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三年級作文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2.31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通用15篇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很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媽媽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媽媽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很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夠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媽媽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媽媽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爸爸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爸爸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奶奶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很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2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在古代,人們防止水裏的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包糉子丟到湖裏餵魚。

那麼屈原是誰吶?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爲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羣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最後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汩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人們聽說屈原投江了,便跑到江邊,往江水裏仍許多糉子,以免江裏的魚把屈原的屍體給吃了。屈原昇天以後,玉皇大帝便將屈原封爲“江神”。因爲屈原投江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人們每年這天都包糉子來紀念屈原,這就是現在的端午節了。

看完屈原的事蹟,讓我想到:屈原的一生作爲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爲後人所惋惜。但作爲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爲後世楷模,他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我們要學習他行廉志潔的優良品德,學習他的堅韌不拔,學習他的宏偉氣魄以及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所以,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愛國主義先輩的重要節日!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3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我來說說端午節吧。

每當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糉子。

每當端午節時,奶奶就手忙腳亂地開始包糉子,奶奶從市場裏買回糉葉,然後,放在水池裏泡幾個小時,再用熱水泡一下,然後,拿來小凳子和擦布,坐下來慢慢地一張張地把糉葉洗得乾乾淨淨,洗完了以後,奶奶把糯米放在臉盆裏,放上溫水,也要泡幾個小時。奶奶知道我和媽媽喜歡吃赤豆糉,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小紅豆。

開始包糉子了,一張張糉葉很聽話地在奶奶手中使過來,使過去,奶奶拿着糉葉一裹就好像畚斗一樣,一手托住糉葉,一手把糯米放在“畚斗”裏,再用力按一按,然後把糉葉蓋住畚斗,成了一個四角形的,上面尖尖的有三個角,然後,奶奶捏住糉子,用一根繩子一頭咬在嘴裏,一手繞着糉子,在上面打一個結,就完成了。我也在湊着熱鬧,幫奶奶五個一串是白米糉,六個一串是赤豆糉,系在一起,在再輕輕地放在籮裏。

時間過得真快,奶奶裹完了糉子,接着,爺爺把奶奶裹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燒。

不一會兒,散發出一陣陣香噴噴的糉香。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糉子,真香啊!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古到今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典故,如屈原,伍子胥等。

每到端午節,我家門上都會掛上一把菖蒲和艾草,那是母親買的,門口就飄着一股特殊的香味了。我搞不懂這是爲什麼,就去問母親:“母親,爲什麼要掛菖蒲和艾草呢?”母親摸摸我的頭說:“端午節有許多的傳說,其中就有說這一天是個惡日,有各種蚊蟲妖邪出現。艾草是用來除蟲的,它的香味能驅趕蚊蟲,菖蒲是用來避邪的,意寓着健康平安。而且乾的艾草葉用來給你們洗澡可以保護皮膚哦。”聽了母親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它們都是好東西呀。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我家的菜會特別豐富,母親總會按照外婆家的風俗,給我找與“黃”字有關的菜:紅燒黃魚,涼拌黃瓜,蒸鹹蛋黃……而父親也會親自下廚燒一盤大肉,裏面有整個雞蛋和大蒜。不管我們愛不愛吃,父親都要求我和弟弟每一樣都吃一點。要是在老家過節,祖母還會給我們的脖子上和手上綁上由幾種顏色組成的綵線。

現在有許多國家都過起了端午節,韓國已向世界教科文組織申請了端午節。希望我們的傳統節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熟悉的童謠,我的腦海中便浮現出端午節的熱鬧,似乎已經聞到了艾葉的清香。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要包糉子、賽龍舟,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老人們要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者足踝上,稱爲長命縷。

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姥姥總會早早用五彩繽紛的絲線編成漂亮的手鍊,還串上小鈴鐺系在我的手腕上,編成網兜掛在我胸前,裏面還裝着一隻熟雞蛋。這一天,姥姥總是坐在家門口的小椅子上,面前的一隻盆裏浸着碧綠的糉葉,一隻盆裏裝着白胖的糯米,還有讓我垂涎欲滴的蜜棗、紅豆,只見姥姥的手靈巧翻飛,不一會,一隻小巧可愛的糉子就誕生了。端午節的早餐是最豐盛的,姥姥說“吃五黃,不生瘡。”我卻撅着小嘴無可奈何的吞下本不喜歡吃的鹹鴨蛋黃。

現在,我們住在城市裏,過節了,媽媽帶我來到超市,只見冰櫃裏的糉子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有三角形的、六角形的,有水果味的、火腿餡的。但是,我總覺得吃不出記憶裏的那份清香。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又稱端陽節,艾節,重午等,相傳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賽龍舟,吃糉子。

今年端午節,媽媽早早地就去市場買回兩束艾草和菖蒲,掛在門的兩旁,據說有避邪的作用。而且,這天的艾草還是上好的藥材呢。中午,媽媽給我們做了許多美味佳餚,必不可少的一道就是糉子。糉子是糯米做的,用糉葉包着,是四棱形的。做成四棱形,是比喻傳說中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着屈原大夫平安。我拿起一個臘肉味的糉子大口的吃起來,爸爸媽媽看着我狼吞虎嚥的吃相,樂得哈哈大笑。

享受完美味後,我們一家就來到旌湖岸邊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觀看比賽的人真是人山人海,講話聲,議論聲不絕於耳,我們順着人流,好不容易纔找到一個好一點的位置,認真地看了起來。只聽鼓聲一響,比賽開始了,幾條龍舟很快衝出起點,向終點劃去,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藍隊在前,一會兒紅隊領先,比賽十分精彩,十分激烈。此時,現場更加熱鬧,助威聲,加油聲,划水聲,鼓聲,號子聲,匯成一片熱鬧的海洋。開心的時間似乎總是過得很快,龍舟比賽結束了,大家戀戀不捨得離開河邊,旌湖兩岸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過端午節真是太開心了,真希望下一次端午節快點到來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爲我最喜歡吃糉子。

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糉子”來紀念他。用新鮮的竹葉或蘆葦葉來縛糉,裏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糉子和甜糉子兩種口味。甜糉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等材料。包好的糉子放在一個鍋裏煮,等糉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清香,香味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我們家包糉子更是一片歡聲笑語。姥姥買來糉葉、糉米和蜜棗。雖然我不會包糉子,但我還是學着姥姥的動作,包了起來。可是我包的糉子扁扁的,都漏餡兒了,堵了這頭,漏了那頭。糉米被我弄得到處都是。我手忙腳亂的樣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了。姥姥看着我和藹地說:“好了,好了,別笑了,讓我來教你吧!”姥姥耐心地教我:先拿三四片糉葉整齊地排好,捲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用左手捏住,再往“漏斗”裏放棗和米,把糉葉折過來蓋在上面裹好成四個角,最後用細繩繫結實。我按照奶奶教的幾個步驟慢慢的包,不一會兒,我就學會了,一個四個角的糉子在我手中終於誕生了,我高興的歡呼起來。

吃着我親手包的又香又甜的糉子,我感到今年的糉子格外的好吃!今年的端午節過得格外有意義!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8

端午節快到了,聽說要吃糉子,還要放一天的假期。真是太棒了!到了端午節那天真的放了一天的假。

第二天。我們的早餐裏有糉子,糉子裏的餡兒是豆沙餡兒。相傳有一個故事是說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在古代,有一個楚國人,他叫屈原。他是一個愛國詩人。有一天,有一個壞人跑到皇宮裏報告當時皇帝屈原要謀反國家,當時的皇帝了聽了很是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國外去。屈原流放到國外以後,楚國和另外一個國家發起了戰爭,楚國打敗。流放在國外的屈原在這種國家滅亡的情況下很悲傷,他止不住心裏的'悲痛抱着一塊巨石跳入江水之中。屈原跳的那條江叫汨羅江。附近的老百姓聽說了都很悲傷,他們生怕江裏的魚把屈原吃了,就把家裏所有的米用箬竹葉包住扔進汨羅江,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糉子。好像還有人把一桶滿滿的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要消毒。

人們爲了紀念偉大愛國的屈原就把屈原跳江那天定爲端午節這個難忘的一個節日。這就是爲什麼到了端午節那天要吃糉子的由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爲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壓邪。

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爲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糉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爲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羣,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0

一提起端午節,大家都會想起賽龍舟、包糉子,這些都是端午節的著名習俗。

記得一年端午,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包糉子,這個活動很受歡迎。好多學生都不會包糉子,我也是其中一個,準備趁機好好學一學。到了下午,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去食堂,其實個個早就迫不及待了。而食堂門口,好多班級早早地到來,嘻嘻哈哈又熱熱鬧鬧。

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進去了,各班各到自己的位置上,原本安靜地食堂變得喧譁起來。當我們紛紛坐下,老師就給我們發配料,有糉葉、水草繩、米和棗。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們就學着老師開始了:

首先,右手拿糉葉,左手拿糉葉頂,讓左手順着靠近右手的糉葉的另一端繞過來,接着右手拔出拉住另一端,拉緊,做成了一個漏斗似的東西。接着右手拿漏斗,左手把米倒進漏斗裏,可以放幾顆棗子,用多出的兩片葉子拿上,拿起繩子包紮好,在鍋裏煮一會兒,一個地地道道的糉子就完成了。可是,當我要開始用水草繩包紮好糉子時,犯難了,因爲我想不起來應該怎麼包了,於是亂七八糟一繞,就完工了。老師見了,就再給我做示範,順便幫我包好了。

幾天之後,食堂給每位同學發糉子,就是我們自己包的。嚐嚐這美味的糉子,再想想悠久的歷史,真是愜意極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1

星期四是端午節,我和哥哥、母親約好鄭龍和他母親去華信游泳館游泳。

早上九點左右,我們大家一起出發去游泳館。到了那裏,我們各自換好泳衣、泳帽。然後就開始游泳了,最開始鄭龍不會游泳,我母親就給他租了個救生圈,讓他跟我們一起玩,他拿了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裏下,他練習了幾次纔敢往水裏下了。可是他還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母親給我們每人買了一桶泡麪。我們吃飽喝足了,就又開始下水玩了,我們看別人都拿着一個球,我們也想租一個球,於是,我就讓我母親去租。球來了,我們就爭先恐後的搶了起來,哥哥先搶到球,然後傳給了我,我在那時候正在發呆,居然被鄭龍搶走了球,他又使勁一扔,扔到了他母親那裏,接着他母親便傳給了我。就這樣我們漸漸的成了一個菱形,互相傳球。

到了晚上,我們依依不捨的走出了游泳館,我們坐上了19路公交車,半路上公交車發動機還停火了,收費員還讓幾個男生和我母親、鄭龍母親下去推車,車開動了,母親們趕緊上車。到了四平賓館我們下車,我覺得肚子很疼,就讓母親牽着我走,吃了過橋米線後,我的肚子更疼了,就讓母親揹着我走。

這次我們上游泳館,玩的都很高興。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人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從節氣上說這天陽氣上升,達到充沛,陰氣消彌,所以稱之爲端陽節。

既然是傳統節日,那就有許多風俗。比如端午節家家要包糉子,吃米糕,基本以涼食爲主。據說包糉子,吃米糕不動煙火,吃涼食主要是爲了紀念中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愛國,他一生只想讓中原強盛富饒,但當時的社會卻潦倒頹廢。屈原爲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憤恨的投入了“羅淚江”,投江的那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啃食屈原的屍體,紛紛包棕子,壓米糕,然後把糉子米糕和各種涼食投入“羅淚江”,以供魚蝦吃,以此來紀念屈原。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糉子,米糕和各種涼食。其實這也正是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還有一個風俗,就是這天人們都要縫香包,給孩子們掛在脖子上,大人佩在腰間,以避邪氣入侵。

現在,人們到這一天,都會休息一天,舉家外出遊玩,踏青。大吃大喝,來過這個節日。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人們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忙着包糉子,吃糉子,插艾草。

這一天,早晨天才亮,爸爸就把艾草掛在門邊上,說是可以避邪,又可以驅趕蚊子和蒼蠅,艾草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吃糉子,我家也不例外。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從菜場上買來了糉葉,把糯米洗乾淨,再準備一些繩線。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左手拿着糉葉,捲成一個空心錐體,然後右手抓米,裝滿之後,再用糉葉緊緊裹住錐體。最後,用一根結實的線把糉葉緊緊扎住,一個小巧玲瓏的糉子就包好了。

要問爲什麼吃糉子,還得從屈原談起。屈原曾任僅次於宰相的“左徒”,參與國家法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他主張和其他國家結盟,共同抵抗秦國侵略,楚頃襄王不聽忠告,從此以後他離開了都城,開始了流浪的生活。當已經六十二歲的屈原,聽到郢城失陷的消息後,悲痛萬分。最後屈原決心用生命去警告朝裏的奸臣,用生命激起人民的愛國之情,激發人民起來保衛祖國。在五月初五這天,他抱着一塊石頭,跳進了汨羅江,清澈的江水捲起了悲哀的浪花。爲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就以竹筒貯米,投江祭奠。

聽了這些動人的故事,又聞到了廚房裏香噴噴的糉子味,我快樂地唱道:“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4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吃雞蛋、吃鴨蛋、插艾草、插菖蒲等,我們還會在大人的陪伴下到塘河岸上看賽龍舟。

每年端午節外婆都會包糉子給我吃,外婆包得好吃極了,所以每次端午節我一聞到那糉子的香味,口水就直滴下來。吃完了糉子,我就叫外婆教我做蛋袋,這個蛋袋是用來掛在胸前放雞蛋的,這可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我先找來一些五彩繽紛的線,然後,外婆就教我編起蛋袋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做好了一個蛋袋,仔細一看還不錯呢!我把它掛在脖子上,再在裏面放了一個雞蛋,就去找我的好朋友跟她比碰蛋。我們立下規矩,比十個蛋,誰輸了就罰吃蛋。第一局開始了,我的蛋剛碰到她的蛋就破了,我只好把手上的蛋吃掉。突然,我發現蛋尖的那頭硬一點,我就打算用尖的那頭跟對方碰。我們又比了第二局,果然,這局我贏了。就這樣比了九局,最後統計是我贏,因爲我只吃了3個蛋,她吃了6個蛋,還剩1個蛋。我喜滋滋地抱着勝利蛋回家了。

我過了一個很開心的端午節,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15

今天是端午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就起牀了,她去了菜市場,買回來一些糉葉、肉、蜜棗、與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糉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把蜜棗、肉與糯米放在一個鍋裏,再把一些醬油倒入鍋裏,緊接着把它們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媽媽便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糉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着放一些餡在裏面,然後再用一片糉葉包起來,最後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糉子便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也包起糉子來。糉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糉子放在鍋裏煮,過了不久,糉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隻糉子,剝開糉葉,細細地品嚐,我看着媽媽臉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媽媽見了,被我搞得丈二與尚——摸不着頭腦,但是看我開心的樣子也笑了。

這一天,人們不光吃糉子,還賽龍舟,插艾青……這都是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據說都是爲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