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小學語文課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本文已影響 1.2W人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着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爲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小編今天爲大家帶來送元二使安西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課文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爲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教學目標】

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正確理解“更”“陽關”等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與初步吟誦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在比較閱讀中體會送別詩的特點。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環節一:以讀破題,整體感知古詩

師:同學們,送別是古人經常出現的場景,送別也自然成了古人寫詩的重要題材。今天咱們學習的一首古詩就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的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來,一起讀課題。(生讀題)

師:預習過課文嗎?

生:預習了。

師:我不相信。你再讀讀課題。

生讀,輕重音不清晰。

師:送誰去安西?用你的朗讀回答我。

生讀課題。

師:送元二去哪裏?繼續用朗讀回答。

生再讀課題。

師:唐代的安西在今天的——

生:唐代的安西在今天的新疆。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查資料書知道的。

師:真好!藉助工具書瞭解難點詞的意思,這是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學們,元二去安西做什麼?大家一起朗讀課題回答。

生讀。

師:誰送元二出使安西。詩題連起來可以怎麼解釋?

生:王維送元二出使安西。

師:很完整。不過,古人寫詩題沒有這麼囉嗦,他們簡潔地寫道——

生:送元二出使安西。

師:請伸出金手指和老師一起書寫。(板題)

【賞析】讓理解與朗讀訓練融合,有效。讓每一處學習均指向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教學觀值得肯定。

環節二:強記書寫,夯實語文基石

師:(課件出示詩文,生字“舍”“君”留空)預習過課文的同學,應該對課文有一定印象吧,來,誰願意填填空?

生上臺書寫。

師:正確嗎?

生:正確。

師:可是,不能打滿分。知道爲什麼嗎?

生搖頭。

師:這麼美麗古詩,咱們這樣書寫,還真對不住這作品。請看老師來填寫。

師:(示範後)大家一起動手吧。(學生練習後)古詩就得這樣用心寫,漢字就得這樣用心寫!(展示一個)

【賞析】不僅寫正確,還要求寫美觀,有語文味。

環節三:繼承國學,嘗試吟誦古詩

師:同學們,通過預習,有誰已經會讀這首古詩了?

生背。

師:字正腔圓,節奏優美。不過,這是現代人讀古詩。古人讀詩一般用“吟誦”的方法。想學這種方法嗎?

生:想。

師:怎麼吟誦呢?(教師示範)

生躍躍欲試。

師:不急。讀的時候需遵照一種規律,這種規律我們稱它爲平長仄短。(板書:平長仄短) 在普通話裏面有四種聲調,第一聲和第二聲叫“平聲”,我們用短橫表示。(板書短橫符號)。讀時需把這個字音延長。(師指着第一句詩中的“城”)來,讀一讀。(師做手勢引導等)

生讀得有模有樣。

師:平聲會讀了,那麼仄聲呢?仄聲,我們用一條豎線來表示。(板書短豎符號)仄聲讀的時候聲音一出來馬上就收掉。我們稱爲仄短。(範讀“朝雨”)大家自由練一練。

生練讀。

師:平長仄短,可是在這首詩裏面有個字是不一樣的,看,最後一行的一個“出”字。這個“出”現在讀音是“出”,而在古時,它的讀音是這樣的(師讀)。這種音我們稱它爲“入聲”(板書:入聲)它歸在仄聲字裏。

生再次練習。

師:標上平仄,它就是這樣的一首詩(課件出示標有平仄的詩)。請聽——(師配上《陽關三疊》吟誦)

學整體練讀。

【賞析】從學生的真實起點出發,做適當的加法,在吟誦上下工夫,讓人耳目一新。對於學生而言,也是走入古詩文化的有益嘗試。

環節四:咬文嚼字,體會古詩情韻

師:同學們,吟誦着這樣的古詩,我們彷彿也走進了1200多年前渭城的那個清晨,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渭城下了一場小雨,屋瓦、柳樹葉子很乾淨。王維不停向元二勸酒,說出了陽關就再見不到他了。

師:描述能更具體,語言能更美一些嗎?

生:那天早晨,古老的渭城下了一場小雨。原本有些灰暗的城市,立刻變得清新了許多,霧霾不見了,柳葉閃閃發光,客舍的青瓦遠遠望去,彷彿籠罩着一層青藍色的煙霧。亭子裏,鬚髮花白的詩人王維正動情地舉杯勸酒:“好兄弟,再喝一杯吧。你這一去,那頭可沒有老頭子我這樣的老朋友啦!”

師:誰來評評,他的描述如何?可用一個詞語表達。

生:詩情畫意。

生:依依不捨,深情款款。

生:具體生動,感人肺腑。

師:語言真美,評價真美!同學們,在這個柳色留人的早晨,在這個依依不捨的早晨。詩人王維就這樣一杯接一杯地勸着元二。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疑惑:自古有聚就有散,分別本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王維爲什麼一杯接一杯地勸酒呢?

生:他喜歡喝酒。

生:他覺得酒最能表達友情。

師:學古詩,有時候需要知人詩論,需要了解每一個文字背後的信息。大家請看——

(課件出示圖文)陽關以西,滿眼荒漠,無盡荊棘。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一去,要到哪裏呢?(出示路線圖)渭城在今天的陝西渭河以北,陽關在今天甘肅敦煌西南。再往西走,就是新疆的庫車附近,古時候稱爲“安西”。這一路,長達三千多公里,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也要整整半年多的時間。

生驚訝萬分。

師:如果元二是你的好朋友,他即將遠行,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說: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

師:善解人意的朋友。

生:我會說:元二,多帶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點。

師:前路漫漫,真正的朋友總是想替對方再想周全一點,再周全一點。

生:我會對他瀟灑地揮揮手,說:去吧,建功立業,我在這裏替你祝福!

生:我會對他唱一首歌:《朋友》。

師:《朋友》創作得晚了點,需要穿越。

師:同學們,你們知不知道:當時,即使元二馬不停蹄地返回,也要一年的時間,更何況,他是奉着皇帝的使命去的。回來的時間可能是一年,也可沒是——

生:兩年;三年……

師:黃沙漫漫,旅途艱險。異地他鄉,淒冷孤單。人生無常,不要以爲人與人的緣分很長,有時候,簡單的分別就是一輩子。公元741年,也就是分手幾年後,王維就去世了,渭城送別,生離即爲死別。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輕雨渭城,走進新柳渭城,走進詩人不捨的心裏,真誠吟誦。同桌之間,互相練習。

生互讀。

指名試讀,再配上《陽關三疊》,師生共同吟誦全詩。

【賞析】讀出詩心,體悟詩情,是古詩學習學得詩味的重要策略。詩歌不可解,不可肢解,詩歌需要解,抓住詩眼探究個明白,這都是古詩學習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認識。

環節五:比較研究,探究送別詩歌

師:同學們,古人與人送別,除了用更盡一杯酒的方式,還會用哪些方式?

生:《贈汪倫》……

師:積累真豐富。還有嗎?

生沉默。

師:(呈現《別董大》《贈汪倫》)。瞧,它們來了,請自由選擇一首。結合下面的註解,吟誦吟誦!

師:今天,辛老師和你們度過了愉快的40分鐘,咱們也算是好朋友了,如果用詩句來表達,你準備送給辛老師怎樣的句子?

生:勸君再上一節課,大同學生最聰明。

……

師:創意十足善思考,大同學生最聰明。下課!

【賞析】從一首詩走進一類詩;從一首詩走進一類文化;從理解感悟走向創意運用。課堂也有了一波三折,別有洞天的味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