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頂碗少年》教學反思大綱

本文已影響 2.11W人 

《頂碗少年》是一篇離學生生活比較接近的文章,對於孩子們來說比較有教育意義。下面小編整理收集了六年級語文《頂碗少年》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六年級語文《頂碗少年》教學反思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1

做一件事努力盡心做了,可最後失敗了,心情怎樣?接着再做,還是失敗了,心情會怎樣?仍不放棄再做,終於成功了,心情怎樣?

在談話間徐徐導入課文學習,《頂碗少年》一課會讓我們明白許多,請同學們把自己當作頂碗少年來學習課文。

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得怎樣呢?讀文體驗交流,可失敗了,你心情怎樣啊?體驗情感。第二次又表演,你這時會怎麼想?怎麼表演的呢?讀文體驗,可最後還是失敗了,你的心情怎樣?心裏會說什麼呢?你的一位師傅來了,對你說了什麼呢?你心裏又會說什麼呢?在學文中不斷拓展體驗。於是又有了第三次表演,這一次在臺上表演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放開來,不懼怕失敗地進行表演。最後終於成功了,你的心情怎樣?

感悟小事,獲得啓示,你又有什麼啓示呢?交流展示,難怪作者文末說有些微微的激動,激動在哪呢?繼續深入交流。把這些啓示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寫一句面對失敗鼓舞自己的話,時時提醒自己。

讓學生體驗閱讀學習,是一種心靈的滋長,是一種生命的呵護。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2

趙麗宏的《頂碗少年》講述了“我”二十年前在上海大劇院觀看雜技表演,一位表演頂碗的少年在接連兩次失誤的情況下,最終獲得了成功,讚揚了少年不怕失敗、勇於拼搏的精神,同時也表明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他人的鼓勵與支持。文章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很精彩,也是一次很好的練筆的機會。

講授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文章末尾,文中的“我”確信,“他是一個強者”,所以我在導入新課的時候,就聯繫到雨果的《“諾曼底”號遇難記》中的題記,“真正的強者是那些有自制力的人”,那麼文中的少年是不是一個強者呢?在我看來,這應該不算一個問題,面對兩次失誤的少年,最終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當然是一個強者了,然後順勢請同學們分析少年的形象,再分析觀衆和老者等側面描寫的部分,重、難點就解決了,這顯然是我的一廂情願。有的學生卻不這樣認爲,因爲文中的觀衆們在少年第二次失誤的時候,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這段文字可以看出觀衆們很不耐煩了,很不滿意少年的表現,而這時的少年神態木然,臉上全是汗,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怎麼能說他是強者呢?有的同學則認爲他當然是強者,理由與我的觀點相同。

怎麼辦?不是問題的問題卻成了問題。我們先不下定論他到底是不是強者,先看看觀衆們前後的.表現,想想爲什麼他們會要求演下一個節目,體會他們此時的心情。同學們開始認真的讀課文,圈劃相關的語句,有的開始小範圍的討論起來了。經過一番的討論,同學們發現觀衆們沒有不耐煩,而是擔心少年承受不了打擊,所以纔會說出那樣的話,那是對少年的呵護和關愛,文章開始部分,觀衆聚精會神地觀看少年的精彩演出,如“屏住氣”、“目不轉睛”等詞語,充分表現了觀衆們的緊張情緒,而接下來第三次表演中,“場子裏驚得沒有一絲兒生息。有一些女觀衆,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對這些語段的朗讀和品析,體會到了觀衆們對少年的愛護、鼓勵和讚賞。那麼,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呢?(從他精彩的表演和優秀的品質兩方面來考慮)在這樣一個探討的氛圍中,結束了課文的教學。

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呀!在這樣一個動態的、生成的過程中,課堂教學千變萬化,小問題成爲學生們的大問題,備教材,更要被我們的學生,這樣課堂纔會成爲如來佛手中的孫悟空——萬變不離其中。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3

《頂碗少年》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寫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觀看雜技表演時,曾經見過一個英俊少年在表演頂碗時,兩次失敗都沒有氣餒,最後獲得成功的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都不要退卻,有時候成功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道理。

針對本課的教學,因爲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準備這篇文章的備課時,我以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自學爲出發點,並讓學生掌握爲一定的寫作方法,領悟文章所表達的人生哲理爲目標。從上課的情況和老師們的反饋情況來看,我認爲本堂課以下幾點值得肯定。

一、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1、重視字詞的掌握,本課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是由於本課篇幅比較長,難記難認的生字也比較多,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我依然給學生留足了時間,讓學生能夠用心把課文讀完整,而不是應付,課文讀完以後,我還是留足了時間檢查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情況,比如有兩個字學生依然讀錯,“愧疚”“迷惘”學生還把聲調讀錯,我有耐心讓其他學生給他們糾正,並且給他們重新讀正確的機會,這也爲下面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更給學生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是略讀課文,也要重視字詞的認識、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那講讀課文就更不用說了,更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這也是語文學習的根本。

2、我還特別注意加強學生對作者的瞭解,我讓學生先交流預習中瞭解的作者的情況,這既是對學生預習方法的鼓勵,同時也是鼓勵學生要學會學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注重略讀方法的指導

既然是略讀課文,教師在教學時更重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讀課文的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這幾方面給學生一定的引導。

1、引導學生要抓住課前的“連接語”看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閱讀要求,我讓學生自己讀一讀課前的“連接語”,看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閱讀要求,學生很認真地讀要求,然後總結出閱讀要求有兩條,(1)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2)說說自己從文末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爲了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我又通過一個表格的形式,給學生提出了具體一點的要求,比如,少年每次表演後的表現(要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看反映了少年怎樣的心情;還有觀衆的反應,描寫觀衆反應有什麼樣的作用?學生在默讀課文思考時,就會有一定的扶手,提高了閱讀的效率。

2、學生自學時注重方法的點撥。在學生自學的時候,教師一定及時巡視,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比如,有些問題是個別性的,我就給學生一對一相應的指導,而有些問題是共性的,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及時地、有效地、快速地進行全班指導,讓學生及時糾正自己存在的問題,比如,在課上學生自學時,我發現有不少同學只是畫出了線,但是沒有做上標記,但是由於牽扯的問題比較多,一會兒交流的時候肯定會糊塗,我引導學生找到一定的問題一定用簡短的詞句做上標記,學生很快糾正了問題,提高了效率。還有個別同學只是爲了找問題而找問題,讀到感受深的地方沒有隨時記上標記,我引導學生,好筆尖不如爛筆頭,要把你的思考、發現隨時寫出來,這是你思考的結晶。這樣,我運用這種輕鬆、不留痕跡、自然的方法,給學生輕鬆有效的點撥,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三、注重體會寫法

好的課文就是一個好的例子,本課寫少年頂碗的三次表演,每次都不一樣,尤其是少年兩次頂碗失敗後的表現更不一樣,所表達的心情也不一樣,那麼作者是如何把少年的兩次失敗後的心理活動的通過抓住少年的動作、神態來表現出來的呢?這也恰恰是本文學習的難點,體會作者通過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在學習這一寫法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表示少年動作、神態的詞語,並說說從中得到的體會,我讓學生儘量發言,讓大家的思維產生碰撞,互相能夠啓發,當學生體會不夠到位時,我再適時點撥,讓學生切實能體會到作者這樣寫的好處,進而我引導學生,今後,我們在寫文章,要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時,也要學習作者的這種寫作方法,既讓人感到真實,又能更好地表達人物的性格、品德特點。

通過本課的教學,以及聽了各位老師的評課之後,我認識到在本課的教學中還有需要改進之處,比如,在前面生詞的教學環節中,對於高年級尤其是六年級下的學生來說,他們應該更好地進行課前預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本次教學中暴露的問題,我決定採取課前發預習紙的方式,把本課重要的詞語讓學生課前預習好,這樣也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分化了課上的任務,從而達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於語文閱讀方法的自動學習,讓學生針對前面的語文學習的方法,遷移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