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1.71W人 

  教學目標:

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優秀教案

1、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由2001年高考作文題導入: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取水裏。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

  二、與課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1、《世說新語》: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古代小說所記大多是傳聞、軼事,以短篇爲主,在寫法上一般都是直敘其事。《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36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

2、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

 三、課文學習:

1、你讀我念:

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好停頓,讀得流暢。

2、你翻我譯:

自學課文,對照註釋,翻譯課文。

3、搶答題:

(1)解釋加點文言詞語:

①與友期行

②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③門外戲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⑧下車引之

⑨元方入門不顧

(2)翻譯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過中不至。

太丘與朋友約定的時間是正午,過了正午還不見朋友來。

②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③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友人聽了很慚愧,走下車拉元方,元方走進自己家門連頭也不回。

(3)補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你)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你揹我誦:3分鐘背誦比賽。

5、你扮我演:

再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同桌或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對話。

6、你思我想:分析課文,思考問題:

(1)友人爲什麼“怒”?元方怎樣反駁“友人”的?

明確:友人認爲陳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約的表現。

元方反駁抓住兩點:一爲“不信”,二爲“不禮”。

引導學生聯繫學過的古文說說對“信”“禮”的認識,可聯繫“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等。

這樣將文章中的“禮”、“信”和《論語》聯繫起來,讓學生理解這裏所說的“禮”“信”,是儒家思想的體現。

(2)從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個什麼樣的小孩?

明確:懂禮識義,聰明機靈的小孩。)

(3)對文中的三個人,你有何看法?

(4)合作、探究幾個問題:

問:本文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無對文章進行評論?

明確:既然作者未進行任何評價,那我們就文中的人物進行討論。

①我們應該如何評價文中的三個人物的行爲——陳太丘,友人和元方?請從文中找出依據。

明確:陳太丘:太丘捨去 ——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後果。

友 人:去後乃至 尊君在不? 怒 非人哉! 慚,下車引之。——無信無禮,缺乏修養,然知錯能改。

元 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入門不顧 (對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讓他記住教訓,承擔後果)——守信識禮,(聰明機靈)。

7、你收我獲:

從這則故事我們學到了什麼?

8、質疑探究:

(1)學生討論,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

明確:老師適當參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質疑。如:

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友人知錯而“慚”說明友人是什麼樣的人?

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這篇文章爲什麼歸入《世說新語?方正》?文章如何體現“方正”這個主題的?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明確:學生可以自由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一要求老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以便掌握情況;二老師要能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歸類。

學生對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老師應引導他們積極的爭辯,尤其是“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屬於無禮,不一定要求統一對問題的認識。

學生對問題爭辯到一定程度,達到了預想的目的後,老師引導過渡到下一步:大家對人物有不同的認識是很正常的,但《論語》中雲: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關鍵是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四、小結與延伸:

1、詞語積累:

仿照例子,瞭解句中加點字的含義,並寫出帶該字的一個成語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成語: 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2、動手試一試:解釋加點的的詞語

①陳太丘與友期 ②太丘捨去

③下車引之 ④入門不顧

3、中外名人講誠信: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

——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

——高爾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纔有信用。

——[波斯]昂蘇爾·瑪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屍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諾言是名譽的標誌。

——[法] 諺語

4、教師寄語:

擁有誠信,你將擁有一切;失去誠信,你將失去一切。

5、《世說新語》全書原8卷,分夙惠(天資聰慧)、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你認爲應選自哪一門?理由?

明確:“方正”(正直不阿,爲人正派,品行方正)——三個人物的言行都圍繞信、禮展開。雖也表現了元方的聰敏,但主要寫他懂得爲人的道理。“無信”“無禮”是核心。可見是借元方責客語,從反面來說明“信”“禮”重要性。

——可見,本文給我們的啓示是:做人要誠實守信,重視禮儀,也即文章的主旨

  五、佈置作業:

1、繼續背誦課文。

2、做《世說新語》的練習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查閱《世說新語》,講給其他同學聽。

1.初一語文《陳太丘與友期》優秀教案

2.初一語文《最出色的球員》教案

3.裝彩色的翅膀優秀教案

4.七年級語文《農夫和蛇》教案

5.七年級語文《美猴王》教案

6.《安恩和奶牛》優秀教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