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端午節小學作文(集錦15篇)

本文已影響 3.52W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小學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小學作文(集錦15篇)

端午節小學作文1

希望這小小的遊戲能讓孩子們的腦海裏有一些端午節的印象,讓這些有趣的民間風俗習慣一直陪伴着孩子們成長。 也許在託班孩子的記憶中,還不知道端午節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爲什麼會吃糉子,吃雞蛋,點雄黃。

爲了迎接端午節的到來,我們開展了教學活動《鬥蛋》。這不孩子們帶着爸爸媽媽用毛線編織了的鴨蛋網一個一個的來到了幼兒園,他們每個人都在這小小的網裏裝進一個最“厲害”的鴨蛋來玩鬥蛋的遊戲。我跟孩子們說這是端午節的一項有趣的比賽。讓老師看看,你們誰的鴨蛋是不折不扣的“鴨蛋王”。

還沒等我的話說完,晨晨跟壯壯已經拿着鴨蛋在一旁鬥了起來,結果晨晨的鴨蛋一下就被壯壯給鬥破了,這個時候我看到晨晨不開心的表情,我就問:“你們知道爲什麼晨晨的鴨蛋一下子就失敗了嗎?”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這時,我拿出一個鴨蛋,並將它撥開,讓幼兒觀察,原來大頭裏面有一個氣囊,而小頭則是蛋清,實實的,所以小頭不容易碎。“晨晨,一定要拿鴨蛋的小頭來鬥,這樣獲勝的機會才能大一些。”我說。這個時候晨晨開心的笑了,果然在如下的兩場中均獲得了勝利。看到晨晨那開心的笑容,我由衷的感到開心。

在孩子們玩的開心的時候,我看到AA拿着一個碎了的“雞蛋”在一旁不開心的站着,這個時候我問她說:“怎麼了?爲什麼不開心啊?”,她說:“老師,爲什麼我都鬥不過人家的啊?”呵呵,這個時候我笑了,我跟她說:“AA,你拿的是雞蛋,你的蛋殼是沒有鴨蛋的硬的,所以不是AA不厲害,而是這個小雞蛋本來就不厲害。”AA點點頭,似乎懂了我說的話。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本次遊戲,孩子們也拿着鬥敗了的鴨蛋、雞蛋開始吃了起來,希望這小小的遊戲能讓孩子們的腦海裏有一些端午節的印象,讓這些有趣的民間風俗習慣一直陪伴着孩子們成長。

端午節小學作文2

初一吃糕;

初二吃糉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自然要屬端午中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應該就是糉子了。糉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和甜味。我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糉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棗子,家裏自己做總是包大大。糯米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糉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不過賣糉子比家裏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糉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依舊是穿過n次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蛋不再是拿來吃,而是拿來砸,或兩兩相碰比誰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底層放一個,接着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最後掛門口,按照長輩說,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姐妹團聚。

而就初五吃一天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小學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端五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糉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爲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小學作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兒歌,也就到了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聽媽媽說,關於端午節還有個故事呢!戰國時期,楚國的賢臣屈原,因救國的心願無法得以實現,投汨羅江死去。

老百姓們就包了許多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之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又以划龍舟的活動來紀念他,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從此,這天也就成了端午節。

我最愛吃糉子了。每到端午節前,我就很興奮,因爲又可以和奶奶一起包糉子了。奶奶會從河邊採來許多碧綠的蘆葉,然後清洗,入水煮沸,蘆葉就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是包糉子能手,只見她三個手指捏住蘆葉,用另一隻手繞,蘆葉就圍成一個喇叭形。接着在綠綠的蘆葉裏放入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特別飽滿。

我在一旁看得心癢癢,也想動手包個,於是我照着奶奶的樣子依葫蘆畫瓢。可包糉子看起來簡單,做起來比登天還難。這蘆葉在手中根本不聽話,我好不容易把它圍成喇叭形,但一放糯米,米就從底部溜了出來。我再用力捏捏緊,蘆葉竟被我給捏壞了。唉,我只好用片蘆葉平攤在桌上,放上一點糯米和顆紅棗,使勁卷緊,再用一片蘆葉裹在上面,用線紮緊,創造了新式包糉法。

奶奶看着我的這個作品,樂得直說我:“小傻瓜!”

糉子在大鍋裏足足煮上三四個鐘頭甜甜的香味溢滿整個屋子,讓人垂涎欲滴。我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從鍋裏撈出我包的糉子。這時的糉葉已經從碧綠變成深綠色了,我還沒等它涼透,就解開線,剝開糉葉。呀!白白的糯米特別有光澤,咬上一口,藏在裏面的大棗就露出來了。它就像躲在白雪裏的顆紅瑪瑙,特別誘人。軟糯的糯米加上香甜的紅棗,再蘸一點白糖,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我想,這應該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

端午節小學作文5

“初一糕,初二糉,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五味草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鬱鬱蔥蔥的枇杷樹邊,有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與諧的鄉野村落,這就是我的家鄉,也是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與姐姐一起上山去採艾草,並配上石榴葉、梔子花等合爲“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到山上來,採下大片的艾草,也採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是拿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糉子與賽龍舟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可以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糉子呢?

包糉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與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糉葉,用水少泡,洗乾淨碼好。糉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後在媽媽與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後,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蒸籠轉,等待糉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唸書才知道,包糉子的習俗與我國曆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後,羣衆爲了不讓水裏的魚咬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糉子,扔到水裏。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於是,爲了保護並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後來有了更爲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裏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豔隨風飄揚,小夥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小學作文6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節日種類也是多種多樣,而這些節日,在膠東,都能跟“吃”扯上關係。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個,我會肯定地說:端午節!

每當快到端午時,父親就會在窗上別一束艾草,看到艾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要來了!再深吸一口氣,艾香爭先恐後地撲進鼻子裏,到達五臟六腑,令人感到無比愜意。這艾香,雖沒有香水那般豪華,卻有它自己的樸素;雖沒有清新劑那般芳香,卻有它自己的純潔。這難道不是端午節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嗎?它不但聞起來令人舒暢,還有驅蚊的功效。有了它,蚊子就不敢來打擾我們的美夢了。在夏夜,沒有了蚊子在耳邊嗡嗡叫,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艾香之後,便是糉香了。一到端午,我們全家便會驅車回到姥姥家。一進村子,便能聞到濃郁的糉香,家家戶戶都在包糉子!這纔是真正的家鄉的端午!在街上玩的小孩兒,手上、腳上都繫了五彩線,據說這會保佑他們平平安安。一進姥姥家門,姥姥養的小狗搖着尾巴高興地撲上來,彷彿也受到了節日的感染。走進廚房,只見得霧氣中姥姥正在埋頭幹着什麼。走近一看,姥姥正在將糉子裝進盤子裏,並沒有看見我走進來。我悄悄走到姥姥身旁,趁她轉身時,端了盤子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姥姥一回頭,正好看到我的惡作劇,伸手點了下我的腦門:“小壞蛋,回來也不告訴我一聲!”雖說看起來姥姥很生氣,但語氣中只有濃濃的關愛啊!

作爲一個資深吃貨,我對各種美食都來者不拒,但對姥姥包的糉子,卻有一種近乎執着的偏愛,百吃不厭。拆開纏繞着糉子的絲線,打開包裹在外面的糉葉,一瞬間,屋內便香氣四溢。這濃郁的香氣,使人如身置天堂。這氣息沁人心脾,令人久久沉醉,難以自拔。在糉子表面均勻地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糯米的香,花生的脆,白糖的甜,糾纏在一起,在舌尖上跳着舞,味蕾也活躍起來了。爭着品嚐這糉子的美好。姥姥包的糉子很實惠,一個就足以吃飽,但我每次都要再吃半個,再次享受這味覺的盛宴!這叫做,舌尖上的端午節!

城市的端午節無非就是買個速食糉子吃,完全沒有鄉村的熱鬧,然而現在鄉村的端午節也城市化了,姥姥家的端午節,算是村中最原始的。

端午節小學作文7

中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它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爲了傳承這些文化,誕生了許多具有不同文化內涵的節日:春節,它象徵着新一年的開始,冰雪融化,春暖花開,一家人團團圓圓;中秋節這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節日,人們嘗桂花茶,品月餅,賞美麗的明月:還有清明節,我們要祭奠已逝世的親人----

端午節更是一個和和氣氣,熱熱鬧鬧的節日,我們要在這個節日裏,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其樂無窮。今年的端午節,特別讓人開心,因爲全國人民要放假三天,平時忙碌的爸爸媽媽也能一起快樂的度過。

早上,我們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媽媽準備好了包糉子的材料,泡糯米,洗紅棗,濾紅豆。爸爸一大早就從農貿市場買回了綠箭般還有晶瑩露珠的棕葉,讓我們家中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令人神清氣爽。媽媽用她那蘭花似的小手開始包起了糉子,一雙嬌小的手像變魔術似的飛快的旋轉着總,由於媽媽心靈手巧,不一會兒,她就包好了糉子。爸爸見狀,嘿嘿的笑了笑,高興地說:“原來包糉子這麼簡單呀!”爸爸也加入到這包糉子的行列中來,只見他用笨拙的手左裹右裹,而棕葉在手上象個調皮的孩子,卻怎麼也不聽使喚了。爸爸好不容易纔包好糉子,剛放進盤子,淘氣的糯米就滾落出來。愛觀察的我不動聲色,反覆看着媽媽熟練的動作,“閃亮登場”了。我模仿媽媽的動作認真的抱了起來,雖然包的沒有媽媽好看,但是並沒有散架,也算爭氣。

爺爺奶奶在廚房奏起了美妙的“交響曲”———蒸糉子。這些糉子“工藝品”剛下鍋,頓時,一股山的清香瀰漫了整間屋子。糉子蒸好了,媽媽手腳麻利的端出了糉子,我早已迫不及待,口水直流三千尺,撥開棕葉,那珍珠般的糯米映入眼簾,只見他們緊緊地抱成團。我希望我們的家庭就像糯米一樣團結和睦,永不分離。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讓這種快樂轉化成一種愛的力量,愛親人,愛家庭,愛社會。

端午節小學作文8

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爲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牀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糉子”“不許與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裏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竈臺上綁着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竈臺上放着的幾個小碟,裏面盛着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於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着早飯一邊看着外婆忙碌着。

鄉下的竈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乾淨的鴨蛋放入大鍋裏,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裏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後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着就往竈裏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於長期勞動已經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乾布擦拭乾淨,裝進絡子裏,掛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裏裝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爲這樣,我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着要我快些回來吃糉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小夥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着我們這一羣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於河道較小,所以就只有兩條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13個人,12個人划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個皮膚黝黑的小夥子動作整齊地划着,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去。

可是,小孩子會知道看什麼呢?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着岸邊追着龍舟跑,由於划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着的痕跡。小學生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小學作文9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葉的清香我們來到了奶奶家。

一進家門,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綠色的、細長的葉子懸掛在院子裏的各個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隨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語道:“這是什麼呀?”在一旁忙着的奶奶笑道:“這是艾葉,用來驅蟲的。來,咱們進屋去包糉子吧!”

一聽到馬上就有糉子吃了,我似乎聞道了那香噴噴的.糯米味,嘴裏彷彿嚐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奶奶快點包。奶奶笑呵呵地說:“別急,別急,我還要準備材料呢。”

只見奶奶先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淋幹,再放入醬油、酒、鹽、味精。同時她又準備了一些繩子,把碧綠的棕葉放在鍋裏煮了一會兒,然後把一塊塊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醬油裏。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糯米的顏色終於變成醬色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終於可以開始包了。只見奶奶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車熟路地把一張棕葉捲成圓椎形,在裏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後再放了一塊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並蓋平,最後用繩子把棕葉一圈又譯全綁緊,嘿嘿!一個“枕頭娃娃”在奶奶手裏悄然誕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躍躍欲試,“奶奶,您到一邊去包,我要和媽媽來次比賽。”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起兩片棕葉,慢慢地把它捲成園錐形,從盆裏撈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細選了一塊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間。我瞟了瞟媽媽,哈哈,可憐的媽媽正在爲裹棕葉發愁呢,這次我肯定贏定了!然而,好景不長,手裏的糉子就像一個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麼也合不上,眼看着媽媽就要趕上來時,我靈機一動,把棕葉一轉,立刻用繩子綁緊,一個“枕頭娃娃”在我手中誕生了,媽媽笑着祝賀我贏了。接着,越來越多的“枕頭娃娃”在我們手裏誕生了……

糉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嚐這透着濃濃棕葉清香的糉子,心裏愉快極了。在這個端午節中,我體會到了包糉子的樂趣,這香噴噴的糉子中,有我對端午的喜愛,也包含着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

端午節小學作文10

“噢!再讓我睡會吧!!”這是我的叫聲,瞧吧,這是我爸爸叫我起牀。我昨晚差不多10點才睡着,今天7:30叫我起牀,我能不叫嗎,我敢說,換了你也會的。我只好戀戀不捨得離開了我可愛的小牀,朦朦朧朧的走向衛生間去。待我們準備出發的時候都已經8:00了…… 一路上我都是餓着肚子搭爸爸的車的,因爲奶奶是在催得太緊了,害得我們連早餐都沒得吃就要要上路了,那個慘啊!!剛開始我的心情還蠻好的,可是剛出了博白,爸爸的車速明顯的加快了,剛開始還是40速,可是……爸爸逐漸的把車速加到了—60速,我在那一個命的叫他減速,可他哪裏聽得見,還不是因爲氣流太強了。那我還不如留着點力氣來觀賞風景,不仔細一看,還真不知道有這麼美麗的景色,是自然的景色,在那熱熱鬧鬧的城市裏用多少錢還買不到呢,我便仔細的觀賞起來,你還真別說,我那時太投入了,還真像在觀賞大畫家的畫呢。漸漸的,我又覺得這樣的農村分光還真難得,在這裏,你永遠都聽不見城市裏吵鬧的叫聲,只有鳥兒的歌聲、小溪流水叮咚叮咚的聲音,聽這個可比聽那什麼音樂會好多了,這裏對於我來說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經過一路上的奔波,終於回到了老家。飢餓的我一頭衝進了廚房,不顧一切的向奶奶要了一條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的東東,(*^__^*)嘻嘻……,就是糉子。剛吃完,我在這最要好的朋友就來找我去玩了,我不忍心拒絕,只好答應了,我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我最喜歡的是一座小山坡,在哪裏我們盡情聊天,躺在那裏可以看清天上的白雲和小鳥,那裏很安靜,沒有人來打擾這倆個好久不見的小姑娘,簡直就是我們倆的天堂,仍我們擺佈…… 今天,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真希望這種節日來的多一些,這樣我們兩又可以在那片屬於我們的天堂裏盡情的聊……

端午節小學作文11

端午花,紅又紅,

摘朵鮮花送金龍。

端陽,端陽,

糉子香,

拿個糉子塞龍洞。

龍戴鮮花吃糉子,

吃飽糉子回龍洞,

請你不要傷害屈原公公。

讀到這首兒歌,你一定猜到要過什麼節日了。哈哈,就是端午節啊。

還沒到端午節,爺爺奶奶就開始忙起來了。

爺爺穿好長衣長褲和雨靴,到河邊去採摘新鮮的蘆葦葉,準備回來包糉子。奶奶呢,找來顏色鮮豔的布塊,還準備了一些乾的薰衣草,說要給我縫一個漂亮的香囊。我呢,像只小麻雀,一會兒飛到奶奶面前,看看香囊縫得怎麼樣了;一會去看爺爺用清水浸泡剛摘下來的葦葉和糯米。

爺爺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可以包糉子了。只見爺爺拿起幾片葦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潔白的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兩顆新紅的大棗,再用葦葉把口封好,最後用線紮緊,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爲了滿足我這個小饞貓想吃不同口味糉子的要求,爺爺還在糉子裏放了不同的餡,有葡萄幹,有花生米,還有鹹肉餡的呢。糉子包好了,爺爺把糉子放進大鍋裏煮。如果只是煮熟了還不行,還要慢慢用小火煨,直到你老遠就能味道糉子的香味纔算行了。

端午節這天,爺爺折下桃枝插在大門上,說可以辟邪。客廳裏,還擺上兩束艾草,奶奶說那也是可以辟邪的,還能治病呢。至於奶奶做的錦囊呢,早就掛在我的脖子上了。飯桌上,有香噴噴的糉子,還有鹹鴨蛋黃,還有一種紅紅的菜,我問奶奶爲什麼要吃這種菜,奶奶告訴我:“端午節要吃‘五紅’,這樣身體健康,一年都不會生病的。”咦,還有這種作用呀?我趕緊多吃了幾口紅菜,希望自己身體健康。

吃完飯,我們打開電視,收看有關端午節的節目。看了電視,我知道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詩人節。我還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賽,真是太刺激了。

端午節真有趣呀!

端午節小學作文12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子黃。”

當這首歌響起時,就表明端午節要到了。今年端午節,我要求自己包糉子,媽媽本來不同意,可是我不斷請求,媽媽終於同意了,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首先,媽媽先準備材料。她從集市上買來蘆葦葉子,放在鍋裏煮,再從河邊摘一把蒲草,接着挑選上等的米,淘洗乾淨後,在鍋裏添上水泡一夜。最後挑選豆子,豆子有很多種,有麻豆、赤豆、紅豆、綠豆、菜豆……你可以一次放好幾樣。而棗也有很多種,有蜜棗、紅棗……挑紅棗要挑個大肉厚的,媽媽挑完之後,讓棗在水裏泡一會兒,等再拿出來之後,棗一個個渾身閃光,就像一個個紅瑪瑙。

準備要材料,就該包糉子了,因爲我不會,所以我先看媽媽包,只見媽媽先拿起幾片蘆葦葉子,雙手巧妙地折了幾折,就成了一個漏斗狀的東西,然後在最下面放了一個棗,接着放一勺米,再放一勺豆子,放兩個棗,最後把口封上,拿一片蘆葦葉子折一個漏斗狀,把尾巴擋住。再拿一根蒲草,把糉子紮好,一個糉子就完工了。之後,我也開始和媽媽一起包了。可是,我包的不是露餡就是掉葉子,好不容易做成了還是歪歪扭扭的。再看媽媽,已經快包完了。我不禁說:“媽媽你真厲害!”

包完糉子,該煮糉子了。糉子放鍋裏半個小時,香味就傳到了家裏每一個角落。我問媽媽煮糉子需要1小時就夠了吧,媽媽卻說要8個小時,我聽後差點哭了。煮糉子也很有講究,要先把糉子放在鍋裏,蓋上一個網,再用壓糉石把糉子壓緊,煮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出鍋了。早上打開鍋,那香味足以讓人垂涎三尺!

等我們吃得很飽了,媽媽說讓我去給鄰居送糉子。於是我端盤給鄰居送糉子。每當給他們送糉子,他們也會回送我一些櫻桃,乾果。每當我給別人分享,別人也會回饋我們,沒準這就是端午節的內涵!

屋子裏糉香滿滿,我們心裏情意也滿滿!

端午節小學作文13

哦!去做手工了!去做手工了!,原來是我們三年級的同學去勞技中心做手工去了。

我們步行到了勞技中心,只聽那裏的老師說:今天四(七)班的同學學習‘彩糉子’。我想:什麼彩糉子呀!可以包甜味的嗎?我沒想那麼多,急忙跟着老師來到了專業教室裏。

來到了專業教室裏,我看見老師的桌子上放着很多長條形的紙和一些各種顏色的毛線,我心想:包糉子嗎!幹嗎要用毛線和紙呢?我剛想到這裏,老師說今天我們就用紙搭一個紙架,再用毛線往上面纏。這下我終於明白了。緊接着,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條很長的紙,讓我們先搭一個紙架,我按照老師的方法先把長條紙的一角掀了起來,再讓它的寬邊和長邊對齊,這樣就摺好了一個三角形,我再把剩下的一段紙往上一折,也折成了一個三角形,然後把兩個三角形重疊起來,就這樣重複做這個動作。

做完紙架,我把一根紅色的細線貼在紙架上,然後把紙架疊成了一個六面體。

做完這些,我準備開始纏毛線了,可我一看,這毛線那麼多,那麼長,什麼時候才能纏完呀!而且聽小姨說纏彩糉子非常麻煩,但我轉念一想:人人都說自己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孩子,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於是我開始纏了,我先拿了一根紅色的毛線,然後左手托住紙架,用大拇指按緊毛線的一端,右手拎起毛線,再把毛線有次序地纏在紙架上過了一會兒,我把紙架已經纏滿了綵線,數了數,一共纏了10根毛線,我看着自己的作品滿意地笑了。

緊接着,我又做了第二個彩糉子,我用同樣的方法摺好了紙架,用同樣的方法搭好了紅色的細線,用同樣的方法纏好了毛線。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鈴鐺,讓我們把這個鈴鐺系在了剩下的一段繩子上面。我看着我那可愛的傑作滿意地笑了起來。

我覺得上勞技課不僅讓我們做了手工,還鍛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

我多麼盼望下次勞技課早點到來呀!

端午節小學作文14

農曆五月初五來了,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不禁垂涎三尺,吃糉子嘍!

一大早,平時愛睡懶覺的我也早早起來,到客廳一看,爸爸早就把包糉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洗洗手,擼起袖子與父母包了起來。

我捏起兩片糉葉,把它們貼在一起,大大的葉片溼溼的,捏起來非常舒服,然後把它折成一個類似於漏斗的東西。然後,我抓了一大把米,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那聲音“嘩啦嘩啦”就像下小雨,把那“漏斗”裝得滿滿的,接着,我又放了三個大紅棗,就像三顆紅鑽石點綴在帶着清香的米上。我不禁情緒高漲,還哼起了自己編的歌:“糉子,糉子,非常好吃……”一句沒唱完,媽媽便問我:“就知道吃,你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它從什麼時候起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不禁目瞪口呆,因爲我對端午節一無所知。爸爸急忙來幫忙:“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爲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纔在這天吃糉子,賽龍舟。”接着,爸爸又說了一句:“你一定要記住這些,別再被別人問傻了!”我點點頭,不禁對這糉子刮目相看。

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關鍵,我用左手輕輕握住那個裝滿米的“漏斗”,生怕把米擠出去。我把多出來的糉葉壓在糉葉的上方,並用手輕輕將兩面的糉葉壓平,用左手手指快速扳住,以防漏餡,做完這一步後,糉餡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翠綠的糉葉,十分養眼。

接下來,我用左手握住多出的糉葉,右手握住糉體,並順時針旋轉糉體,多出來的糉葉便乖乖地貼在了糉體上。現在的糉體已經非常完美了,看不到一丁點的白米,而且糉葉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我拿了一根繩子,讓右手捏緊糉體。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在糉子的頂角和底角之間,爲了不使我的心血付諸東流,我還特意多纏了幾圈。然後,我在糉子的中間纏繞了兩三圈,並在最後打了兩個結。一個棱角分明,漂亮的糉子就大功告成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糉子出爐了!每一個都精神飽滿。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與節日的喜悅與幸福。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都有它獨到而深遠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享受節日那喜慶,祥和的氛圍吧!

端午節小學作文15

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莫過於包糉子,吃糉子。而糉子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從小到大,過端午,龍舟可以不賽,但糉子不能不吃。

我家就有兩位包糉子的高手——媽媽和奶奶。每逢端午,左鄰右舍就會拿來一大堆糉葉很不好意思地要“高手”幫忙包糉子,奶奶和媽媽每次都會笑着說:“沒事,沒事,肯定會給你包好。”我在人前雖不敢說,可等他們走了之後,卻有些生氣地問她們說:“你們給他們包了,那我們自己家的糉子呢?誰來包?”每次她們都是好言相勸或一笑了之。

生氣歸生氣,我還是喜歡看們包糉子。只見媽媽先把糉葉泡在水中幾個小時,然後取出。包糉子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種葉子重疊在一起。二、是三片在上,兩片在下。第二種比較結實,在下鍋時不容易“散架”。糉葉組合好之後,窩成一個鬥形,再在裏面裝上糯米,也可以放一兩個蜜棗,但我本人還是喜歡只裝糯米的。合上最後再把糉子“五花大綁”,送入鍋中“入浴”。透入鍋蓋(透明),看到碧綠的糉子泡在水中,就彷彿一大羣小島坐落在湖水中,十分和諧。

我因爲要讀書但又捨不得糉子,於是就坐在廚房裏。過了不知多久,我被一股香味“叫”醒了。那是一種竹子的清香,還有糯米的香味。鍋裏的水沸騰起來了,我連忙去叫奶奶來熄火、開鍋。

奶奶說,再悶一會兒。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奶奶打開鍋蓋之後,不緊不慢地把糉子一個個拿了出來,我看到這糉子,口水直流,連忙向奶奶撒嬌:“奶奶,我想吃糉子,我知道你最好了。”奶奶不假思索馬上給了我一個糉子。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糉葉,粘上糖,輕輕咬一口,又甜又香又糯,真好吃。

正當我陶醉的時候,家裏來人了。鄰居來取糉子了,奶奶把糉子一一發給他們,他們吃得香甜級了,空氣中到處瀰漫着糉香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