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七篇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爲專門爲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製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傑有“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製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製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麼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爲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麼?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着繪製封面、第一頁的情況,並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後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製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製小書,並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製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製的過程中進行對照,並在結束後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製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後,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並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後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後,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大班語言活動三句半《拜年》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並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恭喜誰?恭喜什麼?(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採用平行示範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裏“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並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麼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唸的是什麼?給誰拜年的,祝福什麼?你最喜歡老師唸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麼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麼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麼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並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麼?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識字遊戲:找位置

目的:

1.教孩子學會將象棋子擺在棋盤的固定位置上,認記讀象棋上的字。

2.培養幼兒初步的空間感知力。

準備:32枚與棋子一樣大的圓形紙板,將原象棋上所有的字,用紅綠兩色筆分別照抄在圓板紙的一面。

玩法:1.將棋盤鋪好,成人用膠水將圓紙板粘在棋盤的正確位置上,露出有字一面。

2.將原棋子倒出,由孩子分爲紅綠棋兩組,成人引導孩子根據棋子上的字在棋盤上對號入座,把棋子擺在棋盤的對應位置上。

3.孩子會擺會,成人和孩子各擺一組,看誰速度快,誰爲第一。

4.孩子擺熟後,將圓字板拿走,讓孩子試着把棋子直接在棋盤的正確位置上擺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拓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借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有利於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價值

超市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所之一,超市裏各種各樣的物品吸引着幼兒。爲此,我們選擇了幼兒感興趣的題材——“超市”開展主題活動。將幼兒從“課堂”帶到“社會情景”中,並通過參觀、遊戲、談話、繪畫等多種活動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經驗整合起來,使孩子瞭解超市的結構,體驗購物的快樂,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在開展主題活動中,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們談論去超市購物時自己買了多少東西,付了多少錢,但是,對人民幣的概念仍較模糊,於是生成了這節數學活動——《超市購物》。旨在創設一個“超市購物”的遊戲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購物”的過程中認識紙幣,學會使用紙幣。整個活動過程,引導幼兒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學習,願意與同伴分享快樂,學會處理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增強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當幼兒親自購物之後,能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購物體驗,也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5元、5角、1元的紙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係。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驗。

2.物質準備:

(1)佈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物品卡片,並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係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現硬幣的特徵。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裏面裝着什麼。”(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麼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誌。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着“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着5角;硬幣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着1元。

遊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遊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老師發佈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硬幣。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麼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

(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後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老師先請小朋友

拿着錢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活動過程中,教師藉助實物,通過遊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徵入手,引導幼兒準確

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幼兒帶着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爲5角錢或1元錢),併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

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提問:“誰願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

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

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

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麼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用1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用5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

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裏還藏着這麼多祕密。我們剛纔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裏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着錢盒去購物吧!”

評析:教師在幼兒認識了1角、5角、1元三種硬幣的基礎上,給幼兒提供了親身購物的機會,進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種硬幣之間的換算關係。每個幼兒都只有在付錢正確的情況下才能買到商品。幼兒必須先觀察商品的價格,然後思考該如伺正確付錢,並將付

錢方法粘貼在展板上,最後通過課件梳理幼兒經驗,爲下一環節做鋪墊。

3.幼兒第二次購物,發現多種付錢方法

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麼?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mi)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爲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請小朋友將商品放進桌子底下的籃子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嘗試將規則圖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過分蛋糕遊戲感知理解圖形的分合變化。

3.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索發現的快樂。

4. 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等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通過遊戲操作把圖形等分。

活動難點:感知理解一個圖形能夠分成相同的幾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每小組若干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剪刀,黑色水彩筆。每組一個空的小籃子。

2.教具 :自編故事《小熊過生日》,講述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蛋糕,隨着來訪朋友的人數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形、長方形蛋糕圖片,小熊、小豬、小馬、小牛圖片。教師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白紙若干張。水彩筆。黑板。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見教材,去掉分割長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動過程:

一、複習拼圖,感知回顧圖形的分合關係。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長方形,找到一樣的朋友拼成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參與觀察瞭解幼兒的拼法,瞭解現有經驗。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來了一隻小豬好朋友,兩個人怎麼分吃蛋糕?

教師鼓勵幼兒設想分蛋糕的方法,說明要把蛋糕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部分,傾聽幼兒表達想法,詢問用什麼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兩塊是一樣的,肯定幼兒的設想並請幼兒前來嘗試用紙嘗試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畫線條,詳細講解過程,使幼兒看見正方形蛋糕被“畫”成了兩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將圖形留在黑板上,問問幼兒在哪裏見過這樣的圖形。

2.教師小結:先把正方形對角和對邊摺紙、再畫線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蛋糕分成兩塊一樣的。

二、初步嘗試操作。

1.給小熊分蛋糕。幼兒用剛纔看見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紙折、畫、剪成二等分圖形,把分好的圖形放在小組桌子中間的小籃子裏。

2.幼兒分割的時候,教師觀察、互動,和幼兒交流討論自己是怎樣分的,分好的兩塊蛋糕是不是一樣大的,給幼兒分好的圖形拍照。

3.看照片小結幼兒的成功嘗試,說明一塊蛋糕分成了兩塊一樣大的,幼兒會發現在正方形裏,對邊折的時候豎線和橫線分割出的圖形是一樣的。

4.故事繼續,圖形引申。

——教師 :小熊和小豬都喜歡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其實小豬也帶了蛋糕:長方形蛋糕!這該怎麼分呢?

——鼓勵幼兒思考用剛纔摺紙的經驗進行對角折、對邊折、畫線條。

——發現長方形折後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狀不同,也發現橫對邊折和豎對邊折折出的圖形是不一樣的,把摺好、畫好線條的圖形和正方形的一起陳列,觀察它們的不一樣。

——幼兒把長方形圖形剪成二等分圖形,放在小籃子裏。

——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給剪好的圖形拍照。

5.觀看照片小結。長方形也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圖形,分享交流大家是怎樣分的。

三、運用已有經驗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實踐能力。

1.教師 :又來了兩個好朋友,小馬和小牛,他們也帶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蛋糕來祝賀。4個人怎麼分蛋糕?

2.根據幼兒意願例如先分正方形。師生討論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4個一樣的。教師:剛纔我們用了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了一次。現在要分成4份,還是用這個方法嗎?怎麼折?折幾次?

——請幼兒示範,如對角摺紙、畫出線條。

——還可以怎麼折?另取一張紙,對邊摺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摺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範。

3.長方形的蛋糕怎樣分成4份呢?

————請幼兒示範摺紙、畫出線條。

——還能怎麼折?另取一張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摺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範。

——把摺好、畫出線條的圖形出示在黑板上。

4.問問幼兒在哪裏見過這樣的圖形?都是正方形和長方形變化出來的,它們和剛纔只折一次的圖形有什麼不一樣?

5.幼兒操作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幫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摺紙分割的方法,對幼兒的細心提出積極的鼓勵和肯定。併爲幼兒的操作結果拍照。

——在長方形四等分中,幼兒可能會有豎着等分的現象,使得長方形被分成了4個長細條,這也是一種分法,教師應予以說明和肯定。

6.觀看照片小結。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份一樣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畫、多剪,分好的幾個圖形就是一樣的。

四、回顧、總結。

1.在黑板上豎排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圖片各一張,和幼兒一起回顧、討論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隨着幼兒的回顧、表達,教師在每個圖片的的右側貼上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如對應正方形圖片的是一張畫着一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着一條中間分割線的正方形,畫着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着中心十字線的正方形,畫着豎線分割成四塊的正方形。長方形同理出示。

3.師生共同觀看,用歸納、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鞏固習得經驗。

延伸活動:

1、把幼兒操作剪好的小圖形分類、壓膜,放在科學區域,供幼兒練習拼圖和分割,鞏固對圖形分合的經驗認識。

2、在數學活動中繼續開展圖形認知活動。

3.鼓勵幼兒在家裏找一找由幾個小圖形拼成一樣傢俱等的物品將數學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遷移到後續數學活動中,不斷增長新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千奇百怪的動物歷來是孩子們的最愛,他們對神奇的動物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們對動物的興趣顯得更加濃厚,於是,我們和幼兒共同開展爲期三週的動物之旅,讓孩子們感受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係,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初步具有保護動物的生態環保意識。

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幼兒和家長熱情高漲,提供了很多圖片資料、文字資料,我們把這些資料集中在區角內,誰知幾個孩子在大背景圖上(老師設置的局部區角環境)擺放起動物圖片來,說是玩動物園的遊戲。我突然眼前一亮,有一首繞口令《動物歌》不正是眼前的情景嗎?繞口令是語言訓練的好教材,認真學習能使幼兒口齒靈活,在我們花園幼兒園以語言爲特色的背景下,繞口令正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們在主題和幼兒的雙重背景下生成了此次教學活動,繞口令《動物歌》。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及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嘗試講述繞口令,學習發清讀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豬、兔、鼠。

2.初步掌握繞口令的講述方法,激發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1、教具:背景圖與插入角色(虎、鹿、豬、兔、鼠);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指偶(帶有方位圖的手套和帶有刺毛皮的動物指偶)

活動過程:

(一)、看看、找找、說說1.在這片美麗的地方你們看到了什麼?(搞清方位)

2.這裏躲着一些小動物,在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呢!請你們把眼睛閉起來,等我數到三,再把眼睛睜開(幼兒閉眼的同時,教師抽露動物的頭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麼地方躲着誰?(以幼兒的話自己說,教師用兒歌詞句小結。)

4.大家數一數,有幾隻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

5.我會用一個字來說這些動物的名稱(示範:老虎,我會用一個字說"虎")。誰的本領大,也會用一個字來說?(集體練習相似音)

(二)、聽聽、念念老師把動物和我們捉迷藏的事編成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動物歌》。

1.教師示範朗誦。(平常速度)

2.幼兒練習。

(1)看誰本領大,會看着圖片,自己讀這首兒歌。(教師按照順序點圖,幫助幼兒自己練習兒歌)

(2)重點練習五個動物名稱的發音。

(三)、知道繞口令的特點

1.現在老師來念《動物歌》。這回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唸的時候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快速示範,讓幼兒在感受的基礎上念得更快)

2.你們會像老師一樣念得又快又對嗎?(請個別幼兒表演)小結:原來兒歌裏有些字的發音很像,很難讀,念這些字時,舌頭動來動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錯,這種兒歌,我們叫它繞口令,繞口令雖然難念,但是隻要我們認真學,經常練,舌頭就會變得很靈活,就會練得又快又對。我們一起來看看相聲演員他們的表演。

3.播放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讓幼兒從規範的表演中得出繞口令的特點)他們表演得好嗎?好在哪裏?(又快又對)他們也是慢慢練纔會越說越棒的。

4.引導幼兒又快又對地念繞口令。(用拍手的節奏)

(四)、示範仿編過渡語:小動物說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會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繞口令。這次小動物要重新換個地方躲起來,看誰本領大,能找出來,還能用繞口令的句子進行回答。

教師更換動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對換,鼠兔對換,豬不變)

1.一、二、三,眼睛睜開來,找一找,在什麼地方躲着誰?

2.老師把小動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編成了一首新的繞口令。(示範編的同時,暗示幼兒按方位學習仿編)

(五)、在動手操作中學習仿編,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的本領真大,學會了自己編兒歌,老師很高興,現在獎勵你們每人一套指偶,請你們自己和小動物玩捉迷藏的遊戲,一邊玩,一邊編一編。

2.幼兒人手一套學具,自由擺放動物,自己用兒歌的語句進行表達。

3.請兩名幼兒(與教師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編講的繞口令。

還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們把它們帶到區角里去玩吧!

附:繞口令《動物歌》

山上一隻虎,林中一隻鹿,草裏一隻兔,洞裏一隻鼠,屋裏一隻豬,大家數一數,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豬。

活動反思:

本節課設計着力體現“三重”,即重歸類、重情境、重方法指導,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有機結合。本課的識字任務是12個,根據文本特點將其分爲蟲字旁的形聲字和其他生字兩部分進行分類教學。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圖片認識動物,發現蟲字旁的形聲字的造字特點,並以此爲出發點習得了識字方法;再結合多種形式朗讀兒歌,落實其他的識字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歸類識字的意識。隨文識字時,漢字在文本中時而跳脫,時而融進有趣的語句,深深吸引着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字課的效率。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遊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幹什麼”的句式,激發表達慾望;在隨文識字過程中,以多種遊戲活動爲載體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指導寫字環節中,採用通俗易懂的編歌訣方法讓學生輕鬆掌握寫字要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爲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小組分工、設計提問、採訪現場等學做小記者活動,明確採訪計劃和任務,體驗與同伴合作採訪的樂趣。

2、嘗試主動與他人交往,學習傾聽和交流,有初步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重難點

採訪中如何與人溝通,並有效的記錄和彙報。

活動準備

記者採訪的錄象片段;採訪計劃表;採訪中記錄用的筆本子;幼兒事先有分組合作調查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經驗;幼兒事先做好有關道具。;電視機架子一個;攝像機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採訪情景,初步瞭解記者的工作和採訪要求。

1、定格記者手拿話筒的畫面。小朋友,你看這是誰?(記者)你怎麼知道他是記者呢?你還知道哪些節目的記者呢?你知道記者是做什麼的?

小結:這是“走進今天”的新聞記者。記者是一種工作,通過採訪和報道,讓我們瞭解一些原本不知道的事情。

2、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記者採訪的錄象,請你仔細的看,記者是怎麼進行採訪的?仔細看他的神態、語言和提問的內容。

3、幼兒看採訪錄象。

4、提問:在這段錄象中,你看懂了什麼?記者在採訪時是怎樣的?

小結:看了錄象,我們知道,記者在採訪前先主動的介紹自己,而且採訪時態度自然大方,親切有禮貌。

二、通過觀察圖片,瞭解小記者的採訪要求和採訪用具。

1、現在,不光成人能做記者,很多幼兒園的孩子們也能做小記者呢。瞧,老師把他們的採訪也拍了下來。請你仔細看清三個問題:1、小記者在採訪中他們的表情態度怎樣?

2、採訪中有哪些分工?

3、採訪中需要用到哪些採訪材料呢?

4、提問解決分工和計劃書的內容:

A除了這些採訪設備,還可以有什麼設備?

B如果是三人去採訪,想想可以怎麼分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紙上畫出話筒、攝像、記錄等符號,以解決計劃書的內容

5、小結:小記者採訪時要學會合作分工,有的提問,有的記錄。需要有記者證、話筒等。態度要自然,有禮貌。

三、確定採訪內容,制定採訪計劃書,作好採訪前準備。

1、交流拓展經驗:今天來了那麼多的客人老師,那麼我們也來做小記者,去採訪他們。採訪的內容就是:介紹瞭解一個老師。請你想想,你可以向老師提哪些問題呢?(拓展問題:關於老師生活的、工作的、想法的等)

2、介紹計劃書,明確計劃書制定的要求。

我們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有計劃。下面我們就來設計一份計劃書。

A、出示計劃書,介紹內容:1、先設計一個喜歡的好聽的記者團名字;2、一起商量,確定分工,在旁邊的空格里寫上學號;3、設計提問,並把問題寫在左邊。

B、 提問:說到這裏,老師想到一個問題:遇到不會寫的字怎麼辦?

C、小結:問題不會寫可以用簡單的線條和圖案表示,但要三人都能看懂。

3、請選好你的合作伙伴,三人一組坐下後,制定計劃書。

4、幼兒制定計劃書。教師指導:協商分工;一起圍繞主題設計問題。

5、請兩——三組介紹制定的採訪計劃。(教師要注意拓展幼兒的提問內容)

6、明確現場採訪的要求:

下面我們馬上要開始現場採訪老師了。你覺得我們因該怎麼做?

提煉,提出採訪要求:去採訪的時候,提問的人要注意提問主動,記錄的人要用簡單的方法記錄,攝像和彙報的人要注意完整的表達。

四、幼兒採訪,教師做跟蹤和指導。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準備了一些採訪材料設備,你們可以選擇要用的:幼兒尋找有關採訪的替代品,開始分組採訪,教師對一組的情況做攝錄。

五、彙報採訪情況,分享採訪經驗。

請兩組幼兒彙報。之中點評幼兒彙報的趣味性和完整性。並在一組採訪後,組織幼兒看採訪過程的錄象,電評:從採訪的主動性,禮儀、提問的設計方面進行請小記者來介紹採訪的情況。(如是否主動交往,提問是否太慢,合作性怎樣)

結束:今天我們學做了小記者,採訪了老師。以後,我們在去採訪各種新聞,大家感興趣嗎……

教學反思:

本課選擇以“小記者”爲學習主題,引導學生實踐體驗,使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在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繫的、跨學科綜合的學習活動中,並融會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小百科:記者是在媒體中從事新聞採訪和報道工作的某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比較2--3種物體的輕重。

2、初步學習運用等量替換的方法感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

3、學習運用推理的方法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準備:

1、天平1臺,玩具水果,教學掛圖二。

2、形狀不同的積木若干,幼兒用書第39頁的操作材料。

3、幼兒已有使用天平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天平稱量,感受不同物體的重量之間的關係。

1、教師出示天平,啓發幼兒講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用天平稱水果,實際感受水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3、教師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稱量,引導幼兒發現它們之間的重量關係。

4、引導幼兒觀察、瞭解三種物體之間的重量關係,推導、理解西瓜和蘋果之間的重量關係。

二、引導幼兒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物體重量之間的關係。

遊戲"那組找得又對又快"。

三、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第39頁《判斷推理》中"給一樣重的打勾"和"蹺蹺板"的練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