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語文《有教無類》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1W人 

教案是教師爲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爲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那麼《有教無類》好的教案怎麼寫?以下僅供參考!

高二語文《有教無類》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2、領會孔子教育思想對今天的啓發意義

3、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教育家。孔子辭世後,一些封建君王給孔子屢加尊諡,如魯哀公的'尼父',漢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聖',宋真宗的'至聖文宣王'等.但最終固定下來並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聖先師',舊時的學堂,大多懸掛孔子像,尊孔子爲'萬世師表'.孔子作爲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對派那裏,也無法動搖.

教師作爲一種職業,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貴族的專利,即所謂'學在官府'.直到孔子創辦私學,纔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來自其首創私學之功,更在於其'有教無類'(《衛靈公》)主張的提出和實踐.所謂'有教無類'。這四個字也是我們這整課的綱目,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學。

二、思想理解。

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四個字呢?按照書上的解讀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沒有類別的區分”,換句話說什麼樣的學生孔子都教。這個是有據可查的,《荀子法行》記載,南郭惠子曾問於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 '子貢以'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yǐnkuò,矯正竹木彎曲的工具)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回答,可從中看出孔子'有教無類'的實踐。然而,細細體會,這句話還有更多的言下之意。

“有教無類”不僅僅是不分類別(身份地位、地域種族)地進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講解過這一句,他認爲要弄清楚什麼叫“有教無類”,得先弄清楚“有A無B”這種句式。這種句式在漢語中有四種意思:一,只有A,沒有B,比如有勇無謀、有名無實;二,有A,沒有非A(B),比如有增無減、有過之無不及;三,既有A又沒有A,比如有意無意、有一搭沒一搭;四,如果有A,就沒有B,比如有備無患、有恃無恐。“有教無類”屬於哪一種呢?第一種不對。因爲教與類不像勇與謀、名與實,是矛盾對立的兩面。第二種也不對,理由同上。第三種更不對。能選擇的,只有第四種,即“有A則無B”。比方說,有備則無患,有恃則無恐。同樣,有教則無類。所謂“有教則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這就叫“有教則無類”,簡稱“有教無類”。這可以算另一層意思,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不是前提。通過教育來消除差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構想。即對人無貧富貴賤愚智等差別一律給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彌合這些差別。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能夠想到這四個字。首先來自他對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認識。孔子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但從兒時起便研習禮儀,且'十有五而志於學',終成一代宗師。通過對個人及門下弟子成長經驗的總結,孔子得出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其中的'習'指後天習染,包括教育和環境影響.孔子認爲,人的先天素質沒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後天的習染不同,才相距懸遠.根據這一認識,孔子曾極具挑戰性地認爲:'雍也可使南面.'(《雍也》)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學生.雖然冉雍的父親是'賤人',但因爲有良好的德行,孔子認爲他可擔當君主之大任.此言一出,對其弟子和後儒影響極大.顏淵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孟子說:'人皆可以爲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爲禹.'這些肇始始於'性相近,習相遠'的認識結論,體現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蘊.孔子認爲平民通過教育和實踐亦可達致大境界,可以有大作爲,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對象的認識基礎。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其次,也來自他的仁愛思想.據《左傳昭公十年》記載,到春秋時期,在統治集團中,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級制度,馬伕牛牧等底層民衆被列在十等之外,幾近不人.而孔子則堅持主張'仁者愛人'。《論語鄉黨》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 '不問馬.'馬匹是當時的主要運載和耕作工具,歷史上有'匹馬束絲'換五名奴隸的記載.在馬廄工作的,當是馬伕和馭者之類.孔子從朝庭下班後發現家中的馬廄失火,首先關注的是傷人沒有,既體現了他對人的重視。有了這種思想理念,其打破等級界限辦學授徒,就是應然的事情了。

三、思想分析。

剛纔我們說,孔子的'有教無類',既是學生不分資質,也是一個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層的意思,不僅是孔子作爲老師的想法。也貫徹於對學生的教育培養中。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雖資質不同,表現各異,孔子在評價上也不盡一致,但在日常教育中卻一視同仁,即使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下一課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原文】 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有一位叫陳亢的學生曾向孔子的兒子伯魚打探:'您在老師那兒得到過與衆不同的傳授嗎 '伯魚回答說:'沒有.他曾經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時,他問我道:'學詩沒有 '我回答說:'沒有.'他便告訴我:'不學詩就不會說話.'我退回便學詩.另有一天,他又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時,他問我道:'學禮沒有 '我回答說:'沒有.'他便告訴我:'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憑.'我退回便學禮.我只聽到這兩件事.'陳亢回去後,非常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知道了三件:知道學詩,知道學禮,知道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兒子.'(《季氏》)陳亢的結論是很公允的。

第二層意思,有教的目的是爲了無類。那麼,爲了消除人與人之間這種“類”的區分,在教學上就要有類,一堆學生吃大鍋飯,每人都吃一碗,肚量大的餓死,度量小的撐死,怎麼無類呢?那就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課本上有兩個例子: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句孔子的自白,讓後人看到,這位萬世師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教法。孔子重視學習和思考的關係,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不聰明,自己又講的太玄妙。學生會去想啊想,想不出來,就“殆”了,殆是什麼意思?危險。學生理解能力足夠,就講授適合他們學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後面的一段《論語》證明了這一點: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譯文】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樣?”孔子說:“可以。不如窮得有志氣,富得有涵養的人。”子貢說:“修養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對吧?”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說到過去,你就知道未來。”

這則故事,除了讓我們看到孔子的教學方法在於啓發之外,“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一句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貢弄明白前一個道理之後,纔開始和他談論《詩經》,這就是循序漸進。

另一則,講的是孔子的非常有俠氣的弟子子路。

【原文】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到了就去做嗎(聞斯行諸)?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都在,怎麼能聽到了就做(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聽到了就去做嗎(聞斯行諸)?孔子說,當然,聽到了就該去做(聞斯行之)。這下子公西華不懂了。同一個問題,怎麼會有兩種答案呢?所以他對孔子說:“赤也惑,敢問。”孔子回答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就是冉有。由,就是子路。退,就是退縮。兼人,就是勇爲。冉有這個人,大約比較瞻前顧後,因此孔子鼓勵他勇往直前。子路這個人,則膽大妄爲,因此孔子告誡他不要聽風就是雨。孔子的因材施教,這條記載就是證明。

[高二語文《有教無類》教案設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