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典的古詩詞鑑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

長歌行(節錄)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釋]

1.青青:植物生長得旺盛時顏色。

2.晞(xī):曬乾。

3.陽春:暖和的春天。

4.德澤:恩惠。

5.秋節:秋季。

6.焜(kūn)黃:枯黃色。

7.華: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今譯]

河水滔滔流向東海,怎麼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壯年華不努力有所作爲,待到年紀老時,就是懊悔悲傷也沒有用。

[賞析]

收集關於小學生古詩詞鑑賞長歌行:樂府詩是最能代表漢代詩歌成就的一種體裁。它常採用賦、比、興、互文、反覆歌詠的修飾手法及鋪陳、對比、烘托等技巧狀物抒情,這首《長歌行》便代表了這種特色。

“青上園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陽光,這是一副多麼生機盎然的圖畫。春回大地,萬物生長,大自然賜與人間春光和恩澤。詩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紙背,隨即又抒發了悲壯的情緒。“哀”字既是對蕭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對惋惜心情的表達。接着聯想到百川歸海、一去不回,並以此來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後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爲。全詩從青葵起興,聯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當抓緊時間、奮發努力的結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長歌行》屬漢樂府《相和歌、平調》兩首中的第一首。“長歌”適宜表達深沉的感情,這一首娓娓道來,有描述,有抒情,有嘆惋,也有勸勉,使整首詩含蘊細膩,餘意無窮。既繼承了“歌以詠志”的傳統,又極富形式上的美感,便於反覆吟誦。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2

瀟湘連汨羅,復對九嶷河。

浪勢屈原冢,竹聲漁父歌。

地荒徵騎少,天暖浴禽多。

脈脈東流水,古今同奈何。

註釋

①瀟湘:瀟水與湘水,瀟水爲湖南省主要河流之一,匯入湘水。故常以瀟湘代指湘江乃至湖南全省地域。汨羅:汨羅江在湖南省東北部,爲湘水支流。其上游稱淚水,流經湘陰縣分爲二支,南流者仍稱汨水,另一支流經古羅城者稱羅水,至屈潭二支複合,故稱汨羅。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憂憤國事,懷石自沉於此。九嶷河:指湘江,因其發源於湘桂九嶷山地區而名。

②屈原冢:在湖南省湘陰縣北汨羅江邊之屈潭畔。漁父歌:屈原《漁父》雲“漁父莞爾而笑,鼓樞而去。”傳說屈原自沈之前,於汨羅江畔遇此漁父,對語良久。屈原自嘆曰“衆人皆醉,惟我獨醒。”終於懷石沉江。漁父對其消極逃避的態度是不表贊同的。

③徵騎:戰馬。浴禽:天暖時,禽鳥在江水邊蘸水洗浴羽毛。

④脈脈:相視貌,含情不語貌。《古十九首》之十有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裏也有默默、默默無言的意思。

賞析

湘川即湘水,又名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湖南省亦因之簡稱爲湘,清江上人這首五言律詩寫得很是沉痛悲壯,緬懷了屈原這樣一位中國歷史上頗有才華而又冤屈的悲劇人物。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3

《望月有感》

唐朝:白居易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樑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譯文

自從河南地區經歷戰亂,關內一帶漕運受阻致使饑荒四起,我們兄弟也因此流離失散,各自在一處。因爲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觸,便隨性寫成詩一首來記錄感想,寄給在浮樑的大哥、在於潛的七哥,在烏江的十五哥和在符離、下邽的弟弟妹妹們看。

家業在災年中蕩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東。

戰亂過後田園荒蕪寥落,骨肉逃散在異鄉道路中。

弔影傷情好像離羣孤雁,漂泊無蹤如斷根的秋蓬。

同看明月都該傷心落淚,一夜思鄉心情五地相同。

註釋

⑴河南:唐時河南道,轄今河南省大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區。

⑵關內:關內道,轄今陝西大部及甘肅、寧夏、內蒙的部分地區。

⑶阻飢:遭受饑荒等困難。

⑷浮樑大兄:白居易的長兄白幼文,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間任饒州浮樑(今屬江西景德鎮)主簿。

⑸於潛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長子,時爲於潛(今浙江臨安縣)縣尉。

⑹烏江十五兄:白居易的從兄白逸,時任烏江(今安徽和縣)主簿。

⑺符離:在今安徽宿縣內。白居易的父親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離。

⑻下邽:縣名,治所在今陝西省渭南縣。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時難年荒:指遭受戰亂和災荒。荒,一作“飢”。

⑽世業:祖傳的產業。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業田”,人死後,子孫可以繼承“世業田”。

⑾羈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蕪零落。

⒀干戈:古代兩種兵器,此代指戰爭。

⒁弔影:一個人孤身獨處,形影相伴,沒有伴侶。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們相隔千里,皆如孤雁離羣。

⒃辭根:草木離開根部,比喻兄弟們各自背井離鄉。

⒄九秋蓬:深秋時節隨風飄轉的蓬草,古人用來比喻遊子在異鄉漂泊。九秋,秋天。

⒅鄉心:思親戀鄉之心。

⒆五處:即詩題所言五處。

鑑賞

這是一首感情濃郁的抒情詩。全詩意在寫經亂之後,懷念諸位兄弟姊妹。

此詩讀來如聽詩人傾訴自己身受的離亂之苦。在這戰亂饑饉災難深重的年代裏,祖傳的家業蕩然一空,兄弟姊妹拋家失業,羈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後的故鄉田園,一片寥落悽清。破敝的園舍雖在,可是流離失散的同胞骨肉,卻各自奔波在異鄉的道路之中。詩的前兩聯就是從“時難年荒”這一時代的災難起筆,以親身經歷概括出戰亂頻年、家園荒殘、手足離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苦難的現實生活。接着詩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離散各在一方,猶如那分飛千里的孤雁,只能弔影自憐;辭別故鄉流離四方,又多麼像深秋中斷根的蓬草,隨着蕭瑟的西風,飛空而去,飄轉無定。“弔影分爲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兩句,一向爲人們所傳誦。詩人不僅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作了形象貼切的比擬,而且以弔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賦予它們孤苦悽惶的情態,深刻揭示了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孤單的詩人悽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他想: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在這裏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愁的圖景,從而收結全詩,創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這首詩約作於公元799年秋至800年春之間。其時詩人到符離(今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亂後過流溝寺》詩,流溝寺即在符離。題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詩人自己均在符離,因此合起來就有五處。公元799年(貞元十五年)春二月,宣武(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節度使董晉死後部下叛亂。三月,彰義(治所在今河南省汝南縣)節度使吳少誠又叛亂。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馬去攻打,戰事發生在河南境內。平叛戰爭規模較大,時間亦長。此即詩題所言“河南經亂”。當時南方漕運主要經過河南輸送關內。由於“河南經亂”使得“關內阻飢”。值此人禍天災紛至沓來之際,田園荒蕪,骨肉離散,詩人自不免憂國思親,傷亂悲離。就在這一年秋天,白居易爲宣州刺史所貢,第二年春天在長安考中進士,旋即東歸省親。這首詩大約就寫於這一時期。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4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註釋

1.泉眼:泉水的出口,因爲小,故稱泉眼。

2.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

3.尖尖角:還沒有放開的嫩荷葉的尖端。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爲祕書監。工詩。爲“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古詩賞析

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

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一個“惜”字,化無情爲有情,彷彿泉眼是因爲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爲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

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隻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後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5

於易水送人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髮上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詩鑑賞

這首詩是駱賓王詠荊軻的,正像賈誼憑弔屈原一樣,是從其類以見志的。駱賓王本是才高志遠的人,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張子房之下。卻落得失路艱虞,沉淪下僚,甚至入獄失去自由。他的積憤是蓄積已久的。早在永徽年間,馬戴、裴行儉任吏部侍郎時,負責選拔官吏。裴行儉認爲四傑浮躁淺露,並斷言他們才名有之,爵祿蓋寡。這句斷言幾乎決定了他們日後的悲慘命運。駱賓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

當他身臨易水送客時,對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的荊軻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並因此恨不逢燕丹。詩人作這首詩,是想借詠懷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達久積於胸的鬱鬱不平之心。

起句此地別燕丹,這裏就是荊軻與燕丹告別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個字飽含激情,點出時間、地點,並將詩的主人公推向了前臺。雖未明確點出荊軻,實際卻是站在荊軻角度說話。繼而用一個典故,飽含深情地憶起這場悲劇的一個壯烈場面:壯髮上衝冠,生動而傳神地再現了當時燕丹及其賓客白馬縞素送荊軻的情景,高漸離擊築,宋如意與之相和。每個人都怒髮衝冠,淚流滿面。荊軻誦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義無返顧地登車而去。幾句豐富形象鮮明的詩句,將讀者帶到遠古的歷史事件中。

緊接着,詩人的筆鋒陡轉,又將讀者帶回了現實:昔時人已沒,古代的英雄豪傑已經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猶寒,結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着,一個寒字,卻增添了幾許肅然、凜然,移情於景,闡明和拓深了主旨。兩句詩,是由陶淵明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之感演化而來,但有青出於藍之功效,比原句更顯含蓄雅緻。讀起來給人悄然動容之感。

荊軻刺秦有勇無功之事歷來是詩人詠懷的熱點。

而駱賓王這首絕句,寥寥二十個字,感人至深。荊軻刺秦王之事,是人盡皆知的。因此駱賓王作這首詩,並非爲了敘事,而在於以景寓情。如結句,情景交融。

詩中意象跳躍較大,但脈絡清晰流暢,從始至終,一氣呵成。平易中見工巧。可看作是駱賓王坦易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正如清毛先舒在《詩辯坻》中所評論這首詩說:

臨海《易水送別》借軻、丹事,用一‘別’字映出題面,餘作憑弔,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而遊刃如此,何等高筆!

這首詩題爲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我們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容想象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爲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此詩題爲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作爲送別詩的一格,這首絕句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吧。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6

《買花》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爲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買花》譯文

這一年暮春,長安城中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原來是到了牡丹盛開的時節,長安城裏的名門大戶紛紛相隨前去買花。

牡丹花的價錢貴賤不一,價錢多少以花的品種來定。

這裏的牡丹有的枝繁葉茂,鮮紅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絹的價錢。

它們被精心呵護着,主人還給張上了帷幕,築起了樊籬。

辛勤澆灌之餘還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顏色還和以前一樣鮮豔。

家家習以爲俗,更沒有人認爲是錯的。

有一個老農無意中也來到了買花的地方。

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頭長嘆,然而此嘆又有誰在意呢:

這一叢深色的牡丹花價錢相當於十戶中等人家一年的賦稅了。

《買花》註釋

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長安。

喧喧:喧鬧嘈雜的聲音。度:過。

無常價:沒有一定的價錢。

酬直:指買花付錢。直:通“值”。

灼灼:色彩鮮豔的樣子。

戔(jiān)戔:細小,微少的樣子;一說“委積貌”。五束素:五捆白絹,形容白花的姿態;一說指花的價錢。

幄幕:篷帳簾幕。一作“帷幄”。

織:編。巴:一作“笆”。

移來:從市上買來移栽。一作“遷來”。

習爲俗:長期習慣成爲風俗。

迷不悟:迷戀於賞花,不知道這是奢侈浪費的事情。

田舍翁:農夫。

喻:知道,瞭解。

深色花:指紅牡丹。

中人:即中戶,中等人家。唐代按戶口徵收賦稅,分爲上中下三等。

《買花》鑑賞

《買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爲組詩《秦中吟十首》的最後一首,也是廣爲傳誦的一首。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四百二十五。

這首詩,通過對“京城貴遊”買牡丹花的描寫,揭露了社會矛盾的某些本質方面,表現了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從買花處所發現了一位別人視而不見的“田舍翁”,從而觸發了他的靈感,完成了獨創性的藝術構思。

此詩通過敘寫長安貴族買牡丹花的場面,揭露了當時上層統治者奢侈豪華、揮金如土的腐朽生活,深刻反映了剝削與被剝削之間的矛盾。詩分兩部分,前十四句,寫京城貴族買花;後六句,寫田舍翁感嘆買花。全詩行文曉暢,對比鮮明,諷刺辛辣,具有較深的社會意義。

京城的春季將要過去,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奔馳着喧鬧不已的車馬。都說是牡丹盛開的時節,呼朋引伴、爭先恐後地趕去買花。一開頭用“帝城”點地點,用“春欲暮”點時間。“春欲暮”之時,農村中青黃不接,農事又加倍繁忙,而皇帝及其臣僚所在的長安城中,卻“喧喧車馬度”,忙於“買花”。“喧喧”,屬於聽覺:“車馬度”,屬於視覺。以“喧喧”狀“車馬度”,其男顛女狂、笑語歡呼的情景與車馬雜沓、填街咽巷的畫面同時展現,真可謂聲態並作。下面的“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是對“喧喧”的補充描寫。借車中馬上人同聲相告的“喧喧”之聲點題,用筆相當靈妙。

這四句寫“買花去”的場面,爲下面寫以高價買花與精心移花作好了鋪墊。接着便是這些驅車走馬的富貴閒人爲買花、移花而揮金如土。“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戔戔”,委積貌,形容二十五匹帛堆積起來的龐大體積。古代以五匹爲一束。“五束素”,即二十五匹帛。《新唐書·食貨志》:“自初定"兩稅"時錢輕貨重,······絹匹爲錢三千二百。”當時正行“兩稅法”,一匹絹爲三千二百,那麼“五束素”便爲錢八萬。一株開了百朵花的紅牡丹,竟售價八萬,其昂貴的確驚人。那麼“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其珍惜無異珠寶,也就不言而喻了。

家家以弄花爲習俗,人人執迷不悟。以上只作客觀描繪,直到“人人迷不悟”,才表露了作者的傾向性;然而那“迷不悟”的確切含義是什麼,仍有待於進一步點明。白居易的有些諷諭詩,往往在結尾抽象地講道理、發議論。這首詩卻避免了這種情況。當他目睹這些狂熱的買花者揮金如土,發出“人人迷不悟”的感慨之時,忽然發現了一位從啼飢號寒的農村“偶來買花處”的“田舍翁”,看見他在“低頭”,聽見他在“長嘆”。這種極其鮮明、強烈的對比,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本質。在熱鬧喧譁的買花場景中,詩人不失時機地攝下了“低頭獨長嘆”的特寫鏡頭,並以極其鮮明強烈的對比,從“低頭”的表情與“長嘆”的聲音中挖掘出全部潛臺詞:僅僅買一叢“灼灼百朵紅”的深色花,就要揮霍掉十戶中等人家的稅糧!揭示了當時社會“富貴閒人一束花,十戶田家一年糧”的貧富差距。最後這一警句使讀者恍然大“悟”:那位看買花的“田舍翁”,倒是買花錢的實際負擔者!推而廣之,這些“高貴”的買花者,衣食住行,都是來源於從勞動人民身上榨取的“賦稅”。詩人藉助“田舍翁”的一聲“長嘆”,尖銳地反映了剝削與被剝削的矛盾。敢用自己的詩歌創作譜寫人民的心聲,這是十分可貴的。

《買花》創作背景

公元810年(唐憲宗元和五年)前後,白居易創作了組詩《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帶地方。詩前小序曰:“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爲《秦中吟》。”此詩爲其中第十首。

與白居易同時的李肇在《唐國史補》裏說:“京城貴遊,尚牡丹三十餘年矣。每春暮,車馬若狂,以不耽玩爲恥。執金召鋪宮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值數萬者。”這就是創作此詩當時的社會背景。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7

偏承雨露潤毛衣,黑白分明衆所知。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閒語上龍墀。

化爲金印新祥瑞,飛向銀河舊路岐。

莫怪天涯棲不穩,託身須是萬年枝。

譯文:

偏偏受上天的恩澤,雨露溼潤了喜鵲的羽毛,黑白分明的毛色是大家共知的。

高處營建的巢穴靠近着鳳凰的棲息處,閒靜時上到龍墀處“喳喳”地叫着。

山鵲化爲金印的傳說預兆着祥瑞氣,飛向九天銀河做牛郎織女相會的橋樑。

不要怪天涯飄泊居無定所,能託身一處便是萬年的瓊枝。

註釋:

營巢:築巢。

鳳闕:漢代宮闕名。皇宮的美稱。

龍墀:皇宮的臺階。

萬年枝:年代悠久的大樹,喻指唐王朝。

簡析:

“偏承雨露潤毛衣”表層意思是鵲經雨承露而羽毛潤澤的姿態,暗寓自己受到帝王恩澤。

“黑白分明衆所知”寫鵲的羽毛有明顯的黑白兩種顏色,暗喻自己有愛憎分明的品行。

“高處營巢親鳳闕”暗喻自己曾在朝爲官。

“飛向銀河舊路岐”化用喜鵲爲牛郎織女在銀河上架橋的傳說,表達自己隱居南安、心繫朝廷的中心。

“莫怪天涯棲不穩,託身須是萬年枝。”是說自己如今棲身天涯,遷徙不定,能夠託身的只有唐王朝,抒發了詩人去國懷鄉之痛和不忘君恩,是非分明的愛國情懷。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8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註釋

1.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

2.北斗、南鬥:星宿名。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3.偏:偏偏,表示出乎意料。

4.新透:第一次透過。

譯文

夜深了,月兒向西落下,院子裏只有一半還映照在月光中;橫斜的北斗星和傾斜的南鬥星掛在天際,快要隱落了。就在這更深人靜、夜寒襲人的時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你聽,冬眠後小蟲的叫聲,第一次透過綠色紗窗傳進了屋裏。

這首詩寫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構思新穎別緻。詩人選取了靜寂的散發着寒意的月夜爲背景,從夜寒中顯示出春天的暖意,從靜寂中顯示出生命的萌動,從幾聲蟲叫引起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美好聯想。

點評

《月夜》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着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讚頌。“蟲聲新透綠窗紗”一句,展現詩人捕捉物象的敏銳能獨特的審美視角,特別是一個“透”字,寫出了“感覺”,可謂傳神。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爲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着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爲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了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闌干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徵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爲月輪西斜,詩以星斗闌干爲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入有着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入。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注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着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爲春天表徵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藉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爲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淨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着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爲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只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緻,決定於感受的獨特。

唐代田園詩成爲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家。然而。能彷彿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爲寥寥。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9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作品賞析】

這首詩作於759年(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亂髮生後的第五年。在此之前,杜甫被迫辭掉華州司功參軍職務,爲生計所迫,攜帶妻子,翻山來到邊遠的秦州。杜甫對大唐朝廷,竭忠盡力,丹心耿耿,最後卻落得棄官漂泊的窘境。即便是在關山難越、飢寒交迫的情況下,仍始終不忘國家民族的命運。這樣的不平際遇,這樣的高風亮節,和詩中女主人公是很相像的。因此,這首詩既反映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又體現了詩人的主觀寄託。詩中人物悲慘的命運與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強烈的對照,既讓人同情,又令人敬佩。詩人用“賦”的手法描寫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時用“比興”的手法讚美了她高潔的品格。全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感人肺腑,能強烈地引起讀者的共鳴,是杜甫詩中的佳作。

全詩分三段,每段八句。第一段寫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第二段,佳人傾訴被丈夫拋棄的大不幸。第三段,讚美佳人雖遭不幸,尚能潔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開頭兩句點題,上句寫其貌之美,下句寫其品之高。又以幽居的環境,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着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以上四句是是第三人稱的描狀,筆調含蓄蘊藉。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從此處以下轉爲第一人稱的傾訴,語氣率直酣暢。當年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兄弟們慘遭殺戮。官位高也沒有什麼用,他們死後連屍骨都得不到收殮。“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這裏指長安。756年(天寶十五年)六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官高”呼應上文的“良家子”,強調絕代佳人出自貴人之家。“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這四句託物興感,刻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宋代的劉辰翁評論說:“閒言餘語,無不可感。”“轉燭”,以風中的燭光,飄搖不定,比喻世事轉變、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詩人以形象的比喻,寫負心人的無義絕情,被拋棄的人傷心痛苦。在佳人傾訴個人不幸、慨嘆世情冷漠的言辭中,充溢着悲憤不平的情緒。一“新”一“舊”、一“笑”一“哭”,強烈對照,被遺棄女子聲淚俱下的痛苦之狀,如在目前。夜合花朝開夜合,所以說“知時”。鴛鴦則多雌雄成對,生活在水邊。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這幾句似悲似訴,佳人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潔端麗之意。同時,可見佳人居家環境的簡陋清幽,生活的清貧困窘。浦起龍評論說:“這二句,可謂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無此語也。”它出自《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載清載濁。”但在這首詩中,有多種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以新人舊人爲清濁,或以前華後憔爲清濁,或以在家棄外爲清濁,或以守貞爲清、改節爲濁。還有人認爲: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婦人爲夫所愛,世人便認爲她是清的;爲夫所棄,世人便認爲她是濁的。另一種解釋是佳人怨其夫之辭。人處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在山,沒有什麼能影響其清澈。佳人的丈夫出山,隨物流蕩,於是就成了山下的濁泉。而她則寧肯受飢寒,也不願再嫁,成爲那濁泉。這就像晉代孫綽《三日蘭亭詩序》所說的那樣:“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談!非以停之則清,混之則濁邪?情因所習而遷移,物觸所遇而興感。”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末尾幾句以寫景作結,刻畫出佳人的孤高和絕世而立,畫外有意,象外有情。在體態美中,透露着意態美。這種美,不只是一種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種理想美。詩句暗示讀者,這位時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經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勁節的綠竹,有着高潔的情操。詩的最後兩句,爲後人激賞,妙在對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僅憑“翠袖”、“修竹”這一對色澤清新而寓有興寄的意象,與天寒日暮的山中環境相融合,便傳神地刻畫出佳人不勝清寒、孤寂無依的幽姿高致。

這首五言古體詩,從開篇一路下來,都是“說”,到了結尾兩句,才以一幅畫面忽然結束。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裏。他沒有拿一個結局去遷就讀者的胃口,而是用一個懸念故意吊着讀者的胃口。讀過這首詩的人,一閉上眼睛,就會在腦海裏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絕世美貌卻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風中,在黃昏裏,衣裳單薄,孤伶伶地站在那裏,背靠着一叢竹,眼裏流露着哀愁。

在古代,以棄婦爲題材的詩文不乏佳作。如《詩經·衛風》中的《氓》,漢樂府裏的《上山採蘼蕪》等,而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寫被廢棄的陳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兩句,正是杜甫《佳人》詩題的來源。杜甫很少寫專詠美人的詩歌,《佳人》卻以其格調之高而成爲詠美人的名篇。山中清泉見其品質之清,侍婢賣珠見其生計之貧,牽蘿補屋見其隱居之志,摘花不戴見其樸素無華,採柏盈掬見其情操貞潔,日暮倚竹見其清高寂寞。詩人以純客觀敘述方法,兼採夾敘夾議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個在戰亂時期被遺棄的上層社會婦女所遭遇的不幸,並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從而使這個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0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註釋

1、抱:圍繞。

2、長夏:盛夏。

3、微軀:微賤的身軀,人自指。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樑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鷗鳥互相追逐嬉戲,親親熱熱。妻子在紙上畫着棋盤,小兒敲針作魚鉤。我老了,多病的身體需要的只是治病的藥物,除此之外,還有別的什麼奢求呢?

賞析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在幾個月之前,詩人經過四年的流亡生活,從同州經由綿州,來到了這不曾遭到戰亂騷擾的、暫時還保持安靜的西南富庶之鄉成都郊外浣花溪畔。他依靠親友故舊的資助而辛苦經營的草堂已經初具規模;飽經離鄉背井的苦楚、備嘗顛沛流離的艱虞的詩人,終於獲得了一個暫時安居的棲身之所。時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華,一派恬靜幽雅的田園景象。詩人拈來《江村》詩題,放筆詠懷,愉悅之情是可以想見的。

本詩首聯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詩關緊的話,提挈一篇旨意。中間四句,緊緊貼住“事事幽”,一路敘下。樑間燕子,時來時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鷗,忽遠忽近,相伴而相隨。從詩人眼裏看來,燕子也罷,鷗鳥也罷,都有一種忘機不疑、樂羣適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靜,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詩人愜心快意:老妻畫紙爲棋局的癡情憨態,望而可親;稚子敲針做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覺可愛。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釣,村居樂事,件件如意。經歷長期離亂之後,重新獲得家室兒女之樂,詩人怎麼不感到欣喜和滿足呢?結句“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雖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詞,而骨子裏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證必有;曰“更何求”,正說明已有所求。杜甫確實沒有忘記,自己眼前優遊閒適的生活,是建築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壓痛點。一旦分祿賜米發生了問題,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所以,我們無妨說,這結末兩句,與其說是幸詞,倒毋寧說是苦情。艱窶貧困、依人爲活的一代詩宗,在暫得棲息,杜甫能安居的同時,便吐露這樣悲酸的話語,實在是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強烈控訴。

中聯四句,從物態人情方面,寫足了江村幽事,然後,在結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關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題,最爲簡淨,最爲穩當。

《江村》一詩,在藝術處理上,也有獨特之處:

一、是復字不犯復。此詩首聯的兩句中,“江”字、“村”字皆兩見。照一般做律詩的規矩,頷、頸兩聯同一聯中忌有復字,首尾兩聯散行的句子,要求雖不那麼嚴格,但也應該儘可能避復字。現在用一對復字,就有一種輕快俊逸的感覺,並不覺得是犯復了。這情況,很象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來救正,復字也要用復字來彌補。況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兩個疊字“事事”,這樣一來,頭兩句詩在讀起來的時候,就完全沒有枝撐之感了。

二、是全詩前後齧合,照應緊湊。“樑上燕”屬“村”,“水中鷗”屬“江”:“棋局”正頂“長夏”,“釣鉤”又暗寓“清江”。頷聯“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兩“自”字,兩“相”字,當句自對:“去”“來”與“親”“近”又上下句爲對。自對而又互對,讀起來輕快流蕩。頸聯的“畫”字、“敲”字,字皆現成。且兩句皆用樸直的語氣,最能表達夫妻投老,相敬彌篤,稚子癡頑,不隔賢愚的意境。

三、是結句,忽轉悽婉,很有杜甫詠懷詩的特色。杜甫有兩句詩自道其做詩的甘苦,說是“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至後》)。此詩本是寫閒適心境,但他寫着寫着,最後結末的地方,也不免吐露落寞不歡之情,使人有悵悵之感。杜甫很多登臨即興感懷的詩篇,幾乎都是如此。前人謂杜詩“沉鬱”,其契機恐怕就在此處。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1

創作背景

詩人晚年遭受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於上饒地區的農村。在遠離戰爭前線的村莊,寧靜的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受到田園氛圍感染的詩人有感於春天來臨的喜悅而寫下此詩。

原文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着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着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着。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着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

首聯寫時間和自然景物。生動地描寫了春天時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着,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着地面,彷彿在春天的煙霧裏醉得直搖晃。“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景物寫活,使讀者彷彿感受到那種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氣氛,讀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動着春的脈搏。

頷聯寫村中的原野上的楊柳,“拂”,“醉”,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豔陽高照,煙霧迷濛,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頸聯和尾聯寫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羣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早,趁着颳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兒童的歡聲笑語,興致勃勃地放風箏,使得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爲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前兩句的物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村居》這一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着歡快的情緒,字裏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2

《楊花》原文

不鬥穠華不佔紅,自飛晴野雪濛濛。

百花長恨風吹落,唯有楊花獨愛風。

《楊花》譯文

楊花不屑與春日百花爭濃鬥豔,在晴日的野外柳絮像漫天飛雪一樣獨自飛舞。

百花都討厭自己被風吹落,唯獨只有柳絮更喜愛來風吹動。

《楊花》註釋

穠華:盛開的花朵。

《楊花》簡析

《楊花》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是一首詠物小詩,詩中作者刻畫了楊花隨風飄蕩的特徵以及異於衆花的特點,通過託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自己追求自由生活以及獨立人格的理想。全詩採用比對手法,並前兩句又與後兩句遙相呼應。

“不鬥穠華不佔紅,自飛晴野雪濛濛”,起筆奇峻峭拔,以高歌“大江東”式的豪放筆致,讚賞楊花的品格,造成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雪”字,既點明楊花的雅潔,色自如玉,又暗含它冰姿娟娟、“縈盈豔曳”的體態。它既未委棄於塵土,也不隨逐流水。“自飛”表明它能主宰自己。“晴野”,交待地點,蔚藍的萬里晴空,飛舞着萬點銀雪,意境深邃幽美。第二句詩,是爲三、四句伏根。由它“自飛晴野”很自然地聯想到植身沃野的百花,順接自然,語氣蟬聯。

“百花長恨風吹落,唯有楊花獨愛風”,一個“長”字,極寫百花對風恨之久、恨之深,藉此來襯托楊花。這兩句詩,一“恨”一“愛”,把百花與楊花兩兩互對相映,充分展現了楊花奮發向上、不同流俗、不畏狂飆的高標。這決不是“惟解漫天作雪飛”的“無才思”的飛花。那不爭華鬥豔、“獨愛風”而“自飛晴野”的楊花,正是詩人情懷的自我表露,借楊花來寄慨言志。

全詩未有雕章琢句,只隨筆點染,運甩優美質樸、高度形象化的語言,歌詠楊花的天生麗質翻“獨愛風”的高標。

《楊花》鑑賞

這是一首詠物詩。它着重刻畫了楊花(柳絮)隨風飄蕩的特徵。首句寫其不比桃李之繁茂,也沒有其它花常有的紅豔,是陪襯,以下寫其隨風而舞,所以獨異羣花,不怕風而愛風,也是用“惟有”兩字勾勒,突出了它的特點。大凡詠物的詩,都要別有寄託,才能小中見大,具有社會意義。如果只是單純的詠物,則往往不免陷於小巧,初看似乎新穎可賞,細玩則缺乏餘味,如此詩即是。

《楊花》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楊花的的自由自在、天性恬淡是文人墨客們詠歎的對象,作者又生於晚唐後期,多與詩人釋貫休、皮日休、陸龜蒙、方幹、韓偓等來往,崇尚淡泊閒悠的生活。詩人看到春天的楊花不與那些紅花綠草爭風頭,一身素淡,聯想到自己在官場的生活,遂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淡泊之情。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3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譯文:

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譁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黃的微光。

註釋:

1、鹿柴(zhi):柴同寨,柵欄。此爲地名。

2、但:只。聞:聽見。

3、返景:夕陽返照的光。景古時同影。

4、照:照耀(着)。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詩的絕妙處在於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大凡寫山水,總離不開具體景物,或描寫嶙峋怪石,或描繪參天古木,或渲染飛瀑懸泉,其着眼點在於景物之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我們走進深山密林都有這樣的經驗:山中分明杳無人跡,卻突然聽到有人說話的,前後左右環視尋覓,又見不到一絲人影。反襯出的是長久乃至永恆的空和寂。待人語響過,山林復歸於靜,而由於剛纔的那一陣響,此時的空寂便會更加觸人心目。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景,日光,返景,夕陽返照的餘暉。深林本就幽暗,林間下有青苔,更強調了其幽暗。夕陽斜斜地投進深林,又透過枝葉間的縫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讀來,會覺得這一抹餘暉,給幽暗的深林帶來了一線光亮,給冷冷的青苔帶來了一絲暖意。但稍加體會就會感到,實際恰與此相反。斜暉帶來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所構成的強烈對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這首詩創造了一種幽深而光明的象徵性境界,表現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禪過程中的豁然開朗。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4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註釋

①張儉(jiǎn):東漢末期,張儉被反誣爲結黨營私,在困迫中逃亡,一路上受人保護,其投宿人家多被治罪牽連。譚詩第一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說,譚不願亡命,貽累親友。

②東漢時,杜根曾上書要求鄧太后把政治權交給安帝。太后大怒,命人把杜根裝入袋中摔死,執法者同情他,讓他逃過一劫。太后死後,他又復官。譚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未能上書太后,請其歸政光緒,有愧杜根。

③譚這一句詩的意思是:新黨既不宜逃,又不宜諫,只有訴諸武力。今所謀既不成功,譚視死如歸,亦甘之如飴。

④比喻去者和留下的都是光明磊落、肝膽相照,像崑崙山一樣巍峨高大。

譯文

望門投宿想到了東漢時的張儉,希望你們能像東漢時的杜根那樣,忍死求生,堅持鬥爭。即使屠刀架在了我的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來的同志們,都是像崑崙山一樣的英雄好漢。

鑑賞

首先,趙文的解釋使譚詩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義有所重複,這在絕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這樣解使得整首詩尤其詩的後兩句的詩意表達總是不那麼暢快淋漓,不僅不甚吻合詩人寫作該詩時的悲壯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異於先對象性描述後自我性抒說的絕句表達方式。再者,趙文似乎文字互有牴觸。他一下子說“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爲,一下子又說“去留”是指代出走與留下之行爲的行爲者,究竟指代什麼,文中含混不定。

本人明確地認爲:其一,“崑崙”不是指人,而是指橫空出世、莽然浩壯的崑崙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詩人的該詩句中,“去留”不是一個字義相對或相反的並列式動詞詞組,而是一個字義相近或相同的並列式動詞詞組;其三,“肝膽”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氣;其四,“去留肝膽兩崑崙”的總體詩義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之氣吧!也即是“留得肝膽若崑崙”的意思。——此詩頗近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味道。

我爲什麼這樣解?因爲本人認爲,解詩不能僅着手於詞字,更要着手於詩的總體寓意,並且要尤其着手於詩人寫作該詩的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心理狀態。特別是對這樣一種反映重大歷史事件,表達正義呼聲和抒說自我胸懷的作品,更要從作者當時所處的背景、環境和心情、心境出發去仔細揣摩。

大家知道,該詩是譚嗣同就義前題在獄中壁上的絕命詩。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明定國是”詔書,宣佈變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譚嗣同當時拒絕了別人請他逃走的勸告(康有爲經上海逃往香港,梁啓超經天津逃往日本),決心一死,願以身殉法來喚醒和警策國人。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詩的前兩句,表達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門投止”地匆忙避難出走,使人想起高風亮節的張儉;一些人“忍死須臾”地自願留下,並不畏一死,爲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樣高風亮節的杜根那樣,出來堅貞不屈地效命於朝廷的興亡大業。詩的後兩句,則意爲: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揚;仰笑蒼天,凜然刑場!而留下的,將是那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

“去留”的“去”字,這裏是指一種行爲趨向,意爲“去留下”,“去留得”,沒有很實在的意義。譚嗣同是湖南瀏陽人。據我所知,南方方言和現在的普通話一樣,下面這種用法是常有的:用“去”去輔助另一個動詞構成一個動詞詞組或動詞短語,而這個動詞詞組或動詞短語的含義大致就是後一個動詞的含義,如“去想一下”,“去死吧”,“明天去做什麼”等等。這裏的“去”字,並不表示空間上的去這裏去那裏,而是表示時間上的行爲、事態之趨勢和傾向。也就是說,“去”可表空間意義上的位移,也可表時間意義上的發生。從整首詩的意思來看,“去留肝膽兩崑崙”中的“去”,應是時間意義上的“去”,而不是空間意義上的“去”。很多人的理解,包括趙金九先生,恰恰是把它當作空間意義上“去”。而我們所流行的各種解釋,都是這樣思維定勢。我想,那時的官話或北方話也應有這種用法吧?“去”字的這種重要語義,《現代漢語詞典》、《辭海》都有記載。

當然,“去留肝膽兩崑崙”這樣寫,是詩句表達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義在於指代自己如莽莽崑崙一樣的浩然肝膽之氣。實際上,直接從字面上去解,去留下如崑崙一樣的“肝”(一崑崙)和如崑崙一樣的“膽”(一崑崙),這不也一樣表達了詩人的視死如歸、浩氣凜然和慷慨悲壯嗎?正是那種強烈的崇高感和悲壯感,激勵着詩人不畏一死、凜然刑場。而這句所表達的,正是那種震撼人心靈的、自赴一死的強烈崇高感和強烈悲壯感。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5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註釋:

1、撐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

2、蓮:詩中指白荷花結的蓮蓬。

3、解:明白,懂得,知道。

4、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5、浮萍: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翻譯:

一個小孩撐着小船,

偷偷地採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跡,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賞析:

這首詩好比一組鏡頭,攝下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緻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採蓮圖。

夏天到了,村邊的池塘裏景色迷人。碧綠的荷葉,一片連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傘,撐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經開放,還有的花已經謝了,露出了一個個綠色的小蓮蓬。

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頭上扎兩個髻,穿一身紅衣褲,蹦蹦跳跳地從家中出來,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興地跳上一條小船,解開船繩,拿起船槳,划向池塘的深處。小男孩一邊欣賞美麗的荷花,一邊摘了幾個蓮蓬,划船回來。可是他不知道隱藏自己的行蹤,小船衝開浮萍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痕跡。

這情景被詩人看在眼裏,他微微一笑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6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行》譯文

山野中的寺廟把晴空下的樹林分開了,山亭好似穿行在晚霞之間。

幽靜的山野春色深深,沒有遊人欣賞;漫行其中只見松花飄落。

《山行》譯文二

山野寺廟把林子分開了,山亭好像從晚霞中間飄過。

春已經深了,可是從沒有遊客到來,我一路走來只見到松花紛紛飄下而落滿地。

《山行》註釋

山行:在山裏行走。

野寺:山野中的寺廟。

分:分開。

晴樹:晴空下的樹林。

山亭:山間供人憩遊的一種開敞的小型建築。

過:飄掠,飄過。

松花:又叫鬆黃,指馬尾松開的球形或卵圓形花。

《山行》賞析

《山行》是清代詩人施閏章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吟詠山野春景,描繪了一幅美麗、清幽的春天日暮的山景圖。前兩句描寫黃昏時刻山野的豔麗景色:山野之中的寺廟爲綠樹所簇擁,晚霞飄過山亭;後兩句寫山野之幽靜:正是美麗春天卻沒有遊人來欣賞,一路上只有松花在不停地飄落。全詩共四句,句句寫景,一、三句靜,二、四句寓動於靜而愈顯其靜,手法新巧別緻,描寫精妙。

“野寺分晴樹,山亭過晚霞。”描寫黃昏時刻山野的豔麗景色。“野寺分晴樹”擺出兩樣事物:野寺與晴樹。前者說明地處荒僻,人跡罕至;後者說明天朗氣清,春天的樹翠油油的,一派生機。在它們中間用了一個“分”字,好像是把彼此分隔開了。孟浩然有“綠樹村邊合”(《過故人莊》)句。這“分”與“合”恰相反,而其意卻是說綠樹擁着野寺;或是說綠樹將村莊包圍了起來,都表明樹多。次句也是兩樣事物:山亭與晚霞。這裏用了一個“過”字,山亭似徐徐穿行在晚霞之間,賦予山亭以某種生命,化靜爲動點活境界,平添情趣。這兩句的景色有淡素,有明媚,也有豔麗;但總的還是淡素較多。

“春深無客到,一路落松花。”兩句寫山野之幽靜,沒有遊人欣賞。轉寫到人事,點明無客人來,只有詩人自己,漫行在山間小路上,只見松花飄落,一片靜謐,人與自然達到了和諧的統一。“春深無客到”這句應首句的“野寺”,與上面的自然色彩是諧調的。它也與首句一樣寫靜。不見人影,不聞喧譁,寫靜而無板澀之嫌、沉悶之弊,卻在總體靜謐的意境中嵌入“深”“到”二字,又微微地點綴了某些動態、生機,活躍了畫面。“一路落松花”,此句點明是“山行”,又是化靜爲動,落筆呈象,且又入聲。

全詩不以強烈的對比、映襯來強化畫境,而是細細地輕挑漫撥,來傳送寂靜中的些微動態,描寫精妙。同時在描寫中又特別注意色調的變幻:綠色的樹林、紅色的晚霞以及鋪滿地面的松花,在靜而動的山間畫圖中又染上了鮮明的色彩。此詩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及其安閒自得的樂趣,表達了詩人獨自山行時趨塵脫俗的感覺。四句詩,句句寫景,一、三靜,二、四寓動於靜而愈顯其靜,手法新巧別緻,作者越是絲毫不露聲色,愈見出“無客到”的山行道上這位“客”的恬淡閒適、怡然自得的情懷。王士禎稱其五言詩“有風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無縫”(《池北偶談》),由此詩來看並非過譽。

《山行》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年份不詳。深春四月的一個傍晚,詩人一人獨行、漫步山中,山野之春景引發了詩人之情思,因有此詩。

經典的古詩詞鑑賞17

憫農·鋤禾日當午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賞析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衆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繫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裏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繫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啓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象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裏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後,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