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1W人 

《沁園春長沙》的內涵意蘊,是十分豐富的,因此,多元視覺解讀這首詞,有助於我們對它的瞭解。這種工作,應該是有意義的!yuwenmi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一:

作爲公開課,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比較新穎,但也應該考慮學生是不是真有收穫。

1、 從老師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的這一塊看,感覺不太現實,疑是作秀,與日常的教學課相距太遙遠。

2、 在老師設置的“答辯”這一環節中,過分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有越俎代庖之感。

3、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且不說學生的提問質量高低與否,學生能主動提問,覺得老師還是很成功的。

這是當時寫的主要幾點,現在回過頭來看,又有了不同的意見。

曾經研讀過王榮生老師的《從語文教學內容角度出發的評課標準》,很受啓發,但具體操作起來感覺有難度,有一位老師說這是專業性的評課標準。也許,對我們一線老師來說,下面的評課思路我們更容易掌握。②“一般來說,公開課應遵循這麼四個層面,依次展開。第一個層面:這堂課是一個什麼設計思路;第二個層面:這種教學設計思路運用得成功與否;第三個層面:這種教學設計思路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教學理念;第四個層面:這種教學理念是不是一種正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因此,公開課必須具有鮮明的理論追求。

對於自己上次關於《沁園春長沙》的評課內容,現在最想推翻的就是第二點。因爲當時的出發點是單純從教學角度來看的,而實際上它不同於一般的教學活動,是教學評論的一種特殊形式。通俗點說,上公開課有點類似於T型臺上的模特兒,窈窕淑女們身上的翩翩霓裳不是拿給臺下的百姓穿的,是給臺下的觀衆看的,它們展示的是服裝界的一種流行趨勢,體現的是服裝設計師的一種設計理念。因此我把第二點改爲:整堂課能體現我們現在提倡的新課改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有時對於學生的潛力,我們老師可能難以相信。但事實上,在更多情況下,是我們老師不願放手,老是想把學生保護在自己寬大的羽翼下。課例中,這位老師讓學生課外去查找課文的相關資料,如果任務清晰、如果時間充裕,即使最後找出來的內容不是很完整、很準確,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蒐集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鍛鍊。在實錄中,我們看到那位“生1”倒也介紹得頭頭是道,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當然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精益求精,讓這節公開課真正成爲“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動感地帶”。

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有了明確的目標,那就要看這方法與目標是否一致了,如果方法運用得熟練,則更佳。本節課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還是比較新穎的。比如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強,採用了交流、答辯(生1告訴大家他的觀點、然後得到別人的信息反饋,再進行雙方之間觀點的交鋒和碰撞)。但是,在這裏關於辯論的內容我不敢認同。因爲在這裏這位學生雖然課外資料蒐集比較全面,但作爲學生,不可能理解很透徹,要招架來自全班同學的質疑,會勉爲其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象徵一下而已。老師在備課過程中,除了要吃透文本,也要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心理圖式,他們的認知加工過程。再怎麼新穎的方式,一旦與教學內容錯位,就絲毫髮揮不出它的作用。在這裏,我其實已經把第三點也解釋了。過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就把老師的主導地位給削弱了。③“師-生之間的交往主要決定語文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生-生之間的交往則決定語文教學的質量”。一節課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教師就要掌握好學生原有圖式和言語對象的連接點,過高或過低都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標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能夠積極回答、自覺質疑,展開相互間的交流和討論,形成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應該是很不錯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提問的方式、提問內容的難度都學要好好把握。例如,老師借“激濁揚清”一詞引出詞的風格的時候,有這麼一個問句:“那麼是不是婉約風格呢?”全班學生:不是!應該是豪放詞!我覺得學生對於老師的提問會引起異口同聲地回答,這其中勢必更多帶上了形式的東西,學生心裏到底有沒有掌握、有沒有內化,就值得懷疑。

  《沁園春長沙》教學反思二:

一、這首詞透露了毛澤東冠絕古今的氣魄。毛澤東本詩中的`寫景,富於吞吐今古的氣魄。寫鷹,是搏擊長空;寫魚,是翱翔水中,上下皆極力表現出一種衝破一切牢籠的自由之氣魄。寫山、林、水等無生命之物也極富生命力,紅、染、碧皆作動態,且用“萬”、“遍”、“盡”一類表現極致的詞語,表現出一種極致之美,透露了冠絕古今的氣魄。全詞有曹孟德《觀滄海》之豪雄,而無曹孟德之蒼涼,有李白傲視羣倫的氣魄,而無其玩世不恭之灑脫,可以說是卓絕古今!

二、這首詞中對秋的歌頌獨步古今。中國古典詩詞大都悲秋。但毛澤東的這首詞,卻是一曲秋的讚歌、自由的讚歌、風華少年的讚歌。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盡展了秋的美麗!當然,面對“寥廓”的秋天,詩人也有一絲的惆悵——面對自由的“萬類”和不自由的人類,不禁像“天問”的屈原一樣: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但是,從全詞來看,充滿了樂觀向上的情懷,充滿了催人奮進的力量!

三、這首詞的天地之問,特別深沉!一千多年前的屈原,對着茫茫蒼天,一連問了一大串的問題。在屈原的天問中,我們讀出了千年的沉重、千年的孤獨。毛澤東在這首詞中,面對大地,也發出了疑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這裏,我們讀出了詩人的一絲惆悵,但在這惆悵過後,更多的是主宰天地的豪情!與屈原的無奈和感傷,有天地之別!

四、這首詞的數詞,富於力學的美感。在這首詞中,詩人幾次用了“萬”字、“百”字,造成了一種非凡的氣勢。“萬山”突出山之多,“萬類”突出大自然的五彩繽紛、異彩紛呈,“萬戶侯”突出傲視的對象地位很高,“百侶”突出同學少年的人數之多。用“萬”、“百”等數詞,突出了多、壯、豪等力學上的美感,給人們的視覺造成了強烈的衝擊,構成了一種強烈的美感。在毛澤東的其他詩詞中,用萬、千、百等數詞營造一種豪放、開闊的氛圍,已成爲其慣用的手法。

五、這首詞的寫天寫地,營造了一種相當壯闊的氛圍。天下之高,無非天也,天下之大,無非地也,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寫到了天:“萬類霜天儘自由”,寫到了地:“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兩字之用,給我們描摹了極爲壯闊的意境,使整首詞的意境變得無比的壯美!在毛澤東的其他詩詞中,寫天寫地實屬常見,功能非同一般!

六、毛澤東喜歡水,在這首詞中有充分的體現!毛澤東的一生,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名字的“澤”字,即有水字。他喜歡游泳,70多歲了還暢遊長江;年輕時喜歡雨中跑步鍛鍊;在詩詞中,也喜歡寫水!古人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大凡智慧的人,都喜歡水吧。偉人賢人很多與水有關: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關雲長水淹七軍;韓愈水邊祭鱷魚……,等等,無不與水有關。水,給人無邊的美感,它可以是壯闊的、淨澈的、明麗的、蒼茫的,也可以是浩淼的、寂寥的、無靠的……,總之,水,給人很大的審美彈性!毛澤東在這首詞中,提到了水,多次提到江,提到了與水有關的魚、舸等,給人一種很闊大美好的意境,給人無邊的遐想……

七、毛澤東詩詞,有一種帝王詩歌的豪邁氣派。爲帝爲王者,必有過人之氣魄。王巢寫道:“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那種對大自然生靈的呼風喚雨的指揮,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一種帝王氣象。毛澤東沒有成爲帝王,但他被老百姓成爲“萬歲”,雖無帝王之實,卻有帝王之尊。在這首詞中,詩人問天問地,與同學們一起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萬戶侯,又遠非凡夫俗子所能道也!確有一種帝王詩歌的豪邁氣派!

八、這首詞對動詞的使用,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這首詞中,詩人對動詞的使用,是十分成功的。“立”、“去”、“看”、“染”、“流”、“擊”、“翔”、“競”、“問”等等動詞的使用,使詞中的意象十分鮮明靈動。特別是“擊”、“翔”、“競”等動詞的使用,使這首詞富於視覺的衝擊力。“翔”字一用,意境盡出,寫盡了魚在水中之空靈、自由、悠閒,寫盡了在其中蘊涵的蓬勃的生命活力!這首詞對動詞的使用,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九、這首詞對形容詞的使用,也十分成功!“寒秋”之寒,寫出了秋之寂寥、冷瑟。“萬山紅遍”之“紅”,勾勒出了滿山的秋色!“蒼茫”兩字,寫出了大地之大、浩大無邊,也寫出了世界的廣闊、宇宙的廣袤、情勢的複雜、心事的重重!這首詞對形容詞的使用,十分成功!

十、這首詞的意象,十分鮮明、靈動!寒秋、湘江、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百舸爭流等意象,都十分鮮明突出,給人難忘的印象,詩歌要用形象思維,主席在給陳毅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在這首詞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