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語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一課時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1.82W人 

 一、教學目標

九年級語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第一課時教案

(一)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二)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

(三)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四)釋讀以下字詞:誆騙懷古傷今玄虛脊樑自欺欺人捨身求法。

  二、課時安排

2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初步瞭解駁論的基本知識

2?初步把握文章的大意、基本駁論層次

  (二)活動導引

1?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①讀準音,讀順文。注意體會魯迅字裏行間所蘊涵的情感。

②讀清章,讀通意。初步理出文章結構,把握文章大意,圈出感興趣的內容。

③讀背景,讀作者。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窺見魯迅雜文風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雜文》,屬魯迅後期雜文。魯迅寫這篇文章之前的一個月,就發燒,“自覺肋痛”,肺病已相當嚴重。文章寫完之後的兩個多月,寫了《病後雜談》,還致信楊霽雲,自稱是在敵人和“戰友”的夾攻下的“橫戰”。可是,健康的惡化和精神的壓力,並沒有影響他對世事的熱忱關注。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一時甚囂塵上,然而魯迅卻憑着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實在難能可貴。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把要談的對象--“中國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嗎”直接放在標題上,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閱讀慾望。再則,它以這種問句的形式出現,懸而不論,這是很巧妙的。若用陳述句或反問句,則太直白,沒有張力;而現在的標題既有對錯誤論調的反詰,又有對己方觀點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衆的關切和詢問,而這幾方面內容又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就使標題內涵非常豐富。魯迅向來擅長在標題上做足文章,這篇也是一樣。

④讀資料,讀駁論。回憶八年級所學習的議論文的相關知識,並收集有關駁論的知識。反駁可着眼於論證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方法。因此,反駁的種類可區別爲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方法。駁論點--就是確定被反駁論點的虛假性。(例如:有一種觀點認爲,智力早熟會造成早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6歲能作詩、9歲通聲律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活了74歲;控制論創始人諾伯特·維納10歲入大學、14歲畢業於哈佛大學,活了70歲;德國詩人歌德8歲能用德、法、意、拉丁、希臘等語言進行讀寫,他活了83歲。可見,並非智力早熟就會造成早亡。)駁論據--就是通過確定對方論據的虛假來確定其論題不能成立。(例如:上海的教授對人講文學,以爲文學當描寫永久不變的人性,否則便不久長。例如英國莎士比亞和別的一兩個人所寫的.是永久不變的人性,所以至今流傳,其餘的不這樣,就都消滅了之。這真是“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胡塗了”。英國有許多生前的文章不流傳,我想,這總會有的,但竟沒有想到它們的消滅,乃因爲不寫永久不變的人性。現在既然知道了這一層,卻更不瞭解它們既已消滅,現在的教授何從看見,卻居然斷定它們所寫的都不是永久不變的人性了。)應當指出,確定了對方論據的虛假性,並不等於確定了其論點的虛假性。因爲,當前提虛假時,結論也可能是真實的。就上例而言,魯迅確定了梁實秋論據的虛假,並不等於確定了梁實秋的論點“文學當描寫永久不變的人性”的虛假。駁論據其價值在於說明對方的論點缺乏支持,其真實性值得懷疑。駁論證方法--就是通過指出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來確定對方的論點不能成立。(例如:甲:今年這塊地的玉米一定豐收。乙:爲什麼?甲:常言說:“肥多才能糧多。”今年這塊地施肥可不少啊!乙:你的說法不合邏輯。“肥多才能糧多”,說明“肥多”是“糧多”的必要條件。因此,從“這塊地施肥多”推不出“這塊地的玉米一定豐收”。)確定了對方論證的不合邏輯,也不等於確定其論點虛假。因爲,推理形式無效時,結論也可能真實。駁論證方法其價值在於說明對方對其論點的論證不能成立,因此對方的論證無效,其論點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2?導語

可以多種形式導入新課。

  (三)活動過程

1?正音活動

下列加點的字該怎樣讀?

(以多媒體顯示,或小黑板顯示,學生提問後隨時補上)

棲息聆聽肆意咆哮翩翩起舞樂不可支

2?聽讀活動

聽讀的方式--教師範讀或學生朗讀或聽錄音。

聽讀的要求--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迅速篩選信息,攝取要點。學習議論文,整體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讀時迅速圈畫出觀點和論據。可提出以下兩點要求:

①先從總體上看文章是立論還是駁論。

如果是駁論,那麼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②初步理解本文的思路和邏輯結構。

3?思考活動

①學生活動要求:採取默讀、朗讀等多種方式讀,帶着問題讀,邊讀邊思考。將自己聽讀的感受相互交流,思考聽讀前老師提出的兩個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並備足理由。

②教師輔助策略:啓發學生用視讀法,瀏覽重要段落,然後結合“思考與練習一”思考。巡視課堂,及時幫助解決學生思考中的疑難問題。

4?交流活動

①全文大意

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爲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中國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爲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爲證。

②全文層次

第一部分(第1—2段):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

對方的論據——“中國人”自誇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虛無渺茫

盲目驕傲,夜郎自大。(“總”含有“一向”)

盲目崇拜,藉助外援。(“只”含有“惟一”)

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

對方的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3—8段):駁斥論敵的論點和論據。

第一層(第3—5段)針對對方的三個論據,運用層層剝繭的方法,指出其虛僞性和欺騙性,抨擊其賣國行徑。

第二層(第6—8段)正面歌頌我國有史以來前仆後繼戰鬥着的中國人民,揭露反動派兇殘毒辣的行徑,駁斥論敵的論點。

第三部分(第9段)號召廣大中國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學習,積極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全文先擺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個被反駁的論點及其論據;接着從對方的論據出發,論述中國人發展着自欺力。最後論述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盛讚“中國的脊樑”。

③第1—5段討論探究

A?作者既然認爲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這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等於雄辯。而對方羅列的事實卻在爲作者服務,這是極具諷刺效果的。通過思考,學生訓練了推理判斷能力,培養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

明確:首先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但通過分析事實後,發現對方要說的其實不是自信力的問題,這樣,對方的觀點就不存在了。這是駁論的一種方式,由真實存在的依據推導出錯誤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指出對方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不成立,這是駁論證。它欲擒故縱,先“擡”後“貶”,好像抖包袱,吊起讀者的胃口,達到諷刺的效果。要駁論證,關鍵要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因爲對方或因爲己方利益或因爲認識上的侷限,往往用事實掩蓋了真相,這就需要作者能因此駁論證比駁論點、駁論據更能體現智慧的力量。

B?第5段,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麼?

(這樣討論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自欺力”的表現和實質,並瞭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明確:“求神拜佛”恐怕是國民黨在山窮水盡時自欺和欺人的最後一招。魯迅是個現實感很強的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嚴重後果,這自然觸到了國民黨的痛處,並且,讓他們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所以,檢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從加點文字也可以看到魯迅的境況,但魯迅卻不憚於在槍林彈雨中爲民衆奔走呼號,其無私無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5?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作業

完成“思考與練習一”。

繼續品讀文章其餘部分。

 教後反思

反駁就是確定對方論點的虛假性或不能成立。駁論點的價值在於確定對方論點的虛假性,駁論據和駁論證方法的價值在於確定對方論點的不能成立。從反駁力度而言,當然是駁論點的反駁力度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