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大禹治水》教案(精選11篇)

本文已影響 3.32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教案(精選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禹治水》教案(精選11篇)

  《大禹治水》教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7個,培養孩子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自主閱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弄懂大禹爲什麼成爲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技能目標:

1、提高小組分工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利用網絡(Internet)自主查尋、整理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瞭解大禹不辭辛勞、公而忘私、爲民造福的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難點

通過文中重點詞句感受大禹不辭辛勞、公而忘私、爲民造福的奉獻精神。

2、對策

①教師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最感人的句子相互交流,抓重點詞句進行品讀、理解。

②給學生提出學習要求和相關資源,學生自己上網獲取信息,分析交流,談出感受。

  三、學習對象分析

1、學生特點

本課面向的是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各種識字方法來讀準字音、識記字形。同時,學生對學習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已經有

了一些體驗,初步具備這方面的能力。該階段的學生已具有初步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並對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有着濃厚的興趣,在多媒體教室上課的熱情很高。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信息的查詢及理解能力還很欠缺。

2、相應對策及學法指導

①利用網絡教室爲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發揮其能動性,自己動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②在教師引導下各小組學生互相幫助、分工合作、完成學習任務。

③教師鼓勵學生敢於表達自己見解,使學生在相互討論、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四、教法設計及教學策略

1、教法設計

本節課以“建構主義”理論和“主體主導”理論爲指導,結合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爲學生提供自主參與,發現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

本節課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去實現,講故事導入新課,初讀故事整體感知,細讀故事體驗感悟,搜索故事拓展延伸。整節課由故事開始,至故事結束,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調動聽、說、讀、悟多種感官參與,放手讓學生自己上網查資料進行個別化學習,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拓寬了學習的廣度。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交流,使認識得到昇華。

2、教學策略

①提供資源,方便學生查閱。

②師生互動,個別輔導,並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價,總結歸納提升。

  五、教學媒體和資源應用設計

1、教學媒體

①全部聯網的多媒體計算機教室

②利用Realplayer播放洪水氾濫及大地恢復平靜的景象。

③利用網絡(Internet)查找資料(學生操作)

④教師製作:A大禹治水的動畫及配音課文朗讀

B生字遊戲

C“三過家門而不入”圖片、配樂

D歌曲《爲了誰》

學生準備:課前蒐集神話故事。

  《大禹治水》教案2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爲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3、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會是怎樣感人的情景。

4、識字11個,寫字11個。積累運用。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讀文,展開聯想,體會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蒐集大禹的資料。

教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16大禹治水。

2、學生簡介大禹。請學生在課文中是怎麼介紹大禹的?讀一讀。

古代部落聯盟的領袖,一位爲民造福的英雄。

3、請學生對課題質疑。(大禹爲什麼要治水?大禹是怎樣治水的?)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看這些問題在那些自然段告訴我們了?(1、3、4自然段)

2、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詞認讀。(糾正字音。)

  三、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3)“四處逃荒”是什麼意思?

3、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勢。

  四、過渡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着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爲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我們就一起來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細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讀要求:

(1)用喜歡的方法讀,找出大禹治水時表示動作的詞語,結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與父親什麼不同?這說明了什麼?

(2)根據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3)同桌就以上問題討論一下,然後再試着讀一讀。

2、彙報學習結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動作的詞語用紅色標註)

3)指導朗讀。想像大禹治水時的千辛萬苦和聰明才智。

學生練讀,齊讀。

3、默讀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爲了治水,大禹三十歲(才)結婚,在家(僅僅)住了四天,(就)告別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經三次路過家門,(卻)顧不得進去看一看。

這些詞和表示數量的詞強調了什麼?突出表現了什麼?如果沒有這些詞,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過家門時感人的情景,說說當時他會想什麼?指導朗讀。

4、細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

(2)小組討論:大禹爲什麼會成爲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聯繫三、四自然段討論。)出示討論的提綱:

在長達十年的治水是建設中,他“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怎樣的奉獻精神?

(3)彙報討論結果。

  六、總結課文。

  《大禹治水》教案3

  一.習舊引新,遷情入境。

這一部分的設計—簡明扼要:小朋友們,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大禹治水》,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請大家比較一下如果我這樣問:這一節我們繼續學習《大禹治水》,上一節課你都學了些什麼?這樣你不又瑞居在聖壇之上,而孩子又匍匐在講臺之下了嗎?在不知不覺中已營造了一個似朋友般面對面交流的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

用簡短的過度語導入第二部分的教學: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請小朋友去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本課過度語的最大特點是將整個過程匯成了一條無聲無息的涓涓溪流。

  二.創設情境,讀中設境。

這一部分主要是學習課文的第一第二小節。

第一小節的教學以學生情感的梯度發展爲主旋律。安排了這樣三個環節:

讀着讀着,你的心情怎樣,爲什麼?

帶着這種心情,再讀課文第一小節。並加之生生、師生間的互評。

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讀着讀着,在這滔滔的洪水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這一部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個環節。請看----播放動畫,範讀課文。小朋友們,讀着讀者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呢?音樂是靈空的,它可以不經過任何中介,直接作用於人的心靈世界。將畫面與音樂兩種刺激融爲一體,更好的激發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孩子們有的說……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衝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着四處去流浪—好心的人給點吃的吧!聽到了雞飛狗叫的聲音;我看到了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緊緊地抱着一棵大樹,在聲撕力極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來救救我吧!”我還看到了一個懷抱小孩的婦女,在洪水中艱難地行走着,哄的一陣大浪衝來,捲走了她懷裏的孩子,她呆呆地站在哪兒,淚如雨下,不一會兒,她瘋狂地衝向那肆虐的洪水,就這樣也無聲無息地消失在了這滔滔的洪水中。

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年復一年的過着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日子,能讓老百姓這種苦難的日子繼續下去嗎?緊接着進入第二小節的學習。

第二小節的教學,儘可能的把學習的時間留給學生;空間還給學生;自由讓給學生。也安排了三個環節:

盡情的朗讀課文第二小節,看誰讀得最認真,

分四人一小組討論:你最喜歡哪一句話,爲什麼?這一問題的設計,問域寬,思維強度大,靈活性強,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

交流彙報。

最令我回味的還是第三個環節,我把它介紹給大家:小朋友,請你們猜猜看,老師最喜歡第幾句話?老師你最喜歡第一句話,NO,第二句話,NO

TO,那肯定是第三句話了!YES!YES與NO的加入這不就是多學科的整合嗎,使學生爲之一震,從而精神倍增。一般按常理我會抓住—千辛萬苦、九條大河、九座大山等這幾個重點詞來進行教學。而在這裏呢,我是這樣來設計的:給老師一次機會,讓我來讀讀這一句話,播放動畫,範讀他吃勁了千辛萬苦……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呢,我們已經知道—大禹帶領老百姓挖通了許多許多條河,劈開了許多許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過程中禹會吃那些苦呢?你看,老師帶着微笑走向孩子,用智慧去開啓智慧,用靈魂去塑造靈魂,用生命去點燃生命,在師生完全平等的平臺上幫助孩子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原有的知識儲備。孩子情不自禁地說:“禹在挖山劈河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從山上摔下來,摔得遍體鱗傷;可能會被毒蛇給咬了,給大老虎弄傷了;雙腳常年浸泡在洪水中,會得一種病--關節炎;炎熱的夏天,又沒有空調、又沒有電扇,會熱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飛雪,凍得渾身發抖……”

用情感填白式、故事連載式學習第三部分。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禹爲了治理洪水,風裏來雨裏去,一干就是13年,在這13年裏(填讀第一句話)1

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嗎?孩子問:爲什麼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都不回去看一看,難道他不想自己的妻兒嗎?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個問題就像一個個小鉤子鉤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學習成爲一種自覺自願的心理渴望。

2這些問題不光是你不明白,連禹的兒子也不明白啊!(填讀第二句話)

3有一天,禹的兒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問娘,他會問些什麼呢?面對兒子的提問娘又會怎樣回答他呢?你們看-提問的權利學生擁有,解疑的義務學生承擔,這不就是主體性最好的落實嗎!

以上只是情感的鋪墊,精彩的是以下循循善誘地三次表演。指名試着表演---互相點評後同桌互演----配樂加動作表演。將表演活動設計成有梯度、有層次的螺旋式,符合學生的能力特點,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將教學推向高潮----(配上音樂渲染氣氛,設計一些動作再現生活—兒子在門前讀書,媽媽在屋裏縫衣服)禹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樣子。有一天,兒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問娘:娘,別人都有爹,我的爹在那裏,他爲什麼不回來看看我們?娘強忍着淚水,摸着兒子的頭說:兒啊!爹不回來看我們,自有他的道理,等洪水被制服了,他一定會回來看我們的。這感人的一幕幕,渲染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趁着被燃燒的激情,我順勢推了一把:禹不想自己的妻兒嗎?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爲了治理洪水,爲了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顧大家,三過家門而不入啊!讓我們帶着這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感人的故事吧!孩子們一個個讀得熱淚盈眶。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

蘇霍姆林斯基不是這樣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能促進人的精神世界。於是用情感對比式學習最後一部分。這一部分相對來說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我給大家展示一下。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就這樣,禹爲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終於把洪水給制服了,那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放聲朗讀吧!

讀着讀着,現在你的心情怎樣,爲什麼?孩子興奮地說:“現在我可高興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再也不用四處去流浪了。”這樣安排,與第一小節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輕而易舉的又一次撥動了學生的情弦,激發了學生強烈得求知慾望。

在這安定的日子裏,老百姓都在幹些什麼呢?(播放流動圖)快來看呀!認爲此處不必作太多的講解,動靜結合,此時無聲勝有聲。

這幸福美滿的日子都是誰帶來的,孩子們興奮地高喊:大禹!所以(填讀23句)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含而不露,隱而不晦,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薰陶和感染。

不是說“言語”的發源來之於具體而深刻的情境。在一片喜慶的祥和氛圍中,在情動於中而形於外的境界裏,進一步挖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學到這,難道你不想對大禹說點什麼嗎?大禹啊大禹-----由於激起了學生內心的情感,孩子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們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有的說,大禹啊大禹,你真了不起,滔滔的洪水都讓你給制服了,人們永遠感謝你;是你又帶給了人們安逸的生活,你的美名流芳百世,長大後我要像你一樣做個真正的男子漢;如果我也生在那個年代,我就會幫你出出注意,造很多水庫,讓你不用那麼辛苦……

最後構建完美板塊,昇華情感: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制水的偉大英雄—大禹,讓我們再一次深深地呼喚他—大禹。讓人文性與思想性進一步整合,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讀書,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啓迪,美的薰陶。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大禹治水》教案之一,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禹治水》教案4

一.導入: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要學習一篇流傳了很久的神話故事《大禹治水》,來,咱們一起讀讀課題——

師:讀完課題,你對其中哪一個字產生了興趣?爲什麼?

——(生)“大”,通篇講“禹”,爲什麼在這裏多加了一個“大”字?(評價:讀得仔細。)

——(生)“治”,誰治?爲什麼要治?怎麼治?結果呢?(評價:一連串的問題,不急,咱們慢慢來研究。)

二.在比較中學:

師:孩子們對課題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通過預習,有的我們已經能回答。請問:課文中講到誰與誰治水,有什麼不同結果?

——(生)鯀和禹治水,鯀失敗了,禹成功了。(師板書結果,插問:他們是什麼關係?一對父子。)

師:由於年代久遠,鯀和禹長什麼樣子已沒人說得清了,這是孩子們通過想象爲他們畫的像。(貼畫像)

師:鯀和禹這對父子先後都治理過洪水,結果卻截然不同,這是爲什麼呢?你能通過自學課文相關內容回答我這個問題嗎?

——(生)因爲二人採用了不同的治水方法,一個是堵塞,一個是疏導。(師板書。)

師:爲什麼堵塞的方法會導致失敗呢?(學生勾劃書上相關詞句作答.)

師:書中提到鯀竊取了息壤.這是一種能自生自長的土,當然,這是人們傳說的.在距離我們很久遠的上古時代,人類面對大自然往往會產生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於是他們幻想存在一種神奇的力量,並希望通過這種力量去戰勝自然,這就產生了神話。在這裏,鯀已經藉助了神力,但洪水仍然沒治住,看來,人類還是隻能依靠自己的智慧來戰勝自然,於是,禹出現了。和父親不同,他是怎麼做的?

(學生自讀,找到句子:“禹帶領人們開鑿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壘起堤壩,把洪水引到東邊的大海里。”)

師:請孩子們注意這幾個動詞(貼出詞條“開鑿”“挖通”“壘起”“引到”),在書上標出來。咱們一起讀讀這句話。(生齊讀)聰明的禹進行了這麼浩大的工程,採用了這種叫做“疏導”的方法,那麼,是不是僅有好方法就能治好洪水呢,還需要什麼?(學生自學三四段。)

三.自讀感悟:

——(生)治理洪水還需要勇氣,堅持不懈,無私奉獻……師:禹具有這些精神嗎?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學生找書上的句子回答,分析,作朗讀練習.

——(生)“晚上,……只好拄着棍子走路。”(師:非一般人所能忍受的艱辛,齊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爲了治水,……卻顧不得進去看一看。”(師:你發現了什麼?)

——一組數據:“三十歲”“四天”“十年”“三次”(分析:說明了什麼?)

——幾個詞語:“才”“僅僅”“就”“卻”(讀,體會:對句子表達的作用。作一個小的說話練習。)

師:禹治水十年,這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他曾三次路過家門,你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形嗎?(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自由談論.)

四.回頭想:

師:禹的精神可貴,在這方面和他的父親鯀有相似之處嗎?(讀二段末句)這又反過來說明:做成一件事,只有精神還不夠,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禹實現了父親的囑託,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他的成功!(引讀五段。)

師:如果沒有禹,大地還是——(引讀一段。)禹給人們帶來了安寧與幸福,你知道我們爲什麼稱他爲“大禹”了嗎?

(孩子們自由談論。)

五.小結:

師:大禹因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受到人們世世代代的敬仰和愛戴,我們敬仰他“偉大”的智慧,“博大”的胸懷,“大無畏”的精神!作爲他的子孫,我們感到驕傲!

附:《大禹治水》教學隨筆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但作爲上古時代的,傳說中的英雄,今天的孩子對他並不很熟悉,因此,我們在課前要求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大禹這個人物,這引起了孩子們對他的極大興趣。

有了課前的一些鋪墊以後,我們在課堂上要突破的難點有兩個:一,鯀和禹治水方法不同與帶來的不同結果之間的邏輯聯繫;二,要做成功一件事所需要的智慧與精神之間的關係。前一個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處理爲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引導孩子在比較中分析,研究不同方法帶來的截然相反的結果;後一個難點,則充分尊重孩子課堂學習的自主性:自讀,自悟,自由討論交流,強調從具體詞句中分析體會文章所要傳達的意思。事實證明:我們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在老師適當的點撥下充分地領悟,一個孩子甚至用“愛心”“信心”“恆心”高度概括出取得成功的關鍵,博得了大家的讚賞。

大禹是偉大的,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運用語文的方法充分體會這一點,是值得思考的。除了強調重視對文中語言的體味之外,各種形式的朗讀,默讀,引讀也是訓練的要點。此外,一些小的說話練習(如造句,對話)也能體現語文教學的特點。短短一堂課,要達到的目標是有限的,我非常感謝孩子們給我的啓發,同時很享受與他們一起度過的語文學習的快樂時光!

  《大禹治水》教案5

  [文本解讀]

《大禹治水》是一篇蘊含豐富人文內涵的課文。課文篇幅短小,語言高度凝練概括,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遙遠,要讀懂課文並且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上留下美好的印記難度頗大。教學中應注意深入鑽研教材,根據低年級閱讀教學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課件、簡筆畫、語言描述、講故事、看插圖等多樣手段,在學生讀、說、聽、思等言語實踐活動中將識字、學詞、學句、知文有效結合起來。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運用多種方法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激發主動識字的願望。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初步感知大禹爲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

隨文識字,重點運用多種方法學會本課左右結構的生字“治洪形理制”。

  [教學難點]

讀好課文中的長句。理解“治理”“地形”“制服”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初識“大禹”,揭題質疑:

  1.圖片初識禹。

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讀故事了。這個故事裏有個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爲了表示對他的尊敬,人們又叫他“大禹”(板書大禹)。我們一起讀讀他的名字。(學生齊讀)關於大禹的傳說可多了,其中“治水”的故事留傳最廣。

  2.隨機識“治”字。

(1)“治”是生字,誰能讀好?(板書:zhi)

(2)這個字你在生活中見過嗎?你來說說。

你們已經會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了,真好!小朋友們,那你們一定知道治理河水可以說成——治水,醫治疾病就叫——治病,治理國家就叫——治國。

(3)治的用處可真大,我們一起來寫好它。——(一三兩筆對對齊當中一點往外提撇折夾角小寫輕巧臺字寬寬靠右邊)生描紅。

  3.讀題引思考。

(1)今天,我們就一起讀讀《大禹治水》的故事——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關於這個治水的故事(標紅),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引導質疑)

理答:治水的原因、經過、結果。

[設計意圖]以“故事”開篇,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簡單直接地切入課題。隨文教學“治”字,在與學生邊聊邊答的過程中,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慾望,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加以詞語的理解,降低難度,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生字運用啓發性的兒歌,增加寫字的樂趣。

  二、初識洪水,借圖促讀:

  1.讀圖知洪水。

那大禹爲什麼要治水呢?讓我們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看,發生了什麼?——洪水。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洪水嗎?(學生說知道)那就請你來說一說(洪水是什麼樣的?)。

  2.故事學“洪”字。

是的,其實洪水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這個“洪”字裏還藏着一個故事呢。傳說古代有一位很厲害的水神,他的名字叫“共工”,他一生氣就要發大水,在“共”的旁邊又加上了一個三點水,變成了“洪”。這個字你記住了嗎?漢字中還藏着故事呢,多有趣呀!來,讀讀這個詞。(齊讀)

  3.情境讀短語。

(1)(回到圖)這水那麼大,那麼急,這就是課文裏所說的——滔滔的洪水(引讀)朗讀評價。我們一起讀一讀。

(2)滔滔的洪水來到了村子,農田呢?(請學生說——也可以說成—再出示:淹沒了農田(你讀)。房屋呢(請學生說),也可以說成-衝倒了房屋。(真了不起,兩個多音字都讀準確了。)誰再來讀。(了字讀得真好聽,輕聲又輕又短,真不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是啊,洪水害的老百姓都沒有家可以回了,這就是——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

  4.短語促讀文。短語入文,讀好第一自然段,初步感知洪水危害。

[設計意圖]巧妙地利用課文插圖,以“趣”促“學”,通過生字故事幫助孩子識記生字,加深印象。同時,教師語言的渲染,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置身文本中學習,水到渠成。通過有效的評價語言達成知識點的訓練,不留痕跡。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1.自由讀課文。

滔滔的洪水讓老百姓無家可歸,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那禹,是怎麼治水呢?請大家打開語文書,自由地讀一讀故事。

  2.按序來讀文。

  (1)第二自然段:

a.關注輕聲,讀準詞串,讀好短語。

第一關:第二關:第三關:(難度加大,輕聲小“了”來幫忙)

吃盡千辛萬苦(吃了很多苦)吃盡了千辛萬苦

走遍千山萬水走遍了千山萬水

挖通九條大河挖通了九條大河

劈開九座大山(很多座大山)劈開了九座大山

大禹怎麼治水的呢?我們來看看第二自然段。這一段故事挺長,怎樣才能讀得很通順很流暢呢?我們先來讀讀這些詞。第一豎排,誰來試一試。四字詞語誰來讀?誒,我還會變呢!詞和詞在一起,還可以連起來變成一個短語呢,怎麼樣才能讀得自然好聽呢?

——瞧,故事的語言就是這麼有趣。

b.結合圖片,結合詞串,理解詞意。

察看水流和地形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藉助圖片,理解“地形”,認識“形”字。

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爲的是什麼呢?出示:察看水流和地形引讀

地形(後鼻音)你知道地形什麼意思呀?地形:就是大地表面的形態。示圖:我們的大地(讓學生說)有高,有低,有山,有水,這就是——地形。看着圖,再來讀讀這個詞,印象就更深了。

這個形也是生字,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嗎?(請學生說)。跟着老師來寫寫這個形。老師範寫。(杉字旁已經學過了,又和老朋友見面了。形字有三丿,有高有低,有短有長,就像地面上高低錯落的大山,長短不一的江河。描的時候要把三丿描好看,力量送撇尖。

藉助短語,理解“治理”,認識“理”字。

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這樣爲的是——?出示: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讀一讀)爲了治水,大禹——請學生齊讀,大禹就是這樣治理洪水。(出示治理洪水)寫好“理”。怎麼記住這個字呢?(運用熟字記生字,也是記生字的好辦法。好,看着筆順圖自己寫一寫。斜玉旁,橫等距,長長短短有條理。)

c.短語迴文,分組朗讀,讀順本段。來,讀好了短語,老師現在把它們送回課文中,相信你一定能讀好。點讀,男女生讀。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正確流利地讀是重點。指導學生有方法地提高朗讀水平,通過詞語-短語-句子的方式,分解難度,幫助學生逐步達成,激發自信。遊戲的加入,師生的合作讀掀起整節課的小高潮,不僅調節了課堂氛圍,更重要的是在遊戲中鞏固了短語的讀法,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故事語言的樂趣。同時,巧妙地安排生字的教學,關鍵筆畫地書寫藉助簡短的兒歌指導學生,便於接受。

  (2)第三自然段

a.藉助圖片,聽講故事,入情入境。

大禹治水還有很多小故事呢。出示圖,這幅圖就講了其中一個故事。老師講給你們聽一聽。

b.關注數字,嘗試練習,讀好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

課文的第三小節就講了這個故事。這個小故事裏,數字特別多,注意了這些數字,這個小故事就讀好了。生讀。你看,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大禹治水吃盡了辛苦。其實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字在圖上)齊讀。

  (3)第四自然段

a.追溯字源,學寫“制”字,理解“制服”。

(洪水被制服了)點紅:制服。誰來讀這個詞?這個制裏有個你熟悉的偏旁,是——利刀旁,它和什麼有關。出示古文字,我們來看看“制”文字演變。

制在古時候就是指用刀修剪樹枝,(刂泛紅)所以右邊有個利刀旁。

這裏的制服是指大禹用工具、智慧和力量征服了洪水。你看,根據字形,我們就能瞭解詞語的意思。這也是學生字的好辦法。

寫好制。這個“制“字有些難寫,我們該怎麼制服它呢?有個小竅門。一豎要挺直,輕頓筆,豎有力。

b.瞭解結果,齊讀全段,感知心情。

c.結合情境,理解詞意,“代代相傳”。滲透傳說的文體特點。

這個故事發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爲什麼我們還能讀到呢?老百姓爲了紀念它,就把大禹的名字和他治水的故事傳給了兒子,兒子又傳給了孫子,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了下來。這就叫“代代相傳“,其實還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口耳相傳下來的。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讀中加入教師的示範讀,營造了故事的氛圍,吊足學生的口味,再讓學生去讀,效果就是不僅想去讀,還會讀得更好。“制”的教學以及“制服”的理解是難點,通過古文字的引入和結合文本的解讀化解難點,達成目標。詞語意思理解方法多樣化,除了生硬的“告訴”,還可以是通過結合文本情境來理解,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來理解。

  四、插圖排序,整體感知:

  1.回顧全文,插圖排序,整體感知。

這個故事還要繼續流傳下去,你能根據故事的內容給這四幅圖排排序嗎?直接請學生說。

  2.巧妙鞏固,詞語填充,總結全文。

讀這個故事,就像看連環畫一樣,老師給它配了段文字,可是缺了幾個詞,你能填進去嗎?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一下。誰來試一試。好,一起讀一讀。

總結:小朋友真了不起,看着連環畫,把長長的故事讀成了短短的幾個句子。下節課,我們還要把這幅連環畫讀成一個生動的故事。這些句子裏還藏着我們要學過的生字呢,我們趕快把他們請出來吧。

[設計意圖]課文插圖是有效的教學資源,充分地發揮課文插圖的作用,結合“故事傳說”的文本特點,借用“連環畫”這一有趣的說法調動學生興趣,在讀圖的過程中梳理故事的內容,整體感知。

  五、寫字練習,關注佈局:

學寫治制形

1.學習讀帖,提煉規律,關注佈局。小兒歌:左右等寬中間靠左右不等窄讓寬。

2.練習書寫,關注姿勢,反饋點評。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除了安排隨文識字,在此基礎上還有必要加入一定量的集中識字寫字時間來強化。本課10個生字中有8個左右結構的生字,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讀帖的過程中,發現左右結構的生字的特點,教給學生一類生字的書寫規律。

  六、總結全文,回讀課題。

總結:讓我們牢牢記住這個英雄:生齊讀大禹,牢牢記住他帶領百姓做的事:生齊讀治水。深深記下這個神話傳說:生齊讀大禹治水。

  教學反思:

20xx屆青年教師會課的帷幕即將漸漸拉上,今天上完《大禹治水》,這幾日的疲憊好像一下子除去了不少,但還是忍不住坐下來細細回味今日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的每一個細節,再比對之前的試教演課,發現在目標達成的同時,還有諸多值得提高改進的地方。

這篇課文,說實話,在設計之初,有些犯難。第一課時35鐘的課,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學生在我的這節課上應該有什麼樣的知識生長點?

回顧區級會課的主題“文體在左,學情在右”,想到這裏,思路一下子打開了許多。我始終想着“二年級的學生在學一篇故事傳說的第一課時,應該學什麼”的大問題,在教學內容上比起剛開始的天馬行空,現在似乎接地氣了許多。在備課磨課後半程思路又開始混亂的時候,我拿出了手邊的《語文課程標準》進行翻閱,以求找到一些思路,看着看着,心中的目標漸漸明晰,識字寫字,閱讀,文體主旨,技能方法應該是我這節課的應該教給學生的。我就順着這個思路又開始重新審視教案,一步一步地進行梳理和對照。不僅理順了教學目標,整個環節也顯得清晰了許多。我就把這節《大禹治水》的第一課時在識字寫字的目標上定位成認讀20個字,會寫“治洪形理制”。在閱讀上要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會讀“了”字短語。在文體主旨上要把握傳說的問題特點,始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於“一個給孩子講故事的大姐姐”的身份,讓學生能夠藉助插圖瞭解傳說故事的大意。在技能方法上要交給孩子識字寫字的方法策略,比如通過這節課,會寫左右結構這一類字,突出語言表達上的特色,比如第三自然段的數量詞,一、二自然段的“了”字短語等。期待在結構巧妙處理的同時,能夠把技能的訓練層層遞進。

在最終的課堂呈現環節,初步達成了教學設計的意圖。

  一、讀通課文重分解

第一課時,重在讀通全文,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本課的生詞很多,光光二會字四會字就有20個之多,一一出示沒有歸類地讀,學生也容易產生疲倦,環節也會顯得冗長,效率不高的同時,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設計時,還原文本最初的形態,一段一段地幫着孩子梳理,在這個過程中,再隨機進行詞語意思的理解和多種形式地讀。第一自然段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好短語“淹沒了農田”“衝到了房屋”“無家可歸’,再送短語迴歸文本讀好句子。第二自然段特別長,處理時則側重教會學生讀好詞語的基礎上,讀好“了”字短語,再讀好句子,幫助孩子一步步分解難度,逐步達成目標,激發學生濃濃的興趣,再設置遊戲環節師生合作讀地形式檢查鞏固,課堂氣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調節。這樣組塊的模式也便於學生了解大禹治水的過程,清晰的課件展示一目瞭然,反倒優於教師講的效果。第三自然段則改用教師示範讀,創造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啓發學生關注數字,讀好數量詞。第四自然段通過重點詞語“制服”“代代相傳”的'理解來讀通文段,節奏進程到這裏可以適當加快。

  二、識字寫字有方法

識字寫字時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這一課的生字很多,並且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因此爲了達到這個目標,我採用了隨文識字加上集中寫字的策略,讓學生在文本中認讀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生字的形式。課中,爲了防止破壞上課的節奏,我把隨文識字定位在認識和記住的層面上,通過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的方式得以鞏固。課尾,我則採用集中寫字的形式,啓發孩子通過讀帖學會觀察、對比漢字,發現漢字書寫規律,期望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學到的不僅僅只是這些字,而是像“左右結構“這一類漢字的書寫規律。在隨文識字中挖掘漢字的故事,充分站在學情的基礎上出發,通過有趣的漢字起源故事,象形文字的演變等來激發孩子的識字慾望,充分滲透中國的漢字文化,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

  三、學生回答巧評價

教師的評價語言不僅是對學生回答的一種反饋和激勵,還能更好地指向學生的學情,調控課堂節奏,幫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方向。幾次試教中暴露出我的一個問題,評價語言太過泛化,大多是“太棒了”“真好”。這類評價語其實就是無效的評價,對學生的“學”沒有多少意義和價值。爲此在備課時,我在學生回答預設上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和準備,力求在評價時通過簡單精巧的點評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今天課堂上呈現的效果基本不錯。

整節課上下來,在與孩子交流互動的同時,還有一些細節沒有關注到,影響了一些效果。在讀書方式上,較多地使用了齊讀的方式,沒有運用的恰到好處,一是浪費了時間二是齊讀反倒沒有個別讀的效果好。在個別詞語理解上沒有下到功夫,不是太巧妙。比如“制服”的理解除告訴學生課文裏表示大禹用智慧、工具、力量征服了洪水以外,如果能加上一句“讓洪水變聽話”這種兒童話的語言來總結,會更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記住制服的意思,和“治理”更好的區分,化解難點。再如關於“偉大“一詞,沒有讓孩子體悟,其實就可以用大禹的父親“鯀”的故事來凸顯大禹的智慧和不容易,從而體會理解“偉大英雄”,這個難點也就可以很好的突破了。

課上到這裏終於結束了,但是與我工作剛剛5年的青年教師來說,一切纔剛剛開始。這次的賽課體驗讓我更深入地知道如何去研讀文本,如何去把握學情。真正的一節好課需要用心去體悟、去演繹,還課堂的精彩於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小主人。

  《大禹治水》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初步培養學生樂於查找資料的興趣。

5、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並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體會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敬業精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請學生了解:大禹是什麼時代的人?他是誰?

2、生字卡片。

3、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板書:大禹)同學們,你們知道大禹是誰嗎?(學生介紹自己找到的資料,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並進行概括提煉。)

(板書:治水)“治水”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2課,看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夥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爲什麼要治水?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爲什麼要治水?(第一自然段)

(1)播放錄像資料:洪水氾濫的景象。

看完這段錄像你的心情怎樣?讀一讀“無家可歸”這個詞。

(2)如果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你最渴望的是什麼?

(3)朗讀第一自然段。

2、大家都渴望安定的生活。開山挖河,治理洪水,參加治理洪水的人多不多?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體會“成千上萬”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課件出示句子:“他們不辭辛勞,日夜苦幹。”

你有什麼感受?

3、大禹就是這成千上萬人的首領,你覺得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詞句做出標記。

4、集體交流,讀中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5、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朗讀。

(1)“……聽見兒子在家裏啼哭,他的心被牽動了。……”

他的心裏在想什麼?讀一讀“牽動”這個詞。身邊的人見到這種情景會對他說什麼?他又會怎樣回答?

(2)“他毅然轉過身……”

請學生做一做“毅然轉過身”的動作,說一說這個詞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語,再讀句子。

(3)學生根據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

教師可以給出一些重點詞語:牽動、望了望、毅然,幫助學生體會大禹的心情。

6、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次路過家門,但一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的模樣。”第二次路過家門,大禹心情怎麼樣?爲什麼不進去?

第三次路過家門,身邊的人又會說什麼?大禹怎樣做?

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見過父親,他會怎樣問媽媽?

媽媽又會怎樣回答他?(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

(從孩子的角度進一步體會大禹的敬業精神)

7、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自讀,指名讀。

經過十三年的苦幹,河道疏通了,河水被制伏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8、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整體感知。

大禹的時代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但是他治水的故事爲什麼能流傳下來?你們最想對大禹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大禹的精神是人們所敬佩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精神)

(五)作業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你還知道上古時代哪些部落首領的事蹟?可以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世代相傳

無家可歸安定

不辭辛勞

日夜苦幹

三過家門而不入敬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遊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二)詞語積累。

學習課文後,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本課四個字的詞語較多,要注意積累。

(三)自主識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3、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四)指導書寫。

1、本課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構的字:

左窄右寬:治$洪$淹$但$代

左寬右窄:引%教師範寫。

3、學生進行書寫練習。

(五)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採蜜集”本上。

  《大禹治水》教案7

  一、教學目標:

認知:

1、瞭解黃帝、炎帝的主要事蹟。知道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

2、說出大禹的主要事蹟和治水成功的原因。

技能:說說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學習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養人定勝天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

重點:大禹治水的事蹟和精神。

難點:對部落和部落聯盟的理解。

  三、課前準備:

1、大禹像掛圖,大禹陵照片。

2、大禹治水的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紹興有個禹陵,還有禹廟,你們去過嗎?是紀念什麼人的?禹是我國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後人稱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講授新課:

1、黃帝和炎帝的事蹟:

(1)教師講述黃帝和炎帝的故事。然後提問:祖國境內原始社會的遺址主要有哪幾個?爲什麼我們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2)師生歸納: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2、大禹治水:

(1)教師讓學生觀看課中大禹像,將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後提問:鯀治水爲什麼未成功?禹根據實際採用了什麼治水方法?

(2)師生歸納:禹根據山脈地形,採用疏導的方法,開溝掘渠,使洪水從江河流入大海。

(3)請學生觀察大禹治水插圖,教師簡介禹與羣衆同甘共苦,頂風冒雨,他“三過家門而不入”,艱苦勞動十三年,終於把洪水控制住。反映了中華民族戰勝自然災害的聰明才智和人定勝天的氣概。

(4)組織學生討論:禹爲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5)歸納:這種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讚頌,人們爲了感謝禹的功勞,稱他爲“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後人繼承發揚。

(6)講一講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學講)

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

(1)教師出示大禹陵、禹廟的照片,介紹大禹陵(也可以讓去過大禹陵的學生講)。

(2)教師講解夏朝是怎樣建立的。

(三)知識反饋

1、課後填空題。

2、請幾個學生講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四)全課總結。學了這篇課文,你獲得了哪些知識,懂得了什麼道理?

  五、板書設計:

疏導法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人定勝天

同甘共苦

  《大禹治水》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大禹淳樸、勇敢、堅強的性格特徵。

2、能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3、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產生進一步瞭解民間神話故事的願望。

  活動準備:

1、連環畫圖片、實物投影儀。

2、看過壁畫故事《大禹治水》。

3、幼兒進行過“治理洪水”的調查收集工作。

4、活動區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圖書及錄像帶等。

  活動過程:

1、集體討論,激發閱讀、學習的興趣。

指導語:①洪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災難?②古時候,人們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2、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1)自由閱讀圖書,感知故事內容。

指導語:你在書中看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邊傾聽教師講述故事,邊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指導語:①大禹是怎樣治水的?②聽了故事後你覺得大禹是個什麼樣的人?

3、交流調查情況,瞭解科學防洪的方法。

(1)交流調查情況。

指導語:現在有些地方也會發生洪水,人們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誰來介紹一下你調查的方法?

(2)整理歸納調查經驗。

指導語:通過調查,你們認爲可以用什麼合理的方法來治理洪水?

延伸活動:觀看壁畫並講述故事。

  附故事:大禹治水

禹是一位神仙,他來到人間和阿嬌姑娘結了婚,住在山洞裏。有一年洪水氾濫,禹告別新婚的妻子,號召人和天神們團結起來到會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辦法。

禹在去會稽山的路上遇到鄉親,鄉親告訴他阿嬌懷孕了。禹聽了很高興,但是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他只好託鄉親轉達他對妻子的問候。人和神都按時趕到了會稽山。禹說:“我想應該用疏導的方法,讓洪水順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於是,禹帶領衆人動手開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來填平洪水衝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條又一條河道。又是一天,禹帶領人們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告訴他阿嬌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說:“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爲我而耽擱了大家。”他託鄉親把草藥帶給阿嬌,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導另一條河道時,又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對他說:“阿嬌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嘆了口氣說:“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誤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過自已的家門都沒有回家,鄉親們聽了這件事十分感動,幹起活來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嬌也非常想念禹。阿嬌天天站在山上等禹勝利歸來,漸漸地化成了一塊岩石。當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鄉之後發現妻子已經化成了石頭。禹悲痛萬分,傷心哭泣,這時石人進裂,跳出了一個小孩。爲了紀念孩子的母親,禹爲孩子起名爲啓。禹被人們擁戴爲領袖,稱爲“大禹王”。

  《大禹治水》教案9

  教學內容:

指導書寫部分生詞,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讀多音字,口頭組詞。

沒mo()倒dao()

mei()dao()

2、認讀生字卡片,口頭擴詞。

治()()()制()()()

形()()()通()()()

  二、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1、分段指名朗讀。

2、指名朗讀全文。

3、齊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背誦。

2、分段背誦課文。

3、指名背誦課文。

  四、教學部分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洪、害、理、通、被、制、偉

2、指名認讀

3、對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4、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5、教師範寫並指出注意點

偉: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制:左右結構,左寬右窄。左邊的筆順是:撇、橫、橫、短豎、橫折鉤,最後一筆長豎貫通上下。

被:認識“衣”字旁,右邊是皮。

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第四筆是提。

害:中間的“豐”,上下要出頭。

6、學生在書上練習描紅

7、在練習本上練寫。

  五、作業

1、先填空,再讀一讀。

大禹在外治水()年,曾經()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什麼樣子。

2、讀讀,抄抄,再聽寫。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走遍吃盡挖通劈開制服洪水

三次過家門一次也沒進代代相傳

教後記:

  《大禹治水》教案10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1、2兩段。

2、學會4個生字,理解課文中的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聰明才智,以及他的獻身精神。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4、小朋友,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個古代傳說故事:大禹治水。板書課題,誰來讀題。

5、簡介大禹:禹,傳說中夏的最後一個部落首領,是造福民族的英雄。

  二、檢查生字新詞。

1、課文已經叫小朋友預習過了。下面老師檢查一下你的生字詞是否掌握了。

2、出示:治洪害姓理形通被制偉

生字誰能來讀?指名讀,齊讀。

3、生字會讀了,課文中出現的這些詞語你讀準確了嗎?

滔滔淹沒衝倒房屋仔細劈開制服感激英雄

治理洪水害老百姓地形挖通偉大

自由讀,指名領讀。

  《大禹治水》教案11

  一、課文分析:

本課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段寫明瞭故事發生的背景,教學時要求學生抓住“經常、兇猛”兩個詞來理解當時洪水的危害。教師可通過錄像讓學生理解。

第二段寫大禹帶領老百姓治水,教學時以“一心治水”這段的重點詞進行教學。從“鑿山開渠”中瞭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從“日夜不停、常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一年又一年、每天”認識到大禹的“一心治水”。

第三段是寫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治水。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教學方法:找出時間、家裏發生什麼事,大禹怎麼做爲什麼大禹要這樣做

第四段寫洪水被制服,人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重點詞“辛勤、終於、制服、安定”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並以此來理解句子意思。

2、能找出課文中按時間順序寫的,並能把表示時間先後的詞語找出來。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說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經過。

教學重點:能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並以此來理解句子意思。

教學難點:複述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教具:錄像機一臺、《大禹治水》錄像片、幻燈片、幻燈機一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大禹治水》第一自然段,請大家看錄像,這就課文第一段所描寫的情景,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請大家用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指名領讀,齊讀)

說說看讀完了這個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我知道了大禹在怎樣一種情況下決定去治理洪水,那麼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

  二、新授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大聲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隨機板書:“一心治水:日夜不停、常常、顧不上吃飯和睡覺、一年又一年、每天”

3、比較句子:大禹帶領老百姓鑿山開渠,忙的顧不上吃飯和睡覺。

大禹帶領老百姓日夜不停地鑿山開渠,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和睡覺。

總結學法:學習句子時要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學習。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通過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大禹在一心治水,我們還能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是一心治水的?接下來請看第三自然段。

1、自由大聲讀第三段,邊讀邊用筆劃出表示時間先後的詞語。

2、填表

時間家裏什麼事大禹是怎樣做的

有一天妻子剛生下孩子怕耽誤治水,沒有進去探望,匆匆走了

幾年後兒子揮着小手要爸爸深情地望了他們母子一眼,又趕緊趕路

又過了幾年兒子已十多歲了讓兒子告訴媽媽,等治好洪水一定回家。腳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說說大禹爲什麼會三過家門而不入?

4、根據表格複述大禹三過家門不入經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我們通過課文的三段學習,你來說說看你知道了大禹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來看看大禹治水的結果。請大家齊讀最後一段。

比較:經過辛勤勞動,洪水被制服了。

經過13年的辛勤勞動,洪水終於被制服了。

  三、拓展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裏老師向大家推薦去學習“愚公移山”。下節語文課進行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