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九年級試題

初三語文古詩詞默寫專項測試題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1.《天淨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淨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初三語文古詩詞默寫專項測試題

2.《天淨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爲“雜劇四大家”。他的《天淨沙·秋思》被稱爲“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題中“秋”字的三個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夕陽”相呼應的是:“________”,與“天涯”相呼應的是:“________”,最能觸發旅人(遊子)思鄉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體現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淨沙·秋思》通過對一組客觀事物的描寫,表現出 的心情。

5.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這首曲的題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徵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

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想去,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

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

6.①對這首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選取了富有特徵的九種事物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圖。

B.第二句描寫詩人所見異鄉的幽美、恬靜的景象,越發使人感到孤獨。

C.從整個構圖來看,前四句寫景,末一句寫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體。寫景是爲了烘托人。

D.從此曲的題目來看,作者所要表達的是對秋的傷感,而並無思鄉之情。

②選出下列對這首詩解說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枯藤老樹昏鴉”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歸圖,“枯”“老”“昏”營造出暗淡淒涼的氛圍,襯托遊子內心的哀傷。

B.“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則描繪出一幅清新秀麗的秋郊莊戶圖,熱情讚頌家鄉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回到家鄉的喜悅之情。

C.“西風瘦馬”一句,“西風”即秋風,一個“瘦馬”既寫出路途的辛勞,又寫出了生活的艱辛。

D.末句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直接抒情,抒發了長年漂泊的遊子深切的思鄉之情。

③對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用具有特點的景物寫秋,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

B、景與情結合,表現了天涯遊子的悲涼感情。

C、“夕陽”、“天涯”交代了時間地點。“斷腸人”今夜宿誰家?在“小橋流水人家”。

D、讀者是隨着秋思滿腹的主人公的腳步、視線、思緒進入這幅畫卷的。

④對《天淨沙秋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這是一首散曲中的散套,它用寓情於景的寫法具體而生動地表現了一個長期流落異鄉的人的悲哀。

這首詞的句法也很別緻,前三行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使整個畫面頗像一幅筆法瀟灑的水墨畫,十分耐人尋味。

C.“斷腸人在天涯”,此句使前面的自然環境染上了一層濃濃的感情色彩,情思與景物和諧一致,畫面感鮮明,充分體現了因情設景、情景交融的創作意圖,極具藝術魅力。

D.《秋思》通過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種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羈旅之思。

7.對《春望》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戰亂中的春景,一片蒼涼,感傷國事,見花落淚,聞鳥而驚心。

B、本詩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這戰亂連綿的日子,期盼外出遊覽的丈夫早寫信來。簪,婦女束髮的首飾。

C、作者所經歷的這場戰亂,是指唐代的藩鎮割據。

D、“烽火連三月”,意指戰爭接連打了三個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8. ①對《春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爲: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

B.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意爲:感嘆時局,看到開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

C.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意爲: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個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意爲:痛苦中我的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② 對“國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令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令人滿目悽然,詩人的感情由隱到顯,由弱到強,步步推進。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爲“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後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後敘荒蕪之狀,前後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爲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寫的景物。

③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的開篇即寫春望所見,突出寫山河破碎、滿城荒蕪,寫長安淪陷後的殘敗景象。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觸景生情:因感時恨別,見到了本爲娛人之物的花鳥反而流淚驚心;一種是移情於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種解釋都符合詩意。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自安史叛亂以來,戰火不斷,企盼親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家書抵萬金”是說一萬兩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句中,“白髮”爲愁所致,“搔”爲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之傷痛之外,詩人又嘆息衰老,更增了一層悲哀。

④閱讀杜甫《春望》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A首聯寫望中所見,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後的長安,草木叢生,一片悽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B頷聯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採用擬人寫法,意思是由於戰亂,都城破敗,彷彿花也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C“家書抵萬金”寫出戰亂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麼難得,多麼值錢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滿頭白髮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的藝術形象。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9.頷聯寄   於    ,表達 之感,運用了 的修辭。

10.用襯托手法寫由於國破家亡,使人極度悲傷變得更加蒼老的詩句是 。

11.本文以   爲線索,表達了詩人 之情。

12.表達思念親人的句是 。

13.①下列對《使至塞上》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

A.首聯寫作者出使,已經過了屬國的居延這一地方.一個'單'字,寫出了他出使的孤單與無奈.

B.頷聯借用比喻,寫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塞,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進入胡天,顯得形象而生動.

C.頸聯中'孤煙','長河','落日',寫出了大漠景色的單調與荒涼.'直''圓'寫出了邊塞人民不懼生活艱苦,奮勇向前以圓美好願望的豪情鬥志.

D.尾聯意思是說在蕭關遇到巡邏偵察的騎兵,才知道都護還在很遠的燕然山.至此,並未交待'出使'結束,給人留下想象回味的餘地.

E.全詩敘事與寫景相結合,而重點在於寫景,爲讀者展現了一幅畫面宏大,意境開闊,景色壯麗的塞外風光圖.

②.下面對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以簡練的筆墨寫此次出使的經歷:詩人輕車簡從,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去慰問邊境將士。

B、頷聯寫自己過了居延,就像“徵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人胡天的上空,蘊含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興奮之情。

C、尾聯寫作者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

D、這首詩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實爲邊塞詩之名作。

③對《使至塞上》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兩句即景設喻,說自己像遠飛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歸雁”一樣進入“胡天”,這樣既寫景,又敘事,一語兩指,貼切自然,流露了詩人輕鬆愉悅和急切見到邊關將士的心情。

B.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邊塞荒涼,景物單調,偶爾出現的一股煙塵格外醒目,因此稱做“孤煙”。

C.沙漠上沒有山巒樹木遮擋遮擋,蜿蜒遠去的黃河橫貫其間,望不到盡頭。一個“長”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徵,又準確表達了詩人的感覺。

D.“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的印象,這裏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的感受,意境雄渾。

14.對《使至塞上》這首詩字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說附屬國直到居延(地名)以外,點明邊塞的遼闊,路途的遙遠。

B.三、四兩句,寫眼前景物,並以“蓬”、“雁”自比。從景物特徵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兩句繼續寫詩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長河”指黃河。

D.最後兩句寫詩人在邊塞的蕭關遇到了侯騎(偵察兵),得知都護正帶兵在燕然前線。 15.對(唐)王維《使至塞上》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蓬草”在古代詩文中一般比喻故鄉水;詩人自己。詩中的“徵蓬”表達了詩人懷念故鄉,熱愛故鄉感情。“蓬草”隨風飛轉,古代文學常用它來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蹤。

B、詩人以濃郁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單車欲問邊”,寫自已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

C、頸聯的“直”和“圓”兩字歷來爲人稱道,“直”和“圓”準確地描寫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涼孤獨中透着挺拔雄偉,“圓”字蒼茫壯闊中顯現柔和溫暖。

D、尾聯用典流露了嚮往建功立業的心情,這個典故隱含在“燕然”兩字中。

16. 對《渡荊門送別》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首聯交代了作者出遊出發的地點是荊門,到達的地點是楚國。

B、頷聯形象地描繪了渡過荊門山後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

C、頸聯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江面平靜時的夜景和白天雲彩興起變幻的無窮奇景。

D、尾聯點題,面對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17、①下面是對《渡荊門送別》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山隨平野盡”這句詩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給人以流動感和空間感。

B、“江入大荒流”這句詩中“入”字用語貼切。詩句所描繪的意境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

C、“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D、全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其中既有對故鄉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

②欣賞李白的《渡荊門送別》,選出有錯的一項 ( )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於行舟上的所見。

B、“天鏡”與“海樓”分別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樓。

C、這首五言律詩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

D、“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表達式了詩人對故鄉的留戀。

18、閱讀《登岳陽樓》下面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是“五律”,在古代詩歌中屬於古體詩。

B.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

C.這首詩詩人用寫景來寄寓自己飄泊天涯、懷才不遇的感情。

D.這首詩抒發詩人對家國身世的重重感慨;對祖國安危和人民疾苦的深情掛念。

19.①閱讀杜牧《赤壁》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A、作者並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後果,而是反說其事,並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

B、“折戟沉沙鐵未銷”,是說折斷的兵器埋沒在沙土中還沒有鏽蝕。因爲該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 時間不長。

C、“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用假設的口氣說的。假如當時的天氣、風向不給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戰就有可能被曹操取勝,那麼“二喬”就可能被關在銅雀臺了。

D、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長江南岸,但詩人所詠之赤壁並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

②.選出對杜牧《赤壁》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借古詠懷詩就前代歷史中某一點生髮開來,以小見大,抒寫政治失意之情。

B、“鐵未銷”表明在赤壁大戰中,埋在泥沙中的殘破武器還沒有來得及銷燬。

C、第二句借物以懷古,意思是說我把它揀起來,洗磨之後,還能辨出是三國時代遺物。

D、最後兩句議論,告誡晚唐統治者不要寄希望於僥倖。語言含蓄,懷古之中又透傷今。

20.①閱讀《過零丁洋》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

A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B頷聯把個人命運與山河命運緊密相連,個人浮沉緊繫着祖國的安危。

C頸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抒發陷入絕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已以死明志的決心,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②閱讀《過零丁洋》選出賞析不恰當的一項( )

A、首聯追述往事,說自己參加科舉考試而入仕做官,在頻繁的抗元戰爭中已度過四年。

B、頷聯形象地抒發其關於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嘆,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對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頸聯敘寫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處境。這兩句抒情與敘事融爲一體,感染力極強。

D、尾聯筆鋒陡轉,表達作者身陷絕境時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③.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兩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風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飄萍。

B.這兩句是對偶,“山河破碎”與“身世浮沉”相對,“風飄絮”和“雨打萍”相對。

C.宋朝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經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D.這是文章的頸聯,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艱難危亡的形勢。

④.選出對文天祥《過零丁洋》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首聯回顧作者的出身經歷,表達詩人矢志報國、至死不變的忠心。

B、頷聯運用兩個貼切的比喻,把亡國之恨與身世之悲刻畫得入木三分。

C、頸聯慨嘆兵敗被俘,害怕元軍,孤身無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匯聚爲高潮。

D、末聯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表現出詩人的民族氣節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

21.(1)下列對《水調歌頭》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爰,下闕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着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②對《明月幾時有》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首句陡然發問,這是詩人酒酣之時,對着皎潔的月亮所產生的遐思。

B.“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這兩句設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麗,夜氣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對人間終不忍棄絕的複雜心情。

C.“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月光的移動,都是“無眠”者眼裏看到的,可見“無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句稱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夠健康長久地生活着,那麼,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夠共賞明月而得到些許安慰吧。這也正是作者的進一步自我解脫。

③、《水調歌頭》賞析有誤的是( )

A、這是一首中秋詠月兼懷親人的抒情之作。作者於中秋賞月,作者歡飲達旦,在醉意朦朧中寫下此詞,抒發了人生感慨和懷念親人的深情。B、“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三句寫月光的轉移,照着那些徹夜不眠的人,映襯出人間離別之苦,同時寄寓了懷念子由的手足深情。C、“此事古難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句表示了與親人共賞人間美景的心願,體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D、全詞想象新奇,境界開闊,融幻想與現實於一體,既有飄逸邈遠的意境,又有耐人尋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④、選出對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賞讀有誤的一項:( )

A、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對天上仙境的幻想,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B、下片寫望月懷人,感慨人生的離合無常,表現出詞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C、上片借月抒寫歡欣,下片用圓月襯托離別,人月雙濟,溫馨而恬靜。

D、全詞執着現實,懷念親人,構成豪放而空靈,抑鬱而曠達的藝術特色。

⑤.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月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

B.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向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裏,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下面對《水調歌頭》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詞人神遊月宮的幻想是因在人間感到寂寞而產生的,而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親人團聚有關。

B、“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低”表示夜已深,而詞人無眠,故小序說“歡飲達旦”。

C、“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觀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後者是“無我之境”。

D、“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滿現實,想逃避現實,又不能決絕的心理。

22.①選出賞讀《山坡羊 潼關懷古》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曲借憑弔潼關古蹟,表現了一個歷史的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着痛苦的生活。

B.“峯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寫潼關的雄偉氣勢,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攻,然後用“山河表裏”一語收住,暗示了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

C.“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

D.“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語道破了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以興亡的對比裏,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提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②、選出對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讀有誤的一項:( )

A、前三句描繪潼關周圍的景色及形勢。“峯戀如聚”寫衆峯聳立;“波濤如怒”言黃河洶涌。

B、“望西都,意躊躕”引發感慨,既有對秦漢盛世的懷念;又有對王朝更迭的惋惜。

C、曲末四句,精警遒勁,用極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詞人對歷代受苦受難民衆的深切同情。

D、這首小曲借“懷古”諷今世,鞭笞了封建統治者剝削勞動人民的滔天罪行。

③.下面的選項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的標題。

B.“山河表裏潼關路”句畫出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曲中的“聚”賦予靜止的峯巒以動感,“怒”表現出洶涌澎湃的情態。

D.曲子表達了作者的傷感悲憤之情,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④對《山坡羊 潼關懷古》內容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如聚”,山峯走集於潼關之狀;“如怒”河流奔涌之狀。潼關外臨渭河,內有嵩山。首句極言潼關地勢險要,已寓兵家必爭之意。B.“望西都,意躊躕”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西都”即長安,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淒涼。C.“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D.作者通過懷古表現對民間疾苦的關懷與同情。立意精闢,主題深刻,氣勢雄渾,感情深沉。

23、①對《飲酒》詩句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語言直接道出作者對優美寧靜田園的喜愛,以及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的厭倦。

B.第三、四句自問自答,表現作者對超塵脫俗境界的追求。

C.第五至八句描寫田園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飛鳥歸林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表現作者陶醉於其中的悠閒自得心境。

D.最後兩句是全詩的總結,指出在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諦”,它既能體會也能言傳。

②.對詩句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車馬喧”在詩中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徵,它代表整個爲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

B.“悠然見南山”中一“見”字寫出了詩人在採菊時在有意之間看見南山的情態,表現了詩人悠閒自得的心境。

C.“飛鳥相與還”有雙重含義,既指鳥兒飛向天空經受風雨的折磨,終於返回山林,又喻指作者以往的做官和現在的歸隱。

D.這首詩歌頌了田園生活的恬靜安閒,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詩中的名篇。

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閒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一個道理:環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徵意義;而詩人“採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④下列賞析《飲酒》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中寫飛鳥具有象徵意義,用飛鳥飛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詩中表現農村的恬美寧靜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詩中形象地表現了田園的優美和靜穆,與詩人的心境契合。

D.詩中寫飛鳥,喻指自己歸隱,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⑤、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語言直接道出作者對幽美平靜的田園的喜愛,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的厭倦。

B、三、四句採用問話的形式,借飲酒人之間的對話來表現作者對超塵脫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寫田園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歸林飛鳥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表現出作者陶醉於其中的悠閒自得的心情。

D、這首詩是《飲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詩景、情、理融爲一體,意境深遠含蓄,語言樸素自然。

對陶淵明《飲酒》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是詩人棄官歸隱之前寫的一首詩。

B、“心遠地自偏”句用得極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時的心境,想要離開喧鬧的塵世,追求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

C、“採菊東籬下”寫作者酷愛菊,常常在住處周圍種上菊花,頗爲後人稱道。

D、全詩語言樸實含蓄,寫得很有特色,敘事、議論、抒情相結合。

選出對陶淵明《飲酒》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本詩開頭四句道出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其中“心遠”二字是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之關鍵,它表明一切自然樂趣都是由於自己的心靈超脫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實際上是說,由於詩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麗,因此讓人只顧得上去細細觀賞,卻忘記了用語言表達出來。

C.“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中的“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閒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情。而“望”字則很好地體現出詩人看到山不是有爲之,而是在採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簾。

D.《飲酒》是一首五言律詩,共二十首,本詩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寫出了詩人在欣賞自然景物中所體會到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與美的享受。

理解“欲辯已忘言”正確的一項( )

A、想辨別,已然忘了言。

B、想說明,忘了怎樣用語言來表達。

C、想說明,已然忘了詞。

D、想辨別,忘了怎樣用語言來表達。

24.①對《行路難》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詩句選自李白的《行路難》,是詩人於天寶三載初離朝廷,離開長安時所作。詩歌表現了詩人對自己被排擠出京的遭遇感到不平。

B、所選詩句的前兩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艱難險阻。

C、所選詩句的三四兩句,引用了兩個典故,表示對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

D、所選詩句的最後兩句中“雲帆”指航行在大海里的船隻,因水天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雲霧之中

②對《行路難》這首詩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鬱不安而有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

B.這首詩巧妙運用渡黃河、登太行、濟滄海和呂尚、伊尹等歷史人物的典故,使詩歌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感情色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C.號稱“酒仙”的詩人李白麪對朋友爲他擺設的豪華酒宴而“不能食”“心茫然”,可見詩人固執己見,對友人的感情毫不在意。

D.“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逼真地傳達出詩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複雜心理

③.下列對《行路難》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設宴爲之餞行。

B.詩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顧”四個動作,形象地顯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感情的激盪變化,反映作者積極處世。

C.詩中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作者的苦悶,反映作者消極處世。

D.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選出對《行路難》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停、投、拔、顧”四個連續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了詩人在酒宴時,即將離開朋友而產生的無限依戀之情,連平時號稱“酒仙”的他難以豪飲而醉。

B.“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巧用典故“呂尚垂釣”“伊尹乘舟日邊”表明自己雖然有着決意和無奈,但並沒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盡坎坷的呂尚和伊尹,他們的經歷又增強了詩人的信心和信念。

C.“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人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總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彼岸,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D.李白這首詩跳蕩縱橫,一波三折,強烈地表達了詩人苦悶彷徨,抑鬱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變化的思想歷程,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詩人的倔強、自信,執著地追求理想的強大精神力量

25. ①、選出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這首詩屬於近體詩,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

B、語言樸實、準確、形象、生動並帶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

C、全詩通過屋破漏雨情節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在戰亂年代的貧困生活和關心天下寒士的善良願望。

D、全詩將敘述、描寫、抒情三者融爲一體,用憂國憂民這根感情線索把它們交織在一起,意境深遠。

②.下列對《茅屋爲秋風所破歌》賞析錯誤的一項是( )

A.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號”、“茅”、“郊”、“梢”、“坳”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

B.第一節五句,詩人寓情於客觀描寫之中,表現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

C.第二節五句,是對第一節的補充,是爲了引起別人的同情和幫助。

D.“忍能對面爲盜賊”表現了詩人因“老無力”而受欺侮的憤懣心情。

下面對《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忍能對面爲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意思是忍心能夠當面做賊,公開搶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鑽入竹林。

B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自從喪亂以來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什麼用呢?

C“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是詩人的理想,這是一種飽覽民生飢苦,本察人間冷暖的情懷,就像他在兵荒馬亂中寫“三吏”、“三別”一樣。

D本文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的頻繁的韻角體現了“歌”的特點,單行散句乃至長短句的錯落搭配,又體現了“行”的動感。全詩先敘事,後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6、①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胡琴琵琶與羌笛”句,並列三種樂器而不寫音樂本身,但仍能間接傳達出一種熱鬧的場面。

B、“風掣紅旗凍不翻”,雪大風小,紅旗一動也不動,這一生動而反常的細節傳神地寫出了天氣的奇寒。

C、“雪上空留馬行處”,既寫出了作者對行者的難捨而留戀,也表現了自己歸期未卜而惆悵的心情。

D、詩歌主要寫雪景,而作者在那白雪的背景上設置鮮紅一點,反襯得整個境界更潔白,更寒冷。那雪花亂飛的空中不動的物象,又襯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

②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詩人的聯想:詩人望着披上銀妝的樹木,忽然覺得置身於大好的春光之中,彷彿是強勁的春風,一夜之間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這個新奇的聯想,表現了詩人的開闊胸襟,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

B、“狐裘不暖”,“錦衾薄”,“角弓不得控”,“鐵衣冷難着”,都生動地說明了邊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難以忍受。

C、“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滲淡萬里凝”,“百丈冰”是誇張的寫法,極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難”之意;“愁雲慘淡”是爲了寫氣氛。這一幅圖景跟開關的那一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顯示了詩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熱愛邊地特有的風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歸京”又牽動着他的鄉土之思。

D、“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山迴路轉”,是說一直走到“山迴路轉”處人馬不見爲止;“雪上空留馬行處”是說所見惟有馬蹄痕跡而已,其中最傳神的是一個“空‘字,詩人的種種情態俱在其中。

27. ①、對《沁園春雪》賞析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能概括上闋內容的句子是'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B.能概括全詞內容的句子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C.“大河上下”的意思不是黃河的上面下面,而是黃河的上游下游。

D.“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說必須在天睛時,才能看到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的景色。

②、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望'的內容是'長城內外……欲與天公試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B.這首詞上闋寫北方雪景,讚美祖國大好河山;下闋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

C.詞的下闋論今是爲了評古,而評古今人物又是爲了寫景。全詞主要是表現作者的愛國熱情。

D.'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綜合了對偶、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舞''馳''銀''蠟'寫得有聲有色,把羣山、高原寫活了。

28.下面對《望江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梳洗罷”才“獨倚望江樓”,表明她精心打扮,是爲了時刻準備心上人的歸來,“女爲悅已者容”,一個“獨”字,寫出了婦女只希望一個人靜靜等待思念的人歸來的心態。

B、 “斜暉脈脈水悠悠”表面上是寫水,實際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 這首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失望和悵惘的情懷。

D、 溫庭筠的這首小詞一洗常見的濃豔風格,寫得清新淡雅,空靈秀麗,而又樸實自然。後人評價說:“絕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盡”。

29.①對《漁家傲》這首詞賞析有誤的是:(   )

A、 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下”和“霜”等詞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從衡陽飛走了”。

C、 這首詞表達了將士的愛國之心,也流露出思念親人和家鄉的感情。

D、這首詞感情悲觀而消極,表明了鮮明的反戰和厭戰情緒。

②、選出對《漁家傲》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四面邊聲連角起”寫的是秋天到了,西北邊塞地區的風景與中原地區大不相同,衡陽地方的大雁飛走了,周圍邊塞的各種聲音連同軍中的號角一起響起。

B、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羣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表現了邊塞的悲涼。

C、“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借東漢大將“竇憲追匈奴”的典故,表現出了戰士們的報國激情。

D、“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抒發了他們壯志難愁的感慨和思鄉憂國的情懷。

③、對詞中的語句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衡陽雁去無留意”的意思是連衡陽飛來的大雁也不願意留下來。

B、“四面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的是邊塞上引起人們悲秋之情的笛聲、馬聲等。

C、“濁酒一杯家萬里”的意思是端起一杯酒來解愁,卻想起了萬里之外的家鄉。

D、“將軍白髮征夫淚”中的“將軍”是作者自稱。

④、對這首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闕寫的是“落日孤城”的邊塞景象。

B、詞的下聞表現了將士們在艱苦抗敵的同時懷念家鄉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當時孤城危急的戰況。

D、這首詞基調悲壯,意境開闊,風格和“蘇辛”相似。

30.①對《江城子 密州出獵》這首詞的字句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該詞起句着一“狂”字即“激情奔放”,實際上就統攝了全詞精神。

B、“親射虎,看孫郎”是詞人以孫權來比況自己雖“鬢微霜”,但仍英武有爲。

C、詞人以馮唐自比,表示自己敢於爲蒙冤受屈的將領直言,使他們重新復職。

D、“天狼”喻指侵犯北宋的遼和西夏統治者。

②、對《江城子 密州出獵》這首詞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闕描繪打獵的壯闊場面,下闕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胸襟抱負,由敘事而抒懷,一氣貫注。

B、該詞通過對特定情景的描寫以及對抵禦外族侵略的忠義之情的抒發,形成一種粗獷豪邁的風格,具有一種陽剛之美。

C、全詞塑造了一個激昂慷慨,走馬挽弓,“狂”態不減少年的愛國志士形象。

D、蘇軾在這首詞裏和他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31.對《武陵春》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風住塵香花已盡”一交代了季節特徵,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着落花的芬芳,說明已到暮春時節。

B.“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敘述了上句哀傷的原因,囊括了詞人全部辛酸身世。景物依舊,人事全非,滿腹辛酸,欲訴無人。

C.“聞說 ……泛輕舟”中,“聞說”一詞寫詞人頓起出遊之興。“也擬”一詞表明詞人出遊興致非常強烈,這一句寫出了詞人貪戀美景遊賞心切的情感。

D.“只恐……許多愁”一句巧妙將抽象的感情化爲具體的形象,以舟輕愁重之喻渲染詞人的愁情深重。

32.①對《破陣子》這首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辛棄疾寫這首詞寄給陳亮,既是對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藉此抒發自己失意的感慨。B、“五十弦翻塞外聲”中的“翻”意思是“彈奏”,這個詞準確形象地表現出彈奏熱烈、樂聲響徹雲霄的情景。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這兩詩句分別從聽覺、視覺兩個角度概括而生動地寫出戰鬥緊張激烈。D、這首詞借劍寄意,表現抗金救國的主題,即是壯詞又是悲歌,基調憤激。

②選擇理解錯誤的一項:(  )

A、“破陣子”是題目,表達了作者抗金的壯志。

B、這首詞是寫給陳同甫的,表達殺敵報國的決心。

C、“塞外聲”是指塞外粗獷的戰歌。

D、末句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遺憾。

③、對這首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醉裏挑燈看劍”,詞人在酒醉之後還撥亮燈火端詳寶劍,這表明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敵爲國的願望多麼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種樂器,“翻”,演奏。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該句是說英雄騎着快如的盧的良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飛馳戰場,英勇殺敵。

D、“了卻君王天下事”,這是詞人無奈心情的體現,意思是不再理會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④. 對古詩詞名句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哀愁本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可是詞人卻把它比做可承載可觸摸的實體,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

B、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這三句是說自己雖然已經有了白髮,但是尚有豪放開朗的心胸。

C、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溫庭筠《望江南》)

——表達了詩人望眼欲穿、滿懷希望地欣賞江南美景的豪邁情懷。

D、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這是全詞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徵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爲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3.①對《關 雎》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關雎》選自《詩經》,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305篇詩歌,分爲“風”、“雅”、“頌”三部分。常用“賦”、“比”、“興”手法。

B、藝術手法主要上表現爲“興”和“重章疊句”。在情感特質上主要體現爲以禮節情。小夥子雖然非常愛慕“淑女”,但是他沒有讓這種愛氾濫;雖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異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夠自我排解這種痛苦,使情感始終沒有超越倫理的制約。體現出健康明朗的風格。

C、關雎描寫了一個青年小夥子,偷偷地愛上了一位姑娘那種單相思的動人情景。詩中的“君子”和“淑女”,爲貴族“少爺”和“小姐”;詩中的“琴瑟”和“鐘鼓”爲貴族的專用品。

D、全詩運用比興的表現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並以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藝術形式,充分表現了人們對於美滿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願望。

②下面關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是《關雎》中的詩句。《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篇,是一首民間愛情抒情詩。

B.雎鳩是一種水鳥,“關關”是雌雄二鳥彼此呼應的叫聲。古人傳說這種鳥雌雄形影不離。

C.這幾句詩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描寫了君子和淑女在河邊約會的情景。

D.這些詩句運用了起興的藝術手法,敘寫了青年男子從鳴叫的雎鳩鳥聯想到和一位好姑娘配成夫妻。

③.對下列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說明淑女、君子在河灘幽會,營造一種幽靜的氛圍。

B.“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兩句反覆使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以行動來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戀,十分生動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別指醒來和睡着,可見君子思戀之苦。

34、①對《蒹 葭》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蒹葭是詩經中表現“朦朧美”的名篇。可能是寫一個男子傾心於一個女性,這首詩和關雎都可以看作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手法上都沒有很大的差別。

B蒹葭中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寫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尋,伊人彷彿就在不遠處的水中陸地上,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C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D《蒹葭》這首詩,動靜結合,描摹傳神,詩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靜態寫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尋求伊人,伊人忽隱忽現,欲即轉離,這又都是動態的描摹,如此動靜結合,使這幅畫給人留下了更加生動、鮮明的印象。

②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蒹葭》選自《詩經 大雅》,是一首描寫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詩。

B.全詩重章反覆,一意化爲三疊,具有音樂美,用韻先響後喑,先揚後抑,餘音繞樑,極具感染力。

C.全詩三章,每章八句,詩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體現出來。

D.本詩的每章都是先寫秋景,寫心上人路遠難尋。結尾卻用“伊人”一轉,似乎“她”就在面前,這裏寫的是一種想象。

35 .《靜夜》中體現夜色朦朧的詞是(  )

A、淡淡  B、籠罩  C、團團  D、漏出

36. ①《天上的街市》一詩表現主題的方法是( )

A.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

B.運用民間故事曲折反映現實生活。

C.用象徵手法。

D.以現實生活爲基礎,民間故事作素材進行豐富想像。

②用“/”劃分朗讀節奏,有誤的一項是( )

A.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B.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C.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D.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③.與全詩不同的一項( )

A.我想他們此刻,

B.定然在天街閒遊。

C.不信,你看那顆流星,

D.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④.對本詩中心思想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描繪天街美好的生活,表達作者熱愛生活的感情。

B.通過描繪天街美好的生活,表達作者對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

C.通過描繪天街美好的生活,表達作者對黑暗現實不滿,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激發人們爲實現理想而奮鬥。

D.通過描繪天街美好生活,表達了作者鬱悶的感情。

⑤.運用聯想的一項是( )

A.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B.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是閃着無數的明星。

C.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

D.那隔着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

⑥對第二節詩分析有錯的一項是( )

A、“想”字總領以下詩節,標明由上一節的聯想轉入想像。

B、兩個“定然”是絕對肯定的語氣,表明詩人堅信那樣理想的世界是一定會有的。

C、句子中“珍奇”一詞是形容詞,在詩句中形容物品的珍貴而稀有。

D、詩人對天上美麗街市的憧憬,含蓄地表達了他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憎恨和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之情。

⑦下邊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由街燈聯想到明星,是因爲二者都有閃閃爍爍或隱或現的特點。

B、詩人由天上美麗的街市,聯想到街市上定然有世上沒有的珍奇,聯想合理而自然。

C、詩人由天上美麗的街市,想象到牛郎織女自由美好的生活,把神話傳說寫活了。

D、詩人描繪了天街的美好生活,是爲了反襯現實生活的黑暗,表達詩人對光明和理想的執着追求。

⑧對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詩人改變了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命運,是爲了表達自己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B.四個“定然”,以絕對肯定的語氣表達了對美好理想的執着追求與堅定信念。

C.由“流星”想到“燈籠”是聯想。

D.“天上的明星現了”中的“現”字暗示了黑夜的降臨。

⑨.詩人用“朵”來修飾流星,其用意是(  )(多選)

A.“朵”常用花的量詞,這裏是暗把流星比作花朵,用了比喻的手法。

B.“朵”作流星的量詞,不同一般,引發人們思考。

C.“朵”使流星給人留下美的回味,讓讀者越發覺得天上的街市神奇美妙,無限嚮往。

D.“朵”增添了流星燦爛的光芒,使人們眼前不禁一亮。

37. 下列關於《雨說》這首詩的內容和藝術手法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借“春雨”的真情訴說,表達了詩人對中國大地上生活的孩子們的溫柔親切的愛意,以及希望孩子們自由快樂地親近自己、無憂無慮地快樂生活的誠摯祝福。

B.這首詩採用擬人手法,親切感人,切合兒童心理,易於打動孩子們的童心。

C.這首詩語言親切、清新自然,給人以溫柔親切之感,便於兒童閱讀和接受。

D.詩中“雨說,我來了,我來了就不再回去/當你們自由地笑了,我就快樂地安息”,這句詩表現了“春雨”爲自己的奉獻而喜悅、滿足的心.

38. 賞析艾青《我愛這土地》[1937年],指出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著的愛。

B.關於“土地”“河流”“風”“黎明”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C.“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而不是指詩人自己。

39.①對《鄉愁》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說它單純,只取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想象。

B.此詩以時間的發展來組合意象,稱“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無盡思念。

C.這首詩的主題是表現濃郁的傳統意識和鄉土觀念。

D.詩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用語活潑、流動、低迴、掩抑,如泣如訴,表現了詩人非凡的語言功力。

②下面對《鄉愁》一詩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祖國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祖國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望祖國統一的深切願望。

C.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故鄉的愛熔鑄在對母親、妻子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深切願望。

D、作品以時間爲序,以感情爲線索,把對母親、妻子的愛熔鑄在對故鄉的愛中,表達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國懷抱的殷切期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