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1.64W人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課稿1

魯迅《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課稿

  說教材

1.說課內容: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

2.教材分析:本單元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第二個議論文單元,也是唯一的駁論文單元,本文又是本單元中最關鍵的精讀課文。因此,應當牢牢地把握培養學習閱讀和寫作議論文,特別是駁論文這一主要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確立本課教學目標的依據是《新課標》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能力目標:品讀語言的能力,寫作駁論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體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4.教學重、難點: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班實際情況確立本課教學重點是:體會魯迅的思想感情,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文章的寫作技巧。難點是逐層批駁的論證方法和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說教法

秉着“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制定如下教學法。①誦讀法。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增強感知、感悟; ②品讀法。讀重點語句,品味其思想內涵和寫法;③討論法。在討論中互相啓發;④探究法。在討論的基礎上,對某個或幾個問題變換角度思考,拓展思維;⑤比較閱讀法。在比較中完成對知識的遷移或延伸。課時安排:1課時

  說學法

教是爲了不教,“授人以魚,可解一餐之飢;授之以漁,獲益終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是教師的職責,通過本課的學習,教給學生學習此類文章的方法①通過朗讀整體感知、感悟。②利用駁論文的文體知識分析本文。③通過品讀、討論釋疑。④聯繫實際、拓展思維。

  說教學過程

㈠導語設計:這個導語是從身邊的事說起,使人感覺親切,而且魯迅的關於中國人自信力的建設思想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㈡解題:板書課題之後解題,解題主要包括駁論文文體的特點、寫作背景和標題分析。

㈢研習課文:正文的研習分五個環節進行。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初讀課文須掃清字詞障礙,這可讓學生自查工具書解決。爲了讓學生整體把握,攝取要點,提出如下問題:①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它是錯誤的?②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學生通過朗讀可自主指出,老師點拔後明確。2、具體研習。這個環節是爲了突出重點、難點而設。爲了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勝於雄辯,在誦讀1-5段後,設計兩個問題①作者既然認爲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②第5段有一段加重點號的文字,國民黨檢察官曾刪掉這段文字,這說明什麼?讓學生討論、探究,通過思考,訓練學生的推理判斷能力,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爲了讓學生結合背景深入揣摩語句的深層含義,並學習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揭示深刻的道理,在品讀6-9段後,設計問題:①“中國的脊樑”是指什麼人?爲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爲“大家”所知道?②“狀元宰相”的含義分別是什麼?供學生討論探究,老師引導、點拔後明確。3、欣賞品味。通過揣摩字詞體會文章深意,並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課堂訓練。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進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5、課堂小結:言簡意賅地句畫本節課的輪廓及學習本文的現實意義。

㈣佈置作業:爲了考察學習效果,特佈置以下作業:⑴比較魯迅的雜文《這個和那個》與本文的異同。⑵查找近年來現實生活中能增強民族自信力的事例。⑶寫作訓練題:《有錢就有幸福嗎》、《開卷就有益嗎》、《考不上大學就沒有前途嗎》、《近墨者就一定黑嗎》、《早智商就一定早亡嗎》。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魯迅的《且介亭雜文》,寫於1934年9月25日。時值“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之間,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在踐踏了東北三省之後,又向關內步步進逼,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國民政府在哀求國聯無望之後,既而以祈禱“解救國難”爲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舉辦“時輪金剛法會”,散佈對抗日前途悲觀的論調。此時《大公報》也跟着起鬨,於1934年8月27日在社評《孔子誕辰紀念》上哀嘆:“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然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早已瀕於精神滅之域。”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針對這一論調,魯迅在他53歲誕辰之際,寫下了這篇著名的雜文,以駁斥這一反動論調,這篇文章既義正嚴辭地批判這一悲觀無望論調,又猛烈地抨擊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國民黨反動派,更熱情地歌頌了英勇鬥爭的中國人民對中國前途充滿信心,魯迅先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教育學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民主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爲祖國美好的明天而奮鬥,也是我們這課書教學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應該完成的目標。課標也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批駁的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悲觀論調,這一悲觀論調的要害是“以偏概全”,正如魯迅指出:“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偏若加於全體,那簡直是誣衊”。作者以現實爲緯,以歷史爲經組織材料,開頭始於現實,擺出對方論據(第1自然段),緊接着引出對方論點(第2自然段),然後承認所擺出的論據是事實,是“真”的,但也推不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結論,它們論證不了論點(第3—5自然段),這是直接反駁;中間引申到歷史,再由歷史回到現實,並舉古今事例論證“中國有並不失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一正確的論證,與對方謬論針鋒相對(第6—8自然段),這是間接反駁;結尾則既是對歷史的總結,又是對現實的概括,得出“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爲據,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結論,照應題目,對題目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這篇課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論證縝密,寫法靈活,先破後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駁論與立論相結合,互相映襯。故本文的教學,要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理解駁論文的思維流程,深層探討課文的意蘊,體會這篇駁論文在寫法上的特點,因此我把學習本文的結構嚴謹、波瀾起伏、跌宕有致的藝術特色,學習反駁論證作爲教學的知識和能力目標之一,並列爲重點,加以突出。因爲九年級學生剛接觸議論文,對議論文還比較陌生,而課標要求學生能“區別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繫,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這篇課文,語言犀利,帶有很深的內蘊和很強的諷剌意味,最能體現魯迅雜文那種潑辣、犀利、有力、諷刺意味強、感情色彩濃的風格。教學本文應組織學生揣摩語言,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味魯迅雜文語言尖銳犀利,富於戰鬥性和諷刺性的語言特點。爲此,我把品味語句,理解關鍵語句,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魅力,作爲教學的又一知識和能力目標,並視爲難點加以突破。因爲初中生的語言感悟能力還比較差,而課標卻要求學生能夠“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學習得法,事半功倍。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生學習方法的確定,既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又要根據文本的特點和教師的個性。“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這是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爲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儘量創設豐富多彩的教育情境,讓學生在合作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本文短小精悍,朗讀一遍大約3分鐘,而且感情強烈很適合通篇誦讀,所以我採用誦讀的方法,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學生在讀中感,語中悟,從而增強語感,深入感知。

議論文的語言都準確、嚴謹、縝密、邏輯性極強,本文也不例外。因此我在教學中運用品讀的方法,通過品讀課文,揣摩、推敲語言,學生既體味了文章語言的魅力,又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涵,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強。如抓住第一自然段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讓學生學習語言技巧,體會諷刺意味,體味作者情感。

本文有的語句有很深的含意,如“中國人”一詞在文中出現了五次,它所指的範圍各不相同,如何讓學生理解呢?我採用了討論探究法,讓學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拓展了思維。

本文的寫作年代距離現代已經73年了,當時的背影老師雖作了一些交代,但學生對文中有些隱喻的說法難以理解,如第9自然段中“脂粉”、“筋骨和脊樑”、“壯元宰相”和“地底下”四個詞語的理解學生存在很大的困難,於是我用比較閱讀法,直接用這些詞語的比喻義代替它,抓住文中着重號表示被國民黨檢查官刪除的部分這一契機,讓學生在比較中自己感悟作者這樣寫的苦衷,也在比較中完成對知識的遷移或延伸。

本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駁論文章,對於駁論文的知識我是採用講授法,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是駁論,駁論有什麼特點等,讓學生在理論的指導下有目的地學習本文。

 三、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教學我分以下幾個板塊進行:

第一塊板:解題激趣,營造氛圍,活躍思維

步驟一:我直接導入這一課,結合課題我設計“在不閱讀課文的前提下,你能從課題中獲得哪些信息”的問題。這是一個開放題,需要學生大膽地思維,積極地探索。問題的提出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激起了學生閱讀的期待,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我雖然提出了不閱讀課文的要求,爲了回答問題學生還是在偷偷地閱讀課文。

步驟二:根據學生的回答創設多種教學情境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如:在學生回答“題目是一個反問句”的基礎上,讓學生推斷出本文是一篇駁論,多媒體顯示駁論文簡介,我順勢簡要地說明什麼是駁論以及駁論的特點。這既豐富了學生知識,又爲本文的學生掃清攔路虎。在學生回答“題目交代了本文要談的對象是中國人,要談的事件是是否失掉了自信力”基礎上,請學生說說“什麼是自信力?”“你認爲哪些人才是自信力的人?”這既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又爲課文的學習奠定了感情的基調。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步驟一:資料助讀,走近作者和文本。多媒體顯示時代背景,作者簡介。因爲本文與現代相隔了七十三年之久,當時情形與現在殊不相同,要實現學生與作者,與文本對話,就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

步驟二:教師範讀,注意讀音和情感。多媒體顯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這一步驟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這是現在教學往往被忽視的,其實課標對初中生的認字、寫字、朗讀都有明確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地貫徹執行。而現在的學生也往往不重視這些,寫起文章來錯別字連篇,有時還提筆忘字。所以我認爲語文教學切不可忽視這一步驟。

步驟三:學生朗讀全文,找出論點和論據。多媒體顯示。“①作者要反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②這一錯誤觀點是怎樣才產生的?③作者爲什麼認爲它是錯誤的?④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其依據是什麼?”通過這些問題的回答,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也基本理清了思路,這也是符合課標“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的要求的。

第三板塊:精讀課文,討論探究,理解內涵

步驟一:精讀第1—5自然段,討論探究。多媒體顯示“①作者既然認爲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爲什麼還要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②第1、4段有一部分加點的文字,是國民黨檢察官曾經刪掉的文字,這說明了什麼?”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探究,讓學生體會到駁論證比較論點,論據更能體現智慧的力量;也認識到事實有時並不勝於雄辯,我們一定要有推理判斷能力,有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識,纔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感。這也就是課標上所說的三維目標之中的“過程與方法”目標。

步驟二:精讀第6—8段,討論探究。多媒體顯示“①作者是如何立論的?請簡述作者的思路。②‘中國的脊樑’是指什麼人?爲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被‘大家’所知道?”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學生理解了爲了駁倒對方,也可以提出與對方爭鋒相對的論點,並論證其成立,這就是間接反駁。明白了“中國的脊樑”是指踏踏實實地爲民族進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代表廣大民衆的利益,從而增強了學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並激勵他們爲祖國美好的明天而發奮學習。那麼本課教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實施,而學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受到了教育。

步驟三:全班齊讀第9段,研討下列問題。多媒體顯示“①‘中國人’一詞在文中共用了幾次?找出來辨析它們的含義有什麼不同。②這段文字你不理解的是哪些地方?說出來同組研討,還不能解決的,提到全班研討。”第二個問題,我原是這樣設計的“這一段文字中的‘脂粉’‘筋骨和脊樑’‘狀元宰相’‘地底下’分別指什麼?”這樣問就扼殺了學生創造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充分體現個性化的閱讀,不利於學生髮現問題能力的培養。

第四板塊:品讀課文,揣摩語言,體味情感

步驟一:品讀課文第1段,師生一起揣摩、推敲“總”、“只”、“一味”三個副詞,學會語言表達技巧,體會諷刺意味,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揣摩推敲,學生懂得了情溢言表,言爲心傳,感悟到語言運用的妙處,領悟到作品的內蘊,融合貫通了作者思想感情,與作者的脈博一起跳動,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步驟二:品讀課文第3、4自然段,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語的新奇。通過揣摩,學生領會了這是一種修辭手法叫仿擬或仿詞,是作者用“自”與“他”、“信”和“欺”兩組反義詞衍義造成。這一字之改,既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又將反動派當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真是力透紙背,令人難忘。這大大地增強了語言的說服力的感染力,使語言的那種幽默、辛辣、諷刺的意味更見強烈了,把魯迅對反動派的痛心疾首表現得酣暢淋漓。

步驟三:自由默讀全文,找出對你影響最大,感受最深的句子進行品讀

在小組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更進一步地領會語言的表達技巧,更深刻地感悟作品的內涵,更貼切地體味作者的情感。這一步驟的設計是讓學生更多地進行探究性的閱讀和創造性的閱讀,嘗試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從而提高閱讀質量。這一過程也是難以把握的,是一種自我挑戰。

第五板塊:總結課文,聯繫實際,擴展延伸。

步驟一:作者爲了論證自己“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一論點的正確,列舉了“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人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請你用這種句式說話,進行擴展延伸。多媒體顯示“請用以下的句式說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的人,他們是一種,如等。”“示例①: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他們是一種不求名利,創造社會財富和燦爛文化,推動歷史前進的廣大勞動人民和創造發明家,如畢昇、李時珍等;②我們從古以來,就有拼命硬幹的人,他們是一種不怕流血犧牲,反抗反動統治,堅決抵禦外侮的革命者和民族英雄,如陳涉、文天祥等,”此教學環節的設置既是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的展示,也是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更是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步驟二:課文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這一類人們,在上世紀30年代,“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在前仆後繼的戰鬥”。在今天,,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請說一段話並作簡單的介紹。此教學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感受當代“中國脊樑”的豐功偉績,爲我們的民族而自豪,爲我們的祖而驕傲!

步驟三:課堂小結。

學習本文,我們一方面掌握了駁論的寫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魯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寬廣的胸懷,同時也體味了他那潑辣尖銳,犀利有力,批評諷刺的語言風格,讓我們永遠銘記先生的教誨,用堅挺的身軀迎接新生活的挑戰,用堅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時代的挑戰,爲使我們的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奮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