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大禹治水》語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02W人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禹治水》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禹治水》語文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語文教學反思1

《大禹治水》是一個古代傳說,講的是大禹爲了治理洪水,爲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洪水的事蹟。教學本文,我緊扣“治水”,瞻前顧後,逐步深入。

治水前——老百姓無家可歸

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滔滔”、“淹沒、衝倒”、“無家可歸”等詞,通過圖文結合、多形式的朗讀來體會洪水的大,體會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從而明確大禹治水的意義與迫切。

治水——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首先引導孩子們弄清治水過程,先拎出文章結構,通過朗讀、集體交流,歸納出過程:決心——調查——疏導。這樣有了清晰的過程結構,學生們頭腦中對於文本更清晰了,同時爲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其次學習典型事例。在朗讀的基礎上,學習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經典故事,再輔以介紹大禹的其它故事,讓孩子們對大禹的做法進行思考,從而理解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對大禹產生敬佩之情。

治水後——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洪水得到治理,不再危害人類,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是故事情節的自然發展,合理歸宿。課文上到這兒,孩子們對大禹的敬佩之情不言而喻。我讓孩子們思考:是誰讓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此時你想對大禹說些什麼?他們對大禹的敬意更深了。

《大禹治水》語文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遠古時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一意爲百姓謀幸福的感人事蹟代代相傳。

在講解大禹治水經過時,我爲了讓學生體會治水的艱辛,緊緊抓住“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等語句。如果只是通過簡單的朗讀,我覺得可能學生理解的程度不深,因此,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山太高,禹爬不動了,他____________。水太深,禹趟不過了,他____________。沒有吃的,禹餓得兩眼發花,他____________。天太黑,兇猛的野獸出來了,他____________。”通過學生的口頭填空,讓學生深深的理解到大禹治水的不易,真的是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禹這樣辛苦地觀察水流和地形,他才能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順利的將洪水引入了大海”。這裏的兩個“九”字又是第二自然段理解的一個難度,學生肯定會一位真的只有“九條大河”、“九座大山”,我就告訴這裏指很多很多,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禹治水的艱難。最後一個填空練習“禹下決心要(),他吃盡了( ),走遍了( ),仔細地察看( ),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 ),劈開了( ),引導洪水( )。”我採用了你填、我填、大家填的方式,讓學生對這一自然段的內容得到了鞏固,對大禹治水的艱難再一次深深地領會了。

學完這一段,我又朗讀了《上下五千年》中大禹治水的一個片段,這時學生對大禹不怕艱難、智勇雙全的品格領悟得更深刻了。

對這樣的遠古神話,我利用課外閱讀課又讀了一些,學生對遠古神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當天就買來閱讀了。我想這就是語文的魅力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