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沁園春·長沙》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沁園春長沙》。對於本節課的說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教學理念

首先讓我來說一說我的教學理念。新課程強調活動體驗的學習方式,突出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誦讀理解,與他人交流,與文本對話的活動指向。讓學習過程真正成爲學生對文本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的過程。因此,我將在課堂中加強詩文的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和體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審美愉悅。

  二、教材分析

說完教學理念,再來說說我的教材分析。本篇課文——《沁園春長沙》,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向青春舉杯”這一專題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國偉大革命領袖毛澤東早年創作的一首詞,在詞中作者通過對祖國壯麗山河的描寫,抒發了詞人的理想和抱負。全詞動靜有度,張弛有致,語言極富表現力,充滿了無盡的豪情和凌雲的壯志。

  三、學情

接下來說一說學情。高一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已經識記和積累了一定量的名篇名句,在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上有一定的領悟能力。此外,他們在初中階段已經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對詞的特點、作者生平、創作風格都有一定的瞭解。這爲本文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條件,但是學生以往的學習偏重於識記,學生的分析感悟能力還相對薄弱,缺乏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師在課堂中加強學生問題探究、體驗感悟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學情分析和教材分析,我擬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品味語言、把握意象,讓學生初步掌握詩歌融情於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覆誦讀,分析品味詞中高度凝練、極具表現力的語言,從而把握詩詞的意象,感受作者的革命豪情。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體會作者英勇無畏的革命豪情和崇高情懷,培養學生“以天下爲己任”的責任感。

  五、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的三維目標,以及教學大綱要求詩歌教學要以讀,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爲主,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爲誦讀全詞,以語言爲依託,理解這首詞在意象選擇上的特點和意義,從而把握詞人的寬廣胸懷和深沉的思緒。而理解詩意、領會主旨的前提是靠對凝練的語言的揣摩和分析,因而本文的教學難點也就在於對詞中那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的分析,讓學生學會通過意象來鑑賞詩詞。

  六、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教材特點,我將採用誦讀法、點撥法、分析法等進行教學。在具體教授中將以誦讀爲主線,通過朗讀辨味詩的語言和遣詞造句之妙,領略情境交融的意境。並通過靈活的情境化教學環節,激活學生的學習情緒,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披文以人情”,理解寓藏在優美動人的藝術畫面中的深層意義,感受詩篇的藝術力量。

  七、教學過程

那接下來就讓我來具體介紹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情景導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用臧克家說過的一句話:“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詩篇”導入,請學生回憶並齊背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溫故而知新。隨後我將用多媒體播放毛澤東的一些資料圖片,並結合圖片介紹作者以及本文的創作背景。從而自然地導入本文的學習。

第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首先播放範讀錄音,請學生結合註解集體跟讀,注意體驗詩中朗誦的語調語速和節奏,發現和體會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在聽讀之後我將請2-3名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語言對本詞的意境和情感進行描繪,喚起學生對詩歌情感的直觀感受,並自然引出對誦讀方法的總結和指導上。

那這個環節的第二步就是請學生自由誦讀課文,歸納概括內容,思考討論:這首詞上下兩闕分別寫了什麼內容,並分別找出上下闕的領字,並感受誦讀時的情感把握。這兩個問題的設置主要是爲了給學生一個在整體上梳理文本的方向,並通過誦讀提示引導他們結合文本進行歸納。在學生的回答和老師的點撥後。可以理出這樣的一個基本脈絡。從整體上看,這首詞上闕寫景,由一個“看”字,領起七句,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下闕抒情,由一個“憶”字領起八句,抒發凌雲壯志,革命豪情。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上下闕末均爲問句,上闕設問,引出下文;下闕反問,迴應全文。通過這樣一個脈絡的梳理,可以爲學生在接下來進一步的研讀文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並也有助於這首詞的熟讀成誦。

第三,文本研習。這個環節主要是請讓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分小組進行探究交流,深入分析本文的遣詞藝術,從詞中的典型意象入手,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的運用。以上闕爲例,首先我將請學生有感情的齊讀上闋,請學生討論思考詞人是怎樣變換視角和意境來描繪眼前大好秋色的。我將分別從描寫對象、角度、動靜、分總四個方面進行引導,體會上闋寫景中一些動詞、數量詞和形容詞的妙處,讓學生把握本文遠近結合、分總有序、動靜交錯的寫作特色,深入體會詩歌的情感,把握景和情的關係。此外,我將進一步請學生比較毛澤東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和杜牧的“霜葉紅於二月花”有何異同之處,從而對比感知毛澤東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這一環節主要是爲了讓學生學會通過體驗和感悟來品味文本,並培養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第四,拓展延伸。總結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及時遷移本節課的詩歌鑑賞能力,在課後佈置作業,比較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體會“境語皆情語”以及鑑賞文章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內化。

以上就是我本次說課的內容,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中國現當代詩歌、外國詩歌)的第一篇,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作品。下面我準備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沁園春 長沙》選自《毛澤東詩詞集》,整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爲已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鬥志。上闕描繪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並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闕則緊承上闕,通過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爲了改造舊中國而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誰主沉浮”作了答: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爲已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沁園春 長沙》是高中語文的第一課,這也是高中語文中唯一的一個現當代詩歌、外國詩歌單元中的第一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體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體會詩中濃郁的感情;通過感知和分析詩歌語言,進行聯想和想象,理解詩中生動、鮮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領悟詩的主旨和意味。

同時這節課的教學也是學生進入高中以後接觸的正式的第一堂語文課,在這以前,我們雖然已經對高中語文的編排體系、教學內容、學習要求和高考語文的一些特點給學生講解過,學生已初步明白了高中語文學習的.一些要求,可能對高中語文有了一定的新鮮感和較濃的興趣,但這畢竟是學生進入高中以後所接觸的第一課,這堂課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高中語文的信心,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高中語文的興趣,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在加之《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培養學生“初步具有鑑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在高考的《語文科考試說明》中也明確規定高中學生必須“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尤其是對高考題的第二卷中詩詞的鑑賞有着一定的導向作用。新詩屬於文學作品,高中語文教材中也僅此這一個單元,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擔當起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和訓練,初步培養學生對新詩的鑑賞能力的重任。

3、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掌握詩詞規律,朗讀並背誦詩歌。

B、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能力。

C、情感目標:學習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遠大的抱負

4、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朗讀、理解、背誦詩歌。

難點:想象和聯想能力的培養。

  二、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所謂應變,就是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真正要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學習的學堂,就必須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優化教學方法。本課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施情感教學法。語文教學不僅是認知活動,也是情感活動。它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直接影響着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採用生動的導語,醞釀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學生會由此產生一種情感反射,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行爲,形成一種與教材內容相應的情感氛圍。 具體到本課的教學:我準備採用我教學詩歌的方法,“讀——悟——寫”的教學方式,儘量營造一種情感氛圍,讓學生投入到詩詞中,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以朗讀爲主,進行背誦。在讀的過程中,去領會和感悟詩詞所蘊含的情感。最後就是讓學生把對詩歌中所描繪的景物用自己的的語言描繪出來。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在本文的學習過程中,我打算讓學生以“朗讀——想象——感悟”式的學習方式爲主,以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和想象能力,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文章內容。

我在運用情感教學法時還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任務和時代要求,號召“風華正茂”的“同學少年”順利通過會考,勇敢迎接高考,確立以天下爲己任的雄心抱負,做21世紀的主人,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挖掘教材蘊含的藝術美,增強語文學習的興趣性,學生逐漸明白詩歌的感情是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要充分發揮聯想、想象,用詩的規律去看待詩,去讀詩。

  四、說教學程序

1、導語設計: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入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再加之這是借班上課,老師與學生不熟悉,我認爲首先就要拉近與學生的情感,因此我設計的導語是:

今天老師有幸認識你們,非常想送給大家一份見面禮,可是送點什麼好呢?(老師稍作沉思狀),那就讓我先作一個調查,好不好?

我想調查一下大家對文學的喜歡程度。喜歡讀小說的同學有多少,請舉手 ?(可能很多)哦,真不少呢。喜歡讀詩歌的同學有多少呢?同學舉手,沒有先前多。然後從談詩歌開始,引入正課。(這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而靈活處理) 其實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學樣式,有“文學之母”“語言的鑽石”之美稱。”希望同學今後能多讀一點詩歌,培養自己的“純正的文學趣味”。特別是古典詩詞,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很耐味的。毛主席就是一位古典詩詞的愛好者,他的一生,認真批註、圈畫過的詩詞總計在1590首以上,一般性的閱讀、欣賞至少在2000首以上,憑記憶手書的有117首。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初中時我們就曾學過他的一首詞,學生齊聲說《沁園春·雪》,然後要求學生背誦。完後繼續說,那我今天就送給大家一首毛澤東的另一首詞,《沁園春 長沙》(出示幻燈片,板書課題,)作爲我們的見面禮吧。

2、整體感知課文:

①朗讀訓練:首先要求學生將註釋中生字拼注在原文中,以後都應這樣,養成習慣。

②播放課文配樂朗讀錄音創造出形象的藝術氛圍,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4、學習全詞:

(1)背景介紹,讓學生看課文中的年代,然後讓學生回憶1925年的毛澤東的情況,老師適當提示,讓學生了解其背景。(出示幻燈片)

(2)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註釋和背景理解詩詞。

(3)師生共同理解全詞

①先讓學生齊讀前三句,思考正確的語序,並用正常的語序解釋。

②品味第三到第十句,這裏是教學的一個重點,要讓學生先讀,再理解,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③分析上闕中的最後三句。

④小結上闕。提出了一個問題“誰主沉浮”讓學生在文中找內容回答,然後轉入下闕內容的分析。

⑤分析下闕內容,回答“誰主沉浮”的問題,突出本文主旨

5、描繪詩詞形象: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上闕的內容生動地描繪出來。

6、欣賞學生優秀作品。(根據時間具體而定,也可以作爲課後作業)

7、歸納小結:詩詞鑑賞的方法淺說。(利用詩中的意象,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想象。)

8、佈置作業。 (朗讀背誦整首詩詞、預習下一首詞《採桑子·重陽》)

9、再次朗讀整首詞,結束本課。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3

  一、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基於上述的分析,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我確立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抓住關鍵詞,理清思路。2通過多次朗讀體會詩歌意境。3學習本文含蓄凝鍊極富表現力的語言。4學習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德育目標:樹立以天下爲己任的博大情懷和愛國主義情感。

綜觀高考詩歌鑑賞題誤答的原因主要是輕讀詩,重做題,平時閱讀品質不良,缺乏閱讀激情,語感較弱,對詩詞的感受淺薄。基於這一原因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確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反覆誦讀。體會意境、揣摩語言。教學難點是:鑑賞詞作的意境。

  二、教學方法和教具。

《沁園春 長沙》是詩歌鑑賞單元的起始課,對後面的詩歌教學起到領起示範的作用。因此不但要教會學生鑑賞本詞,還要讓學生學會鑑賞詩詞的方法,本課的教學方法是以朗讀、設疑、討論法爲主,以點撥比較法爲輔。通過這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三、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並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早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早在初中時我們就欣賞過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 雪》師生共同背誦,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毛澤東同一詞牌的作品《沁園春 長沙》。

(二)介紹背景。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方面是當時社會的大背景,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另一方面是毛澤東活動的小背景,軍閥趙恆惕要逮捕他。(所謂學習詩歌要知人論世,通過背景的介紹,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首詞的主旨,體會作者的革命精神)

(三)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是詩歌教學的有效手段,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更好地領會詩歌的意境。只有通過朗讀才能準確地把握詩歌的韻味。在朗讀這一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

1、教師在《長征組歌》“過雪山草地”的音律伴奏下,範背全詞。主要目的是用標準的語言規範學生,激發他們背誦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沉浸在詞的感情氛圍中。

2、讓學生自由朗讀。朗讀前教師作誦讀提示,這首詞朗讀時應注意:“上片”的“看”字和下片的“恰”字都是領起字,這兩個字後要稍作停頓,突出領字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萬類霜天競自由”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3、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詞。

4、最後讓學生齊讀。

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朗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通過反覆朗讀能夠加深學生對詞作的感悟,能夠領會作者的情感。

(四)賞析部分

1、理清思路,從整天上把握文章內容,體會詞的意境。讓學生用語言再現當時的場面,啓發學生描繪壯麗的湘江秋景圖,儘量讓學生把自己置於詩的境界中,讓學生用心體會偉人在逆境中,站在橘子洲頭,描繪的卻是一幅充滿生機的秋景圖。面對眼前景物,詩人自然會勾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表達出了作者以天下爲己任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壯志。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設計4個小題,用多媒體顯示給大家,這幾個問題我是按照由淺入深來確立的,主要通過學生討論的方式來完成(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詞,避免將詞理解得支離破碎。)

爲了加深對詞作的理解,讓學生再次誦讀全詞,然後找兩名同學用優美的散文語言來描述詞的上下闕,學生描述之後,教師在描述,在教師描述時,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感受通過想象在腦海裏形成畫面。(這樣既時學生領會了詩歌語言比散文語言更含蓄凝鍊又極富表現力,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裏,形象思維能力,加深了對詞作的理解。)

2、詩歌是用高度概括、含蓄、凝鍊、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來表達詩人的豐富思想感情的,因此詩人都會注意“煉字、煉意”“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意境全出,寫盡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而在《沁園春 長沙》的上闕中錘鍊得十分精彩的詞語也有很多,讓學生體會“獨立寒秋”的“獨立”,“層林盡染”的“染”“鷹擊長空”的“擊”,“魚翔淺底”的“翔”,如果把這些詞語換成其它的近義詞可不可以,表達效果有何不同?讓學生分組討論,派代表回答,教師做適當的評說(設計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把握全詞的基礎上從細處理解詞人煉字煉意的功夫,以及不同詞帶來的不同表達效果。在對字詞賞析後,還要加深對具體詞句的把握,我把上片的第一句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做爲重點分析。這個詞句裏將“獨立”前置,增強了表現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我們說孤獨的詩人最見個性,讓學生把毛澤東的“獨立寒秋”與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晏殊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進行意境比較。教師指導學生比較意境要從“意”和“境”兩方面來考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討論明確了毛澤東的“獨立寒秋”更抒發了一種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通過比較,加深了學生對全詞意境的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鑑賞詩詞的方法,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3、情景交融是本詞的主要表現手法。在體會情景交融時可以通過朗讀、設疑、討論、引導學生進入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熱烈的討論。重點體會上闕景中是如何顯情的,下闕情中又是如何見景的,在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小結。

(五)、延伸比較閱讀

將《沁園春 長沙》與歐陽修的《秋聲賦》節選部分做比較。讓學生主要從意境和表現手法來比較,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後各組派代表談,教師做結(比較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古代文人和革命領袖不同的胸襟和氣度,從而理解詩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心情寫照,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後教師總結全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詞(有感情)

2、把《沁園春 長沙》與《沁園春 雪》進行比較

(七)板書設計:我的板書設計是從內容、結構和表現手法來設計的,能使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