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01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課文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繫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4、聯繫實際談談學了課文的體會,並試着寫寫自己的人生格言

教學重點

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領悟必須善於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難點

能夠聯繫實際,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直奔主題

1、這節課,我們繼續快樂地行走在這塊麥地中,聆聽蘇格拉底智慧的語言,去尋找那——(齊讀課題)最大的麥穗

2、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的過程中,蘇格拉底說了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投影出示)

3、有人說:哲學家的語言是深邃的語言,是精闢的語言,是智慧的語言。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句話入手,去領略這位哲學大師的智慧。

【導入言簡意賅,同時也醒目地提出了學習方向,從蘇格拉底的三句話入手,展開教學。】

二、解讀第一句話

“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1、指名讀

2、你們聽懂蘇格拉底的話了嗎?

”只許進不許退” 背後有什麼深意?用上所學的名言闡述你的理解。

3、蘇格拉底會以怎樣的語氣跟弟子們說這一句話呢?

出示:蘇格拉底 ( )對弟子們說:“你們去麥地裏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給學生自主訓練的平臺,爲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搭建有力的平臺——用名言闡述自己的理解,學以致用,爲學生深刻領悟文本創造了最大的可能。】

三、解讀第二句話

“你們已經到頭了。”

1、蘇格拉底說這話時,弟子們完成任務了嗎?他們表現如何?

2、蘇格拉底用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敲響了弟子的警鐘,帶着自己的理解讀,想象蘇格拉底的心情。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_________說:“你們已經到頭了。”(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

3、弟子們如夢初醒,說出“ 如夢初醒”的近義詞,想想弟子們明白了什麼?4、 弟子們不能完成任務,是因爲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

投影出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爲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着摘了幾穗,但並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爲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5、這段話對弟子們進行了什麼描寫?仔細體會弟子們的表現,揣摩弟子們的心理,呆會兒老師要進行現場採訪。

6、採訪不同表現的弟子,體會抓住時機的重要。

(埋頭前行的;摘了又隨手扔掉的;光看光搖頭的;兩手空空的)

7、隨機採訪麥地裏的小麥,強化抓住時機的重要性。

(顆粒飽滿的;比較瘦小的;準備嘲笑的;搖晃腦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們此刻的心情,他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固然我們可以像小麥一樣嘲笑弟子們,但我覺得弟子們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們能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他們剛纔的表現提一些建議嗎?

9、小結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採訪”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換位想象,揣摩體驗,感同身受,使學生收穫到了文字隱藏的東西,在“我是兩手空空的弟子”“我是麥穗”,兩次角色的變換中,他們對“茫茫麥田裏,抓住手中的一穗纔是最重要的”這一道理已有了認識;“爲弟子提建議”這一環節再一次將學生帶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與文本的主角對話,不斷地疊加、強化真切的體驗,使之聚集、生髮出新的深刻的認識。】

四、解讀第三句話

“這塊麥地裏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 蘇格拉底是怎麼對弟子們說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語氣指名讀

2、 明確兩個“最大的麥穗”不同的含義

3、 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格拉底僅僅在說“麥穗”嗎?還在說什麼?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麼說?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裏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

4、現在你還認爲弟子們走出麥地,手中空空如也嗎?他們收穫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這就是……

【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學生的情感此時已經有了一個“井噴”的慾望,此時的角色變換已超越了“角色變換”本身的含義,這是一次心靈與心靈的對話。】

五、解讀最後段落

“人的一生彷彿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1、齊讀

2、體會分號的用法,麥穗爲什麼要加上引號呢?體會雙引號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麥穗”、“飽滿的麥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義

4、再讀幾遍,看看這裏哪句話在你心中佔據的分量越來越大?

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這樣的道理蘇格拉底直接跟弟子們說了嗎?潛移默化間給弟子影響,這種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詩形容。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個高明的老師!

5、老師示範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幹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聯繫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6、指名聯繫實際理解。(教師點評)

7、創設情境,多反覆誦讀:“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纔是實實在在的。”

【通過對這段文字的品讀,學生已經理解了本文揭示的哲理,教師的示範理解降低了學生聯繫實際交流心得的難度,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通過交流有關把握機會的事例或名言,讓文本與學生之間產生心靈撞擊,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產生情感共鳴】

六、走出文本,回味無窮

1、同學們,走出那金燦燦的麥地,回首今天的快樂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獲,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會怎麼說?學着蘇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圖的例句說一說。

2、積累詩句:

明日歌(節選)

金縷衣

3、寫一段“與機會失之交臂”令自己遺憾深深的往事,細緻刻畫自己的心理活動

【“聽說讀寫”的訓練,極富開放性、生成性,空間大,易表達。既聯繫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又強化了對課文主旨的理解。】

【教學反思】

每次翻閱教學雜誌,點擊教學網頁,一股“簡單語文”的清新之風就會迎面撲來。拜讀、參研、深思……語文課簡簡單單教,紮紮實實練,追求簡單而有效,迴歸本色語文,就成了我本次公開課《最大的麥穗》的指導方向。

一節課下來,感悟頗多:

簡簡單單教語文絕不是把語文教學簡單化,而是追尋着語文教學的真實,一種真真實實地引導學生學生學習母語的過程;尋求着語文教學的樸實,一種樸樸實實地引領學生潛心會文的過程;展現着語文教學的平實,一種平平實實地啓發學生對話交流的過程;體現着語文教學的紮實,一種紮紮實實地進行雙基訓練的過程。“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語文教學追尋的簡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這樣的語文,是有效的簡單;這樣的簡單,有豐富的內涵。

課堂上,你走近學生,蹲下身子,讓課堂成爲學生自由馳騁的天地,他們回報你的是一個活力四射、生機勃勃的嶄新天地!

——學生做弟子,教師採訪:師生關係是形與影的自由親和,是聲與響的相得益彰。

——學生做麥穗,吐露心聲:他們的理解充滿善意的靈性,閃耀創造的光芒,擦出智慧的火花。

——教師範例,聯繫生活理解文本,學生跟進,與課文共舞:語文與學生的生活發生“碰撞”,生髮無限的活力和生機;教師與學生的見解產生“交融”,愉快輕鬆中教學目標水到渠成。

——柏拉圖的名言引路,學生寫自己的名言: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落實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生在字裏行間中自由生成,真情流露出對文本的個性化的感悟與創造性理解。

可見,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諦聽到日落月升的呼吸、蟲蟻鳥獸的歡歌、雲裏風裏的消息;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開掘潛能、催發真情、激盪憧憬;課堂變成對話的平臺,學生就能得心應手、個性飛揚、創意無限!你追求簡單、有效的語文課堂嗎?那麼不要讓學生“戴着鐐銬跳舞”,讓對話的心靈自由飛翔,爲他們留下一片蔥綠的情感、思想和智慧,你的課堂定會呈現快樂的“百花齊放”!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最大的麥穗》教學反思2

學完這篇課文,學生們都很有感觸。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也找到了“最大的麥穗”。於是用格言的形式來傾吐自己的收穫,聯繫生活實際談理解也談得很好。欣慰之餘,覺得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有二個方面做得較好。

一、創設了有效情境

創設有效情境意味着它是促使學習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學習中的有效保證。在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投入課文情境,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光陰白白流淌,弟子們兩手空空的心情怎樣?弟子們此刻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在此思慮的牽引下,進而萌發自主深入地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念頭。”在學習的基礎上能從別人的失敗中,總結經驗,領悟要領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學生的情感、領會在此時已經有了一個“井噴”的慾望,他們對於蘇格拉底的感悟,對於人生一如“走麥地”的感慨,對於時間、機遇的重新認識,都讓他們有一吐爲快的感覺。”課堂上真正意義上的情感撞擊,情景演繹,將帶給師生親身體驗的愉悅,帶給師生曼妙豐盈的心路歷程。

二、在老師、學生與文本之間找到共鳴

如我在顯示蘇格拉底的話時,在請多位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或和藹,或嚴肅地朗讀的基礎上,請學生先談一談自己聽明白摘麥穗要求沒有,而後提出問題“弟子們摘到最大的麥穗了嗎?爲什麼呀?”學生帶着自己的疑問與困惑,用心地自學課文,或朗讀,或圈摘,或討論相關章節,水到渠成得理解了課文的道理。在理解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時,我基本放手,用學生自己聯繫生活,聯繫實際的方法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

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一、爲節省時間,朗讀指導沒有展開。特別是在學生滔滔不絕地談起了自己的想法,又句句入理,於是我急於求成,一時就將此處的朗讀體會忽略了。沒能讓學生細細感悟,顯出教學處理上的粗糙與隨意性。本人的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在應當停留的時候停留,應該回味的地方回味。惟有做到如此纔是真正的駕御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的同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遊繩的亂走。

二、聯繫實際的結合點沒鋪墊好。學生隨着我的思路說着弟子們的可笑與愚笨,談着機遇的可貴與易逝,揹着現成的名言。但能真正聯繫實際談出體會的只有幾個尖子生,沒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

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課堂調控能力,雖然在課前作了充分的預設,但不能很好地利用課堂生成的資源,對孩子的精彩發言沒給予高度的評價,也沒能對孩子言語中出現的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如學生在回答:這堂課,你收穫到了最大的美穗了嗎?有學生說,我摘到了,我這堂課能積極發言了。我沒能及時予以肯定,處理學生回答的問題還要技巧些、藝術些,給予有效的評價。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