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蝙蝠和雷達》教案(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3.4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蝙蝠和雷達》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蝙蝠和雷達》教案(通用12篇)

《蝙蝠和雷達》教案 1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爲人類造福的。

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

2、質疑: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教師巡視。

3、出示生詞。

蝙蝠、飛蛾、蚊子、蒼蠅、鈴鐺、障礙物、熒光屏

清朗、敏銳、橫七豎八

捕捉、避開、揭開、推進

4、說說你從課文中瞭解到什麼?(學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以下幾點:一是蝙蝠的飛行,以及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繫)

5、相繼找出相應的段落

三、學習課文的1-6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小組合作填表: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繫有鈴鐺的屋子裏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小結: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繫?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四、範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2、指名說一說課文大意後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繫。

二、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1、自由讀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

2、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繫。

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繫。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騙幅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三、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小結:人們從蝙蝠身上發明出雷達,想這樣的科學叫什麼呢?請閱讀資料袋。知道這是仿生學

三、總結:

除了蝙蝠,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生物擁有神奇的本領,從他們身上,我們人類也受到了許多啓發。出示“資料袋”。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找一找自然界中的生物還有哪些神奇的本領,想一想,從他們身上,我們能過學習到什麼?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試一試,自己設計小發明,並動手實驗。

(作爲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評比和展示的內容之一。)

《蝙蝠和雷達》教案 2

教學目標

1、懂得課文中總起句的作用,學習先提出問題再逐步解決問題的寫作方法。

2、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瞭解飛機夜間能夠安全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啓示。引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事物,並從中也得到啓示。激發學生從小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弄清飛機夜裏安全飛行,從蝙蝠身上得到什麼啓示。

2.練習歸納段落大意,學習用抓住重點句來歸納段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蝙蝠夜間飛行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繫。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出示蝙蝠圖:

問: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根據回答板書:蝙蝠)

你從課外資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學生介紹課外蒐集的`資料)

師述:無論何種蝙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夜間都能安全地飛行。(板書:夜間飛行)

二、接下來,請大家打開書本,自讀第3節,看看你能讀懂什麼?不理解的地方,請在書上做個標記。

1、學生自學。

2、檢查:多媒體出示第3節。

A交流你讀懂了什麼?(相機板書:靈巧)

(飛行特點)

b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根據學生回答圈出:還能、無論、即使也)

C這段話該如何把它讀好呢?誰來試試,這樣吧,我們先練練,待會兒我們來比賽。

學生練習,指名兩人比賽———學生評議———認爲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朗讀 3、同學們,讀到這裏,你還想知道什麼?(怎樣探路的)

師述:對呀,這時,我們都會想:老師指末句,生齊讀。

三、爲了弄清這個問題,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學家斯蘭瑞尼已經做了很多試驗,接下來,請同學們分學習小組根據表格自學第4、5小節,同時用大圈圈出科學家研究的對象,用“———”

劃出試驗方法,用“”劃出試驗結果,再想一想,這個試驗證明了什麼?請一、二組的學生自學第4節,三、四組的同學自學

第5節。

(多媒體出示表格)

1、學生分小組學習。

2、檢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學家,現在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實驗過程。

學生代表交流學習情況。

(我是科學家--------,我在第---次實驗中是這樣做的-----------)

3、小結:三次試驗證明-------(多媒體出示,學生讀)

“蝙蝠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請大家把書上的這句話用雙橫線劃出來,然後仔細地讀 讀。邊讀邊想想你還想知道什麼?

4、學生自讀後提問。

四、引導學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探路的?

1、同桌一起自學第六節,找出有關蝙蝠飛行的祕密的句子, 閉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嗎?

2、同桌自學第六節

3、檢查:交流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是什麼?

多媒體出示第六小節。

A、老師根據回答劃出2、4兩句。

B、請大家自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自個兒讀懂它嗎?

C、學生介紹讀懂的地方,板書:嘴超聲波障礙物耳朵

D、老師操作課件示意圖

E、請學生上黑板標出超聲波傳播方向。(生板演,生簡評)

4、師生分讀第6節。師1、3 生2、4。

5、問:這一節告訴我們什麼?

6、賞讀:好,那我們再一起來當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學家,向在座的老師介紹一下蝙蝠探路的祕密吧。(齊讀第六節)

五、過渡: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後,就模仿它來發明瞭雷達(板書:雷達)那麼雷達是怎樣探路的呢?請用同樣的方法自讀第7節,同時也幫老師設計一個雷達探路示意圖的板書。

1、學生自學。

2、檢查交流自學體會。

3、多媒體出示課後第三道填空。(口答)

4、出示設計示意圖並介紹設計意圖,生評並上黑板板書:天 線無線電波熒光屏

5、集體朗讀第7節。

六、總結:

同學們,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聯繫呀?(板書:和) 像這種人們通過研究生物的結構、功能來創造發明東西,爲人類造福,這門學科叫仿生學(卡片出示:“仿生學”) 人類仿生髮明的東西很多很多,你能再舉些例子來嗎?

當然,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生物的祕密還未發現,許多地方值得人類利用它來創造發明,爲子孫後代造福,這個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嗎?

七、作業:

表演題: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間飛行時偶兒碰到了夜行的飛機,它非常驚訝,就和飛機說起話來,同學們,它們會怎麼說呀?

1、同桌練習,配以動作。

2、請一生上臺表演

《蝙蝠和雷達》教案 3

課文分析:

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並從中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識短文,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可以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過飛機夜行這種現象,提出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問題,這是全文要說明的主要問題。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結果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了飛機安全飛行。這項研究告訴人們,研究生物可以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有所啓示。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2、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1、蝙蝠和雷達(生齊讀課題)請大家回憶一下: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過渡:想不想看看蝙蝠和雷達是怎樣的?

2、分別出示圖片,問:關於它們你知道些什麼?(激勵:你真是個知識豐富的孩子!你真是愛讀書的`孩子!)

過渡: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則是人類發明的一種探測儀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課題中爲什麼用“和”把它們連起來呢?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二、學習第二段

1、請大家把書翻到42頁,快速瀏覽全文,在能說明蝙蝠和雷達之間聯繫的語句下面畫上橫線,完成後舉手示意。

2、抽生彙報

3、生自由讀: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第一處。(這是一個過渡句,作用是承上啓下;這句話使用了設問的修辭手法,作用是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 過渡:還有能說明它們之間聯繫的句子嗎?

出示第二處。你能用“因爲所以”的句式來把這兩處的意思說清楚嗎? 過渡:無論何種蝙蝠,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夜間都能安全地飛行。

三、學習第三段

課文哪段講了這一內容呢?那我們就一起去讀一讀吧!這次讀老師有要求:默讀第三段,看看你能讀懂什麼,想想你是從哪些句子讀懂的,邊讀邊標記。

1、生自讀。

2、抽生彙報。

3、指導朗讀。 認識關聯詞“即使 也”這是一組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雖然但是” ”“儘管還是”“可是、然而、卻”。

4、能不能通過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呢?

(1)生練讀

(2)彙報讀

過渡:讀到這兒,不由得讓我們產生了疑問:師引讀: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 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生接讀第二段最後一句話)課文4——6段爲我們解開了這個疑問。請大家自由讀4——6段,完成這個表格。

四、學習4——6段

品讀4—6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老師出示課件) 實驗次數 實驗的方法 實驗的結果 蝙蝠探路工具 第一次 矇眼睛 鈴鐺不響 和眼睛無關 第二次 塞耳朵 鈴鐺響個不停 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封嘴 鈴鐺響個不停 與嘴有關

1、出示要求:先自讀4——6段,口頭填表。再跟同桌交流、然後填表。

2、抽學生彙報,老師歸納填寫。只填重點詞。

3、讓我們再回到文本中讀一讀,親自感受一下這三次實驗吧。齊讀4、5段。 師引讀:三次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 ),它是用( )。

5、出示兩個句子進行比較。(老師這兒有一組句子,請大家讀一讀,看看細心的你會發現什麼?)

A、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1)師提問:這兩個句子哪句好?爲什麼?你跟別人配合過嗎?什麼叫“配合”?(各方面分工合作來完成共同的任務)從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

(2)同桌討論回答,老師指導。(蝙蝠探路時靠的是嘴和耳朵兩種器官同時起作用。)

過渡:那麼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課文哪個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彙報句子

1、快速默讀第七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有關蝙蝠飛行的祕密的句子。

2、抽生彙報、交流,相機板書,完善示意圖。

3、你能看着這個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嗎?

(1)抽生試說。

(2)同桌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3)全班看板書複述蝙蝠探路的原理

4、科學家們發現蝙蝠夜間能安全飛行的祕密容易嗎?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理解“反覆、終於”的用詞準確性。

(1) 抽學生彙報。

(2)生練讀。看誰能通過讀把你的感受傳遞給大家。

(3)抽生彙報。

(4) 男女生賽讀。

5、蝙蝠的本領真了不起,讓我們帶着讚賞的語氣誇誇它。生齊讀第七自然段。

6、小結學法。

自由讀文,勾畫重點句子―→交流―→歸納板書―→看板書複述內容―→朗讀體會。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仿照這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自學第8自然段。

六、學習第八自然段

1、邊讀文段,邊畫出有關句子,並讀一讀

2、同桌交流。

3、模仿板書動手畫雷達的探路方法示意圖,並複述。(抽生上臺畫)

4、看板書複述雷達探路的原理。

過渡:通過剛纔的學習,我發現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巴,你有什麼發現呢?你們真棒,真是會發現的孩子。那我們就一起來把這幾道題讀一讀吧。

5、出示課後練習三,生齊讀。

七、拓展延伸

過渡: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像這種人們通過研究生物某種器官的構造、功能,從中得到啓示並進行模仿,研製成功新的儀器、機械而產生的一門科學叫仿生學。

1、人類仿生髮明的東西還有很多,你能不能用“人們從( )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 )。”的句式向別人介紹你收集到的資料呢?

2、抽生彙報。

3、想象。

A、(現在,有一個跟你們一般大的小朋友有了一個很好的點子,你想不想知道?課件出示:我從變色龍身上得到啓發,想發明變色紙尿褲,如果嬰兒小便了,就顯示藍色,如果嬰兒拉臭臭了,就顯示紅色,大大方便了家長。)

B、怎麼樣,他的想法很棒吧!相信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好的點子,那我們也來說說:我從( )身上得到啓發,想發明( )。

C、想說的孩子彆着急,要不這樣,咱們把自己的好點子寫下來,待會兒跟同學分享,好嗎?你也可以簡單寫寫你想發明的東西的用處哦!

(1)、生自由寫。

(2)、彙報。

推薦課外書籍:

《開心小博士——奇妙的仿生學》,在這本書裏,有好多祕密等着你哦!

《蝙蝠和雷達》教案 4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等詞。

2、理清文章脈絡,瞭解課文大意。

3、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索自然科學奧祕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瞭解蝙蝠夜行探路的本領

教學過程:

一:以圖爲媒,引入新課

1、(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2、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目標:通過自學,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操作步驟:

1、自學生字新詞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3)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2、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繫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三: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目標:通過自主閱讀,理解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

操作步驟:

1、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2、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繫有鈴鐺的屋子裏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3、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4、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5、小結:

⑴ 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那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繫?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五:練習書寫,完成作業

目標:鞏固詞語

操作步驟: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教學反思:

1.本人的上課流程太快,思路不清晰,基礎知識和全文脈絡的'分析不明確;

2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對絕大多數同學來說,還是比較好的,但極少數同學還是比較差。對於靈活性較強的問題,解題能力較差,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欠缺。

原理分析:

1本人是欠缺教學經驗;

2學生原有基礎較差,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

整改:

1注意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一步一個腳印教深教透。

2多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注意關注基礎較差的同學,注重他們的聽課效果。

3注重較好同學的能力培養。

《蝙蝠和雷達》教案 5

素質教學目標

1、認識“蝙、蝠、蛾、鐺、礙”等5個生字,會寫“ 蝙、蝠、捕、蛾、蚊”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蝙蝠、飛蛾、蚊子、避開、敏銳、橫七豎八、鈴鐺、蒼蠅、揭開、障礙物、熒光屏”等詞語。

2、弄清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麼聯繫。

3、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4、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啓示 。激發學生愛科學,從小就有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飛機能在夜間安全飛行是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啓示。激發學生愛科學,從小就有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難點

弄清飛機夜間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麼聯繫。

課前準備:

1、師生收集有關蝙蝠的資料。

2、閱讀文後的“小鏈接”,查找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約3分鐘)

1.出示蝙蝠圖片,問:這是什麼?師板書:蝙蝠,學生書空。誰來介紹一下蝙蝠?

2.出示雷達圖片,問:這是什麼?(師板書:雷達)誰知道雷達是什麼? (學生如不知,教師可做簡單介紹。)

3.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儀器,爲什麼在這兩者中間加個“和”字?師板書:和。

4.學生齊讀課題--蝙蝠和雷達。 看了題目,你想到了什麼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注意讀準字音。(10分鐘)

1.請大家打開課文讀一讀,注意把生字讀準。

2、學生互用用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特別注意“鍾、障、熒”都是後鼻音,要讀準。讀準翅舌音“豎、鍾、超、障”;多音字“繫着許多鈴鐺”的“系”;字形難點:“配”的左邊不能寫成“西”,右邊是“己”不是“已”或“巳”。)

3、誰願意把自己落的最好的讀段落讀給大家聽?(讀後評議糾正讀錯字音及讀破句的地方。)

(三)再讀課文,學生質疑、理清層次(5~8分鐘)

1.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科學家探索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祕?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的?疑難之處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學生思考後,4人小組討論得出:課文第4至第7自然段寫了科學家探索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祕。1、2、8段寫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的。

3、學生質疑。

(四)、探究問題,尋求答案(15分鐘)

1.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什麼內容?

(蝙蝠高超的飛行本領,引起了科學家的思考。)

從哪兒看出蝙蝠的'飛行本領高超?劃出有關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夜間飛行能捕捉極小的飛蟲,從來不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也能靈巧地避開。

指導朗讀有關句子,讀出蝙蝠夜行的高超本領。(理解“無論……也……”和“即使……也……”兩個句子。)

2.這些引起了科學家怎樣的思考?提出問題: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他們怎樣做試驗的?做過幾次?結果呢?

學生帶着問題默讀第4至第6自然段課文,並填表。

3.學生交流填表情況。

第一次試驗第二次試驗第三次試驗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

實驗結論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句子找出來,用“~~”畫出。(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投影:

A“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來探路的。”B“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對比A句與B句的不同,理解“配合”在句中的作用。

5.讀第7自然段,能否用最簡單明瞭的方式表達蝙蝠夜裏飛行的奧祕。( 學生整理思路,設計板書)

蝙蝠:嘴→發出超聲波→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耳朵。

6.科學家爲什麼會去研究蝙蝠用什麼器官來探路呢?

小結:蝙蝠的飛行,引起科學家去探索研究,說明只要善於觀察,纔會有所發現。

第二課時

人類的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示的。善於夜間飛行的蝙蝠,給人們很多啓示。

(一)探究發明原因,引思“和”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什麼?

教師要抓住“夜航”這個詞激發學生質疑——爲什麼飛機能在黑夜間安全飛行?

2.再讓學生帶着這個疑問繼續看書,看看書中有這樣的問話嗎?有回答的話嗎?學生通過閱讀找到“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初步認識設問句)

上節課,我們研究了蝙蝠夜間飛行探路的工具是耳朵和嘴,並且揭示出其中奧祕。這節課又知道科學家根據這個啓示,使飛機能安全飛行了。

(二)抓住聯繫,緊扣“和”

1.飛機爲什麼能在夜間飛行?(裝有雷達)

2.讀課文第8段,出示課後思考題2的小黑板,練習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3.小結:

(1)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起到蝙蝠嘴的作用;

(2)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起到蝙蝠耳朵使用;

(3)飛行員是通過熒光屏瞭解情況,探明航線,在夜間飛行的。

4、理解“模仿”一詞。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科學家模仿 , 。 模仿 , 。

之所以雷達和蝙蝠有這些相似之處,因爲它是科學家模仿蝙蝠而發明的。

(三)迴歸整體,總結昇華, 練習表達

1、從哪些詞中你可以看出科學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祕密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的?你們能想象出科學家是怎樣一遍又一遍地反覆研究的嗎?

2.在蝙蝠和雷達之間加個“和”字,這是爲什麼呢?(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

3、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到“仿生館”。在這個“仿生館”裏有人類許多的重大發明。“仿生館”中部分字跡被人遮住,你們猜猜,會有些什麼呢?

蝙蝠 和 雷達 和 和

誰來作解說員,爲我們講解一下?

4、帶着情感齊讀全文。

同學們,希望你們從更多的生物中,得到更多的啓示,有更多的發明創造,希望你們像一隻只雄鷹展翅飛翔在科學的藍天上,未來的科學家就在我們中間。

板書:

《蝙蝠和雷達》教案 6

教學要求:

1、弄清飛機夜裏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繫。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麼聯繫。

教具準備:

自制軟件、鵬博士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麼?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繫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麼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爲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麼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麼?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爲什麼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繫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爲什麼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麼分?爲什麼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繫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後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於”“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板書設計:

7蝙蝠和雷達

課後小記:

《蝙蝠和雷達》教案 7

教學目標:

1、學習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詞語,瞭解其意義和用法,能正確運用。

2、學習“無論——也——”、“爲了”、“先後”的用法,能夠正確運用。

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的聯繫。

4、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難點:

1、生字和詞語的學習和運用。

2、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計劃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在教學中除了重點講解字詞以外,還應該抓住蝙蝠夜間探路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繫,使學生懂得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啓示。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計劃4課時。

課型:

講讀課文;科普說明文。

課文感知:

人們常常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種在天空中飛行的類似鳥類的動物,它們一邊飛,一邊發出吱吱的叫聲,這就是蝙蝠。蝙蝠的視力極差,但是在將要碰到物體時就會改變方向飛行,絕不與任何物體相撞,這是因爲它能用超聲波定位。蝙蝠的這種奇特現象使它身價百倍,成爲現代仿生學研究的對象。飛機能在天空中安全飛行,正是受到蝙蝠能用超聲波定位的啓示。本文以這一有趣現象爲背景,介紹了科學家通過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出了它順利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得到啓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航的安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1、導入教學:

2、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3、備註生字:

蝙蝠(biānfú)漆(qī)黑,捕(bǔ)捉,飛蛾(é),蚊(wén)子,撞(zhuàng)上,敏銳(ruì),鈴鐺(dāng),探(tàn)路,障礙(zhàngài)。

4、範讀課文,識記生字。

5、區別形近字:

(1)辨形,注音,組詞。

探(tàn),捕(bǔ),蚊(wén),深(shēn),鋪(pū),紋(wén)。

章(zhāng),撞(zhuàng),礙(ài),障(zhàng),童(tóng),得(dé)。

蝙(biān),蛾(é),銳(ruì),編(biān),餓(è),悅(yuè),遍(biàn),鵝(é),說(shuō),騙(piàn)。

偏(piān)。

(2)選字組詞。

漆,膝,捕,哺,撞,幢,銳,說

()黑,()捉,()擊,()話。

()蓋,()育,一(),敏()。

探,深,障,暢,礙,得,鐺,檔。

()路,通(),障(),鈴()。

()刻,路(),()到,()案。

6、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理解詞語及句式的運用)。

1、聽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詞語:

雷達: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接收的電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測目標的影象。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運用在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漆黑:(用比喻方式構成的詞)就是像漆一樣黑。類似的詞還有:雪白、碧綠、龜縮、蛇行等。

啓示:(名詞)使人有所領悟並受到啓發。近義詞:啓發、啓迪。敏銳:形容感覺靈敏,眼光尖銳。

靈巧:靈活而巧妙。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形容縱橫雜亂。

超聲波: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萬赫茲)的聲波。超聲波沿直線傳播,有方向性,並能反射回來,對物體有破壞性。

障礙:阻擋前進的東西。

反射:聲波、光波或其他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或與原來媒質不同的媒質面而折回。

模仿:照着現成的樣子學着做。

天線:用來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

無線電波:電磁波中的一部分,波長從1毫米到3000米以上。其中又分爲長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聲波。

4、句式:

(1)“無論——也——”表示條件關係。

例:無論什麼時候到家,也有熱茶熱飯。

無論怎麼說,也是你做的不對。

(2)“難道”語氣副詞,加強反問的語氣,整個句子表示反問。例:河水難道會倒流嗎?

他能做到,難道你就做不到嗎?

(3)“爲了”介詞,表示目的。

例:爲了能考上大學,他刻苦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4)“先後”時間副詞,表示動作或行爲承接的時間順序,一般用在動詞前邊。

例:他的作文先後獲了兩次獎。

(5)“不是——而是——”表示選擇關係,表示在兩種可能的情況中,否定前一種,肯定後一種。

例:他不是初三的.學生,而是高一的學生。

“反覆”與“重複”:均有不止一次的意思。但“反覆”指多次進行,不一定還照原樣;“重複”一般指照原來的樣子再來一次。

5、擴展練習:

例:捕捉——捕捉野兔——我和旺堆捕捉野兔。

模仿——

啓示——

敏銳——

靈巧——

祕密——

顯示——

第三——四課時(學習課文)

1、朗讀課文,思考:

(1)飛機在夜間能安全飛行,是從哪裏得到的啓示?

(2)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的目的是什麼?用了什麼方法?結果怎樣?證明了什麼問題?(課文重點)

第一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間屋子裏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繫着許多鈴鐺。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裏飛。

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眼睛無關。

第二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裏飛。

結果——蝙蝠就象沒頭的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裏飛。

結果——同試驗二。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嘴有關。

(3)科學家從三次不同的試驗中證明了什麼?

證明了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4)從哪些詞中你可以看出科學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祕密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的?

反覆研究。

(5)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祕密,科學家從這個祕密中得到了什麼啓示呢?

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讓飛機能在夜間安全行駛。

(6)你知道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啓示,還發明創造了什麼?

2、小結:

蝙蝠————飛機————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啓示,進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蝙蝠和雷達》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繫。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爲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三、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

2、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着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4、生反饋: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

5、可以用課題拓展法 蝙蝠與雷達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麼?文中有什麼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麼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裏飛行的祕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蝙蝠和雷達》教案 9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啓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內容。

3、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啓示,知道事物之間有着普遍聯繫,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祕的。

教學難點:

理解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1、2節

1、(出示飛機夜航的畫面)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纔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着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

引發質疑: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呢?

2、出示: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啓示。

板書:蝙蝠(蝙蝠雖然是哺乳動物,但非常愛吃昆蟲,所以“蝙”和“蝠”都是蟲字旁)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1、2節。

4、飛機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動物,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因爲飛機上有——雷達。

板書:雷達

(簡介雷達)無線電檢測和測距,是利用微波波段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爲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

5、揭示課題:26 蝙蝠和雷達(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蝙蝠在夜裏飛行,不僅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發現(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2、指名交流。

3、相機學習生字“蛾”、“摹”

摹仿:照某種現成樣子學着做。本課是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髮明瞭雷達。

過渡語:原來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設計而成的。那麼雷達究竟和蝙蝠有什麼相似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到底是什麼?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1、學習第6、7節。

(1)默讀第6、7節,用波浪線劃出:蝙蝠夜間飛行的祕密。

(2)交流,出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發出的_______。

雷達的_______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隨機板書:天線嘴巴無線電波超聲波熒光屏耳朵)

(3)引讀第7節

科學家摹仿——,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通過——,無線電波遇到——。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所以——。

2、學習第4、5節。

(1)蝙蝠夜裏飛行的'祕密是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才發現的。我們來看看科學家是怎麼做實驗的,板書:試驗(試驗是指嘗試着去做,以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等;實驗一般指爲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二進行的活動,也可指通過一些操作演示讓別人直觀瞭解)思考:做了幾次試驗,每次實驗的條件、經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2)完成閱讀芳草地第2題。

試驗情況記錄表

試驗情況

試驗條件

試驗結論

第一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二次試驗

矇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三次試驗

封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3)交流,結合三次試驗的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練習說話。

用造句的方法理解詞語:證明

(4)總結填空:科學家的( )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敏銳的眼睛,而是( )。

(5)敏銳就是感覺靈敏,眼光尖銳。而靈敏是表示動作快而靈活的。

完成詞句活動室第1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中得到啓示,發明了雷達。正是在科學家那種善於發現問題,善於研究問題、善於從事物中受到啓示和爲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的帶動下,出現了“仿生學”(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

2、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啓發而發明的?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生物學家通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級絲線。

《蝙蝠和雷達》教案 10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極其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的聯繫。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蒐集並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理解蝙蝠在夜裏飛行的祕密是怎樣探索出來。

教學難點: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行,飛機利用雷達導航的原理。

教學準備:蝙蝠、雷達的資料,仿生學資料,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漆黑的夜裏走路,會是一種什麼情形呢?有一種動物,它不僅善於夜間飛行,而且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同學們知道是什麼動物嗎?(課件展示蝙蝠)板書:蝙蝠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的情況?從以上介紹中看出蝙蝠有什麼特殊本領?(夜行本領高。)

二、瞭解蝙蝠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大家快速瀏覽一遍課文,看書上哪些語句是介紹蝙蝠這個特殊本領的?(指名讀)

2.指導朗讀。讀出對蝙蝠佩服的語氣。

(二)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1.過渡:針對蝙蝠的這些情況,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質疑)爲了弄清這些問題,一百多年前,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講這個試驗?

2.請同學們幫助科學家完成這個試驗報告。(小黑板出示報告單)

3.小組交流。

4.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課件演示試驗過程,驗證學生自學情況)

5.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了什麼?用--在課文中畫出。(課件出示結論: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配合”是什麼意思?

(三)學習第七自然段

1.過渡:針對以上結論,你有什麼疑問嗎?(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2.全班交流,共同釋疑。(課件出示蝙蝠探路方法)

3.科學家爲了揭開這個祕密,經過了怎樣的研究?“反覆”是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

三、瞭解雷達

1.(課件出示雷達圖)這又是什麼事物?板書:雷達

誰來介紹一下雷達?(學生交流資料)針對雷達的這些情況,你有什麼疑問嗎?

2.學生質疑。

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課件演示雷達探路過程,請學生看課件敘述雷達探路過程。)

四、弄清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

1.通過以上的學習,你認爲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

2.比較蝙蝠和雷達相似處。(課件出示填空內容,指名填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3.編演童話故事、整合課文內容。

(1)創設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飛出來找吃的。突然,它發現了一架飛機在空中飛翔,蝙蝠非常奇怪,在漆黑的夜裏,飛機怎麼能安全飛行的呢?蝙蝠決定去拜訪飛機。見面時,他們倆會說些什麼呢?(小組討論準備)

(2)學生表演。

五、總結、昇華

1.學習了本文,你有什麼收穫?人們的哪些發明來自生物的啓發?(課件出示生物引起的發明)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同學們是不是也想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六、我想做:

1.課後閱讀有關創造發明的讀物。

2.辦一份有關創造發明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蝙蝠和雷達

(啓發)

嘴天線

障礙物

耳朵熒光屏

《蝙蝠和雷達》教案 11

一、教材簡析

《蝙蝠和雷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八冊第三組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科學家通過反覆試驗,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原因,並從中受到啓發,給飛機裝上雷達,解決了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問題。文章敘述思路清晰,邏輯性強,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用詞的準確性,在語言文字上有實實在在的收穫。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爲了落實新課程要求,尊重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精讀課文,瞭解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發明雷達的。

2、能用“即使……也……”“不是……是……”練習說話。通過譴詞造句,讓學生在語文基本功上有所提升。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人們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使飛機能夠在夜裏安全飛行”。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教學難點是“蝙蝠利用超聲波探路和飛機利用雷達導航”。

三、說教法與學法

爲了抓重點、破難點,我採用了這樣的教法:藉助多媒體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積極採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我在教法中滲透的學法是,讓學生參與語文的實踐活動,親身體驗語言,感受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利用直觀形象的課件,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清楚的感觀認識。

(二)圍繞中心句讓學生質疑、解疑、合作、探究。

1、圍繞中心句提出問題。

2、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探究科學家進行的三次不同的試驗。

3、抓住重點詞“配合起來”展開教學。不僅讓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意思,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品詞析句的過程中體會科學家用詞的嚴謹、準確,認識到在以後的讀書、寫作過程中“準確用詞”的重要性。

4、抓住重點段落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課堂,所以我在結束新課時,讓學生查閱、收集更多關於仿生學的.資料。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重點內容的縮影,教育部課改專家余文森教授認爲:“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沉澱下來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和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邊總結學生髮言,邊板書的方式記錄板書。中間的板書體現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要點的把握,而右的副板書則體現了本節課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同時,大膽地鼓勵學生創意板書,發揮他們的想象。這樣簡潔生動、形象直觀的板書就形成了。

《蝙蝠和雷達》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

2.瞭解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係。懂得蝙蝠飛行的原理。

3.學會蒐集資料,整理資料。

4.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啓示,知道事物之間有着普遍聯繫,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課題,設疑。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

出示課題:34蝙蝠和雷達

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1)雷達是什麼?大家在預習時都查了資料,誰願意介紹一下?

(2)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麼關係?

二、初步感知,整體閱讀。

1.讀課文,邊讀邊想蝙蝠和雷達有什麼關係?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指名讀課文

3.學生自悟:雷達是根據蝙蝠的`探路方法發明的。

三、深入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既然雷達是從蝙蝠的探路方法得到啓示的,那麼兩者有什麼共同點?

1.讓我們先來看看蝙蝠的探路方法

教師引讀:

蝙蝠,能夠在夜間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它飛行起來……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裏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談談你對蝙蝠飛行技巧的看法,並說說理由。

出示:

蝙蝠無論怎麼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蝙蝠無論怎麼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

比較一下這兩句句子,說說哪一句更好?

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1)蝙蝠到底是靠什麼在夜間飛行的呢?

讀讀課文,找到有關句子,請用直線劃出。

“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裏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的。”

(2)科學家們依靠幾次試驗得到證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組學習

比較三次試驗的方法完成表格:

試驗的條件()

第一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第二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第三次試驗:矇住蝙蝠(),結果()。

試驗得出()

(3)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祕密是什麼呢?讀讀課文,說一說。(配合圖片,進行理解)

2.讓我們來看看雷達是如何工作,給飛機導航的。

讀讀課文,再來談一談。

3.你能談談它們的共同點了嗎?

它們的共同點是:遇到障礙物會將無線電波反射回來。

四、歸納總結,課外拓展,收集信息。

1.人們正是從蝙蝠的身上,得到了啓發,發明了飛機的導航系統。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發,從而產生的發明。

比如:看到魚能在水中自由沉浮,發明了潛艇。這些,被叫做仿生學。

2.請你查找有關資料,看看人們還有哪些發明和動物有關,是從動物身上得到啓發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