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五篇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五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專注地觀察畫面,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2.以連貫的語句表述房子前後幾次的"大小"變化及老太太的心情。

3.體會老太太的心情變化,大致明白房子沒變,但感覺變了的道理。

活動重點:

完整表達房子前後幾次的變化及老太太的心情遞進程度。

活動難點:

體會房子沒變,但感覺變了的心情活動準備:

1.繪本故事PPT

2.聰明老先生、小老太太及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 閱讀封面、大膽猜想,激發閱讀興趣。

1.師:小朋友們好!

瞧,在這本書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

(根據幼兒回答,介紹書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2.師:哦,這位小老太太和動物們在一起,她的表情怎麼樣?心情怎麼樣?

(不開心、在思考問題)

3.師:我告訴你們哦,她就在想(手指標題)小房子變大房子。你想一想,怎麼能把小房子變成大房子呢?

(幼兒舉手發言,師不評判)

4.師:故事中還有位聰明的老先生,他會用什麼辦法把小房子變成了大房子呢? 讓我們來聽一聽故事吧!

二、師逐頁講述故事,幼兒邊觀察畫面邊傾聽。

(一)師:(翻至P2開始講述)一位小老太太,一個人住着一間房子。

引導幼兒觀察:

1.小老太太的房子裏有些什麼?(幼自由說,師以故事語言)

2.那她在幹什麼?你覺得她開心嗎?(不開心,因爲她嘴巴是往下的)

3.她請來了聰明老先生,(故事語言)聽下去,看看和你們的好辦法一樣不一樣?

(二)師:(講述P3至P10)提問,梳理故事情節:

1.聰明老先生的先請誰進房子?(母雞)他怎麼說的?(把你的母雞抱進屋)母雞進屋後,怎麼樣?(下蛋、摔破瓷罐子)老太太說?(一個呆着已經小,兩個呆着可就更加小!連打個噴嚏的地方也沒有。)

2.師:她又向聰明老先生求助了,她說?(在故事講述中,請幼兒一起說出"聰明老先生。請你幫幫忙,我家是在擠得慌"師繼續講下頁內容)山羊怎麼進屋的?(強調動作:牽)這樣有幾個在房子裏了?(3)三個待着怎麼樣?小老太太感覺房子怎麼樣?(更加更加)

3.之後的兩個動物部分,與(2)類似提問。

(三)師揭曉聰明老先生的好方法(講述P11-P13)

1.師:小老太太現在的心情怎麼樣?(開心。嘴巴上揚,眼睛眯成線)她還覺得房子小嗎?那覺得怎麼樣?(大的不得了)

2.師:房子真的從小房子變成大房子了嗎?那爲什麼小老太太說"大得不得了,不小也不擠"?

我們都知道,房子是沒變的,那什麼變了呢?誰變了?

3.師:原來呀,房子沒有變,還是原來的小房子。變的是小老太太的感覺。

三、師幼共玩"找不同"遊戲,分析房子前後的變化,再次回顧故事情節。

1.師:其實,房子中的有些東西也變了?你能像孫悟空那樣,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來嗎?

2.師(翻至P14,前後的房間對比圖)給你們30秒時間,找一找不同的地方,什麼東西換過了?(根據幼兒回答標註出來)還記得,這些東西是被誰破壞的?(回憶故事內容)

四、活動延伸:

1.師(出示故事人物的頭飾):這是爲百變小舞臺的演員們準備的新的演出道具,我們將進行排練,到時歡迎小觀衆們來觀看《小房子變大房子》的舞臺劇。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殘疾人,幼兒很想幫助殘疾人,但他們對殘疾人的現實生活了解很少。於是,我在“關愛殘疾人”系列主題活動中選擇盲人爲對象,設計了大班學習活動“做你的眼晴”。首先,通過展示盲人的生活片段,讓幼兒瞭解盲人的生活;其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親身體驗,做一次“盲人”,瞭解盲人最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最後,讓幼兒在生活中尋找各種可以幫助盲人的小事,學做盲人的眼睛。

大班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通過活動“做你的眼睛”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滿足他們渴望幫助他人的心理需求,還能促進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盲人的生活,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想出關愛盲人的方法。

3.通過幫助盲人,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幫助、相互關愛。

活動準備

盲人的生活短片、眼罩、模擬盲人生活的場地、歌曲《感恩的心》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1.播放盲人的生活短片。教師介紹短片中的人物——盲人叔叔。

2.幼兒觀看盲人的生活片段,重點觀察盲人生活中的不便之處,感受盲人的堅強意志,爲下一步體驗盲人的生活奠定基礎。

二、體驗盲人的生活

1.交流觀看短片的體會。

(引導幼兒完整表達出自己所觀察到的細節,尤其是盲人生活的不便之處,使其對盲人的生活有初步的瞭解。)

2.體驗盲人的生活。

幼兒帶上眼罩,模擬盲人上街購物、出門乘車等生活情景,讓幼兒體驗盲人生活的諸多不便,懂得幫助盲人要從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做起。

(通過這一換位體驗有助於加深幼兒對盲人生活的瞭解。)

3.交流體驗盲人生活的感受。

(教師幫助幼兒理解盲人的心理和情感,讓幼兒認識到,盲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也能像大家一樣愉快地生活。這一環節教師重點要激發幼兒產生幫助盲人的強烈願望。)

4.做盲人的眼睛。

你們能爲盲人做些什麼呢?鼓勵幼兒以親身體驗爲基礎,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盲人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幫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看見盲人遇到困難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三、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1.幼兒傾聽歌曲,說說歌中唱了什麼?

2.幼兒和教師一起聽、唱歌曲。

(這一環節主要讓幼兒在體驗盲人生活的基礎上,感受歌詞的內涵並理解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

四、設想幫助盲人的方法

1.想象當自己遇到了盲人,而且這個盲人正遇到困難時,可以用怎樣的方法去幫助他們呢?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的方法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

2.小組同伴相互交流幫助盲人的方法,教師彙總、展示幼兒的各種方法。

反思

一、基於幼兒經驗,有生活感受

幼兒的生活經驗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前提,凌駕於生活經驗之上的教學很難被幼兒理解,也不能引起幼兒的共鳴,“做你的眼晴”是在幼兒對盲人生活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設計的。整個教學活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教學過程中播放盲人的生活短片,能讓幼兒再認盲人的實際生活,活動中幼兒亦能產生情感互動。

二、連接課堂內外,注重以小見大

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多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反映,因此,教師既要在課堂內營造社會生活的場景,又要善於把課堂搬到社會生活之中,要注意課內外知識經驗的結合,“做你的眼晴”正是遵循了這一規律。隨着教師把盲人帶進課堂,通過感悟一體驗一理解的方式讓幼兒瞭解盲人,並尋找生活中各種可以幫助盲人的小事,最終提升其教育意義。尤其是第四環節——設想幫助盲人的方法,幼兒憑藉對盲人的情感和理解設想現實生活中各種可以幫助盲人的方法,從而達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來源:

體育活動時,我帶領幼兒到軟質地面上玩“爬爬樂”的遊戲。遊戲休息時,有幾位幼兒發現了旁邊花圃裏有蚯蚓。平時‘幼兒很喜歡小動物,但對蚯蚓卻不太瞭解。孩子們有的能用土語說出蚯蚓的名稱,但觀察不細緻,不能準確地用口語表達其外形特徵,更不瞭解蚯蚓的“再生能力”,但有的不認識誤認爲是怪物、大壞蛋。大班孩子,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對事物充滿好奇,,小小的蚯蚓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探究熱情。他們在議論着,有幾個膽大的孩子還用小棒子將蚯蚓挑起來觀察。

《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究活動應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其中往往蘊含着豐富的教育價值。爲此,我設計生成了科學活動《有趣的蚯蚓》,引導幼兒展開了一系列的觀察、研究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徵和生活習性。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探究蚯蚓,並能將結果記錄與交流。

3.產生對蚯蚓的進一步探索慾望,知道要保護蚯蚓,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聊天的兩盆花》,蚯蚓若干條,實驗用品(尺、放大鏡、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動過程:

一、由多媒體課件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教師:“昨天晚上,我聽到窗臺上兩盆花在聊天。”(播放多媒體課件)一盆說:“我盆裏的泥土太硬了;緊緊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營養都困難。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說:“我盆裏的泥土鬆鬆,軟軟的,我可以盡情的吸收養分。你看,我長得多茂盛。”

教師:“爲什麼兩盆泥土會不一樣呢?這裏面有什麼祕密?”

(倒出來看看)原來是小蚯蚓在幫花兒鬆土,花兒才長得茂盛,碧綠。那我們幫花兒謝謝小蚯蚓。

(孩子們在情境中發現活動的.主角“蚯蚓”,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主探究,實驗並記錄。

1.小蚯蚓長是得什麼樣子的?請你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條蚯蚓去研究研究。(爲幼兒提供放大鏡和透明的小盒)交流結果:

蚯蚓是環節動物,細細長長的,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許多水分,摸上去溼溼的。頭部有環帶。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瞭解了蚯蚓的外部特徵。)

2.小蚯蚓是怎麼運動的呢?用動作學學。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縮蠕動腹部有剛毛。蚯蚓藉助剛毛爬行。

3.小蚯蚓還有什麼祕密呢?它到底有多長?蚯蚓在地上會爬,它在玻璃、紙上上會爬嗎?哪裏爬得快?它喜歡什麼環境是乾乾的還是潮溼的?它爲什麼總是躲在泥土裏?他喜歡光嗎?我們來做幾個實驗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講解操作方法與要求。

實驗一:提供尺量。

實驗二:提供玻璃和馬糞紙。

實驗三:提供手電和紙盒實驗四:提供軟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筆記錄交流探索的結果:

蚯蚓有不同的長度;蚯蚓在玻璃上、紙上也會爬,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看不見,也聽不見,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也能感覺到震動。他喜歡生活在潮溼的泥土中。

(利用多種材料和方法對蚯蚓進行實驗研究和記錄分析,感知了蚯蚓的特點和生活習性。)

三、以趣引路,拓展研究。

我們發現了蚯蚓的這麼多祕密,你還知道蚯蚓的什麼祕密?

1.蚯蚓的糞是寶貝,可以養雞、鴨、魚等。

2.蚯蚓是中藥,叫地龍。

3.蚯蚓還是一種菜,營養很好。

4.蚯蚓會處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這一環節,幼兒知道了蚯蚓更多的相關知識,知道了我們要保護蚯蚓,愛護大自然。)

四、延伸活動:

1.有一條蚯蚓受傷了,我們把它養在教室裏,看看它會好嗎?會有什麼變化。

2.把蚯蚓送回家。

(在延伸活動中,幼兒瞭解到蚯蚓受傷分成兩段後,它有個小本領,有腦袋的那部分會長出尾巴來,有尾巴的那部分也會長出腦袋來,它就能變成兩條蚯蚓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最近我們幼兒園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開展了《我是環保小衛士》的系列活動,我在與幼兒談話時,我發現幼兒對於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裏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時也有一部分幼兒認爲我們的周圍仍然有一些不漂亮的地方,例如有一些垃圾等。所以我就圍繞“垃圾”這一話題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動,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瞭解了亂扔垃圾的危害。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引導幼兒知道垃圾對人的危害,由此啓發幼兒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並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出來——爭當環保小衛士。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垃圾的危害。

2、情感目標:啓發幼兒保護周圍環境的意識。

3、技能目標:啓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爭當環保小衛士。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知道垃圾的危害並思考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

活動準備

1、VCD課件。

2、環衛工人服裝、布簾

3、花生、瓜子、糖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教師 與幼兒做手指遊戲《切白菜》,集中幼兒注意力。

基本部分:1、用布簾橫在講臺前方。

今天我要請小朋友看一段表演,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完了告訴老師,發生了什麼事?

教師轉一圈,到布簾後戴上假髮後出來,邊吃零食邊丟在地上,然後轉到布簾後,換上環衛工人的衣服,拿上清潔工具,把地上的垃圾掃乾淨。又轉到布簾後,換上教師的衣服出來。

教師提問:剛纔那個阿姨把什麼扔在地上了?(瓜子殼、糖果紙),她這樣做對不對?(不對)

環衛工人是怎麼做的?(把阿姨扔的瓜子殼、糖果紙掃乾淨了)

如果你吃了糖果,把糖紙丟在哪裏?(請幼兒吃糖,根據幼兒的丟糖紙的情況作評議)

2、看課件1:組織幼兒觀看,交流,談談垃圾的危害。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看一些圖片,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幼兒看課件

引導幼兒討論;你們看見了什麼?(垃圾)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麼感覺?

幼兒:髒、臭,容易生病

師:對我們有什麼影響?(污染空氣、水源,危害健康,影響城市容貌)

師:如果我們的周圍都是垃圾,生活會變得怎麼樣?

幼兒:生活不方便,會生病

教師小結:許多的垃圾堆積在一起,不僅佔用很多的土地,而且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發出陣陣的臭味,污染空氣、水源。同時,滋生蚊蟲、蒼蠅、蟑螂、老鼠,傳播疾病,危害健康,影響城市容貌。

3、繼續看課件,引導幼兒保護環境,爭當環保小衛士

(1)知道了垃圾有這麼多害處,那麼現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呢?等會兒把你的好辦法告訴大家,好嗎?

我們來看看哥哥姐姐是怎麼做的?放課件(拾垃圾圖片),邊看邊引導幼兒要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從小事做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裏,分類投放,向家長、鄰居宣傳,做環保小衛士。

(2)老師把小朋友的辦法編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老師把它教給你們好不好?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隨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垃圾要放一塊兒;

你拍三,我拍三,煙囪別再冒黑煙;

你拍四,我拍四,我是環保小衛士;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樣別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勁往一塊湊;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現在好時機;

你拍八,我拍八,保護環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愛護環境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我們的生活真踏實。

(2)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環境變得怎樣了,看課件3

我們生活在乾淨,美麗的環境裏,心情舒暢。

(3)鼓勵幼兒做環保小衛士

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我們現在去看看我們幼兒園裏有沒有垃圾,如果有,就把它撿起來放到垃圾箱裏,好不好?

結束部分:幼兒排隊,到校園去撿垃圾。活動結束後幼兒洗手。

活動延伸:在校園拾垃圾的過程中,讓幼兒認識可回收垃圾、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和有毒、有害垃圾、垃圾桶。

綠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紙類、金屬類、塑料類、玻璃類等是可以收回去經過消毒、加工還有用處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請幼兒說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黃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廚房垃圾、如菜葉、剩飯菜、果皮等。(請幼兒說說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紅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廢舊電池,熒光燈、過期的藥品、化妝品是它的好朋友。

拓展活動:爲幼兒園設計製作環保垃圾桶。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讓幼兒認識了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他們想出了許多解決環境衛生的辦法,之後小朋友對周圍的環境更加關注,注重從自己做起。班上小林是個愛扔紙屑的孩子,自從班上開展“環保小衛士”後,他不再扔紙屑了,還將學到的《拍手歌》向他家裏人宣傳,她奶奶很高興地專程到幼兒園感謝我們。由此看出這個活動是符合幼兒實際和切合幼兒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幼兒從認識到關注垃圾再到主動清理垃圾,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今後,我會更加關注幼兒的生活,選擇符合幼兒生活的教材,讓幼兒認知、情感和技能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從小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語言,讓幼兒正確的運用語言,對幼兒的語言交往、認知發展、智力發展、社會適應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口頭表達能使孩子學習能力增強,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對他人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能夠明顯提高,並且有利於讓孩子勇於表現自己,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有效增強幼兒自信心,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我園多年來不失時機地抓緊對幼兒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並申報承擔了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效方式的探究》研究課題,爲了"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我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小小故事家""口頭作文""朗誦比賽"等系列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和能力。

《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雖然孩子們的興趣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怎樣能更好地讓孩子主動用連貫和豐富的語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呢?

一天,戶外集體活動結束後,我讓小朋友們分散活動,幾個小朋友便結伴,在陽光照射的牆面上津津有味地玩起了手影遊戲。他們有的用手變成小兔,有的變成老鷹,還有的變成鴨子、孔雀……,小朋友們一邊用小手錶演着,還一邊興奮地相互交流着。不一會兒,其他的小朋友也蜂擁而至地跑來,興致勃勃地加入了遊戲的行列。孩子們爭先恐後地伸着小手,七嘴八舌地喊着:"我變的孔雀在跳舞""我變的老鷹在天上飛""我變的鴨子在水裏遊"……,看到孩子如此熱鬧的場面,我靈機一動:既然孩子們這麼喜歡玩手影遊戲,何不趁機引導他們把"玩手影"與"語言遊戲"結合起來呢?

於是,我便隨即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一熱點行爲精心整理設計了本節語言活動《我的小手變變變》。通過讓孩子在自發的興趣點中說一說、演一演、變一變,充分發揮想象,調動幼兒的發言積極性,創編講述了許多有趣的手指故事,在這樣一個輕鬆越快、幼兒自發的活動氛圍中,不僅更好地激發了幼兒敢於語言表達的主動性,發展了幼兒更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編故事的能力,而且還使我在我園參與河南省《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效方式的探究》課題探索中,有了更開闊的思維和指導目標,真正做到讓幼兒成爲一個想說、敢說、會說的人。

一、 活動名稱:語言領域二、 活動內容:《我的小手變變變》

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猜猜講講變化的手指造型,喜歡玩手指遊戲,並能完整的說出其含義,感受手指遊戲帶來的樂趣。

2、通過小手編故事的活動,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與同伴互幫互助的友愛精神。

四、活動準備:

1、多媒體。

2、一段手指表演視頻。

3、手指表演的小故事一個及故事配樂。

五、活動重難點:

通過小手的變化,提高幼兒的模仿力和想象力。

六、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手指小律動《我的手指變變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一起來和老師做一個手指小律動!

律動兒歌:1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爬爬;2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白兔,跳跳跳;3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花貓,喵喵喵;4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螃蟹,走走走;5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大老虎,啊嗚啊嗚啊嗚;我的手指頭,變變變,我的手指頭,真好玩!

(二)觀看手指表演視頻,引出活動主題:手影遊戲。

引導語:我們的手能變成那麼多小動物,真是太好玩了。今天,和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第一遍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自由討論:"動畫片是用什麼來表演的?""都變出了什麼?",教師巡迴傾聽。

2、第二遍播放視頻: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觀看邊在投影儀的光源處模仿視頻中的動作,感受手影表演的有趣。

(三)模仿遊戲:小手變變變。

1、引導語:小朋友讓我們再想一想,小手還可以變成什麼呢?

幼兒:變成小鴨、小羊、小鳥、小狗、石頭、剪刀、小腳、鉛筆、扇子、望遠鏡、眼鏡、孔雀、小兔……2、玩手影遊戲"老鷹捉小雞"。教師做老鷹,幼兒做小雞,用手影玩遊戲。教師提醒幼兒"小雞"不能離開投影儀,指導幼兒理解手影的特徵。

(四)手指故事:《絆腳石》。

1、引導語:小手的本領可大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它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播放音樂,教師表演啞語手指故事。

(故事:天亮了,太陽公公慢慢地升上天空。一隻可愛的小白兔蹦蹦跳跳地走來了,它看見一塊石頭擋在路中間,要怎麼過去呢?小兔子左瞧瞧右看看,它從石頭上跳了過去;一隻小鴨子呷呷叫着走來了,它看見一塊石頭擋在路中間,要怎麼過去呢?小鴨子想出一個好辦法,它從石頭旁邊繞了過去;一隻小孔雀高高興興地走來了,它沒有看到石頭,一不小心撞在石頭上,摔了一跤,它爬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2、引導語:小手講的故事好玩嗎?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遇到了什麼問題?還有誰會遇到這塊絆腳石呢?它們又是怎麼做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