線句。(3分)

慈聖、宣仁二太后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

答:

10.近代著名學者、政治家、文學家梁啓超認爲“《宋史》顛倒黑白變亂是非之處,不一而足”。梁啓超“每讀《宋史》,未嘗不廢書而慟也”。選文中的文字:“閣門吏齎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隨而拜之,則避於廁;吏置敕於案而去,又追還之;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詔,糾察在京刑獄,自是不復辭官矣。”說王安石嫌“同修起居注”官職卑下,拒不接受詔書;而當朝廷任命他爲高官後,他就不再辭官了。請你結合歷史課中所瞭解的梁啓超的政治經歷,說說梁啓超爲何會對《宋史》誣衊王安石表示如此的不滿。(3分)

答:

  三、閱讀下列詩文,完成11——12題 。(6分)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爲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讀曹操的詩  張樹國

曹操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奇人,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輝煌的時代,曹操是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學才能和政治才能、軍事才能一樣,在那個時代處在一個主導地位,他與兩個兒子合稱“三曹”。中國曆代文學理論家均稱讚曹植是最優秀的作家,這個我同意,因爲曹植詩傳下來的最多,內容豐富,藝術高深,但就詩的氣勢和反映生活的深厚而言,曹植不如曹操。有人評說曹操的詩“蒼涼雄健,才華縱橫”,我覺得還要加上一句,就是“同情民生,追求事業,擁抱山河” ,那詩中展現的寬闊胸懷,無人可比。

由於《三國演義》的出現,曹操一直作爲一個奸臣的形象存在,受歷代人的咒罵。這是由於中國正統思想造成的,或者說曹操打過農民起義。1959年3月23日的《人民日報》發表郭沫若《替曹操翻案》的文章,還了曹操一個歷史清白。……曹操的所作所爲,可以稱爲歷史上的楷模,他的一些做法,恐怕今人也難以做到。”

11、簡要分析概括曹操在《短歌行》和《龜雖壽》兩首詩中所表達的人生看法。(不少於3點)(3分)

答:

12、《讀曹操的詩》認爲曹操的詩最值得肯定的是什麼?你對曹操的詩又有怎樣的評價?(3分)

答: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20分)

紙上的故鄉

傅菲

①一座叫楓林的村莊又一次在我紙上展開:朝霞微漾的饒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暫的停留,戀戀不捨地去了遠方,茶花遍野的靈山吹來秋天的鬱香,兩個桔子卿卿耳語,像一對小情侶,繾綣、羞澀,纏綿在一枝丫上。

②一隻灰雀剪開薄霧,來到後院的棗樹上,輕輕鳴叫。一棵蒼老的棗樹,根部裹滿暗黃的苔鮮,螞蟻則順着枝,把熟爛的棗子搬回家。最後掛在樹上的棗子,讓螞蟻在整個秋天有了勞作的意義。從樹頂上升起的,是一縷炊煙,在微風中,炊煙彷彿要向高處飄升,又像要被風颳散。它是我的鄉思,不熄滅,也不彎曲,只飄散,最後溶化在薄霧間,恍惚,迷離。

③我憶起一個老頭,個子偏矮,穿一件黑大褂,走路一晃一晃,光着頭,腰間挎一隻扁簍,扛一把鋤頭,在灰雀的鳴叫聲中,向菜地出發。當他彎入溪口的拐角,稻花淹沒了的身影在我眼中漸漸模糊,初升的太陽閃眼間跳出山樑,把大地塗抹得流光溢彩。他就是我至愛的祖父,一生熱愛酒和泥土,勤奮、善良、溫和。

④祖父的執着、秉性與血脈,因了饒北河的哺育。我常常跟在祖父的背後,屁股一顛一顛,走五里路的草徑,沒入一個山坳,在一片茶樹林的懷抱中,在幾塊菜地上投入一天的時光。我熱切地愛那片山野,腳踝高的青白菜還滾動着幾滴露珠,蘿蔔則扎着藍頭巾像鄉間的女孩,質樸、曼妙、芬芳。茶花白豔豔地墜入綠葉的簇擁,當花香掙脫白霧的緊裹,當蚯蚓鑽出新翻挖的土壘,山野就要漂浮勞作的人聲。祖父把鋤頭高舉過肩頂,傾盡臂力地挖下來,光亮的兩齒鉗咬進泥裏,我感到大地有輕輕的震動。偶爾他也輕輕地用鋤頭磕碰拳狀的土塊,勻和地平整,鏟去的雜草用泥塊深埋。我知道,他在勞作中獲得休息。他勞作的姿勢是那麼優美,柔和而強勁,讓我想起梭羅《瓦爾登湖》中的伐木者。

⑤其實,祖父一年要挖多少遍地,我不清楚,況且一生。他每天都在那塊地裏,豬屎、狗屎、牛糞,滲入每一粒泥丸,以至我遠遠地就能聞到惺忪陳腐的氣息。他彷彿不是在種菜,而是在種自己一生的時光,菜不過是他時光的一種體現,一種對生活充滿熱血的表現。土地越來越肥沃,而人卻日益衰老。而我的一生只在紙上度過,在墨水中耗盡韶華,命運是何等相似。

⑥饒北河把無垠的曠野分成了兩岸,翠綠葳蕤的是楊柳,粉眉欲墜的是桃花。我遇見過那樣的景象,饒北河沉默、內斂,風滑過它光潔的臉也沒有留下痕跡,只有山在漂移,天空在飛翔,一羣驚飛的白鷺掠過額際,斜斜地,在另一片倒影中消失。饒北河在內心深處洶涌,夜幕初合,星星若隱若現,祖父還在回家的路上,激盪的水聲旋律一樣縈繞在掌燈的窗前。它彷彿要流進村莊的夢中,向我們訴說一條河流的記憶,它那麼鮮活,因爲流動而保持幾千年而不衰的生命,又那麼多情,終年與一個村莊相依。而收割後的田野顯得更加空曠,把饒北河緊緊地攬在懷中,相親相愛。

⑦在沒有鄉音的城市裏,我沿薄薄的紙張返回故鄉。那是香椿樹,從不開花;溪邊茂密的是水芹,母親正彎下腰去採;山岡上還有一座墳墓,那是祖父的另一個家。當我抱着七個月的小女驄驄站在窗前,向遠方眺望時,只有星光閃耀。驄驄的眼睛烏亮,澄澈,哦,那是饒北河的碧波在盪漾。

⑧我在構建一個故鄉,溫暖、安泰、祈福。

注:傅菲,1970年生於江西上饒,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滕王閣文學院第三屆特聘作家。散文作品常於《人民文學》《散文》《天涯》《江南》《山花》等刊發表,出版有散文集《星空肖像》(百花文藝出版社)和《屋頂上的河流》(入選2006年度“21世紀中華文學之星”)。現任職於上饒日報社。

13.第①段的景語中蘊含了作者對故鄉的哪些情感?這樣開篇,對全文起了什麼作用?(5分)

答:

14.第⑤段作者爲什麼說我與祖父的“命運是何等相似”?(5分)

答:

15.文章以“我在構建一個故鄉,溫暖、安泰、祈福”結篇,請聯繫全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答:

16.傅菲是散文作家,也是一位詩人。在這篇散文中,作者運用詩歌的“意象”手法,表達情思,請結合第②段畫線的文字,分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5分)

答:

 五.課文名句默寫、名著閱讀和語言表達。(14分)

17.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是日也, ,惠風和暢。

(2)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凌萬頃之茫然。

(3) ,千古文章四大家。

(4) ,匹夫不可奪志也。

(5)亦餘心之所善兮, 。

(6)今我來思, 。

18.閱讀下面選自《巴黎聖母院》的三個片段,補寫出橫線處的小說人物姓名。(3分)

(1)然而騎騾馬的教士走近了恥辱柱,認出受刑者是什麼人,他就把頭一低,突然掉頭往回走,雙腳催動騾子疾馳而去,就好像要擺脫某種侮辱他的要求,不願意接受一個處於受刑姿態的可憐傢伙的致敬,也不願意讓那傢伙認出來。那個教士正是主教代理。

(2)正自我陶醉、耀武揚威地經過大柱樓時,一人怒氣衝衝,忽然從人羣中闖出來,一把從他手中奪去他那醜大王的標誌——那根包着金紙的木棍,衆人見此情景,無不深感意外,無不十分驚駭。

(3)那魅力和美貌,似乎在奇蹟宮廷也有極大威力。黑幫男女都悄悄爲她讓路,他們看見她,粗野的面孔都笑逐顏開。美麗的山羊佳利跟在她的後面。她腳步輕快,走到受刑人的眼前,默默地端詳了片刻,只見格蘭古瓦已經半死不活了。

19.運用排比句式與評述的筆法,仿照例文另寫一段文字評價《語文》(必修1)或(必修2)中的某一名篇。(5分)

我在《離騷》中,看到了一個淚流滿面的詩人;看到了一個面向風雨“發憤以抒情”、又對人間的邪惡不停地詛咒的詩人;看到了一個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澤畔、長歌當哭、以淚作詩的詩人。《離騷》就是他的心靈史、受難史、流浪史,是他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見證。

答:我在《 》中, ,

, 。 《 》就是 ,

 六.作文(50分)

梁啓超說:“我確信‘美’是人類生活一要素,或者還是各種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內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美術與生活》)對於什麼是美,從古至今人們有過許多不同的解釋,迄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承認美的存在,也不影響我們對美的追求。對美的追求,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20.請以“美的追求”爲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演講稿。(50分)

 語文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1.A (B項“僕”讀第一聲。C項“掂量”讀第一聲。D項“仄”讀第四聲。)

2.A (B項應爲“碧波萬頃”。C項應爲“金碧輝煌”。D項應爲“沒精打采”。)

3、C (“左右逢源”有兩義,既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也可比喻辦事圓滑,此處用的即是前一義項。這一考題提醒學生要注意一些成語的多義現象。A項對“屢試不爽”的含義理解錯誤。 B項“炙手可熱”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不可用於形容人才成搶手貨。 D項“鼎力相助”爲敬辭。)

4、D(A項句式雜糅。B項不合邏輯,“新賽季的開門紅”對於凱爾特人隊來說,只有一個。“開門紅”,比喻在一年的開始或一項工作開始時就獲得顯著的成績。C項濫用否定詞,造成表意與實際要表達的意思相反。)

5.B (“戰國”誤,雅(祭祀樂歌)、頌(宮廷樂歌)括號內的釋義誤。)

6.B(釋爲“以……爲憾事”)

7.C(C項的“於”均爲介詞,釋爲“在”。A項①句中的“之”爲結構助詞,釋爲“的”。②句中的“之”,代詞,指“天下久旱”等災變。B項前句的“以”表原因,後句“以”,表目的連詞“來”或表修飾,“爲圖以獻”譯爲“製成畫卷獻給神宗皇帝”。D項前一“其”爲“他的”,後一“其”釋爲“那些”。)

8.D與題幹中的句子均爲判斷句,一用“……者,……也”式構成判斷,一用“乃”表判斷。 (A項“見稱”釋爲“被稱讚”,A句爲被動句。B句爲省略句,補充完整應爲“(韓維)及爲太子庶子,又薦(王安石)代自”,“自代”同時也是賓語前置。C項爲賓語前置句。)

9.慈聖、宣仁兩位太后流着眼淚對神宗皇帝說:“王安石使天下變得大亂了。”(3分,“涕”的理解,1分;“亂”的形容詞動用,1分;語句通順流暢,1分)

10.梁啓超與王安石一樣都因受君王的恩寵得以施行變法,都受任於民族與國家危難之際。梁啓超與王安石變法的遭遇相似,均因反對勢力的打壓而遭到挫折。梁啓超爲王安石變法辯誣,其實也是在借與自己有着幾乎相同歷史命運的王安石來肯定自己,進而肯定自己領導的戊戌變法的歷史作用。(3分,學生如另有高見,也應該鼓勵與肯定。本題爲一道嘗試題,旨在打通文史界限,以體現新課標“學科聯繫”的要求。)

11、①人生短暫,華年已逝,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業。②在有限的人生中,勃勃雄心不能消沉,宏偉理想的追求永不能停息。③人總是要死的,在有限的生命裏,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積極進取。④一個人壽命的長短雖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但也不能聽憑上天安排。⑤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⑥人生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3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只要符合詩意即可。)

12.同情民生,追求事業,擁抱山河(2分,由“我覺得還要加上一句”可得);自己的評價:(供參考)質樸簡約,立意深沉,氣魄雄偉,氣韻沉雄等。(1分,要求言之有理,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或思想內容,或藝術特點。)

13.描寫饒北河對故鄉的眷戀,蘊涵了作者對故鄉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1分)描寫瀰漫故鄉的馥郁的花香與桔子纏綿羞澀的對語,蘊涵了作者對溫馨、安泰、寧靜的故鄉的讚美之情,同時還給人以一種鄉間的浪漫情懷的感覺。(2分)這樣的開篇,營造了一種詩意的氛圍,爲全文的展開奠定了一種抒情的情調。(2分)

14.①“我”在紙上的創作與祖父在故鄉的泥土上辛勤執着充滿溫情和愛意地耕作相似;②“我”從創作中獲得的人生慰藉與祖父從勞作的收穫中獲得生命的充盈相似;③“我”在紙上獲得的文學收穫日漸豐碩但美好的年華卻隨之而去的人生境遇與況味,與祖父的“土地越來越肥沃,而人卻日益衰老”相似。(答對一點給2分,滿5分止)

15.這句話,表明作者要借文字營建出一個“溫暖、安泰、祈福”的故鄉。(1分)這個故鄉是詩化了的作者故鄉,那裏有勞動的美,有寧靜的美,有自然的美,有淳樸的人性美,有溫馨的人情美,有對泥土的深情眷戀美。(2分)同時,這個故鄉又是作者的精神故鄉,這個故鄉是汲取了故鄉的勤勞、淳樸、溫馨、熱愛故土等美的元素的故鄉,也是作者得以對抗棲居城市的精神孤寂的一個溫馨的“堡壘”,是作者爲了對抗“人生易老天難老”而產生的“生命無法承受之重”的人生虛無感而構建的精神故鄉。(2分)

16.作者選取了“灰雀”“棗樹”“苔蘚”“螞蟻”“棗子”等物象,分別賦予了它們輕捷、蒼老、暗黃、成熟或情態、或色彩上的意義,故鄉安謐而不乏活力、古樸而不乏生機、尋常而不乏充盈的情韻盡在其中。以密集的意象進入散文,使得文字異常簡潔卻又意韻豐富,含蓄雋永。(2分)如“最後掛在樹上的棗子,讓螞蟻在整個秋天有了勞作的意義”,這一句看似寫螞蟻,其實是在爲下面描寫與讚美祖父勞作的意義作鋪墊。表現手法上,是擬人,是暗喻,也是象徵,故鄉人質樸、辛勤、愉悅的勞作形象蘊含其中。(2分)如此寫來,含而不露,不着痕跡,散文就這樣被詩意化了。(1分)

命題者附言:爲求得對《紙上的故鄉》的正確理解,命題者將命好的題冒昧地驚擾了傅菲先生一次,當晚就收到傅菲先生的回覆。傅先生對擬製的答案作了兩處補充(答案劃橫線部分)。這份答案可以說是一位讀者與作者的合作的結晶。感謝傅菲先生,併爲我們上饒出了這樣一位才氣橫溢的散文作家而驕傲。

17.(每空1分,共6分,句中有錯、漏、加字的,本題不給分)(1)天朗氣清(2)縱一葦之所如(3)一門父子三詞客(4)三軍可奪帥也(5)雖九死其猶未悔(6)雨雪霏霏

18.(3分,各1分)(1)弗羅洛(2)卡西莫多(3)愛斯梅拉達

(由於是外國名字,不同的譯本中文譯法有些不同,只要字音相近便可給分。)

19.(5分)示例參考:我在《故都的秋》中,看到了一位作家冰一樣的雙眸,讀到了一位“避席畏聞文字獄”轉而寄情山水的失意文人的憤激;理解了一位古代士大夫氣十濃的散文聖手的感傷;懂得了一位心絃敏感如風中蘆葦的詩人的無奈;領會了一位“一支一葉總關情”的詩人心中的那水一般的“秋愁”。《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一件隱身衣、一泓忘情水、一杯消悶茶、一間時代的罡風苦風中暫且棲息的茅屋。(要點:考查學生是否真正走進課文的世界,考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心聲,考查學生是否能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0.作文(50分)

作文評分要求體現診斷、發展、激勵的功能。根據學生的作文質量,發展狀況,酌情給分,起到激勵的作用。

附:文言文譯文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縣人。王安石年少時就愛好讀書,讀過的書能終生不忘。他(才思敏捷)寫作文章下筆如飛,他的文章的開篇看似沒有刻意經營,待全篇完成,讀過的人都會爲他的文章的精妙而歎服。王安石的朋友曾鞏曾將(王安石的文章)帶給歐陽修品鑑,歐陽修(十分讚賞)(於是)替王安石四處說好話爲他擴大聲譽。歐陽修將他排在進士榜中的前列,並推薦王安石任淮南判官一職。文彥博擔任相國時,以王安石淡泊名利這一品質爲推薦理由,向朝廷推薦王安石,希望朝廷借越級擢升王安石,以此來遏止當時官場上爭相求官的不正之風。不久,朝廷頒下文書讓王安石赴京城的試館(考試院)任職,王安石沒去就職。歐陽修又推薦王安石擔任向君王進言的諫官,王安石又拿母親年事已高需在家照看母親爲由來推辭。歐陽修將王安石雖然暫時沒有任職但朝廷也必須以俸祿來保證他的生活的話向朝廷進言,(由於許多大臣的推薦)王安石因而被任命爲羣牧判官,(又因)歐陽修請求(“請”一解爲“願”)調赴常州任職。後又調任提點江東刑獄的官職,不久又入朝任度支判官。當時正是嘉祐三年。

王安石的言論往往語驚四座,見解高出流俗之人,能憑他的辨才與博識對他的主張做到自圓自說;王安石特別自負自信,意氣激昂胸襟開闊有匡正時弊變革舊制的抱負。於是他向皇帝呈上了洋洋灑灑上萬字的奏章,後來王安石執掌朝政,他所實行變革的依據與措施,大都是沿襲這萬言書中的觀點。

不久朝廷就將王安石調至集賢院任職。在此之前,朝廷命王安石任試館及集賢院校理等官職的文書一次次頒下,王安石(嫌官位卑下)一次次推辭;當時朝中的士大夫都認爲王安石無意於積極入世與功名,都遺憾不能(與王安石同朝爲官)得以結識他。朝廷每每想付與他好的官位時,還只是擔心他會不會接受並赴任。又過了一年,徵召王安石任同修起居注一職,他竟推辭了很多天。同修起居注衙門的的差吏抱着皇帝的詔書前去交給他,他竟拒不接受;差吏隨即再請他接受,他卻離開正廳躲到側屋(命題人認爲“廁”通“側”,不訓爲“廁所”);差吏(只好)將詔書放在他正廳的桌子上離去,王安石又追出將詔書還給差吏;(王安石爲此)還向朝廷寫了八九封拒不接受這一官職的奏章。(不得已最終)才就職。然後又任知制誥(爲皇帝起草詔令)官,並掌管京中的刑事司法,從此(王安石身居高位)不再辭官了。(不久)王安石因爲母親去世必須服喪而離開朝廷,英宗皇帝在位五年期間,他再也沒有應詔出來爲官。

神宗皇帝(當年沒繼位)做潁王時,韓維在潁王府任神宗的記室官,與神宗交談議論常被神宗稱讚,韓維就說“這不是我韓維的見解,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的觀點啊。”等到韓維後來升任太子庶子官時,韓維(自謙不稱職)又向神宗推薦王安石代替自己任此職。神宗皇帝因爲這個原因特別渴望見到王安石這個人,剛一登上皇位,就任命王安石任江寧府太守。幾個月之後,又下詔任命王安石任翰林學士併兼任自己的侍講官(宋代侍講爲君王講論文史,備君王顧問,爲近臣)。但王安石直到熙寧元年(神宗即位後的第三年,神宗繼位後仍沿續了英宗的“治平”年號,三年後才改元“熙寧”)四月才從江寧到京城赴任。

熙寧二年二月,神宗任命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副宰相)。神宗對王安石說:“人們都不能理解你,認爲你只知道經學、儒術(意爲是書呆子),不通曉治國的實務。”王安石回答說:“經術的目的正是用來經倫實務的啊,只是自孔孟之後的被後人稱爲儒士的人,大多都是平庸之輩,因而世人都認爲經術不可以施行在實際的政務中罷了。”神宗又問:“既然如此,那麼你施行政務將首先考慮什麼呢?”王安石回答說:“改變傳統的法令,建立新的法令制度,這是當今最急須要做的事。”神宗認爲王安石說的話十分在理。於是設置三司條例司官署,任命王安石與任知樞密院事的陳昇之一起掌管這個官署。王安石又任命他的同黨呂惠卿在三司條例司任職。於是農田水利法、青苗法、均輸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法等法令制度相繼確立,號稱是新法,派出提舉官四十多人,向全國頒告並實施。

熙寧三年十二月,王安石被授與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即宰相)。

熙寧七年春天,天下長久乾旱,飢餓的百姓四處流離,神宗皇帝的憂慮都表現在臉上了,神宗皇帝對着朝臣嘆氣,想將那些有弊端的新法全部廢除。王安石說:“遭遇水災旱災是恆常出現的運數,即使是聖明如堯帝、如商湯的君王當政的時代也不能避免,這不足以讓聖上您多擔憂,只要我們竭盡人力,那些災禍就可以應對。”神宗說“這難道是小事嗎?人人都在嗟嘆埋怨,甚至說出了很不恭敬的話。從我的身邊的近臣到內宮的人,沒有一個不在說新法的弊端。宮裏的太后流下了眼淚,擔心京師也會生出變亂,並認爲由於天災會更讓朝廷失去人心。”王安石說:“你所說的近臣我不知是誰,假如兩宮太后有這樣的話,那是向經、曹佾所進的讒言罷了。”(一旁的)馮京說:“我也聽到了這樣的說法。”王安石說:“那些不得志的士大夫將京城的朝廷作爲災禍歸罪的對象,所以只有在京城中才聽得到這樣的言辭,我倒是沒有聽到這樣的怨言。”(黑體字翻譯,僅爲命題人一家之言,恐翻譯不夠妥當,僅供閱卷老師參考。)京城都門——安上門的守衛官鄭俠上奏章給神宗,將流離失所的災民扶老攜幼的困頓苦難的情狀,繪製成圖捲進獻神宗,奏章說:“大旱是由王安石變法所造成的,如果罷去王安石的官職,上天一定會下雨!”結果鄭俠因此而獲罪被放逐到嶺南。慈聖、宣仁兩位太后流着眼淚對神宗皇帝說:“王安石使天下變得大亂了。”神宗皇帝於是也對王安石有了顧慮,於是罷去了他的相位,保留了他的觀文殿大學士的官位(即享有名譽宰相的榮譽),讓他離開京城任江寧府太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