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二上語文《大禹治水》課後反思三篇

本文已影響 1.61W人 

  一、《大禹治水》課後反思

本堂課,就教案而言,我想是有不少問題的。朱校長的一句話“重點段落沒有抓準。”很精闢地詮釋了我的教案。但總而言之,我也覺得經過了一年的工作,我的教態自然、柔和了許多。雖然面對臺下的衆多領導,我一點也沒有緊張。與此同時,以前領導和其他老師常對我說的一句話“語言不夠精煉、教學過程問題設計太多”的毛病,我也有了很大的好轉。

二上語文《大禹治水》課後反思三篇

就本課而言,我不得不承認,這不是一堂精彩的公開課。從教案中,就可以看出來。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常規課。記得剛做語文老師的時候,我常常會忽視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字詞的過關、朗讀與默寫課文。因此帶的七班常出現有難度的卷子考得比簡單的卷子好的怪圈!爲此,在新學期的到來,我痛下決心,鑽研新課標、重抓基礎。

在本課的設計上,因爲不善引導學生,出現冷場,我確實是在有意降低難度的。比如第二段的第三句,是由我直接說出重點詞語是“挖通、劈開、引導。”應該對學生放手,可以先這樣問:“你從哪些詞語讀出了大禹治水的辛苦?” 還是這一句,我沒有說清“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這裏的“九”是虛指。說明了禹爲了將洪水疏通入海挖通了許多河、劈開了許多山,從而再次感悟禹的“千辛萬苦”。而且我還忽視了大禹治水的方法“疏通入海”。這點可以和禹的父親鯀採取的“堵塞”進行比較。從而體會禹的機智。

總而言之,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存在着重點段落沒抓準、沒挖深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控制課堂氣氛上,我還欠缺得很。但這次賽課,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更從暴露的問題中,促進了自己的成長。我想,賽課,重點不是自己上得怎麼樣,而是今後的路該怎樣走才能走好。

  二、《大禹治水》課後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篇千古流傳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大禹繼承了父親的遺願,歷盡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用“引”的方法治水成功,給人們帶來幸福的故事。文章簡短易懂,語言精練,字裏行間滲透着對大禹的讚美,一個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本課教學有以下優點

一、體現了“以讀爲本”的教學理念

語文能力不是講出來的,不是分析出來的,而是通過朗讀,來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及各種文化信息的獲取。《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本課教學我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讀,讓學生充分的與文本對話,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人物的高大形象。

如:開頭我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進行自由讀、放聲讀,使學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爲後面理解課文打下基礎。然後讓學生默讀全文從整體上感受人物形象。最後指導學生探究式的讀,讓學生抓住重點句段多角度的讀,個性化的讀,從而深入理解課文,感悟大禹的奉獻精神。

二、教學中我還注意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體現了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做到了以學定教。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情況不很瞭解,對課堂的發展也無法預知,因此課堂上我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調整原有的教案,通過教師的“情“來激發學生的情,同時運用激勵性的,引導性的評價語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堂課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讀書、發言的慾望很強。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

教學時,我針對中年級學生具有有意注意極易渙散,理性思維較弱,感性思維較強等心理特點,制定了興趣產生—情趣保持—情感激發的.教學思路。一開始,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讀課文的興趣,然後在重點部分層層推進,通過朗讀指導來突破難點重點,從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最後進行拓展、遷移,爲學生展示了當代的英雄人物形象,從而達到了提升學情的目的。

當然,這堂課上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有待進一步完善。

1、這堂課以讀貫穿全過程,雖然在讀的形式上有自由讀、放聲讀、齊讀、評讀、默讀等,但從整體的過程來看,學生的讀感情融入還不夠,感受還比較膚淺,比如讓他們讀受感動的語句並說說爲什麼受感動時,許多學生只把課文的原句重新複述了一遍,深度和廣度上都還不夠。

2、主導性偏強,凸顯學生的學尚不夠有力。雖然在課前設計時我已經注意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然而,在這堂課的實際教學中,仍有老師牽着學生走的情況,無論是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大禹治水的艱辛,還是感受英雄人物的奉獻精神方面,教師給予的似乎較多,有時還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了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總之教學是有缺撼的藝術,但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相信我們的教學能力一定會提高到另外一個高度。

  三、《大禹治水》課後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時代的治水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之前,我先出示了一組洪災的圖片,讓學生來談談看了圖片以後的感受,然後再來體會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體會老百姓的“無家可歸”。最後引出治水的英雄大禹,在講解大禹治水經過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治水的艱辛,特別是抓住“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等語句。

在學習“三過家門而不入”這個故事時,學生對大禹治水13年,他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樣子,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大多數學生不認爲大禹偉大。我就提了一個問題:“你現在幾歲了,如果你這麼大都沒見到過你的父親,你有什麼感想”,“大禹的兒子爲什麼十多歲還沒見到自己的父親呢?”,“大禹爲什麼能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能沒有進去?”,從而更好的理解大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學生也對大禹的英雄壯舉敬佩不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