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活着觀後感15篇

本文已影響 3.45W人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活着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着觀後感15篇

活着觀後感1

當畫面上出現五個耄耋之年的老人,激情無限地騎着摩托車在公路上疾馳時,我情不自禁地爲他們而感動。他們全都身患重疾,卻爲了年輕時的夢想以及未完成的夙願,每天訓練,強鍵體能,拿出積蓄,開始一段熱血歷程。十三天環島騎行,風餐露宿,最終來到幾十年前相聚的海灘,手中舉着已逝妻子的照片,淚流滿面。那一刻,我感動得流下淚來。

人活着,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夢想,是爲了成功,是爲了成長,還是爲了經歷?

渾渾噩噩的人碌碌無爲,活着就是爲了活下去;隨隨便便的人沒有目標,活着就是爲了明天;普普通通的人辛苦工作,活着就是爲了這一輩子……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活法,活着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我們需要明白,沒有夢想,不堅持爲夢想而努力的人永遠都不是爲自己而活,放棄目標,隨遇而安的人永遠也不會成功。

人活着,是爲了什麼?青春拼搏,人生纔會無悔;夢想開花,未來纔會充滿希望。人這一生,不過彈指揮間,但這漫漫歲月中,總得有什麼來支撐我們前行,這就是我們活着的意義。

爲了拼搏,爲了愛,爲了燦爛的陽光和心中永不磨滅的希望。

人生纔會無怨無悔。

活着觀後感2

愛,是一個偉大的代名詞,含淚活着觀後感。一個人的本能就會讓他學會愛,而在千千萬萬愛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偉大的。“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片中主人公丁尚彪夫婦就是這樣無微不至的爲他們的女兒默默的無私的奉獻着,他爲了女兒淪落他國,每天還要打三份工。異國的孤寂,思鄉的煎熬,他都堅持着,堅強的活着,他與女兒別離了8年後再次重逢,他仍舊叫女兒到美國求學時要堅強,有了堅強的毅力,也能戰勝自己。

父母是子女的墊腳石,沒有老丁夫婦的無私的奉獻,他們的女兒不一定有輝煌燦爛的明天。同時讓我感動的是片中幾次離別又幾次重逢,離別時傷心,重逢時喜悅,我的情緒也跟着這樣的感人情節波動着,第一次是片中女主人公送女兒赴美國留學,在飛機場,8年前,她也是在同樣的地方送走了他的另一半,而如今,她又要送走她至愛的女兒,那種心情真是心如刀絞,我們做母親的人可能更能體會到那份母愛的辛酸,之後是女兒和父親在日本的重逢和別離,片中沒有太多的語言流露,只是用他們的眼神告訴對方,彼此是多麼的思念,再次,是他們夫妻在日本的重逢,丁尚彪對妻子說“你辛苦了!”再次讓我淚流而下,離別時在吵鬧的車廂裏面,在衆目睽睽之下,他們彼此痛哭,那種淚是令人感動,讓人觸動的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年青一代的父母要和向片中主人公學習,學習他們那種責任感,爲孩子的明天打好基礎。

活着觀後感3

中午收到我的BD(Mlily)的提醒短信,馬上上網一口氣把《人爲什麼活着》和《叫我第一名》的兩個視頻看完,後面一段還是四歲的女兒一起陪着看完的。

看完後女兒拿來一本叫《噩夢》的圖畫書纏着要我給她講,此前她媽媽給她講過,這次在我講之前她讓我跟着她做一個動作:雙手合什,然後用嘴巴對着吹一口氣。我按她示範做了,女兒接着說:“爸爸,兩個手掌裏夾着一個大怪獸,但是,你不用怕,其實它是在你心裏的……”,我看着女兒一臉認真的樣子,想着她後面這段說話,一下子覺得很踏實平靜而又深有感觸,這不正是看完《人爲什麼活着》和《叫我第一名》我所想要說的話嗎,---“你不用怕,其實,它是在你心裏的。”是的,無論是恐懼還是夢想,其實,它都是在我心裏的,我都不用怕,我只需要雙手合什(坦然的)去面對它、去迎接它。

《人爲什麼活着》裏那五個堅毅的老人讓我看到一幅很堅強、動人的畫面,感受到他們心中的那份溫暖和感動以及那份對重建人生、追尋夢想的渴望與堅持,人生的價值也體現在對自已極限的每一次超越中,而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超越之程的那份體驗,讓人生豐盛而喜悅。《叫我第一名》裏的那個科恩,讓夢想裝滿他的內心,把苦難看作他精彩人生的功課、自我成長的夥伴與導師,他內心的那份強大令人感懷至深。

讓我深深想起我的蛻變導師道格拉斯說過的一句話:“如果你想擁有一個美妙的童年,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因爲,她一直在我心裏。

活着觀後感4

活着,從名字看就能看出來這電影要表現什麼出來,也可以想象這電影的主角是多麼多苦逼。一開始想象的是和肖申克的救贖差不多,從富有到一無所謂有,苟延殘喘的活着。但是僅僅是開頭的半個小時我就覺得我像在看片尾一樣,葛優在把自己家的房子輸給賭場以後,當了兵見過了戰場的殘酷,之後迷途知返和自己的妻子努力活下去我覺得是一個好結局。演皮影戲有一個不錯的工作和收入的時候,小兒子突然死了。當時的社會還是重男輕女的,一個家裏的兒子死了就相當於絕後,對一個家庭的傷害不可謂不大。後來過了幾年女兒長大了,遇到了一個很孝順父母老實人嫁了,我以爲到了這裏應該就完結了。女兒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二老也有人養老。平平安安過下半生。不曾想到鳳霞竟然在生孩子的時候夭折了。

當我看到這裏完全沒有任何看下去的想法,首先我想到的就是這電影想表達的是什麼?就算是表達當時人們在那個年代的不容易也不需要把所有的痛苦加載在一個人的身上吧。我認爲完全可以用平行蒙太奇這種拍攝手法來描繪當時的不易,和人們之間的關係。也是是想賺眼淚賺票房,但是在我看來非常噁心這種抽一個嘴巴給一個甜棗,最後直接把人抽死的行爲。

活着觀後感5

心簡單,活着才簡單;心自由,活着才自由。

活着不在於享受,不在於索取,而在於付出。《活着》是一種歸零的教育方式,感覺義工們找回了人性的本善,懂得了知足,學會感恩。什麼是快樂?當我們能夠使別人快樂,我們纔是最快樂的。當我們能讓父母家人幸福的時候,自己纔是最幸福的,一個人懂得知足,懂得感恩,那還用擔心不幸福嗎?

我們之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因爲每天都在想那些不能得到的東西。

現在的人爲什麼卑微了、低下了、貧賤了?當我們的生活富裕之後,就會有一種不良風氣,就是攀比,盲目的攀比;就是揮霍和腐敗。人們越來越傲慢了,傲慢招來的都是損害、災難。

我們這一代人被污染的太久了,我們的價值觀、生活觀念顛倒的太久了。我們之所以不能腳踏實地,就是沒有歸零,沒有知足的心態。我們之所以不快樂,就是計較的太多。我們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太多。

老實、聽話、真幹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最需要的精神!《活着》讓我看淡了得失,失去是爲了更好的擁有!

往事濃淡,色如清,已輕;經年悲喜,淨如鏡,已靜。心寬了,世界就大了。

活着觀後感6

這部紀錄片是華人導演張麗玲《我的留學生活系列紀錄片》的收山之作,它凝聚了張麗玲和攝製組10年的心血。十年間,他們奔走於日本、中國、美國,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的生活。就像張麗玲導演所說的,他們只是想把來自生活的感動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拍攝過程中,從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啓示、感動,得到很多勇氣和力量。

該片20xx年曾在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一舉創系當時全日本最高收視記錄。20xx年,當主創者張麗玲都已漸漸淡忘這部作品的時候,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學生中村俊喜卻意外地“發現”了它。當時,正因就業而苦惱的中村始終想不明白,“人,到底爲什麼活着”。當他偶然在網絡上看完這部《含淚活着》之後,內心豁然開朗,“這麼好的作品不應該埋沒,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懷着這個想法,22歲的中村開始獨自遊說電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筆三千萬日元的投資幫助電視作品《含淚活着》走進電影院。從20xx年11月底上映起,這部名爲《含淚活着》的電影,幾乎場場爆滿,由於觀衆數量大大超過預計人數,該片由原來的中型放映廳,轉到大型放映廳,上映場次和時間更是一加再加。

活着觀後感7

這是一部小說,簡樸的語言塑寫了劃時代的家庭悲劇。美國的《明星論壇報》評價說:“你只要讀到一半,就已經確信它是不朽之作了。”真的,我一拿起書就越發越想往下看。

作者是當代作家餘華,9年出生於浙江杭州,曾從是過牙醫工作,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主人公福貴起初是風光的少爺,可因爲無顧忌,在外面吃喝嫖賭,把他父親的2多畝地全抵債給了別人,毀了家人幸福的生活。貧困中,他終於醒悟,可已經遲了,父親被他給氣死了,接着母親相繼死去,溫柔可憐的妻子家珍,過度勞累,骨瘦如柴,終於死去。這也許就是上帝對他的懲罰,到最後,福貴7個至親全被他親手埋藏起來。只剩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和一頭老黃牛。

福貴歷經令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只是十分單純的爲活着而就活着。

餘華告訴我們:學會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承受展現在面前的無聊,平庸和困難。

我想:是啊,平淡接受,樂觀忍受,順其自然吧!

活着觀後感8

故事平淡真實,福貴悲悽的大半生,伴隨着一個個生離死別的場景。但我不知不覺地被他們的“悲慘”命運感動了,我品味到了什麼叫人生,人爲什麼要活着……不能說這部作品多麼偉大,我只說他真切地告訴我什麼叫活着……命運如此,福貴有得選擇嗎?人在命運面前顯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活着》就我感覺而言,是我目前看過的最符合原着精神,又加入導演自己的理解的影片,可見,“老謀子”對原着的理解是超人的。有些人說張藝謀的電影是給外國人看的,但我覺得更是給我們看的。中國人最要命的就是不敢直面現實,中國的希望我以爲要敢於否定我們的過去和自己。您說呢?

有些人生來就名聲顯赫,但更多的人生來是默默無聞;有些人生來就一帆風順,但更多的人生來就充滿了艱辛與坎坷。重要的不是出生怎麼樣,而是今後我們怎樣面對自己的人生,學會在苦難中鍛鍊和忍受。人生漫長也短暫,也不要嫌過程太坎坷,因爲只有歷經磨難獲得的勝利才更讓人懂得珍惜!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活着的人都應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人是應該活着,因爲世間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感情!

活着觀後感9

"人是爲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爲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餘華

第一次接觸《活着》並不是通過看餘華的小說,而是看電視劇《福貴》。這部電視劇通過改編余華的小說《活着》而拍攝的,那時候奶奶很喜歡看這個電視劇。也許是同樣經過那樣的年代吧!

真正讀到餘華的小說,是同學送給我的禮物,那是的我並不知道餘華,也不知道他的小說,但因爲同學的禮物,我很樂意的收下,並仔細的閱讀了這本小說。起初,我並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並不大懂,只是深深沉沉的知道這是一個老人在回憶,回憶以前的日子,以前的痛楚,零零碎碎的片段,讀得我懵懵懂懂。與此同時,也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我嘗試過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認識主人公福貴,去走進他的悲慘世界,但我依舊還是在門外徘徊,着更激發了我對他的好奇心。於是,我決定上查查這本書,搜出來的詞條十分多,也看見了他的評價更是好多好多,人們不吝惜讚美之詞。

活着觀後感10

活着,他和他那頭老牛都活着。

他和那頭牛都叫福貴,但或許他比那頭牛要慘得多。它本應是個在家中歇息,享清福的老人,但現在卻並非如此。

他看起來很快樂,無論是什麼時候,嘴裏都哼着小調,雖說年輕時的生活並不富裕,也不快樂,但他依然願意並喜歡回憶原來的往事。

他本應有個幸福的家,家中有她的愛人,孝順的兒子,女兒,還有女婿外加一個可愛的小孫子。只可惜,上天並未眷顧他,這些人都早已被死神帶走,只剩下他一個人,還活着……

讀到每一個人的死,心中都會劇烈地顫抖,有時自然也會掉下淚來,尤其是在他兒子有慶死的時候……有慶身體裏本就不多的血是爲救縣長夫人而被抽乾的。在那時一個孩子的生命難道就比不上縣長婦人的命嗎?

我想還是活着好,就好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死了,一切就都完了,不要再想着要重新再來,更不要再想活着。

福貴,在書中,真的是一個神奇的人,就好像被賜予了無窮的力量。因爲賭錢,從地主變成佃戶,同時也救了自己的命,在被抓去當壯兵期間也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他的親人都一個一個的走了,而他還活着。按人們的話說,他和他的牛,真的是兩個“老而不死的”。

雖說活得並不像村長,當官的人那樣光鮮亮麗,但他至少還活着。他還能快樂的`生活,快樂的去回憶。

這便是活着最深的意義吧!

活着觀後感11

終於完成了很多年一來的心願。很早就希望自己能夠讀完這本書。今天終於讀完了:《活着》裏的福貴經歷了多於常人的苦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福貴的一生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他苦難的經歷裏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福貴的一輩子,就如書名一般,活着,只是能夠活着,活着就要面臨苦難,但是苦難來臨了也必須艱難的活着,雖然這一輩子有許多的遺憾,但也曾經有過相逢,有過團聚,有過幸福時刻,老人最後也是看淡了人生,參透了人生的去活着。

《活着》這篇小說寫得溫和,相比老舍先生的文,就沒有那麼壓抑,沒有那麼露骨得讓人難受。這篇文章福貴的苦難絕不亞於老舍先生在《我這一輩子》小說筆下的那位巡警,那巡警最終的結尾是這樣的:我還笑,笑我這一輩子的聰明本事,笑這出奇不公平的世界,希望等我笑到末一聲,這世界就換個樣兒吧!

但卻沒有這位巡警這樣讓人難受,可憐。二者不同就在於,應該小說中的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是把自己的人生歸咎於內心還是歸咎於天命。這就是活着的學問吧。

活着觀後感12

陳大會老師的《活着》適時的出現,讓我反省自己剛剛發出的想要去多買衣服,美美的包裝自己的決定,人活着不是爲了包裝自己的外表,而是爲了內心的平和。

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不錯了,每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開始時我是很知足的,但是時間久了,慾望又冒出來了,總是有許多美中不足的事情發生,我糾結,我計較,我抱怨,我不平。心態影響身體,身體的不適又來敗壞我的心情,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時我看到了《活着》裏面的姐妹們,她們敢於把自己放到社會的最底層,每天去撿廢品,撿瓶子,在垃圾裏面撿吃的,面對別人的訓斥和謾罵,她們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說對不起,她們沒有怨恨,也不肯放棄。最主要的是她們的內心是快樂的,是滿足的,這不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嗎?

知足常樂,自食其力,不爭,不靠,不抱怨。修忍辱波羅蜜,把自己放低,對別人的訓斥和指責甚至抱怨,都要做到感恩,說對不起,不再委屈,不再辯解,不再抱怨,最好能做到內心不起波瀾。

活着觀後感13

電影《活着》改編自作家餘華的同名小說。影片在開頭就展現了一個富家少爺沉迷賭博玩樂的情景,最後被騙去了全部家產並氣死了自家的父親。從此這個人物開始了他坎坷的後半生。在幾十年裏經歷被捕,中年喪母喪兒等一系列打擊,最後剩下的唯有“活着”。

電影中的主人公富貴的生活十分曲折,曾是富家少爺後來淪爲演皮影戲爲生,又經歷了喪兒的悲痛,最後連妻子也因爲教授被饅頭噎着,而失血過多死亡。富貴經歷了一系列的打擊,他的親人一次又一次地離開他。電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活着,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活着,再苦再難也要活着;因爲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活着。

命運給富貴開了一個又一個玩笑,電影中的表現手法也表現了對命運的諷刺。活着,這麼不幸悲慘爲什麼仍然要活着,我們到底又是爲了什麼活着,這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寧願光鮮的死去,還是悲慘的活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管怎麼說,我認爲活着纔有可能纔有希望纔有未來。

活着觀後感14

韓國這兩年喪屍片拍的挺多的,強烈推薦看的是《釜山行》和《王國》一二季。

釜山行第二季還沒有看,怎麼樣暫且不發表意見。

這兩個是我覺得拍的甚好的,不論是演技還是情節還有呈現的畫面都是不錯的。大家可以去找來看看。

《活着》之前看海報的時候對立意很感興趣,加上是樸信惠和劉亞仁出演,期待值還是很高。

都是實力派的演員,樸妹妹沒出來的時候,也就是電影開始那段,個人覺得是很難熬的,其實劉亞仁的演技是不錯的,演出了那種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活着的感覺,但是我總覺得很枯燥,所幸堅持看了下來,後面還是很精彩的。

個人覺得比較有意義的場面:

一個是:劉亞仁飾演的男主角準備上吊的時候發現除了他之外還有人存活的時候(女主),演出了那種見到還有活人的那種驚喜,開心還有語無倫次,那段的演技是真的可。

二個就是去8樓遇見的那個男的那裏,這個男的三觀我也是服了,我覺得韓國導演在喪屍片中很會用這樣的情節,烘托人其實有時候比喪屍更可怕,打着道德的旗幟裝飾人心。

我覺得這個電影有那麼一點點適合20xx的大環境,活着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電影值得一看,細細體味也能悟出不少。

活着觀後感15

無論生活多麼艱苦,你要記住,要努力的活着;不管生活多少挫折,你要想起,你至少還活着。

他原有一個安定的家,但因他的賭注,敗光了所有家產。他要活着,他至少還有一家人。

他原有一個慈祥的父親,但因他賭失了房子,父親當場癱死在家中。他要活着,他至少還有妻母,一位可愛的女兒。

他原有一個陪他的妻子,但因爲他成了賭徒,回了孃家。他要活着,他至少還有一位老母親,一位女兒。

他的家漸漸安定了,也就不再賭了。妻子回來了,還爲他帶來一個兒子。

他原以爲自己可以這樣安定的過一輩子,但他一次外出,被國民黨抓取充兵打仗,在回家便成了奢望。他要活着,不遠的那個家需要他。

他在那裏與好兄弟春生結識了老兵老全,一次次的死裏逃生。被解放軍俘虜後,他領了路費,終於回了家。

但他原來那個聰明乖巧的女兒,卻害了一場大病,失了聲。在他從解放軍那兒領了路費要回家的那晚,和樂呵呵的他卻不知娘悄無聲息的斷了氣。他還活着,他至少還有妻兒。

他原有一個爲他放羊的好兒子,卻得一消息,他的兒子葬送在他那好兄弟手中,他要活着,他至少還有還有妻子和女兒。

他老了,但他不能老啊!女兒出了嫁,妻子害了病,這時候,死人遠比活人要輕鬆。但他不能死啊,他要活着!

他,福貴,就算一無所有,也要活着。不只是他活着,更要代那些死去的人啊活着,代那些受盡苦難的窮苦百姓活着。他並不是一無所有,他至少還活着。

活着,活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