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6、最大的麥穗》優秀教案

本文已影響 2.43W人 

 教學要求: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16、最大的麥穗》優秀教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聯繫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這才識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讀題

2、上節課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學習了第一段。請大家再讀蘇格拉底的話。(多媒體出示圖片。師引讀,面對滿地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3、要表達蘇格拉底不給學生們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餘地,該如何用朗讀來表達,生再讀。

過渡:這節課,我們進一步探討弟子們爲何沒有摘到最大的麥穗?蘇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話到底有何目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能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讀講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2~6節,用“——”畫出弟子們摘麥穗時的表現的句子,用“~~”畫出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話。

2、交流:同學們讀得很投入,把你畫到的句子來交流一下。

3、四人組合作學習,讀中感悟。

師述:其實讀書有聲是個展示,合作討論也是一種學習形式。課文最大的麥穗如果是一個精神家園,那麼,只要你走進這個家園,動腦去思考,用心去討論,一定會有許多美麗的收穫,不信你就試試。

要求:⑴自由讀劃出的這些話,然後在小組中交流你體會到的。⑵把感悟到的通過朗讀表達。⑶最後小組長交流。

4、交流學習情況。

1)小組長交流弟子們表現的句子。

出示:“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株小麥搖晃着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抓住“兩手空空”、“如夢初醒”體會。

弟子們爲什麼會兩手空空?(圍繞下面問題展開)

“如夢初醒”是什麼意思?弟子們醒悟了些什麼?明白了些什麼?

【弟子們摘麥穗時很認真。(抓“埋頭”“低着頭”“用心挑挑揀揀體會)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眼光不夠開闊,這樣是找不到最大麥穗的。(啓發學生抓重點詞體會,“埋頭”、“低着頭”)

體會弟子們摘麥穗時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出示幾株麥穗圖〕,(啓發學生抓重點詞體會,“搖了搖頭”、“又……搖了搖頭”、“摘了幾穗……隨手扔掉了”)】

讀句子“雖然,弟子們也試着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

他們爲什麼這樣?(引讀,他們總認爲……他們總以爲……)

正因爲這樣,誰能用“雖然……但……”說說你對這些弟子們摘麥穗的有什麼看法?(如何評價他們)

他們的心情如何?(懊悔)讀中表達。

過渡:面對弟子們的表現,蘇格拉底有什麼想法。請大家自由讀讀他說的話,就能體會出。

(2)小組長交流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的話。

讀第5節蘇格拉底說的話,你要表達出蘇格拉底的什麼意思?(對弟子們的表現惋惜,方法的不對而不滿意)“到頭了”突出讀。(啓發,你這聲音老師聽上去不夠蒼老,“洪鐘”的意思是聲音渾厚、凝重、洪亮,練了再讀)

蘇格拉底又說了一段話,誰來讀一下?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嗎?你還體會到什麼?(對弟子們的教育是語重心長或意味深長)〔出示圖〕在小組裏讀的基礎上,交流體會。(各自感受一下,哪些詞突出讀了,在最能表達句子的意思的詞語下面加上?,再練讀一下)集體再來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讀到這,大家知道蘇格拉底用摘一棵最的麥穗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中我們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循循善誘)的人。

讀到這,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呢?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幾句話。過渡,蘇格拉底用摘最大的麥穗這件小小的事來教育學生們,含蓄地告訴學生們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他的學生聽懂了嗎?

  三、讀講第三段

1、引讀: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

出示並集體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抓重點詞語你體會到了什麼?這段話,使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並談談體會。同桌間可以相互交流。

2、交流學習情況。(有多人聯繫實際來談)

學生交流生活中的事例,師隨機板書(追求)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並出示名人名言。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達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爾扎克

誰能把感悟到的用朗讀表達。板書(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突出讀。

學到這,你希望一生中找到最大的麥穗嗎?爲了找到這最大的麥穗,你會怎麼做?

3、朗讀句子,小結。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生活實踐也告訴我們,名人名言告訴我們,一定要抓住眼前的機遇,完成當前的任務,這樣纔不會虛度光陰,一事無成,其實,我們的古人也說過這樣的話,讓我們共同回憶三年級學過的,《明日歌》。

  四、總結課文

學習本課後,你有什麼收穫?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然後交流。

一晃,一課將結束,我們興致勃勃地走進最大的麥穗這座精神的殿堂,我們徜徉其間,我們留戀往返,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發現自己變了,變得聰慧,變得有個性,變得更有創造性!

  五、作業

1、最後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一個具體例子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2、背最後自然段。

 附板書:

16最大的麥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實實在在

 《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講述了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麥地裏找一顆最大的麥穗,從中引導弟子們悟出了“人的一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遇”的道理。

初讀課文時,我不禁被蘇格拉底氣定神閒的哲人風範,以及他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

再讀課文,深入地探討本文的哲理。發現個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廣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讀懂文中蘊涵的哲理,確有一定的困難。假如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討論,看似輕鬆愉快,但恐怕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浮於表面,恐怕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反覆琢磨,決定採用導讀法。給自己的本課教學定了兩個原則: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二是既要讀懂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哲理,又要學生能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水到渠成。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一、抓主線導,層層深入。

本課我教學內容的重點(主線)就是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話引導讀懂人生的道路也是隻許進不許退。第二段話看似簡單,僅僅一句話,卻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的一聲斷喝,蘊涵着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行爲敲醒警鐘。讓學生明白了兩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樣走到麥地的盡頭,沒有收穫,沒有輝煌,美好年華,白白浪費。第三段話時,學生已讀懂蘇格拉底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的機遇,引導學生句句刨析理清這段話的三個層次,人生肯定有機遇;但未必碰見,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學生明白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我們也難以發現,難以把握;因此,抓住時機,拿在手中,抓住的纔是機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機遇也不是機遇。弟子感悟的道理纔會水到渠成。

二、讀悟結合,相機點撥。

教學中朗讀有助於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如果沒有仔細地朗讀,就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就會上不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

我始終認爲語文課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在應當讀的時候讀,應該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纔是真正的駕馭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由繮地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例如: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點撥學生讀出一些關鍵的詞語,讀出蘇格拉底那洪鐘般的聲音,品味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

三、尊重體驗,注意薰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着不同於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着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就告訴自己要留心多聆聽學生思想,允許磋商的地方。

但同時,我還注意在學生自己聯繫生活,聯繫實際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時,對學生不同於他人的觀察、思考稍加引導,給予學生深層次的薰陶。例如;我在導讀蘇格拉底的第三段話時,就試圖在語言訓練、思維訓練中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