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2016人教版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本文已影響 1.7W人 

一、(15分,每小題3分)

2016人教版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阡陌(mo) 窈(yao)然 廬冢(zhong) 日削(xue)月割

B.鈿(dian)頭 江渚(zhu) 惘(wang)然 氓(meng)之蚩蚩

C.機杼(zhu) 商賈(gu) 訇(hong)然 將(jiang)子無怒

D.隕(yun)落 譬(pi)如 棲(qi)息 否(pi)極泰來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夙興夜寐 與子偕作 青青子衿 周公吐哺

B.摧眉折腰 莊周夢蝶 貽笑大方 智力孤危

C.桴止響騰 甘敗下風 既往不究 呦呦鹿鳴

D.嘉賓滿座 繞樹三匝 洗耳恭聽 物是人非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主要是“信息泡沫”,這是開發商蓄意製造的,目的是誤導消費者,拉高房價,牟取暴利。

B.原本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但轉眼間銷售額卻一落千丈,形勢的劇變迫使這位年輕的廠長當機立斷,停止了生產。

C.周國平和于丹、易中天雖是同屬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價值觀的南轅北轍很難使他們走到一起,真正對國學進行有益的探討。

D“富人比窮人更講信用”這個觀點曾經在經濟學界風行一時,而尤努斯博士卻認爲“窮人比富人更講信用”。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委託其他個人或機構籌款的行爲是否正當,法律上難以判斷,應該是沒問題的。

B.新型核潛艇陸續裝備海軍,這標誌着中國不僅抗核打擊的能力,而且進行二次核打擊的能力也大爲提高,中國的核威懾力提高了一個檔次。

C.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多次呼籲要重視解決中國現行法定節假日安排存在的問題,建議對現行法定節假日安排作出調整,社會上也有很多類似的呼聲。

D.把“增長”改爲“發展”,豐富的只是一個詞彙,改變的則是發展的內涵,表明我們堅持以人爲本、推動科學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5.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的使用合乎規範的一項是( )

A.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在各個方面,我們還都存在不少需要花大力氣才能解決的問題。

B.我的日本朋友告訴我櫻花的種類,我知道了最常見的櫻花的名稱,它們是山櫻、吉野櫻和八重櫻。

C.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乃至社會的進步,都取決於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大量合格人才的培養。

D.小張興趣很廣,唱歌啊,跳舞哇,打球呀,什麼文體活動,她都喜歡。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中國姓氏暗藏疾病信息 遺傳專家準備對“姓”下藥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發佈中國姓氏統計研究,這項研究歷時兩年完成,涉及全國1 110個縣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一共收集到4100個姓氏。研究者發現,所有的姓氏和常見疾病之間似乎都存在一種說不清的重疊現象。

袁義達副研究員說,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國家,大約在5 000年前,姓就被定爲世襲。在中國5000年的文明發展中,絕大部分是父系社會,中國人都隨父姓。而從遺傳學角度來說,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體,因此,Y染色體就同姓氏一起遺傳給他的後代。由此推斷,具有同一姓氏的人羣也就具有了同樣類型的Y染色體以及它所攜帶的遺傳基因。如果把每一個姓氏看做一個遺傳基因,那麼姓氏的遺傳與分佈,就可以體現一個種羣基因的遺傳與分佈,姓氏的分佈和Y染色體遺傳基因的分佈應該是平行關係。那麼中國姓氏在5000年中是穩定的代代相傳,還是像日本一樣是偶然一次出現的呢?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只有少數的幾個姓,明治天皇爲了改革,纔要求全國人民都要有姓。於是短短的幾年裏,出現了8萬多個姓,而且多數以地名命名,比如松下、井上、田中等。日本人的姓氏就很難與遺傳聯繫起來。

上個世紀90年代,爲弄清楚姓氏傳承的穩定性,袁義達對中國姓氏在歷史上的分佈也進行了一次調查。他對宋、明、清和當今這四個時期的姓氏進行了統計,發現一千多年來中國姓氏傳承非常穩定,每個時期的姓氏分佈曲線基本重合。袁義達現在回想起來還非常興奮:“我們預感到中國的姓氏不僅僅是一種傳統文化,從科學角度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非常好的研究遺傳學的標本,是歷史上男性活動的忠實記錄者。”

兩次姓氏統計完成之後,他根據各個姓氏在不同地區的分佈特點,自編軟件把100個大姓的分佈製成了一張張彩色的姓氏分佈圖,通過分佈圖可以直觀地瞭解每個姓氏在全國的分佈區域和在當地人口中的比例。他突然發現,這些姓氏分佈圖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他查閱了《中國人口主要死因地圖集》中的疾病分佈圖,竟然和他的姓氏分佈圖有重疊,比如糖尿病在山東地區比較高發。而孔姓在山東出現的頻率也是最高的。

袁義達知道,姓氏和疾病是沒有直接關係的,而且疾病和Y染色體的關係也不大,疾病多發生在常染色體上。可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並不只是一兩張圖有相似之處,或者某個姓氏和疾病表現出某種關聯性,而是所有的姓氏和常見疾病之間似乎都存在一種說不清的重疊現象,二者之間一定存在某種內在聯繫,但又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他的研究慾望再次被調動起來。這種重疊現象的出現是否和幾千年來人類活動的結果有關呢?如果把常染色體的突變看做疾病,我們5000年曆史,肯定是以男性爲主進行羣體遷移,Y染色體在遷移。和Y染色體同在一個個體上的常染色體必定也在隨之遷移,研究Y染色體的分佈規律也能找出常染色體的某些分佈規律,必定對研究某些疾病的起源有幫助。“這就好像我們現在研究禽流感病毒,也在採用通過研究候鳥遷徙路線的方法來研究。”袁義達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現在沒有直接研究疾病的分佈,而是通過研究載體的分佈,找出一些疾病分佈的規律。”

研究工作還在深入。他認爲,對於姓氏和疾病關係的探究,可以爲研究疾病起源的專家提供一些新的線索和資料。現在醫藥學領域就開始關注姓氏和遺傳基因的關係,有可能爲新藥和個性化藥物的研製提供線索。同樣的病在不同人羣身上的反映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的感冒藥對某些人可能十分有效,對某些人則沒有半點效果。“如果找到姓氏和遺傳基因的關係,現在有些專家所提供的根據姓氏開發出個性化藥物,甚至‘對姓下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6.對中國姓氏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人的姓氏不僅僅具有文化意義,而且有相當的科學價值,日本人的姓氏就不然。

B.從科學角度看,中國姓氏是祖先留下的研究遺傳學的好標本,是歷史上男性活動的忠實記錄者。

C.中國姓氏傳承非常穩定,有史以來的每個時期的姓氏分佈曲線基本重合。

D.既有的研究發現,中國所有的姓氏和常見疾病之間似乎都存在一種說不清的重疊現象。

7.根據文意,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科學工作者繪製的姓氏分佈圖跟《中國人口主要死因地圖集》中的疾病分佈圖有重疊。

B.從遺傳學的角度講,姓氏和疾病本應沒有直接關係,可在中國情況似乎有些複雜。

C.中國的姓氏和常見疾病之間存在某種內在聯繫,但又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

D.疾病和Y染色體的關係不大,而只是男性具有Y染色體,因此疾病跟男性關係不大。

8.第六段中“袁義達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個比喻的含義是( )

A.研究疾病,就要研究載體。

B.通過研究中國姓氏的分佈,找出一些疾病分佈的規律。

C.不直接研究疾病的分佈。

D.通過研究中國姓氏的分佈,就能研究某種疾病的起源。

9.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調查宋、明、清和當今這四個時期的姓氏,發現一千多年來的姓氏分佈曲線基本重合,這說明中國古代人口無遷移。

B.有怎樣的姓氏就會有怎樣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在山東高發,而孔姓在山東出現頻率最高,姓孔就意味着會得糖尿病。

C.既然已經弄清楚了姓氏和遺傳基因的關係,那麼新藥和個性化藥物的研製就有了線索。

D.一旦找到姓氏和遺傳基因的關係,那麼根據姓氏去開發個性化藥物,甚至“對姓下藥”都是有可能的。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論梁元帝讀書

【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或問之,答曰:“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惡其不悔不仁而歸咎於讀書者,曰:“書何負於帝哉?”此非知讀書者之言也。帝之自取滅亡,非讀書之故,而抑未嘗非讀書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觀之,搜索駢麗,攢集影跡,以誇博記者,非破萬卷而不能。於其時也,君父懸命於逆賊,宗社垂絲於割裂,而晨覽夕披,疲役於此,義不能振,機不能乘,則與六博投瓊、耽酒漁色也,又何以異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則聖賢之訓典,足以錮志氣於尋行數墨之中;得纖細而忘大義,迷影跡而失微言,且爲大惑之資也。況百家小道,取青妃白之區區者乎!

嗚呼!豈徒元帝之不仁,而讀書止以導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爲儒者,與聞格物之正訓,而不念格之也將以何爲。數《五經》、《語》、《孟》文字之多少而總記之,辨章句和離呼應之形聲而比擬之,飽食終日,以役役於無益之較訂,而發爲文章,侈筋脈排偶以爲工,於身心何與耶?於倫物何與耶?於政教何與耶?自以爲密而傲人之疏,自以爲專而傲人之散,自以爲勤而傲人之惰,若此者,非色取不疑之不仁。好行小慧之不知哉?其窮也,以教而錮人之子弟;其達也,以執而誤人之國家;則亦與元帝之兵臨城下而講《老子》,黃潛善之虜騎渡江而參圓悟者,奚別哉?抑與蕭寶卷、陳叔寶之酣歌恆舞,白刃垂頭而不覺者,又奚別哉?故程子斥謝上蔡之玩物喪志,有所玩者,未有不喪志者也。樑元、隋煬、陳後主、宋徽宗,皆讀書者也;宋末胡元之小儒,亦讀書者也;其迷均也。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 陷:淪陷

B.自以爲密而傲人之疏 傲:驕傲

C.其窮也,以教而錮人之子弟 窮:不得志

D.其達也,以執而誤人之國家 而:表順承

11.下列各項中,不能說明“有所玩者,未有不喪志者也”的一項是( )

A.晨覽夕披,疲役於此,義不能振,機不能乘

B.夫人心一有所倚,則聖賢之訓典,足以錮志氣於尋行數墨之中

C.自以爲專而傲人之散,自以爲勤而傲人之惰

D.蕭寶卷、陳叔寶之酣歌恆舞,白刃垂頭而不覺

12.下列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針對梁元帝始則沉迷書籍,繼則進行焚燒,最後身死國亡這一史實進行深刻反思,指出讀書人不能陷入“玩物喪志”這個境地。

B.作者認爲梁元帝身死國亡,純粹是咎由自取,從事實上來講,應該與書籍無關。

C.作者認爲讀書沉迷於捨本逐末,只講求文字技巧的詞章之學、“搜索駢麗,攢集影跡,以誇博記”,是屬於“玩物喪志”。

D.作者認爲“宋末胡元之世”那些“名爲儒者”的讀書人“飽食終日”,只做些無益於身心、人倫事理和政教的“雕蟲之事”,其結果只會害人子弟、誤人國家。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帝之自取滅亡,非讀書之故,而抑未嘗非讀書之故也。(4分)

(2)於身心何與耶?於倫物何與耶?於政教何與耶?(2分)

(3)故程子斥謝上蔡之玩物喪志,有所玩者,未有不喪志者也。(4分)

14.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8分)

鷓 鴣 天

陸 遊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1)行穿竹,卷罷黃庭(2)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3)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

【注】(1)玉瀣:一種美酒名。(2)黃庭:道經的一種,即黃庭經書。(3)元知:原本就知道。

(1)劉克莊說陸游的詞可分爲激昂慷慨、飄逸高妙和流麗綿密三類。你認爲此詞可歸於哪一類?請結合全詞所營造的意境作簡要分析。

(2)陸游不但曾親自參加抗金戰鬥,而且在死前還寫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遺囑。他的愛國情懷在此詞裏也有體現,試找出相關詞句作簡要分析。

15.填空。(6分)

(1)《詩經.鄭風.子衿》中比喻姑娘思念情人,後被曹操比喻自己渴望得到有才識的人的詩句是“ , ”;李煜在《虞美人》中將愁思形象化的兩句是:“ ,。”

(2)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是許多詩作共同的主題,如陶淵明《歸園田居》“ ,池魚思故淵”,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使我不得開心顏”。

五、(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

魯迅先生記(節選)

蕭 紅

魯迅先生家裏的花瓶,好象畫上所見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藍色,有點從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紋痕,瓶口的兩邊,還有兩個瓶耳,瓶裏種的是幾棵萬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這花的時候,我就問過:“這叫什麼名字?屋裏不生火爐,也不凍死?”

第一次,走進魯迅家裏去,那是近黃昏的時節,而且是個冬天,所以那樓下室稍微有一點暗,同時魯迅先生的紙菸,當它離開嘴邊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煙紋的瘡痕一直升騰到他有一些白絲的髮梢那麼高。而且再升騰就看不見了。

“這花,叫‘萬年青’,永久這樣!”他在花瓶旁邊的菸灰盒中,抖掉了紙菸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象一朵小紅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着。

“這花不怕凍?”以後,我又問過,記不得是在什麼時候了。

許先生說:“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還拿着瓶口給我搖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邊是一些圓石子,以後,因爲熟識了的緣故,我就自己動手看過一兩次,又加上這花瓶是常常擺在客廳的黑色長桌上;又加上自己是來在寒帶的北方,對於這在四季裏都不凋零的植物,總帶着一點驚奇。

而現在這“萬年青”依舊活着,每次到許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時仍站在那黑色的長桌子上,有時站在魯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換了,用一個玻璃瓶裝着,看得到淡黃色的鬚根,站在瓶底。

有時候許先生一面和我們談論着,一面檢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葉子是不是黃了?該剪掉的剪掉;該灑水的灑水,因爲不停地動作是她的習慣。有時候就檢查着這“萬年青”,有時候就談魯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談着,但那感覺,卻象談着古人那麼悠遠了。

至於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經丟失,雖然丟失了也就讓它空空地站在墓邊。我所看到的是從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鄰旁墓頭的石榴樹開了花而後結成了石榴。

從開炮以後,只有許先生繞道去過一次,別人就沒有去過。當然那墓草是長得很高了,而且荒了,還說什麼花瓶,恐怕魯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沒到他的胸口。

我們在這邊,只能寫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而誰去努力剪齊墓上的荒草?我們是越去越遠了,但無論多少遠,那荒草是總要記在心上的。

16.在“抖掉了紙菸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象一朵小紅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着”一句中,作者爲什麼要細緻地描寫魯迅先生的“煙”,這樣寫有什麼寓意?(4分)

17.根據你的體會,談談“這花,叫‘萬年青’,永久這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18.文章題目是“魯迅先生記”,行文卻沒有過多記敘魯迅先生的事情,這樣寫是否偏離題意?談談你的看法。(6分)

19.聯繫全文,談談你的魯迅先生的印象。(4分)

六、(12分)

20.漢語的組合很奇妙,有的詞語前後語素交換後意義沒有變化,如“痛苦”和“苦痛”;而有的詞語前後語素交換後意義卻和原詞有很大區別,如“故事”和“事故”。請根據每一類的特點再列舉兩組詞語,每組不少於兩個詞語。(4分)

21.請用反問句的形式爲下面文段的觀點續寫兩個事例,使之成爲語意連貫的一段話。(不少於兩句話)(4分)

誰說流行的一定就是簡單的,通俗的就是膚淺的?

22.下面是兩則廣告語,請任選一則加以點評。(不超過40字)(4分)

(1)加速到60邁,車裏最大的呼聲來自儀表盤的指針。(汽車廣告)

(2)與這裏出來的姑娘打招呼要謹慎,因爲她可能是您的祖母。(美容院廣告)

七、(60分)

23.作文題目:我渴望

要求:在橫線上補出相應內容,構成一個完整的作文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參考答案

1.C機杼zhu將子無怒qiang

2.C 甘拜下風 既往不咎

3.C.(A蓄意:早就有這個意思,多指壞的。B側重於事物變化程度深,這種變化是人們不能預料的,常常指人們不希望發生的事發生了。C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句中望文生義。D形容一件事物或現象在一個時期內流行。)

4.C(A表意不明。“應該沒問題”指代不明。B成分殘缺。在“抗核打擊的能力”後加“增強”D搭配不當。“豐富”與“改變”位置互換。)

5.B(A逗號移到“看到”後面。C“振興”後的頓號改爲逗號。D去掉“活動”後的逗號。)

6.C(“有史以來”擴大了範圍。)

7.D(“因此疾病跟男性關係不大”,原文找不到依據,結論不成立。原文說“疾病和Y染色體的關係也不大”,並非說和常染色體關係不大,且根據常識,男性也有常染色體,原文說“疾病多數發生在常染色體上”。)

8.B(A脫離本文的說明目的,且解說不具體。C解說不全面。D結論武斷。)

9.D(AB推斷找不到依據。C將未然當成已然。)

10.B(傲:輕視,作動詞用。)

11.C(“有所玩者,未有不喪志者也”是說有所沉迷,沒有不喪失志氣的。強調的是沉迷不返就會玩物喪志,給自己帶來危害。C只是強調宋末胡元之世那些名爲儒者的讀書人目中無人的傲慢態度。)

12.B(作者認爲那些主張“書何負於常哉”的言論應該是“非知讀書者之言也”這就表明作者認爲樑文帝身死國滅應該與書籍有關。作者認爲樑文帝的敗亡雖然不是讀書本身造成的,但也和讀書的錯誤方法有關。)

13(1)元帝自取滅亡,固然不是讀書的緣故,而也未嘗不是讀書所導致的。

(2)對於身心又有何益處呢?對人倫事理又有何用呢?對政教又有什麼好處呢?

(3)所以程子斥責謝上蔡沉迷於無關道理的事物,喪失了求道的志向,有所沉迷,沒有 不喪失志氣的。

14.(1)飄逸高妙。從詞中看,詞人生活在蒼煙落照,無塵世干擾的環境裏,天天有美酒相陪。可以自由地讀道家之書,可以再山間行走,還可以歌詠自得。這些都體現了飄逸高妙的特點。

(2)最後一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道出了詞人其實並非真想過與塵世無干的飄逸生活,而是造物者別有用心的安排,讓英雄等閒老去。從中可以陸游對朝廷消極抗金的抱怨和自己收復中原的理想不得實現的惆悵。

15.(略)

16(1)魯迅先生喜歡抽菸(或抽菸對於魯迅來說是用以消除疲勞連續工作的手段。)

(2)採用象徵手法,讚美魯迅永不熄滅的勞動熱情和火紅鮮豔的偉大生命。

17.(1)準確精練地概括萬年青的特點。(2)是魯迅堅貞不屈,永不休戰的戰士性格的生動寫照。(3)從魯迅口裏說出與作者的側面互爲補充,緊密照應,從而更加突出魯迅生命長青,永垂不朽的崇高形象。

18.沒有離題。(1)寫萬年青採用的是象徵的手法,用寓意深遠的形象表達真摯的情感。(2)寫魯迅的話以及抽菸的細節,是用畫龍點睛的方法刻畫人物,用象徵性的事物側面描寫突出精神品質。(3)寫墓地的狀況是巧妙地告訴讀者魯迅先生雖然過世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19.一個樸實,堅韌,勤奮,崇高的思想家形象,一個令人景仰和永世不忘的偉大戰士的形象。

20相同的如:山河---河山;兄弟----弟兄;語言----言語;來往---往來…

不同的如:風采----採風;現實-----實現;氣節----節氣;生產----產生…

21.如:當年流行於“井水處”的柳詞,今天不是成了登堂的大雅之作嗎?今天的許多經典名著,當年不正是窮鄉僻壤,茶坊酒肆中人們飯後說“三國”的談資,酒後話“水滸”的閒聊嗎?

22.(1)採用對比手法,突出汽車噪音超低的優良性能,吸引人們注意。

(2)採用誇張手法,表現美容技術的高超,詼諧幽默,出人意料。

23.作文.

(1)命題意圖。根據近年高考“哲理思辨漸漸降溫,人生感悟最爲看好,情感體驗重中之重”的命題趨勢,旨在引導學生多多關注人生感悟和情感體驗,寫出體會細膩、感悟深刻,真實生動的文章。

(2)審題導引。本題是半命題作文,先要將題目補充完整,但這補充的內容會受到“渴望”的限制。而這限制又是有限的,因爲青少年時代是充滿理想和幻想的時代,真切地寫出你的企盼,寫出你的追求,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所作所爲”和相關的理性思考,也就達到了題目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擷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寓情於事,寫成一篇以敘事爲主的文章,是容易“出彩”的。當然,也可寫成抒情散文或議論文。

補全橫線上的內容。“渴望”的內容可以有很多選擇,要選定一個,展開敘事、抒情和說理。選定的依據是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最強烈的情感。例如,可以寫“渴望理解”,突出表現平時許多人並不理解“我”,而我恰恰需要心靈上的溝通,通過具體的、典型的事例寫出“我”和他人是怎樣溝通交流,最後達到相互理解的;可寫“渴望自由”,有感於沉重的課業負擔使自己身心俱疲,渴望心性的放鬆、心靈的自由,反映一個嚴肅的社會問題;可寫“渴望成功”“渴望成熟”“渴望旅行”“渴望自由地閱讀”“渴望老師的讚賞”,甚至可以獨闢蹊徑地選擇“渴望孤獨”“渴望貧窮”等。所以,橫線上填入的內容是作文的主體,只有發散思維,慎重選擇,才能表現出不同凡響的意蘊。

這篇文章還應突出一個“情”字,能夠敘事含情,說理帶情,因爲“渴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希望,它比希望的情感更爲強烈。要寫出自己爲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希望,可寫出自己的某種希望的多次破滅,也可以寫自己原以爲希望可以順利實現,卻偏偏一再受挫等,這樣,自己的渴望的程度就充分表現出來了。

要在敘事、說理的過程中,以“情”貫穿。

(3)審題誤區。橫線上所選擇的內容不能過於寬泛,如在一篇文章中,既選擇“善良”,又選擇“堅毅”,還選擇“寬容”,造成文章沒有明確的主旨,沒有統一的觀點,形散神也散;忽視題目中“渴望”的情感因素,僅僅理解成一般意義上的希望,不能表達真情實感,記敘平淡,一輪空泛,抒情虛假;我們提倡逆向思維,發散思維,但前提是思想觀點正確,立意深刻,情感真摯,如果一味求新求異,“劍走偏鋒”,反而會弄巧成拙。

  附文言文譯文:

江陵淪陷,元帝燒掉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有人問他爲什麼要焚書,他回答說:“我讀書萬卷,竟落得今天的下場,所以把書燒了。”有厭惡元帝不悔恨自己治國不仁,而歸罪於讀書的人說:“書哪裏對不起元帝呢?”這不是懂得讀書的人所說的言論。元帝自取滅亡,固然不是因爲讀書的緣故,而也未嘗不是因爲讀書所導致的。拿元帝所著述的文章來看,收集華麗的史料典故,用來誇耀自己的博學,認爲自己是讀破萬卷書,纔有今曰的成就。而當時,君父(梁武帝)被叛賊挾持,國家面臨滅亡的危機,而元帝早晚苦讀,樂此不疲,正義不能得到伸張,時機不能把握,那和沉迷於賭博,喝酒,美色,又有什麼不同呢?人心一旦有沉迷依賴,則聖賢的訓典,就足以禁錮志氣,只有咬文嚼字專在文字上下功夫,得到了小知識而卻忘了大道理,被文章典故迷惑而遺漏了隱微卻又寓含精義的言論,這就是“大惑不解”者的藉口,況且百家小道,就像青色白色相配的繪畫小技巧,小小的文字技巧,對國家人民毫無幫助。

唉!難道只是元帝的不仁,而讀書真會導致放蕩荒淫嗎?宋末元胡的世代,多爲學者讀書人,懂得“格物”的大道理,卻不能窮極事物的本源。數《五經》《論語》《孟子》總共有多少字句,辨別章句的雕琢與聲律的和諧,整曰吃飽沒事幹的,只辛辛苦苦作一些無益的文字校勘訂正,而所寫的文章,精於結構排偶,對身心有何益處呢?對人倫事理又有何用呢?對政教有什麼好處呢?驕傲地自以爲精密而輕視別人的疏陋;自以爲專精,而輕視別人散漫;自以爲勤勞,而輕視別人懶惰,類似這些情形的,怎麼不是表面上合於仁道,卻又自以爲仁而毫不疑惑;喜歡賣弄小聰明而不仁又不智?不得志時,以此教人,則禁錮限制他人子弟智慧的發展,得志做官時,以此執政,則誤了別人的國家,這和元帝敵兵已攻到城下了還講《老子》,黃潛善敵人已渡江還參禪聽高僧說法有什麼差別呢?又和蕭寶卷,陳叔寶亡國了還曰曰笙歌夜夜醇酒,刀子架在脖子上還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呢?所以程子斥責謝上蔡沉迷於無關道理的事物,喪失了求道的志向。有所沉迷,沒有不喪失志氣的,梁元帝、隋煬帝、陳后王、宋徽宗都是讀書人,宋末元胡的小學者也是讀書人,他們的迷惑都是一樣的。

 補未完部分翻譯(供老師參考)

有人說:“讀先聖先儒的書,不是雕蟲小技,實在不失爲君子。”先聖先儒的書籍,豈是像佛教的言論,只要每天書寫誦讀就會有功德的嗎?讀書觀察分析字句,就自命爲君子,無怪從事“致良知”之說的學者,會羣起而斥責了。然而致力於“致良知”的學說,卻沉迷於所謂良知,將抽象的良知描繪得彷彿若有其事,以致於使人捨本逐末,所造成的弊端更爲嚴重。

那麼應該怎麼讀書呢?明辦人生的大道理,以確立修己治人的本體,觀察隱微精義的言論,以之達到善於精通事理,心領神會的地步,而將之付諸實用。善於讀書而有心得,又能以書導正的人很少,曰後如太子李弘讀春秋左傳上記載臣弒君而不忍心讀下去的很少,曰後如穆姜命卜史占卦,能自我反省而知道慚愧的人也很少了。不規劃其重點,不研究其精華,不審查其時機,而且像漢儒曲解公羊傳而廢皇后,太子;王莽曲解古書之義,譏刺匈奴的複名,王安石以國家貸款推行青苗法,都造成弊害,史論就更不用說了。漢高祖殺韓彭而將亂源清除,殺親賢者更爲忌刻狠毒,讀光武帝易換太子而安定國本,而天良泯沒的人則偏私;讀張良從赤松子學道以避禍;讀宰相丙吉見路人鬥毆而死也不過問,那麼怠惰荒廢的事就形成了。沒有高明的度量來持有本體,沒有斟酌的權宜來明辨事理,而提出獨特的見解,那麼讀書萬卷,只是導致更迷惘,倒不如毫無學士與才能,尚且可以保全淳樸自然的本性。

所以孔子曰:“我十五歲立志向學”,心志堅定學問才能精進,沒聽過胸無大志而以學爲志的。以求學遊移心志,異常邪惡的學說,粗俗的傳說,放蕩散漫的小聰明,嚴重的會腐蝕人心,小則浪費時間,元帝的所作所爲至死都不覺悟啊!哪裏能不歸罪涉獵了萬卷的書籍呢?一般的學者,卻效法其卑陋,怎麼可以不加以警惕呢?

更多熱門試題推薦:

1.2016人教版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2.2016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3.2016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4.2016語文版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5.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2016

6.2016高二年級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

7.2016語文版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8.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9.2016蘇教版高二上學期語文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10.2016屆人教版高二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考模擬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