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二年級《下雨啦》語文說課稿大綱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下雨啦》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下雨啦》語文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21課《下雨啦》。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目標、說重難點、說過程五個方面闡述我對教材的理解及教學過程方法。

一、說教材

《下雨啦》是冀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清新的筆觸、優美生動的語句,把下雨前的特徵、雨後的景物以及雨中兒童盡情嬉戲玩耍的情景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面前。課文先以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和喜愛的小動物的特殊表現來展開的,用“躲”“交頭接耳”等字詞以擬人的手法讓文章生動起來,接着由“嘀嗒、嘀嗒”到“嘩啦、嘩啦”的聲音變化賦予了雨的靈氣,讓雨點如調皮的孩子般來到人間,營造了歡樂的氣氛。文中最亮麗的風景是最後以自然段,孩子們光着頭、光着腳在雨中玩耍,上學去的情景讓人神往,細細聆聽雨聲、人聲如同天籟。整篇文章中作者始終站在孩子的立場,關注孩子的感受,以孩子的眼光展開了一幅人襯雨景,雨託人趣的“雨趣圖”。

二、說學情

1、關於朗讀: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講,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語感,所以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不難。難的是邊讀邊想象,讓文字與情景結合起來,讀出感情,讀出趣味,這方面教師將運用配樂範讀、音頻、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創設情境。

2、關於寫作:雨景之美,雨中孩子的自由和快樂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但是要讓二年級的孩子真正理解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所以本節課教師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方式,並通過補白、仿說來爲遷移寫作練習打好基礎。

三、說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書寫本課“螞、蟻、搬”等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自瀆的方式,小組交流的方式,理解課文主要些什麼,是怎樣寫的;通過學生細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進行情感朗讀;通過補白、仿說,讓學生學會積累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通過圖書推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留心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四、說重難點

1、理解寫什麼易,怎樣寫難;

2、根據已有生活體驗想象快樂的情景易,讀出快樂的體驗難;

3、積累詞句易,運用難;

4、課上教學易,課下拓展難

教師將通過重點詞語點撥、教師範讀引領、課上讀寫結合、課外圖書推薦等方式嘗試突破。

五、說過程

1、課前活動,激發興趣,師生共唱兒歌《下雨啦》。通過活潑的.歌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烘托課堂氣氛。

2、複習導入,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1課生字詞,小組檢查,再認生字,起到鞏固複習,爲新課教學做好鋪墊。教師配樂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邊聽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可以把孩子們帶入課文情境之中,讓學生邊聽邊回憶,既可以讓學生從整體感知課文的美,也可以鍛鍊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並且初步學習概括文章的大意。範讀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並根據學生作答情況進行總結、板書。

3、文本解析,讀中感悟。首先是“例中學”環節,學生默讀課文1、2自然段,感受雨前自然的變化,抓住“躲”、“略過”、“交頭接耳”等詞,體會擬人的妙用,學習抓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方法。第二是“實踐悟”環節,個性品讀,感受雨之美。針對三、四自然段給出閱讀提示: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反覆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並在書上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受。自學完成後進行小組交流。學生活動過程中,教師深入學生中間,細緻指導學生勾畫語句、做批註。集體交流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認真傾聽,採用抓重點詞語、朗讀、想象、補白、仿說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本環節從學生喜歡的段落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利用課件的直觀刺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讀中思考,樂與交流的好習慣。因爲本環節中教師起到的是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主動權都掌握在學生手中,可見採用超鏈接的方式,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盡情表達個性感受,教師在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即可。第三是趣讀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之樂。播放課件,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自由想象,個性表達,仿照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說雨中自己和小夥伴在幹什麼,再次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最後,迴歸文本,迴歸整體,感受雨之美,品味雨中趣,師生共同配樂讀文,使師生的情感體驗達到高潮。

4、總結提升,遷移練筆。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總結寫法,並通過遷移練習讓學生嘗試將學到的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過程中,試着運用這樣的手法來寫一寫風帶來的快樂和煩惱。讓學生有章有法的進行習作練習。

5、美文推薦,拓展閱讀。每堂課我都要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這堂課也不例外,將一本《七彩下雨天》推薦給學生,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樣可以感受到雨給人們帶來的生機與遐想。

《下雨啦》這篇小散文,全文共228字,作者就這僅有的228字給我們展現了純潔的雨和純真的童年。而教師所要交給學生的絕不僅僅是這228字,所以這節課上,我讓學生去讀了,去想了,去說了,去寫了,去體驗了,去拓展了,尊重他們的個性體驗,帶着學生走進文本,在帶學生走出文本,把語文帶進學生的生活!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而工具性又是語文學得的本質屬性。因此,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是對語文學科本質屬性的迴歸,在這堂課上,我就希望能夠有效地落實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從低年級就注重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有效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一、品詞析句與培養培養語感相結合,有效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語感是人對語言直覺的、整體的感受,或是由語言文字而引起

的複雜的心理活動和認識活動的過程,是把握語言文字的一種能力。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是個體在長期的規範的語言實踐中,逐步培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並能比較直接迅速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品詞析句,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而文本的意韻、情感往往是通過具體的詞語、句子或明或暗地表達出來。學

生只有對語言文字具有敏銳而又豐富的感悟能力,才能心領神會,引起情感共鳴。反過來只有引導學生善於對那些關鍵的詞句進行品析、揣摩、感悟,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語感的精確性和敏銳性,使學生的語感能力不斷提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感的另一條重要途徑,也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有效方法。本節課,雖然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但是淺顯的字詞解析是非常必要的,課上通過抓住“躲”、“略過”、“交頭接耳”等詞感受雨前自然的變化,學習抓關鍵詞語理解課文的方法。而後的“實踐悟”環節,個性品讀,讓學生自己尋找三、四自然段中的詞語,感受雨景的美。同時還採用了補白仿說的方法,品析語言的豐富。把品詞析句與培養語感結合起來,不但品味了語言,發展了語感,而且有效地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

二、讀中感悟與積累語言相結合,有效落實語言文字訓練

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積累語言,而積累語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多讀,尤其是要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使優美的祖國語言文字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引導學生多讀積累起來的語言材料,不僅易於理解它們的意思,還可以熟悉它們的運用方法。學生讀熟了課文,積累了詞彙、句式,需要時就可以脫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筆成文。《下雨啦》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精緻,其中的擬聲詞使文章顯得更加活潑,教學中我有意讓學生去關注這些詞語,既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學生的頭腦中積累了語言,又在閱讀教學中有效落實語言訓練,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鑑賞語言的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這種和諧之美。

三、語言文字訓練與情感薰陶相結合,有效運用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觀事物、負載文化的工具,也是人們表情達意的工具。小學語言教材中的諸多課文都是情文並茂的佳作。編者的目的是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進行情感薰陶,以發揮閱讀教學的語言訓練和形象感染的雙重功效。而教學中指引學生學習這些語言,訓練這些語言就不應是機械的,而應當充滿感情的訓導和練習。本節課,在第五自然段的教學過程中,我用PPT和音樂爲學生呈現雨中孩子們嬉戲的情景,創造、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口誦心惟,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鳴,從而更好地促使運用語言文字的練習和情感薰陶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