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五年級課件

《我的“長生果”》課件設計及反思

本文已影響 8.26K人 

《我的長生果》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爲大家分享了《我的“長生果”》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長生果”》課件設計及反思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闡明讀書的特有感受以及讀書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全篇情感真摯,層次分明。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他的讀物由叫做“香菸人”的小畫片到連環畫,到文藝書籍和中外名著,閱讀的範圍與深度在不斷增加。在醉心的閱讀中,由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到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不僅擴展想像力,鍛鍊記憶力,增強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寫作能力。作者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係和寫作方法: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些“鮮味”纔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本文情真意切,真實可感。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

一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悟作者對書的情感,體會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結合實際明白讀寫間的關係,學習一些讀寫方法,並繼續開展綜合性學習。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特別是閱讀課文的教學應着重指導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讀書方法勇於閱讀時間,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學習,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憑藉課文前的“閱讀提示”,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成爲自己的學習主人。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多發揮自己語言和才能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發現、質疑、創新。在這種師生互動的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價值,把課堂學習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向學、樂學、愛學,讓課堂大放異彩。

【教學目標】

1、認識“扉、癮”等生字,並通過互相提醒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重點感悟作者從讀書和作文中受益的語句。

3、學習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感悟作者從讀書和習作中受益的語句,並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結合自己的課外閱讀和習作體會“長生果”的寓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讓學生蒐集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趣讀文

1、我們都知道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都是離不開書的: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皮羅果夫也說過:“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書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隻,好比是顧問……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直在和書進行着有趣地對話。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關於讀書的文章。

(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以後,你想知道什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要求同學們運用平時的學習方法自己讀懂課文,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記一記不認識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記生字的辦法,並互相讀一讀課文。

3、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問題:

⑴ 我的“長生果”指的是什麼?

⑵ 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

4、彙報交流讀書的收穫。

默讀有助於思考,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體會情感

1、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讀幾遍,畫出相關的句子並做批註。

2、小組交流讀書的體會。

3、全班彙報交流讀書體會:

⑴ 作者在童年是怎樣讀書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看叫做“香菸人”的小畫片時津津有味;看連環畫時廢寢忘食;讀文藝書籍時不求甚解;讀中外名著時如醉如癡。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讀書的體會和方法學習作者寫讀書筆記:記書中優美的詞句,記描寫的精彩段落,並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鑑運用。

⑵ 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樣的道理?

作文,首先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衆不同的“鮮味”纔好;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鑑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⑶ 引導學生理解爲什麼作者說書是“我的“長生果”。

⑷ 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課後反思: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生本理念”的基礎上從設計到實施,“預習”“交流”“反饋”這三個階段,都特別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預習階段”,首先由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自學生字詞,理清文章層次,然後在檢測學生自學預習成果的基礎上給時間學生自讀自悟在“交流”這個學習過程中體現學生獨到的閱讀體會一個學生彙報品讀成果,其它的同學一起來交流探討,在學生的自主討論交流中提高認識,昇華理解“反饋”則是一個檢測品讀的過程,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考慮到試講這節課時的生本實驗,固然重視了學生的自主性,但是對於學習目標的實現有些虛,包括學習目標不夠明確,目標達成效果如何也不清晰因此,在新改進的設計與實施教學中,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品析飽含深情的語言這也體現了散文教學的側重點

二、讓學生多自讀自悟,以讀爲本在讀中思考,讀中領悟,在文本中讀出想象來不能講得太多,詞語不用我去解釋,要讓學生聯繫上下文自己去理解因此,本節課,應注意引導學生結合重點段體會作者對書的情感,對閱讀的熱愛,把酷愛讀書這種情感貫穿始終正是作者在書裏如飢似渴地汲取營養,纔不斷地成長起來,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時光時才感到那樣的愉悅。

三、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還有課後的檢測與訪談,感覺本節課與這個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對於我的教學設計與反思來說,還存在着兩個明顯的不足首先是學生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包括“預習”與“交流”,兩個環節都是如此,雖然說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但是積極性還遠遠不夠特別是“預習”階段,這種現象說明學生並沒有沉下心來認真去讀書、認真去思考,還是浮在表層而在“交流”階段,學生固然都在交流,但是內容與形式還是比較單一的,而且交流的層次非常淺,很表面化,深入的質疑與探討並沒有出現,亮點不多,也缺乏積極而有深度的生成最後的反饋是“以讀引讀”“以讀引悟”,學生表現出一定的能力,但整體上看來還是比較碎,難以真正體現他們對於知識的掌握,以及思維的培訓情況。

由本節課進而反思這個模式,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去改進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經驗與思考深度都還遠遠不夠,教師如何發揮作用?因此,“主體”與“主導”的關係如何構建?而在自讀自悟階段,我把此環節當重點提出,並在課堂上進行這是一大改進,因爲有教師的引導,這樣的“自主學習”應該最有效率但,教師發揮作用的合理限度怎樣?作爲課堂學習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交流展示”與“互相提升”階段,如何保證交流明確指向目標,交流如何提高深度?我們知道,學生的有效傾聽與積極思考是關鍵,是否需要專門去訓練?還有,如何激發學生在課堂學習交流過程中的精彩生成?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認真探索的地方。

我的這節課,有成功的地方,更有值得反思之處成功可喜,而如果能夠通過認真的反思而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那就更值得可喜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