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蝙蝠和雷達》優秀評課稿

本文已影響 3.27W人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讓讀者弄清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啓示,使得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的;重點是理解科學家做實驗的初衷及經過。以下是《蝙蝠和雷達》優秀評課稿,歡迎閱讀。

《蝙蝠和雷達》優秀評課稿

  《蝙蝠和雷達》評課稿一:

聽了李仲美老師的《蝙蝠和雷達》,總結李老師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1、以“質疑問難”體現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識過程。爲了突破“一問一答”的傳統教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老師考慮到如何將教師的提問轉化爲學生的質疑,今天的課堂老師激發學生質疑問難,然後將他們的問題歸納爲兩大問題……這樣明確讀文方向,然後老師扣住這兩個貫穿全文的問題,將它作爲主線串聯講讀全過程,達到以疑促讀,理解課文的目的。

2、以“字、詞比較分析”突出語言基本功訓練。

審視當前的語文課,我們追求的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科普類的文章,我們在讓學生獲得一定的科學常識後,往往存在忽略文中的字、詞、句、修辭、標點、表達方式等語文形式的現象。課文是藉助具體的語言文字介紹科學常識的。因此,在教學中,嚴老師抓住語言因素,通過對句、段的分析,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基礎上了解科學常識。如第三自然段主要寫蝙蝠夜間飛行很靈巧。她要求學生找出表現蝙蝠靈巧的句子讀一讀,看哪個詞最能突出蝙蝠的靈巧?當學生提到“無論…即使…也…、極細”這些詞時,老師進一步設問:“多靈巧的蝙蝠呀!你能讀出你的驚奇和讚歎嗎?”將“無論……也……”這個複句關係滲透於學生的朗讀中,力求在詞、句的強調讀中瞭解蝙蝠夜間飛行的特點。再就是通過引導學生比較句子,瞭解“配合、反覆、終於”等詞在文中所含蓋的豐富意義,實現了文本“工具性”與“科學性”的統一。

3、注重課外延伸

本課第一次讓學生接觸到仿生學的知識,該科學領域是極其寬廣的,因此在教學本文內容後,老師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例如,人們根據烏賊噴水的原理,發明了噴水船;根據海蜇的遊動,發明了風暴預測儀;根據蝴蝶的外表特徵,發明了迷彩僞裝……這一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了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使學生對人類模仿動物進行創造發明有了更深的.瞭解。除此,老師還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想象:你從什麼動物身上得到啓示,想發明什麼?以此來來培養學生“敢想、敢說”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4、教師的板書形象化,意境化。

小學生具有喜歡新事物、上課容易視覺疲勞等特點。因此,千篇一律或固定模式的板書勢必會令學生厭倦。所以教師在設計板書時,可以運用有趣的字體變化及圖畫等手法進行板書。圖文並茂的板書更能促進學生的選擇性知覺,使學生的記憶更牢固、更持久。今天老師以簡筆畫的形式呈現板書,極好的梳理了課文內容,讓人一目瞭然。也爲學生練習敘述課文提供了柺棍。

總的來說,整堂課教路較爲清晰,由學生質疑的兩個問題攢起課堂,解決不同問題採用不同形式,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採用自主讀文,完成表格;第二個問題的解決主要以自主讀文,練習複述。可以說做到了知識滲透與能力培養同步進行。

  《蝙蝠和雷達》評課稿二:

在本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中,我聽了四年四班李仲美老師執教的《蝙蝠和雷達》一課,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色:

一、重視導入環節

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法、釋題導入法、激情導入法、設計問題導入法、故事導入法、介紹背景導入法等。可見一節好課,導入很關鍵,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上課伊始,李仲美老師就請倆名同學到臺前,一生蒙上眼睛,一生睜着眼睛,一起向前走,然後請他們談一談感受,並引出課題的一部分“蝙蝠”。我認爲這種讓學生親身體驗,並引入課文的導入方式,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明確讀文方向

這一課的教學要點是讓學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瞭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關係。這既是這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李仲美老師就在讀書的要求上下功夫,緊緊圍繞科學家的三次試驗和由蝙蝠受到的啓發,發明雷達入手,反覆請同學們採用不同的讀書方式讀課文,再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收穫。並激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繪製簡筆畫,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認爲,這不僅使學生完全理解了課文內容,還鍛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教學效果比較好。

三、注重課外延伸

本課第一次讓學生接觸到仿生學的知識,該科學領域是極其寬廣的,因此在教學本文內容後,李仲美老師讓學生交流所收集的有關仿生學的資料。例如,人們根據烏賊噴水的原理,發明了噴水船;根據海蜇的遊動,發明了風暴預測儀;根據蝴蝶的外表特徵,發明了迷彩僞裝……使學生對人類模仿動物進行創造發明有了更深的瞭解。李仲美老師的這一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了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四、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

課程理念下,評價一堂語文課是否成功,主要應從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水平、學習效果等角度來考慮,具體說,就是要看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狀況、交流狀況、語言實踐狀況。當學生的學習有了自主性的時候,纔會主動學習,纔有思想的解放、思維的活躍、潛能的發揮,在這一問題上,總結李仲美老師課堂教學,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學習:首先教師尊重學生;其次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考;課堂上學生紛紛舉手,競相回答問題,爭取參於各種讀和說的訓練,主動性、積極性都比較高,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