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端午節小學作文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小學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小學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節小學作文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與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與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

我暈!感情糉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糉子呢?

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裏,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裏面金黃鬆軟的“糉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小學作文2

請問大家,五月初五是什麼日子?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對,端午節還要吃糉子,可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哈哈,不知道了吧?據說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

其實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楚國快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殺。屈原投江後,楚國人爲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裏投糉子,後來,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習慣。

怎麼樣?知道了嗎?其實呀吃自己包的糉子感覺特別好,這不,姥姥給我買來了糉葉、糯米、餡、還有繩子,讓我自己包糉子,啊,這可讓我傻眼了,怎麼包呀,姥姥看我丈二和尚模不着頭腦的樣子,笑了,併爲我講了包糉子的簡單過程,然後指導了一下就去掃地了。我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那兒,真是狗吃刺蝟——不知如何下手,還好姥姥把米餡都弄好了,要不然我真的什麼也不知道了!我先把糉葉做成漏斗的形狀,往裏面加了點糯米,再加塊肉,然後把它的“角角”往裏面塞了塞,用繩紮好,啊哈,一個糉子做成了!可乍一看,既不像糉子,也不像菱角,更不像三角形,唉,真是四不像!算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的勞動成果吧。向下一個糉葉發起了“進攻”!我又放了點糯米在漏斗狀的糉葉裏,嘴裏還哼着小曲,終於做好了,嘿,還可以!包了第十一個糉子時,我發現糯米餡快沒了,可我還包在興頭上呢,怎麼辦?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咦有了!冰箱裏不是還有蜜棗嗎?不如把它放在裏面濫竽充數?對,這主意不錯,於是我把剩下的糯米都用蜜棗做了餡。看着一個比一個像的糉子,真是開心極了!

爺爺把我包的糉子放在鍋裏煮,煮好之後,爺爺品嚐了一個,結果一咬居然咬到了糉子裏的蜜棗——核,把他老人家的一顆假牙給碰掉了!我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得了,可爺爺沒罵我,還誇我呢!說我有創意,我聽了心花怒放。

端午節小學作文3

你們想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這天不僅僅能吃到糉子和綠豆糕,而且還能表達我們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節小學作文4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我盼望着早一點過節,吃上糉子。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這一天,我早早的起牀,如願以償地吃上了糉子。吃完了糉子我回到了房間,爲了讓這一天過得很有意義,我寫起了今天的計劃。 今天由於過節,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生氣,所以我顯得格外聽話。我早早地寫完了作業,以前我的計劃裏都寫着“玩”這個字,但是今天我覺得我應該做些什麼。“我應該做些什麼呢?”我正想着。忽然,媽媽叫我。原來爸爸媽媽要去看爺爺奶奶,要留我在家看家。“太好了!”我高興地說。我真盼望自己呆在家,我還要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爸爸媽媽終於走了。我先把地掃了一遍,確認乾淨後,拖地,再擦傢俱,最後洗碗。這些活都幹完之後。我真的不知道幹什麼好了。我突然想到,我還可以洗衣服。我雖然小,不能洗大一點的衣服,我可以洗手絹等一些小的東西。洗完之後再晾,按媽媽的方法用衣夾夾住。我又戴上手套,開始刷鞋。我能做的事都做了,我還可以做什麼呢?我實在想不出什麼還可以讓我做的事。突然,一個想法閃過我的腦海:“我可以幫助鄰居家的小朋友學習!”說到就做到,我拿起鑰匙就走。學習到幾點我也不知道,直到爸爸媽媽來找我,我才知道天黑了。爸爸媽媽沒帶鑰匙,所以剛進屋就滿臉的笑容問我:“是你把家整理的這麼幹淨的嗎?”我沒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那你上鄰居家幹什麼?”媽媽問。“我去鄰居家給小朋友補習。”我說。爸爸神祕地打開一個袋子,抱出來一隻小貓咪。這是奶奶給你的禮物。“它太可愛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今天我不僅過得有意義,我還得到了禮物。我覺得這是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5

童年,是一葉載滿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是一支能畫出彩色*的筆,綠的,藍的;童年,又是一支歡樂的歌曲。童年是多麼有趣。

說起童年的趣事,我不僅會立刻想起那件事,而且還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是一個的傍晚,讀一年級的我放學回到家,一進門,肚子就唱起了空城計。那時媽媽還沒煮飯,我就對媽媽說:“媽,我肚子餓了。”媽媽正在房間裏記賬,擡頭看見我髒兮兮的小手,纔回答我:“先去洗手,我再拿吃的給你。”

我來到廚房,看見爺爺正在洗茶壺,我就對爺爺說:“讓我洗一下手。”

我的手可能粘到什麼東西,總是洗不掉,我望着桌上的“肥皂”,心想用肥皂一搓一一下就可以洗掉了。於是,便隨手拿起一塊“肥皂”,來到洗手盆,用“肥皂”使勁一搓一手。咦?這“肥皂”怎麼沒泡沫?我再一搓一了一會兒,用水衝手,奇怪,手怎麼更粘呢?

我拿起“肥皂”,聞一下,好像有甜味,我心想:不管什麼,洗乾淨再說。“肥皂”一搓一完了,手還是粘粘的,雙手一合,還差一點分不開。我心裏糊塗,這“肥皂”怎麼回事?走進廚房,看見桌上少了一塊“肥皂”,疑惑地問:“張俠,甜果呢?怎麼少了一塊?是不是你吃了?”“什麼甜果?我的手還沒洗完呢!哦,對了,不知道你這是什麼肥皂,越洗越粘?”我問。

媽媽走過來,摸一摸一我的手,明白了,撲哧一聲笑了。她邊笑邊說:“你洗的不是肥皂,而是甜果啊!”我聽了,也跟哈哈大笑起來。

現在想起來這件事,想起童年時的無知,能不笑嗎?

端午節小學作文6

“起牀了”。隨着媽媽的叫聲,我不用催促,一骨碌爬了起來,穿好了衣服。因爲今天是端午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各地過端午節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大家庭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吃着媽媽包的香香甜甜的糉子,聽着媽媽講端午節的由來。我對古人過端午節充滿了嚮往。

吃完糉子,我們開始了傳統的端午節爬山活動。我們去爬北山。山上人來人往的,好多人手裏拿着柳枝或艾草,很熱鬧。

山上綠樹成陰,枝繁葉茂。無數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悠閒地躺在山

坡上,頑皮地藏在樹叢中,我們在迷宮一樣的小路上繞行着,在綠色的海洋中穿梭着,空氣十分清新、香甜。我沉醉在美麗的自然中了。

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山頂,放眼忘去,真是一覽衆山小。天水市的高樓大街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象一幅生動的畫卷。

我們在山頂上休息了片刻,手裏拿着艾草,愉快地向山下走去。

端午節小學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糉子、戴香囊、賽龍舟、喝雄黃酒。聽說這些習俗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這些習俗裏,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包糉子了。

端午這天,媽媽起得很早,我很奇怪地問媽媽:“今天放假,起這麼早幹嘛?爲啥不多睡一會兒呢?”“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糉子的,我要早早起來包糉子,你洗洗手,過來和我一起包糉子吧!”媽媽邊忙邊對我說。“當然可以啦,我可是第一次包糉子呢!”

我高興地來到廚房,看見兩個大盆子裏浸泡着白白的糯米和碧綠的糉葉。媽媽把糉葉放在盆裏不停地洗刷,糉葉變成了青綠色,盆裏的水也變成了淡綠色。

媽媽說,糉子的種類有很多:有小米糉、蜜棗糉、豬肉糉各種各樣,想吃什麼口味的,只要包進去就可以了。我們這次包的是蜜棗糉,只見媽媽像一位老師似的邊包邊給我講解包糉子的方法——糉葉要捲成圓錐形的,還要卷得緊緊的不留一點縫隙,怎樣把糯米和蜜棗放入錐形的糉葉裏,繩子如何打結……我認真地聽着,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大意,可是我的巴掌太小,糉葉總是卷不緊,因此糯米和蜜棗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從糉葉裏滑落。

一個、兩個、三個……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包得越來越熟練了,一會兒,一盆糯米都包完了。我們把這些小東西都放入大鐵鍋裏煮起來。“煮糉子起碼得兩三個小時,你慢慢等着吧!”“什麼?這麼長時間,那我不就餓暈了嗎?”其實,我是想早早吃上糉子。

媽媽看我沒有耐心就和我講了起屈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那你說咱們應該學習屈原身上的啥精神呢?”“當然是熱愛祖國和人民,爲了祖國願意奉獻自己一切的精神。”“那你就應該好好學習哦,要不然以後用啥奉獻祖國呢?”媽媽什麼時候都忘不了教育我。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糉子那熟悉的香味輕輕地飄向我的鼻子,糉子熟了,我的口水已經直流三千尺了。我們一家人吃着美味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

人們都忙活起來了。爲了包糉子,有的摘蘆葦葉子,有的準備糯米,還有的去準備花生米、蜜餞和鹹肉等。

只有我一個人閒着沒啥事好幹,就跑去河邊玩,老家河邊長着一叢象茭白葉子似的植物,我就掐了幾株拿回去給爺爺瞧瞧。爺爺一看,說:“這是昌莆。你知道這種植物有什麼作用嗎?”我說:“這個我在網上查了,昌莆是一種可以驅蟲的植物,在端午節同艾葉放在一起可以驅邪。但我不懂這裏是不是有什麼傳說或故事?”

爺爺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無惡不作的老龍王,經常興風作浪,使天下黎民不得安寧。玉皇大帝聽說以後,龍顏大怒,就命魏徵在五月初五午時三分去斬了它。

龍王知道了,嚇壞了。立即趕到李世民宮裏去求情,並答應事成之後,給李世民無數珍寶。李世民滿口答應。

於是,到了五月五日這天午時前唐太宗就把魏徵早早請來,讓他陪自己一邊下棋,一邊喝酒。眼看就要到時間了,可他又不能在太宗面前暴露天機。由於有心事,下棋都輸了,酒就喝多了。結果醉倒在地。做了一個夢,在夢中,他拿着昌莆做的刀,艾葉做的馬鞭,終於按時殺了龍王,爲天下民衆除了一大害。人們爲了紀念他,就在端午這天把昌莆和艾葉掛在門前,用來驅邪保平安。

聽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傳統節日的神話傳說。

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爲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

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穫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着收穫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端午節小學作文9

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又要和我最愛吃的糉子見面了,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家家戶戶都在張羅着包糉子,買紙葫蘆。說起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是和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的。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人們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着屈原的身體,便做了許多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糉子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屈原了。

想要吃到香噴噴的糉子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媽媽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就要把糯米泡上,糉葉也需要煮一煮,還要買來一些蜜棗。等到端午節前一天的晚上,媽媽纔開始包糉子。我不會包糉子,但是我總是看着媽媽包,時不時幫媽媽打打下手。媽媽先將兩片糉葉疊起來,疊成一個漏斗形狀;然後放入糯米和蜜棗;再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上封口、裹緊;最後用繩子把糉子綁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媽媽把糉子包好後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等到端午節的早上再煮。

到了端午節這天早上,我們一家人早早的起來,媽媽把糉子煮上。媽媽給我係上了五彩線和香包,把我打扮的香香的。還告訴我不要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了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媽媽和爸爸領着我到後山邊踏青、採艾蒿、折柳枝,在小河裏洗洗臉。回到家,我們把艾蒿和柳枝、還有漂亮的紙葫蘆插在房檐上、門上,家裏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了!還有雞蛋和鴨蛋呢!我吃着又香又甜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我愛吃糉子,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小學作文10

屈原的故事可是人人從小聽到大,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投入了滾滾激流中。後人爲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定爲瑞午節。

7歲那年的端午節,應該是最熱鬧的了。早上,一家人一起去踏青,玩了一個上午,中午回家的路上,我的肚子已經咕咕叫了,我問媽媽:“我可以包糉子嗎?”媽媽笑着說:“當然可以。”到家後,媽媽就去取材料,我趕緊跟上。

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用熱水泡,準備好棗子、肉等做餡,將餡料煮得香氣四溢,先把箬葉疊放起來,再圍起來,做一個“鳥窩”,在裏面放進早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之後再把煮好的餡塞在米中,擺放均勻,最後把箬葉包的糉子捏成四角狀。

這包糉子的功夫呀,全在這四個角是否勻稱,是否有型。我包的糉子,簡直不忍直視。說它像圓吧,它還很像三角形。我垂頭喪氣說:“唉,沒包好,真難看!”媽媽安慰道:“沒關係,練練就好了。”

媽媽把糉子放進鍋裏煮,我們等啊等,夜幕逐漸降臨,一個個綠胖子跳進盤子,我歡喜得都快發瘋了。雖然當時我沒有桌子高,但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要爬上桌子,看着一盤”解放的綠胖子,我饞得垂誕三尺,直流口水!終於開飯了,我剝開糉子的綠外衣,一口咬下去,只覺得口中清香四溢,又香又甜,軟軟糯糯。

傍晚時分,一家人一起去河邊放河燈,在繁星的照下,各形各色的河燈顯得更加明亮,每一隻河燈都好像散發着美麗的金色光芒,我不由地想起一白詩: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傷懷永哀兮,汨徂南土。

端午節小學作文11

紀念屈原是: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平,字源,通常稱爲屈原,又自雲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未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論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據說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迅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是,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爲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將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與紀念屈原有關。

端午節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街,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紀念屈原的節日!端陽節。

端午節快到了我準備一個計劃,過一個歡快的端午。

端午節要早點起,要不就趕不上日出了,所以就要3:00起,趕緊刷牙洗臉,千萬不能遲到。

到了人工湖都要先走橋,你別看到挺簡單,但一走就不容易了,你走一個臺階,你的鞋可就成雨靴了,所以要特別小心,不要掉下去。你也可以去撈小蝌蚪,泥鰍,等等等,不過它們很靈敏在機靈的人可也捉不住它們一羣“小鬼”呦。

你也會看見一羣人在賣東西,很多人都會爲過去買,我肯定會去買。

現在也5:00了,我們該回家吃糉子,怎麼樣,我的端午節計劃不錯吧。

我的端午節,肯定是最棒的,誰的都比不了,肯定的。

端午節小學作文12

很快,一年一度端午節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河還能划船。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我便硬是拉着家裏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爲保姆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親人,她便拖着我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令槍響後,箭弦上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水龍,水上飛竄。而船上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鬥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鼓手,劃舟人鬥志似乎隨着那一下一下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竟有如此激動人心場面!而婆婆旁一直緊緊地攥着我手,和藹地笑着。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選手們。每條船上人都溼了,而我這稚嫩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溼透了人們。

興高采烈我又挽着婆婆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隻冒着熱氣翠綠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大片葉子。婆婆微笑着說,這些用荷葉包着香米三角體就叫糉子,我還驚喜地發現米飯裏面還有內涵豐富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下帶來,大家都會划龍舟時吃糉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這噴着荷香飯糰,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着婆婆仁慈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親切與溫馨。

婆婆我上小學以後便回鄉下頤養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端午節去探望她時帶回幾隻糉子,來重溫舊日快樂與節日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帶來是遺憾,端午節被韓國人註冊了,家鄉河髒得不能再划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被外國人註冊了,我們還能吃糉子;這條髒河總有變清那一天,我們還能水上划龍舟;但最讓我傷感是,我永遠不能再牽着婆婆手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端午節,但我更懷念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小學作文13

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麼節日嗎 對,是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傳統習俗。你會包糉子嗎 不會吧,那麼就和我一樣去拜師學藝吧!嘿,告訴你,我的師傅是我的`舅媽。你找到了嗎

離端午節還有10天,我們家就已經提前準備了。這不,“叮咚——”門鈴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媽來了。我趕緊衝出房間把門打開,哇!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原來,舅媽從鄉下給我們帶來了準備好的、新鮮碧綠的糉葉。

媽媽端來了泡好的鹹肉和糯米,我們開始忙碌起來。舅媽嫺熟地包着糉子,一個又一個,看得我眼花繚亂,趕忙央求舅媽教我。舅媽看我一副成心想學的樣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

一開始,先把2片糉葉重疊在一起,從葉根圈成圓錐狀,窩在手裏,用湯匙裝兩勺米放進圈好的糉葉裏,再放一塊鹹肉,在鹹肉上面平鋪兩勺米後,壓緊,將剩餘的糉葉沿米處折蓋下去,在折蓋處把兩邊的角摺好後,糉葉沿着糉身包了一圈,然後用草繩紮緊。(注意,一定要捆緊,否則煮好的糉子水滋滋,一點都不好吃喲。)一個糉子就這樣包好了。

由於我的手有點小,總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練習,加上舅媽在一旁不停地鼓勵我,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自己終於包好了一隻糉子,心裏別提有多高興。舅媽包糉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會兒就包好了。我們把包好的糉子放入高壓鍋里加足水,用大火燒煮滾後,用中火煮1小時後,鍋裏就飄出淡淡的清香,然後再用小火燜半小時。這時整個房間裏都瀰漫着糉葉的香味和鹹肉的香味,饞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開鍋蓋嘗一嘗。可大舅媽卻說,“不行,要讓糉子再多燜會兒,否則糉子會不熟的。”

哇,想不到,要吃到糉子,還有這麼多講究呢!

在這糉葉飄香的季節,我們當然不會忘記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那天,我會來到通榆河畔,把我親手包的糉子放進紙船上飄向汩羅江……

雖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羅江不相通,但我們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端午節小學作文14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很期待過端午節。誘人的糉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糉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糉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好像什麼,雖說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是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是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於是,我國的滿身都是德,猶如天花亂墜。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纔不管她說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糉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是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端午節小學作文15

端午節是個傳統的節日,聽媽媽說,奶奶和外婆那個年代都自己包的糉子,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少有人親手包糉子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小記者們隨着杭州網,走進第一世界大酒店親自體驗包糉子。來到馬可波羅餐廳,大廚叔叔爲我們準備好了一切,先爲我們帶上高高的廚師帽,繫上圍裙,一個個有模有樣的,像個大廚師。接着叔叔向我們介紹了包糉子的材料,示範了糉子的包法,很快,叔叔就包好了一個有棱有角的糉子,我也按捺不住想去試試。琉璃臺上已經準備好了甜和鹹的兩種材料,我也開始動手包糉子。卷好糉葉,想了想,先包個肉糉吧,在卷好的糉葉裏放上了用醬油拌過的米,放肉,再放上一層米,裹緊糉葉,可這個環節我怎麼也做不好,米不斷從角落裏流出來,幸虧媽媽會包糉子,最後在媽媽的指點下裹緊了糉子,繫上棉線,完成了我第一個糉子,很快,我和媽媽包好了十幾個糉子,也體會到了一個小小的糉子,包起來是這麼的不容易。

?趁着蒸糉子的空隙,酒店的阿姨帶我們參觀了東南亞風情的熱帶雨淋,全透明的高空穹頂下是一座鮮花爛漫的植物園,構成了酒店最大的特色。我最喜歡的是酒店的客房,充滿時尚與現代的設計,客房部的阿姨還向我們展示了快速鋪牀的“絕活”讓我最好奇的是,阿姨竟然把兩條小方巾疊成了小象的造型。酒店的大堂更不用說了,富麗堂皇中又有東南亞風情特色,在參觀時好幾次讓我目瞪口呆。期待已久的糉子終於出爐了,大廚叔叔已經把我們的糉子按號碼分裝在盒子裏,拿着自己包的糉子又興奮又捨不得吃,唉!還是被糉子的香味吸引了,剝開糉子品嚐了起來。在酒店門口我們捧着自己包的糉子,拍了個集體照片做紀念,今天是非常有意義是一天,學會了自己包糉子,還可以把糉子帶回家讓奶奶和外婆品嚐,告訴她們,以後糉子的傳統包法後繼有人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