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八年級試題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達標測試題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1.3W人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達標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達標測試
一、選擇題。
1、下列句子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B、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C、先/天下/之憂/而憂 D、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下列句子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連月不開(放晴) 春和景(日光)明
B、長煙一(全,都)空  把(持,執)酒臨風
C、增其舊制(規模)  去(離開)國懷鄉
D、薄(少)暮冥冥   吾誰與歸(返回)
3、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政通人和    北通巫峽
C、前人之述備矣   或異二者之爲 D、不以物喜   屬予作文以記之
4、句子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運用對比、誇張的修辭方法,極言洞庭湖湖光山色變化無窮,爲下文具體寫洞庭湖一陰一晴景象作伏筆。
B、“銜遠山、吞長江”運用比擬、對偶的修辭手法,賦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氣勢,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係寫得活靈活現,構成一幅動的畫面。
C、“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把一動一靜時的光影色態寫得十分生動形象,給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嘯猿啼”是實寫之景,渲染出一種悲涼悽慘的氛圍,烘托了登樓者的傷感之情。
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岳陽樓與滕王閣、黃鶴樓並稱爲“江南三大名樓”。
B、《岳陽樓記》以“記”爲名,借題發揮。
C、范仲淹,子希文,諡號文正。“唐宋八大家”之一。
D、“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是一幅題岳陽樓的名聯。
二、默寫
1、滕子京政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重修岳陽樓的盛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前人之述備矣”與_______________ _形成照應。
4、時間上寫洞庭湖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5、空間上寫洞庭湖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花鳥草魚落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虛寫景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正反兩方面寫古仁人的內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段,完成各題。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喜—________  民—________
進—________  憂—________
2、文段中“進”照應________,“退”照應________。
3、文段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_____ ___;表達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是____ ____。
4、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兩個設問句來逐層深入地闡明觀點。第一個設問句先從________面說,後從________面說,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突出一個“________”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句,將文勢推向高潮,從而提出“_____ ___,_____ ___”的觀點。
5、“古仁人”的“憂樂”與“遷客騷人”的“悲”“喜”形成鮮明對比,前文中概括寫“遷客騷人”的悲的句子是“__ ______”,喜的句子是“_____ ___”。
6、翻譯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誰與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A 2、D 3、C 4、D 5、C
二、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增其舊制 3、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4、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5、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6、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蔥蔥 7、 8、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三、1、悲 君 退 樂 2、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正 反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6、(1)不因爲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岳陽樓記》達標試題B卷
一、給加點字注音。
謫( )守 朝暉( )夕陰 霏霏( ) 薄暮冥冥( )
霪( )雨 心曠神怡( ) 皓( )月 寵辱偕( )忘
潛行( ) 浩浩湯湯( ) 瀟( )湘
二、解釋加點詞語。
增其舊制: 規模 橫無際涯: 邊
朝暉夕陰: 日光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雄偉壯麗的景象
前人之述備矣: 全面,詳盡 薄暮冥冥:迫近
沙鷗翔集: 鳥棲息在樹上 長煙一空: 完全
微斯人: 無,沒有 吾誰與歸: 歸附
三、翻譯下列語句。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6、刻唐賢今人詩賦與其上
四、理解背誦。
(1)寫遷客騷人“悲”、“喜”的句子分別是什麼?
(2)表現作者關心國家大事的句子是什麼?(或表現進亦憂,退亦憂的句子是什麼?)
(3)“進”“退”分別照應什麼?
(4)突出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什麼?
(5)突出表達作者偉大的政治抱負的句子是什麼?(與現在“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參考答案:
一、zhé huī fēi míng yín yí hào xié qián shāng xiāo
二、 規模 邊 日光 雄偉壯麗的景象 全面,詳盡 迫近 鳥棲息在樹上 完全 無,沒有 歸附
三、1、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順利,百姓安居樂業,各種荒廢了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2、觀賞景物時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我曾經探究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跟上面說的那兩種表現不同。
4、不因爲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5、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後。
6、 把唐代名人和當代作家的詩賦雕刻在上面。
四、(1)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3)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岳陽樓記》達標試題C卷
一、填空題。
1、、岳陽樓與武漢的 、南昌的 合稱爲江南三大名樓。
2、從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寫岳陽樓上所見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
3、作者對岳陽樓景色不作具體描寫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海鷗翔集,錦鱗游泳”一句的修辭是 。
5、作者認爲,一個人應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古仁人之心”是指 (用原文填空)。聯繫全文看這裏的“古仁人”與 形成了對比。
二、拓展延伸。
范仲淹二歲而孤(喪父),母貧無依,再適(出嫁)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洗)面。往往 (zh1n稠)粥不充,日昃(z8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解釋文段中加粗詞語。
①既  ②之   ③或  ④輒  ⑤遂
2、翻譯句子。
①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②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范仲淹苦學達到了________(填一成語),其精神令人感奮。
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所作《________》中的名句,與該文一樣,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1、黃鶴樓、滕王閣 2、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3、前人之述備也 4、對偶、借代 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遷客騷人
二、1、等到 到,去,往 常常 就
2、①有時夜裏疲憊睏倦,常常用冷水洗臉。②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3、廢寢忘食 4、岳陽樓記,揭示主題。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桃花源記》達標試題A卷
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屋舍儼然( ) ②阡陌交通( )
③悉如外人( ) ④便要還家( )
2、解釋詞的古今義
無論:
妻子:
交通:
絕境:
3、翻譯句子:
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②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4、回答下列問題
<1>“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2>文中表現桃花源里人們安居樂業的語句是: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的原因是:
參考答案:1、整齊的樣子 田間小路 全,都 邀請
2、無論:此處爲“不用說”“更不用說”之意;今義,是表條件關係的關聯詞
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交通:古義,爲交錯相通;今義,往來通達,或各種運輸的總稱。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
3、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
4、<1>不希望這裏安定、和平、幸福的生活被外人打亂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3> 避秦時亂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桃花源記》達標試題B卷
1、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爲線索,虛構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會環境,表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後來人們用成語“__________________”來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樂而環境幽靜的餓世界。
2、解釋詞語:
要( ) 雲( ) 具( ) 語( ) 爲( )
3、 指出下列詞語的古今義:
妻子: 古義:( )今義:( )
絕境: 古義:( )今義:( )
無論: 古義:( )今義:( )
4、 回答下列問題:
(1) 文中哪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見漁人之前沒見過任何人?
(2) 爲什麼會“嘆惋”?
(3) 爲什麼要求漁人“不足爲外人道也”?
參考答案:1、漁人所見、所聞、所歷 環境優美、民風淳樸、人人平等、沒有壓迫 對黑暗社會的不滿以及追求自由富足生活 世外桃源
2、邀請 說 全部,都 告訴 對
3、妻子:古義,指妻子和兒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毫無出路的境地。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
4、(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2)沒有想到外人過着這麼痛苦的生活(3)怕外人打亂這裏的安靜、幸福、安定的生活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桃花源記》達標試題C卷
1、理出“漁人”的行蹤,在空格處填入短語。
發現桃花源——( )——( )
2、翻譯句子。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譯:
(2)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譯:
3、第一段中表現桃花源優美環境的句子是 ;表現村中人快樂生活的句子是 。
4、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參考答案:1、進入桃花源 離開桃花源
2、(1)芳香的野草鮮豔美麗,飄落的花瓣到處都是。(2)(他們)說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以及鄉鄰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
3、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4、追求自由富足安樂的理想生活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湖心亭看雪》達標試題A卷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毳衣( ) 霧凇( ) 芥( )
二、解釋加點詞語。
湖中人鳥聲俱絕( ) 更定矣( )
餘一小舟( ) 客此( )
三、翻譯句子。
1、湖水中人鳥俱絕
2、霧凇沆碭,天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莫說相公癡,更由於癡似相公者。
四、課文賞析。
1、文章結尾“舟子”說“莫說相公癡,更由於癡似相公者”。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爲什麼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2、本文借西湖雪景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一、 cuì sōng jiè
二、消失 停、止 攜帶 客居
三、1、西湖中人、鳥聲音都沒有了。2、霧氣瀰漫,白茫茫一片,只見天和雲和水,上下全是白色的。3、湖中怎麼可能還有這種人4、別說您癡,還有比您更癡的人。
四、1、湖中人如“相公”更癡,比相公到的早,“鋪氈對坐”準備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爲歡喜,拉着一起喝酒,最爲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
2、對故國的懷念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湖心亭看雪》達標試題B卷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沆碭( hàng dàng) 楨( zhēn) 強飲( qiáng ) 長堤(dī )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舟一芥( ) 喃喃曰( ) 客此( ) 餘( )
三、翻譯下列句子。
1、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2、惟長堤一痕
3、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4、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四、課文賞析。
1、第二段主要描繪了西湖雪景,作者用 手法,隨意揮灑幾筆,就點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尤其是量詞“痕”“點”“芥”“粒”用的得巧妙至極,從側面寫出了西湖 的景緻。
2、“客此”,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

參考答案:一、hàng dàng zhēn qiáng dī
二、小草 小聲唸叨 客居 我 這天 抱
三、1、抱着細毛皮衣和火爐,獨自到湖心亭看雪景。2、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3、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人罷了。4、我勉強喝了三大碗就告辭了。
四、1、白描 雪籠西湖,水天之間白茫茫一片2、故國的思念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湖心亭看雪》達標試題C卷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俱絕( jué )更定矣( dìng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gèng )
沸( fèi ) 喃喃曰( nán ) 氈( zhān )
二、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一小舟( ) 獨往( )惟( ) 湖心亭一點( )
兩三粒( )強飲( )
三、翻譯下列句子。
1、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2、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
3、餘往西湖。
新課標第一網xkb1com
四、默寫柳宗元的《江雪》。
五、試分析本文與柳宗元在《江雪》中所表達的情懷是否相同?
六、課文描寫了作者癡心於西湖雪景的情形,談談你喜愛自然美竟物的類似體驗。
參考答案:一、jué dìng gèng fèi nán zhān
二、船 獨自 只 墨點 像米粒 勉強
三、1、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人罷了。2、到了湖心亭上,發現有兩個人鋪着氈子面對面坐着。3、我住在西湖邊。
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
五、《湖》對故國的思念;《江》清奇意境,孤高情懷
六、只要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即可。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詩詞五首》達標試題A卷
一、給下列字注音。
唏( )浣( )謾( )
二、詩文填空。
1、少壯不努力, 。
2、 ,波撼岳陽城。
3、明月鬆間照, 。
4、天接雲濤連曉霧, 。
5、聒碎鄉心夢不成, 。
三、回答下列問題。
1、《長歌行》中“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告訴人們怎樣的生活哲理?有句話意思與之最相同,是什麼?
2、你現在正值青春年少,黃金年華。你在學習上做的如何?你覺得今後還應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3、你知道《明日歌》嗎?如知道寫下來,如不知道,請查找相關資料並探究一下它與本詩有何異同之處?
參考答案:一、xī huàn màn
二、1、老大徒傷悲 2、氣蒸雲夢澤 3、清泉石上流4、星河欲轉千帆舞
5、故園無此聲
三、1、鼓勵人們抓住隨時而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年少而有所作爲。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2、略 3、略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詩詞五首》達標試題B卷
一、默寫。
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的主旨句是:
2、《山居秋瞑》中表達詩人決心遠離官場,歸隱山林、潔身自好的詩句是:

3、《漁家傲》中意境壯闊,想象豐富充滿濃郁浪漫主義色彩的詩句是:

二、詩句賞析。
1、明月鬆間照,清泉石流。
2、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3、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三、自己試歸納一下,寫詩時如何寫景才能做到美的愉悅?
參考答案:一、1、生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2、隨意春芳歇,王孫自留。
3、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佳,蓬舟吹取三山去。
二、1、一靜一動,一光一聲,先視後聽,寫出了山間自然景物的幽靜,詩人以動寫靜,以動襯靜,以亮寫暗,以亮襯暗,以有聲寫無聲,以有聲襯無聲,巧妙寫出山林之靜止。
2、要點:突出春天生物生機勃發。
3、從視覺與感覺上,用動感的形式寫出了洞庭湖博大氣勢,極富藝術美感。
三、要點:訴諸感官,動靜結合等。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詩詞五首》達標試題C卷
一、填空。
1、詩分爲 和 ,其中近體詩主要指 和 。它們都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表現形式。
2、詞又叫“ ”、“ ”,它興於 ,盛於 。
二、判斷對錯。
1、孟浩然,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有《孟襄陽集》。( )
2、王維,唐朝著名山水詩人,蘇軾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3、李清照,宋代女詩人,著名的婉約派代表。( )
4、納蘭性德,原名成德,中國清代詞人。( )
三、比較:《漁家傲》和《長相思》兩首詞各描繪了怎樣的畫面,營造了怎樣的氛圍?作者在詞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四、試選取一幅你最喜歡欣賞的生活畫面,模仿詞的寫作樣式,寫一首詞。
參考答案:一、1、古體詩 近體詩 律詩 絕句 2、長短句 南朝 宋代
二、1、√ 2、√ 3、× 4、√
三、《漁》開篇創設了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相接的圖畫;《長》創設了一幅清麗哀婉而又雄奇的邊塞風情圖。《漁》抒發了作者要像大鵬那樣乘萬里風高飛遠舉,離開齷齪的社會,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願。《長》抒發了濃郁的思鄉之情,寫盡了詞人的孤寂傷感,含蓄地寫出了詞人厭惡侍從生活的情緒。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醉翁亭記》達標試題A卷
一、基礎知識
1.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代__ __家。字_ ___,自號__ __,又號__ __,著有 《 》
(2)本文是作者被貶爲_ ___時所寫,它的姊妹篇是《 》
(3)文中描寫山間朝暮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文中描寫山間四時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奠定全文抒情墓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照應“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 環滁(chú) 林壑(hè) 蔚然(wèi) 琅琊(yá)
B 翼然(yì) 輒醉(zhé) 釀泉(nibng) 繁陰(fán)
C 酒洌(1iè) 野蔌(shù) 傴僂(yǐ lǚ) 觥籌(gōng)
D.頹然(tuí) 蒼顏(cāng) 提攜(xié) 喧譁(xuān)
3.下列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項是 ( )
A 翼然臨於泉上(靠近)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發而幽香(香花) D.佳木秀而繁陰(秀美)
4.爲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雜然而前陳者 ( )
A.擺開 B.陳列 C.姓氏 D.陳舊
(2)觥籌交錯 ( )
A.酒籌 B.籌略 C.統籌 D.謀劃
(3)負者歌於途 ( )
A.揹着 B.拿着 C.帶着 D.拉着
5.寫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
(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 )
(2)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 ( )
(3)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 )
(4)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 )
二、課內閱讀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1)翼然臨於泉上( ) (2)飲少輒醉( )
(3)太守自謂(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作者自號醉翁的原因是什麼?
3.選文中包含的一個常用成語是__ ___,它的常用意義是
___ __。
4.選文寫景,首先寫_ ____,其次寫___ __,最後
寫__ ___ 。
5.本文寫景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參考答案:
一、1.(1)宋 文學 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 《歐陽修散文選集》 (2)滁州知州《豐樂亭記》(3)日出而林霏開 雲歸而巖穴暝 (4)野芳發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陰 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6)蒼顏白髮 頹然乎其間者 太守醉也 2.C 3.D 4,(1)A
(2)A (3)A 5,(1)比喻 (2)設問 (3)對偶 (4)設問
二、1.略 2.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別有用心 4.山 泉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醉翁亭記》達標試題B卷
一、基礎知識(共38分)
1填空。(10分)
(1)奠定全文抒情基調的千古名句(破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
(3)最能體現滁人歡樂情狀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4)表明太守宴是就地取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寫衆賓客歡樂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 _______。
(7)寫遊人歸後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點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8分)
環滁( ) 林壑( ) 蔚然( ) 琅琊( )( )
潺潺( ) 釀泉( ) 輒醉( ) 晦明( )
野蔌( ) 酒洌( ) 山餚( ) 傴僂( )( )
弈者( ) 觥籌( ) 頹然( ) 陰翳( )
3.解釋下列加點字詞。(10分)
(1) 環滁( ( ) (2) 蔚然( )
(3)得之心而寓之酒( ) (4)風霜高潔( )
(5)宴酣之樂( ) (6)非絲非竹( )( )
(7)蒼顏白髮( ) (8)頹然乎其間( )
(9)樹林陰翳( )
補充練習題一
1這篇文章的脈絡十分清楚。試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邊的橫線處填上適當的話。
(1)開頭部分介紹了醉翁亭,包括兩個銜接得十分自然的層次:前一層介紹;後一層介紹 。
(2)中間部分描寫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兩層:第1層寫、,先用“若夫”一詞領起,後接“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第2層寫人遊琅琊山之樂,先用“至於”一詞表示這一層的內容跟前一層是平列,然後依次寫了、

和 四項內容。
(3)結尾部分也分兩層,第1層寫遊人去,禽鳥樂;第2層寫太守樂其樂—— 。這兩層中間用“然而”一詞表示語意的轉換。
2課文裏連用21個“也”字作句尾。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語氣和作用。請把下面的判斷句中的“也”的不同表達作用填在相應括號中。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C 環滁皆山也。
D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E 而樂亦無窮也。
F ……故自號曰醉翁也。
G 廬陵歐陽修也。
①表示判斷的語氣:()
②表示解釋的語氣:()
③表示肯定的語氣:()
④ 表示結住一層意思:( )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文: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
(3)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
4歐陽修在描寫滁州四周的山時起初用了40個字,把東南西北四方都寫了,但最後改成:“環滁皆山也”5個字。對於這5個字,有下面幾種議論,選出不確切的一項。(

A 這5個字高度凝練,高度簡潔,是錘鍊字句的典範。
B 這5個字省卻許多文字,而意未嘗不盡。
C 這5個字雖則簡潔,但意猶未盡。
D 這5個字言簡意賅,鳥瞰全景,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徵。
5如何理解“太守之樂其樂”?選出分析恰當的幾項。()
A “太守之樂其樂”是點睛之筆。作者在這裏含蓄地抒發了自己複雜的感情,既包含娛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歡樂,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績——政通人和後的欣慰。
B “太守之樂其樂”是襯托前面的“山林之樂”和“人之樂”的。
C “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的反映。
D “太守之樂其樂”是作者被貶滁州後一種苦悶抑鬱的扭曲反映,作者是以樂寫哀
參考答案:
一、1.(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4)臨溪而漁……山餚野蔌
(5)射者中……起坐而喧譁者 (6)醉能同其樂 (7)鳴聲上下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8)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略 3.略
二、1.(1)估計 (2)逃跑 (3)騙 2.(1)到了南鄭,路上逃跑的將領有幾十人。
(2)大王你如果只想做漢中王,就用不着用韓信這樣的人才;如果想奪天下,除了韓信之外沒有能同你共謀大事的人了。 3.(1)上不我用。 (2)國士無雙。
4.(1)韓信:才華出衆,擇明主而棲。 (2)蕭何:能識人薦人的伯樂。 5.國士無雙。在國家有才能的人中,找不出第二個,形容人很有才華。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醉翁亭記》達標試題C卷
1、關於本文寫景的作用有下邊幾種說法,你認爲哪一種是主要的?()
A、爲“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這間也”這句話作鋪墊,表現作者的山水之樂。
B、表現琅琊山的勝景。
C、表現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寄託作者被貶後的抑鬱心情。
2、填空:
①《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四時風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真是“___ ______”,意在干涉別國內政。(用《醉翁亭記》中的原句答。)
③人知從太守遊而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醉翁亭記》一文從文體上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有一句話流傳至今,它是____ ____、____ ______。
⑤《醉翁亭記》作者( ),是( )朝()家、( )家。他自號( ),又號( )。
這篇文章選自《》。
⑥《醉翁亭記》貫穿全文的主線是()字,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 )和()自然結合。
⑦“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時代在散文方面有成就的八位名家()、( )、( )、( )、( )、( )、()和曾鞏。
⑧、不是判斷句的一項是( )
A、 環滁皆山也。
B、太守自謂也。
C、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將下列語句排列通順連貫。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雲歸而巖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陰 ④山間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⑥風霜高潔 ⑦山間之四時也 ⑧野芳發而幽香 ⑨晦明變化者
正確順序是:
4、下列句子中“也”字表達語氣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A、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
B、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D、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5、下面句子的譯文有誤的一項是( )
A、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譯文:不久,太陽落山了,人影縱橫散亂,太守隨着賓客們回去了。
B、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表達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
C、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那面容蒼老,頭髮斑白,醉醺醺地坐在衆人中間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文:早晨進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6、下面句子排列恰當的一項是( )
①水落而石出者 ②雲歸而巖穴暝 ③佳木秀而繁陰 ④山間之朝暮也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⑥風霜高潔 ⑦山間之四時也 ⑧晦明變化者 ⑨野芳發而幽香
A、⑤②⑦⑨③⑥①⑧④      B、⑨③⑥①⑦⑤②⑧④
C、⑨③⑥①⑧④⑤②⑦      D、⑤②⑧④⑨③⑥①⑦
7、下面各句中“而”字應重讀的一句是( )
A、朝而往,暮而歸。 B、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
C、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 D、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閱讀下面文字,回答8—12題
①環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③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④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誰?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誰?⑧太守自謂也。⑨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這段文字屬於景物描寫的句子有___ ____句。寫景的順序是_______ _______。
9、這段文字寫景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這段景物描寫,總寫_______和______,是爲了引出下文對______自然風光的描寫,爲下文寫人的活動__________。
11、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
12、用“∥”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並概括層意。(提示可分爲二層)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補充練習參考答案一
亭的環境 亭名由來山間朝暮 四季不同景色滁人遊、太守宴、衆賓飲和太守醉 與民同樂
①表示判斷的語氣:(A、G)
②表示解釋的語氣:(B、F)
③表示肯定的語氣:(C、D)
④ 表示結住一層意思:(E)
山勢迴環,路也跟着彎轉,看到一座四角上翹像張開的鳥翅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邊,這就是醉翁亭了。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麗的水山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內心領會到了,然後把它寄託在喝酒上。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樂。酒醒後(又)能用文章來表達這種快樂的,就是太守。
參考答案:
1、C
2、①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
④散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⑤歐陽修 宋 文學家史學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歐陽文忠公 集 ⑥樂 寫景抒情 ⑦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王安石 蘇洵 蘇軾蘇轍
⑧B
3、⑤②⑨④⑧③⑥①⑦
4、C
5、A
6、D
7、D
8、①—④從大到小,從俯到仰,由點到面,自遠而近。
9、視覺,聽覺
10、琅琊山釀泉 醉翁亭佈置好環境
11、開篇點題,引出“樂”字這一全文的主線
12、①第一層(①—④)交代醉翁亭的環境 ②第二層(⑤— )寫醉翁亭命名的由來。
文 章來源 蓮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