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14篇

本文已影響 3.16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1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語文說課稿模板14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中語文的傳統篇目,在新教材中是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要教學任務有:

1、分析小說要素,把握小說主題。

2、理解作品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並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揣摩小說寫法。

在《故鄉》和《孤獨之旅》當中,我主要側重於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要情節,以及探究作品主題。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我認爲,除繼續鞏固小說要素外,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多元理解作品主題、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和揣摩對比寫法上,也爲下一課《心聲》的學習打下基礎。

莫泊桑的這篇小說,情節波瀾起伏,張弛有節;人物寥寥,卻個性鮮明;立意深刻,語言簡潔明快而富於個性化。這得宜於作品生動逼真而又幽默風趣的細節描寫,輕淺素淡之中有辛辣諷刺的語言特色,以及寓新穎於平淡自然之中的表現手法。

小說描寫若瑟夫一家朝思暮想他們在國外發了財的叔叔回到家來,可是他們竟然意外的發現于勒叔叔不過是一個貧窮落魄的小販時,竟然拒絕和他相認。作者通過對人物性格細膩的刻畫,對人物內心活動深刻的揭示,鞭撻了假醜惡,彰顯了人性的真善美,這樣的作品,能給人以啓發,耐人尋味,也能引發學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

二、說教法:

1、教學設想:

這篇小說的教學,應以人物爲中心,在曲折的情節發展中把握人物形象,進而領會作品的豐富內涵。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並能聯繫實際,對作品的主題多元化的評價,在評價認識中,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2、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

新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是: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發展個性。初中小說的教學,應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及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瞭解作家。

②掌握常用字詞。

③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④理解小說主題。

能力目標:

①提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②把握小說曲折的情節,培養學生的思維力、想像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德育目標: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課文多角度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題,並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5、教學方法:

①多媒體輔助教學。

②堅持啓發式教學法。教師創設情境,以精要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多方面設計學生樂於探究的話題,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分析人物性格,理解小說主題。

三、說學法:

1、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課應指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學習、感悟新知識。小說故事性強,其曲折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他們往往比較關注主要人物的結局。因此小說的'閱讀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但學生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題的把握較薄弱,須重點指導。

2、學法指導:

①朗讀法:這篇小說人物形象鮮明生動,語言幽默,因此,適宜指導學生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也可以邊讀邊想象人物表情,以體會人物語言、動作等是如何揭示其心理活動和性格的。

②比較法:于勒三次變化的身世,菲利普夫婦對於勒前後迥異的態度變化,以及文中敘事主體“我”與家人對於勒不同態度的對比,都值得玩味。學生在對比分析中可深入理解人物及主題,並感受文學藝術的美。

③辯論法: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多角度的分析與把握,圍繞文本內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探究作品主題,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④自主討論法: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合作探究解疑。指導其聯繫實際,說出自己對作品個性化體驗及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課堂教學擬兩課時完成。

課前預習的要求是:

1、查工具書,疏通疑難字詞。

2、初讀,整體感知,概括主要情節。

任務:瞭解作家作品,掌握字詞,勾畫圈點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學習文章對比的寫法。

第一步:檢查預習。

課文情節曲折,圍繞于勒寫了哪幾個情節?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概括爲“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或“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或其他短語,言之有理,能自圓其說即可)

第二步:介紹作家作品,歸納關鍵字詞。

(多媒體顯示)

第三步:勾畫圈點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可默讀,也可表演讀。也可小組分角色朗讀小說高潮即“遇于勒”的情節。

角色有:船長、若瑟夫、菲利普、克拉麗斯、于勒

2、在課文中畫出人物描寫的句段。(提示:注意細節描寫以及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稱呼的變化)

3、分組討論,分析人物性格。

主要人物有:若瑟夫、菲利普、克拉麗斯

指導學生運用“(句子或段落)是對(人物)的描寫,從中可以看出他(她)的特點(或性格)。學生概括合理即可,不必強求統一答案。多媒體展示教師對人物形象(或性格)的概括,與學生交流。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採用精讀和略讀結合的方法,在主動積極的探究中,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和體驗,體會作品細節描寫的巧妙運用)

第四步:分析小說中對比的寫法。

問題設計:課文情節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對比這種寫法功不可沒,你能找出幾組對比嗎?

學生通過討論,可能找到的對比有:

遇于勒前後菲利普夫婦(主要是克拉利斯)對於勒的稱呼以及態度的變化形成對比;

于勒身世的前後三次變化;

敘事主人公“我”和“我”的父母對於勒的不同態度的對比。

(大屏幕出示)

(設計意圖:這篇小說能讓學生饒有興趣的閱讀,與對比的寫法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我設計這一環節,學生既能學習對比這種寫法,也能在比較中,體驗人物內心,爲下一節課打下基礎)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它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文中寫了—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羣,看望星星,表現孩子喜悅的心情。

二、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爲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中“藍藍、閃閃、彎彎”等詞的意思,運用“……像……”的句式說話。

2.技能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欣賞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四、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學難點:

藉助畫面,通過想象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薰陶爲難點。

六、教學過程:

第一步:創設情境,激趣導入(遮屏)

小朋友,你們喜歡晴朗的夜空嗎?那你們知道夜空有什麼呢?你們喜歡月亮嗎?你們看,今天老師把月亮帶進了教室。(播放課件)這是什麼樣的月亮?彎彎的月兒像什麼?你們看着這彎彎的月兒,想不想坐上去呢?今天,我們就把它當成小小的船,一起來學習第7課《小小的船》(出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設置情境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將會看得認真,聽得專注,會帶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入到詩文的意境。

第二步:理解課文、閱讀課文

1、自由讀: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可以自找學習夥伴,同桌讀、組成小組讀。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藉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2、理解詞語朗讀:(批註)

這篇韻文用不少疊詞描寫形狀和色彩。朗讀時,可先讀好有修飾的詞語:“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進而讀好詩句,讀好韻文。可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韻文描繪的畫面,腦中的畫面豐滿生動起來,月兒的可愛、想象的美妙才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指導朗讀:(批註)

低年級學生容易唱讀,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讀出頓挫舒緩的節奏。讓學生讀中體會。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裏/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個別讀、分組讀、評比讀。聽聽誰讀得最美。

4、範讀課文:(媒體鏈接)

一年級學生的朗讀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學生就能以情悟情,真正受到薰陶和感染。學生評價。

5、學生單獨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評價。

第三步:練習:(批註)

檢驗學生對課文掌握的程度。

1、填空:

彎彎的()

閃閃的()

()的船

()的天

2、彎彎的月亮像______。(批註)

藍藍的天空像______。

閃閃的星星像______。

______像______。

“我會說”的練習,通過把句子補充完整,發揮學生的`想象,學習打比方的說法。如“彎彎的月亮”可從形狀上想象,像鐮刀、像香蕉、像小船。本題可採用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的形式進行,鼓勵和肯定合理的想象,鼓勵與別的同學想的說的不一樣。在學生完成課後練習後,可提供一些形象鮮明的事物(如,西瓜、雲朵、柳枝等),讓學生自由想象,用“像”說話。

生:圓圓的太陽像個大火球。

第四步:背誦表演(媒體鏈接)

畫美,歌更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優美的歌曲,通過這首歌曲,出示靜中有動的圖畫情境,將小朋友們帶入了優美的意境中,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輕聲哼唱《小小的船》這首歌,並自配簡單的動作。先自由演讀,再個別演讀、最後全班演讀。更好的表達詩的意境。

第五步:拓展延伸(聚光燈)

1、假如你是飛行員,駕駛着宇宙飛船飛上太空,你會看到什麼呢?請同學們慢慢地閉上眼,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已經飛上藍天,看,藍藍的天空許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睛。

學生自由發言,暢所欲言。

2、想象作畫,趣中求新

我會畫: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畫下來。

夜空多美呀!你想把它畫下來嗎?先說說你想畫什麼(小組交流。)(音樂渲染氣氛,使學生進入太空,幻想着邀遊藍天的情景,聯繫詩歌內容,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自己看到的太空美景。一首奇妙無比的詩歌,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都進行了美的創新)

3、展示學生作品,評價。給學生以自信,展示的機會。

小結:今天的收穫真不少,大家向課本、同學和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在生活中,到處蘊藏着知識和智慧的寶藏;在大自然中,到處蘊藏着科學的奧祕。我們應從小熱愛科學,長大後不斷髮現大自然中更多的奧祕。

這樣不失時機地總結和拓展知識,也拓展學生的思維,強調了新課標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體驗、感受、情感,使教師成爲學生學習與成長的引路人。

教學板書:

7、小小的船

彎彎的

小小的

閃閃的

藍藍的________像________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關於教材: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兩千年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一單元(古典詩歌)的第二篇。該單元所選中國古代古體詩8首,其中《詩經》中3首,漢魏晉五言詩3首,《孔雀東南飛》並序以及《離騷》節選。在該單元中,《離騷》節選佔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爲代表的楚辭是繼北方黃河流域出現《詩經》之後,在南方長江流域出現的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新詩體,其本身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辭作品,尤其是屈原的《離騷》從詞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鮮明,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從作品的內容看,《離騷》是一首規模宏偉的政治抒情長詩,全詩373句2400餘字,既具有詩人自傳的性質,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義成分,整首詩歌感情迴環激盪,撼人心魄。課文節選了長詩的第一節,內容主要是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爲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二.關於教學方法結合作品特點

按照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古典詩歌方面閱讀能力的`要求,我把《離騷》節選的教學目的確定爲以下兩點:

一是瞭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二是反覆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學生初步評價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高中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詩歌的評價能力,但對於時代久遠的楚辭作品,評價的前提――讀懂詩歌的內容方面,仍存在困難,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文特點,我確立本文重點及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鑑賞重要的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難點:

關鍵詞句的疏通。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教材特點和麪臨的具體學情出發,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

具體教學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內容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將分兩課時進行,把教學難點,即詞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課時中,把教學重點,即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課時,以確保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第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容確立課型。第一課時:誦讀、討論相結合;第二課時:討論、訓練爲主。

關於學法指導:

1.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篇課文儘管難度較大,尤其是語言方面的障礙較大,但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上,仍以教師的引導爲主,通過切合實際的引導和點撥,使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

2.檢查學生的預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由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們華亭一中的具體情況是:高中學生中城鎮多農村少,礦區學生多,學生家庭條件較好,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必須加強督促。

3.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澱。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並做好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導入和課後作業均要體現教師的這一教學思想。

4.課文的背誦方面,教師要充分把握楚辭的語言特點,比如楚辭作品,包括《離騷》,兩句一節,大量使用語音詞“兮”以表達情感,調整節奏等特徵,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特點的基礎上,理解背誦。

四.關於課堂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導入要求學生列舉自己掌握的《詩經》和《離騷》中的名句。明確我國文學“風騷”並舉。

2.感知、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利用課文註釋,力求自己動手疏通詞句

第一步,範讀——讓學生耳順。教師範讀,學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誦讀——讓學生口順。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情感和節奏,逐步積澱語。

第三步,解難、疏通。這首詩古奧難懂,應當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然後再欣賞詩句。課文註釋較爲詳細,而且句句有翻譯,這對學生讀懂詩作是一大幫助。但學生在自習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可以提出討論,老師作一些點撥。

第四步,課堂練習。可讓學生嘗試背誦課文,並動手默寫,記清楚難寫難讀的字。

第二課時

第一步,鑑賞課文。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藝術手法和可感可觸的藝術形象,理解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詩歌的藝術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比喻用法,使全詩的形象化特點非常鮮明。另外,每兩句都有“兮”字做停頓,抒情性也非常鮮明。(這一點對背誦的指導非常有用)

2.分析詩中屈原形象。

3.欣賞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課文節選部分的詩句,突出表現丁詩人的憂傷心事、高尚情操、純潔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惡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進一步指導背誦前6節。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字句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讀之後,獲得了良好的語感再背誦。可以創設競賽氛圍,看誰背誦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賞析屈原名句,諸如——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課時板書設計

血統高貴,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麗華彩

勤勉修行,自強不息、憂國憂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膽忠心,胸懷熾烈

嫉惡如仇,鄙視羣小

實現理想,不懼危難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看雲識天氣》是人教社中語室組織編寫的三年制初一語文上學期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生動的科普文章。主要是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以及看雲識天氣的基本經驗。文章緊密聯繫生活,語言生動形象,表述層次明白清晰,很適於作爲典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學生不僅能從中學到相關科學知識,還能培養獨立閱讀能力,並且更能養成在學習中細緻觀察生活、樂於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指出:“在教育領域,一個主要原則是:人們對喜歡的東西會學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學會學得更快。”這篇課文我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從學生的生活本身和經驗出發,讓學生帶着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課堂,經過小組學習和師生互動,在成就自己當中讓學生帶着在語文課堂上的收穫走向生活實踐。

二、說學情:

《看雲識天氣》一文,選取的對象是學生們熟知的一種自然現象——雲,對於這一熟悉的自然現象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關心的甚少,瞭解得甚少;再者這篇文章也是他們初次接觸說明文,對學習說明文沒有經驗上的儲備。但他們有一個突出的優勢就是活潑好動、爭強好勝,並且願意合作,善於合作,樂於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學習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阻礙。

三、定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學生本身已經具有的生活經驗及本單元的特色,努力促使學生達到這樣的三維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本文的知識性強,但並不深奧,所以在本文的學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技信息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知識要點的能力。本文的語言也很生動,因而在學習中要教給學生善用修辭、善用描寫、善用諺語等寫作手法。本文的結構層次條理清楚,學生中要教給學生環環相扣、有條不紊的構思方法。

2、過程及方法:教師在教此文時,要改變過去那種拿起書就說這是一篇說明文的這種傳統的舊的教學方式,因爲新課標、新教材明確要求要淡化文體,學習中應練習快速閱讀,準確概括各段要點的能力;練習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練習學生拓展思維,積累的能力。在學習中,要讓學生當主人,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本文要善於引導學生能細心觀察自然界中萬事萬物,從而激發學生去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調動學生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感情,爲學生今後從事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

四、析教法: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它有其自身特點,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教師要儘可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從讀中獲取信息,從讀中探究科學知識的神奇與奧祕,從讀中體會生動活潑的語言的妙處,從讀中開啓學生的思維,由此及彼展開豐富的聯想。這裏所說的讀是要真正地讀進去,讀法多樣,快速默讀與大聲朗讀、齊讀與個別朗讀等。快速默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準確歸納概括知識要點,大聲朗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的生動性,齊讀是爲了體現語言的節奏美,個別朗讀主要是爲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當然,除了讀這種方式以外,說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從說中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說中鍛鍊學生的膽量,從說中獲取教材上所沒有的課外知識。總之,在說中培養學生自主、大膽探究的能力,從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本篇課文的教學用四個步驟來完成。

(一)激發學習興趣,揭示學習內容:

激趣是一個教學中不可小覷的環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大的困難他也願意去克服,學起來自然主動積極,而且學習效果也好。激趣的`方式靈活多樣,講故事、猜謎語、聽歌曲、看掛圖等不一而足。在教學本文時,可啓發學生猜以下有關自然現象的謎語:“大哥最愛跑,二哥最愛哭,三哥最愛叫,四哥把燈照,五哥摸不清,模樣最花哨。”並由此謎語順暢引出新課學習《看雲識天氣》。

(二)師範讀課文,學生儲存重要信息:

科普文章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獲得知識,而知識的獲得直接讓學生在書上找,培養不了學生的能力,老師讀,學生聽,這樣可以培養訓練學生聽的能力,也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培養迅速提煉主要信息的能力。

可這樣設計此環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不看書,專注的聽老師讀的內容,並隨時記下聽到的內容要點,然後全班交流聽記情況,交流時,教師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強調或補充。

(三)快速瀏覽,鞏固獲得的信息,準確概括內容要點:

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真閱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理解,並列出內容提要。此環節在於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並準確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爲後面的能力訓練打下基礎。

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對已經提煉的主要內容做更深入的瞭解,並作一些旁批,列出本文的內容提要。然後以小組爲單位,交流各自整理的內容提要,相互學習補充。最後,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上發言,全班交流。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是六年級第十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科普說明性的文章。本節課內容簡要地介紹了從電子機算機的發明到多媒體的運用的基本情況,展示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和燦爛的前景。

2、本節課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愛是讓學生初步認識電腦與多媒體的關係。難點是培養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能力,以及理解個別句子展開合理的想象。

3、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目標:重點掌握理解課文內容及電子機算計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能力目標:通過知識目標的確認與理解,讓學生清楚電腦與多媒體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能力目標的學習,培養學生髮揮想象獨立思考和主動研究問題的.能力。

二、說程序

導入:採用啓發談話的形式。誰知道電子計算機有什麼作用?誰來說一說什麼是多媒體?用這樣的形式導入新課是因爲學生對電腦比較熟悉,學生都有話說,這樣即順利地導入了新課,又活躍課堂氣氛

課文分析

本文共分三部分,之所以分三部分其依據是:第一部分主要交代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和它在社會中的作用;第二部分具體的介紹了由電子計算機發展到電腦,由電腦發展到具有多媒體的電腦設備的情況;第三部分是講從電子計算機發展的速度預示未來的計算機將越來越“神”。

三、說教法

古語云:教學相長。學生的學需要老師的教,這就需老師選用恰當的方法。我在講授本文時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由於本文是自讀課文,所以提問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問題設計: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那些知識?多媒體與電子計算機是什麼關係?之所以提這兩個問題是爲了檢查學生在讀課文時是否認真。

2、討論法:因爲本文作爲自讀課文,目的就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能力解決。通過討論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問題設計:課後思考練習二。

3、朗讀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本文是自讀課文,讀課文有助於學生理解,何況本文有些問題答案就在文中。所以用此法。問題設計:是上面提問的兩個問題。因此問題不難,只要認真讀課文就可以在文中找出答案。

四、說教法

教與學是雙邊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師的教,重點看學生如何學,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重視課前預習,通過佈置預習,設置預習題進行預習。(提前參觀多媒體教室,提前收集材料)

2、課堂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通過對個別句子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總之,本課通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了教學目標。

語文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小蝦》是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六冊“可愛的小生靈”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通過對小蝦吃東西、打架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文比較淺顯易懂,以生爲本、以讀爲本、以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爲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體會小蝦的特點,感悟作者的喜愛之情。

說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的認讀、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及各種有趣的活動,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4、抓住重點詞語理解一段話,體會作者是如何圍繞一句話把寫具體的。

說教學重點:

瞭解小蝦的生活習性,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說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寫具體的`方法。

說學生: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並能聯繫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於教學的開展。

說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1、出示小蝦圖片,談話導入新課。(直觀導入,激發興趣)

2、板書課題《小蝦》,指導書寫“蝦”字。

3、學生在本子上練習寫“蝦”字兩遍。(落實寫字目標)

4、質疑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關於小蝦的什麼呢?

二、自讀識字(6分鐘)(掃清閱讀障礙,對課文內容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先畫下來。

2、出示詞語,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同桌二人開火車讀

(2)全班開火車讀

(3)指名部分同學讀詞語。

三、學習課文(28分鐘)

1、梳理課文內容:3分鐘(提高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1)通過預習和剛纔的朗讀,你們讀過課文後獲得了一些什麼信息?

(2)按自然段梳理內容: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小蝦的什麼知識?

2、瞭解小蝦的外形:6分鐘

(1)快速默讀1、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蝦外形的句子。

(2)指名一個同學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兩種小蝦的樣子。

(4)男女生分組讀句。

(5)出示,口頭填空檢查學習效果。

(6)出示兩種小蝦的圖片,分辨。

3、學習第三自然段,感受小蝦的有趣。19分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畫出體現小蝦有趣的句子。

(2)指名讀體現蝦有趣的句子。

(3)畫出動作的詞、板書。

(4)四人小組學習,模仿體會小蝦吃東西時的小心和吃飽後的自在。

a、出示四人組活動要求。

b、交流感受。

(5)齊讀這一自然段,體會小蝦的可愛。

(6)找出表示順序的詞,用表示順序的詞說一句話。(備用環節)

(7)出示,小結,點名中心句並進行課堂小練筆。

語文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我今天要講的課是古詩《所見》。

一、說教材

《所見》是教科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屋》裏的一首古詩。這是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描述了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唱着歌兒,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剎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熱愛鄉村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詩4行展現了兩幅圖畫。第一句話體現《牧童行歌圖》,第二句話體現《牧童捕蟬圖》。全詩的最大特色是:對仗工整,有聲有色、情景交融、由遠及近、動靜結合。本課文配有一幅插圖,但畫面上沒有畫出後兩句詩句的畫面。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圖畫。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的的朗讀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對古詩還生疏,學生的情感難以與詩人產生共鳴。要讓學生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實現。所以我把引導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作爲本詩教學的重點,把學生引入詩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從古詩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爲本詩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並根據古詩展開聯想,編寫一篇小短文。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的興趣。

四、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

2.圖文結合法:

3.質疑法:

4.以讀代講法: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佔很大的優勢,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解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彷彿身臨其境。

五、說教學流程

1、看圖聽音樂,領會詩意

在導入環節我設計了優美的音樂,教室班畫兩幅圖。爲了引導學生埋解古詩中前兩句的意思,在學生朗讀完古詩之後,我用多媒體展示《牧童行歌圖》,接着提問: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幅畫,上面都畫有什麼?你們都聽到了什麼?他唱的歌怎樣?他此時的心情如何?假如你是牧童的話,你會有怎樣的心情?通過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展開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口語能力。使學生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進入詩中,同時隨機埋解"牧童、振、林樾"等詞,口說這兩句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然後板書這兩句詩句,接着範讀,小組讀、個別讀、全體讀。從中理解詩意,培養語感,提高朗讀能力。

2、圖音並茂,激發興趣我又用多媒體展示鳴蟬,你們聽到什麼叫聲?相機理解“欲、捕、鳴、”的意思,口頭說出“意欲捕鳴蟬”之意。爲了再引導學生口頭說出最後一句詩句的意思,我又設置了這樣的提問:你們還聽到牧童的歌聲嗎?這時他的表情、動作怎樣?相機理解“忽然、立”。要是你們在場的話,會怎麼做?讓學生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反覆吟誦,體會意境古詩有它獨具的音樂美、節奏美;成功的`朗讀就是用有聲的語言再現詩的意境。我先要學生聽錄音朗讀古詩兩遍,讓學生學習專家的朗讀技巧自由放聲地朗讀,鼓勵學生主動起來朗讀,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比賽朗讀。好的給予肯定、表揚,促進他們的上進心,加強他們的榮譽感。讓個別學生扮演詩人配樂吟誦全詩,最後全體朗讀,把詩人的情感讀出來。從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受到大自然的陶冶。

4、古詩聯想,開闊閱讀通過讓學生從已知的古詩中找出和本文表達的情景相近的古詩,讓學生充分理解和體會本詩所表達的意境,更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5、拓展思維,語言訓練流暢而有層次的語言表達是語文的訓練的重點。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體會和理解古詩所表達的內含,加以豐富的聯想,最終目的是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

朗讀是語文課不變的主題。書讀千遍,其意自見。因此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初讀--品讀--悟讀--精讀--美讀-賞讀”這樣教學的主線。讓學生從讀中品悟;在品悟中讀出精彩;在精彩的朗讀中讀出古詩的美;在理解古詩美的基礎上去欣賞古詩、品味古詩,從而發現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進而爲生活創造美!

六、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課前我準備了優美的音樂、色彩鮮明的圖片以及生動f1ash動畫,目的是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古詩的意境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完成板畫也讓學生深入感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美;引導學生通過對字的探究和詞的挖掘充分感受古詩的文字美和語言美;多種形式的反覆誦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配樂朗讀讓學生帶着古詩走入意境,感受音樂來理解古詩的內涵,體會古詩的音樂美;f1ash動畫的播放,使學生一下子走進古詩,彷彿自己就是那個了可愛的小牧童......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爲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在課結尾處我設計了擴展閱讀,讓學生相互交流體會古詩的“美”。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一)課文特點、地位及作用:

《人生寓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兩則寓言都依據辯證邏輯構想而成的。本單元內容上緊承第一單元,仍以人生爲主題。但側重點稍有不同,第一單元側重人生感悟,本單元側重人生理想和信念,而且在前一單元的基礎上,上了一個臺階,內容比較深沉、嚴肅,理性的成分濃厚得多。這樣的編排,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一個層次。

本單元教學要求,與上一單元既有延續性,又有所提高。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求熟讀課文,聯繫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索,反覆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同時要注意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在閱讀方法方面,要繼續練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並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據此,我確立了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要求,結合新課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要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審美、閒適、慧心、心曠神怡、得失之患、險象迭生多愁善感等;

(2)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並簡要概括,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3)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讀水平;

(4)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和《落難的王子》構思奇妙。

2、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寓意,學習精美的表達。體驗反思,提升效果。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正確地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

(三)教學重難點:

1、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並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哲理美的理解;(重點)

2、理解《白兔和月亮》中對人類的諷刺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難點)

二、說教法

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教讀本課的指導思想是: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1、教師創境導入、指導誦讀、深入研讀、合作精讀、對比閱讀等,使學生能夠較準確、流暢地複述故事,品味其精美的'語言特點和深刻的寓意;

2、抓關鍵詞語、句子的方法,按設疑——探究——釋疑——質疑的程序展開,以問題引思路,以疑問求深入,大膽倡導有疑而問,提倡“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偉大”的精神;

3、設境法、點撥法、積累法等,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如請你複述、請你品味、小試牛刀等尊重學生,以學生的體驗爲基礎,不拔高,不灌輸,拉近與學生的感情距離,這也可以叫做感情法。

三、說學法

初一新生對寓言的學習有了一點點基礎,但理解也僅僅限於淺層次上。特別是以人生爲主題的寓言,理解上更需要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堂上從朗讀、複述、抓關鍵詞語句子入手,學生自主學習、分組合作、師生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閱讀中領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練習中鞏固,在質疑中創新。逐步理解課文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預習反饋

1、簡要介紹寓言及作者周國平;

2、字詞積累: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內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能“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首先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學生進行補充,爭取由學生自主介紹完整,教師做總結,幫助學生進行文學常識和字詞的積累,體現了這一要求。)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讀出語氣和情感,學生體會;

2、自由誦讀兩則寓言,思考以下問題:

《白兔和月亮》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加以概括。白兔從前後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四)自由誦讀,請你複述

以小組爲單位,選出代表進行兩則寓言複述,教師簡要評價。

(說明: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完整準確,突出要點”的複述能力,該環節的設置可以很好提高學生的複述能力,達成新課標的要求,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五)深入研讀,請你品味

以小組爲單位,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出你認爲優美的語句,加以體會和交流。

(說明:本項目的設置本着“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教學理念,依據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並且很大程度上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體會語言的教學任務)

(六)合作精讀,質疑探究

(七)對比閱讀,拓展延伸

將兩則寓言連貫起來思考,進行比較閱讀,你有什麼啓發?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學生代表發言後教師總結。

語文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建築師萊伊恩恪守自己爲人的原則,不被外界壓力所服,堅持自己的科學設計,並想出妙計對付市政府檢驗的故事。文章第1、2節概要寫出了萊伊恩運用工程學原理設計出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市政府大樓,遭到權威人士的反對;後來他想出了一個既堅持自己的原則,有不會“惹惱”官員的辦法,在大廳裏只增加四根柱子,但不與天花板接觸。第3節敘述了三百年後,人們在修繕時,發現了這個“祕密”。最後一節寫了作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作爲一名建築師,萊伊恩並不是最出色的。但作爲一個人,他無疑是非常偉大的,他能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辦法抵達勝利。”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生字;讀準字音:悖、恪。理解“恪守”“有悖”。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生字新詞的教學應該抓重點,而不是面面俱到。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讀準:悖、恪。“恪守”“有悖”這兩個詞語比較生僻,讓學生查字典先理解“悖、恪”,然後再理解詞語。“旨”在閱讀中理解。

目標二:能讀懂課文,知道文中“祕密”的含義;理解“固執”、“弄虛作假”在文中的含義。

“祕密”含義隱含在課文的描述中,學生通過閱讀就能知道,因此在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後,結合板書,說說文中“祕密”含義,整體感知課文;“固執”、“弄虛作假”的理解在閱讀中理解。

目標三:通過朗讀感悟課文中心,知道萊伊恩的祕密,懂得一個人,要始終恪守自己的原則,哪怕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設法抵達勝利。

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最後一節。

三、說教學設計

1、引發閱讀期待,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慾望。

“閱讀期待”,是指學生在閱讀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製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慾望,探究的慾望,它是體驗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課開始,通過老師的.敘述,引出“大廳裏隱藏着什麼祕密?”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激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慾望。

2、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創設質疑、解疑的空間,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

“學貴有疑”,問題是思維的搖籃,問題是創造的基礎。課文的最後一節寫了作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對萊伊恩的評價,並讓學生提出問題,試圖從學生的問題着手,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出發,共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3、立足主體,選準切入點,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感悟文本。

選擇瞭解決文章理解難點的切入點在學習理解課文最後一節時,我着重抓住“固執、弄虛作假”這兩個詞語作爲切入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驗文本。

在理解過程中,設置情境,促進學生角色遷移,體驗人物內心活動。如:“在建築行業裏最有威望、地位的權威人士說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要求萊伊恩再多加幾根柱子。他們和萊伊恩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面對來自權威人士和市政官員的阻力,萊伊恩非常苦惱。”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感悟人物當時心理,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4、發揮想象

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在動態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範,感受、體驗優秀作品的語言魅力。語言實踐:當一回解說員,向前來參觀這個大廳的人們,講講萊伊恩的“祕密”,既對課文內容又一次進行回顧,又讓學生多了一次動腦動筆的機會。

語文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的地位和作用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是語文S版六年制小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首一首讚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讚美了祖國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二)重點難點分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能理解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採用指導朗讀、利用文本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祖國的美麗和偉大,引導學生由境入情,感受祖國的雄偉和山河的壯麗,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沙漠”、“海灣”、“健康”、“三峽”、“泰山”、“宏偉”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每一小節內容展開想象,理解詩句意思,

情感態度目標

1、以問題爲線索,理解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並激發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懂得現在應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後建設祖國。

三、說教學對象

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如:默讀時邊讀邊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以學生的充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爲主,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通過讀、看、想等方式,逐步深入學習課文。

爲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特點,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培養人的情感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達到情感昇華”。我們在以師生既爲主體,又爲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引導學習,掌握學法,重點段落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教師指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而且在學習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朗讀訓練是詩歌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朗讀訓練中,我將結合文本,男女賽讀,自由讀,齊讀,表演讀等不同形式地讓學生朗讀,體會詩歌語言文字的優美,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所以,本節課我將充分利用課外知識,拓展文本,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內課外學語文,用語文。同時,我將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

教學方法:

1、複習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根據學生的遺忘規律,因此每一節課的複習必不可少。

2、自主學習法

將課堂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新課改的主題。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

3、合作探究法

小組學習讓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沒有情感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問題引人,激發興趣→複習導入,溫故知新→指導學文,掌握學法→自主學習,品詞品句→指導朗讀,體會情感→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深化主題,結束全文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3—5分鐘)

展示祖國地圖,激情導入。以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30分鐘)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

1、複習生字新詞導入新課

2、深入學習,品詞品句體會情感。這個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珠穆朗瑪峯的峯勢雄偉;南沙羣島的多、美、迷人;五嶽的雄、奇;三峽的險要;泰山的雄偉壯觀。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時我還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認真品讀精美詞句。

當然,語文課堂中也不可缺少說句寫句練習,這個環節,我會貫穿在學文之中,讓學生想象自己站在祖國地圖前會想些什麼,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而且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題。這個環節我會讓學生結合自身,談談自己將如何報答祖國。

(四)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七、說教學評價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本科教材內容有一定增減。

教學策略:

(一)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

(二)組織學生探究知識並形成新的知識;這些策略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讓學生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夠主動地內化爲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爲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語文說課稿 篇11

同學們: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xx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老王》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第4單元的第2篇課文,是一篇敘事性散文,楊絳通過寫自己與車伕的交往,寫車伕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爲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

二、說學情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生命發展,課堂學習過程就是學生生命成長的歷程。充分抓住同學生活環境特點和心理特點。現在的學生對於“xx”時期的情況瞭解較少,很難體會到當時人與人之間關懷的難能可貴,更難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藉助這篇美文,讓學生感受的社會情懷,關心身邊的人。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以及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和積累文中重要詞語,瞭解作者生平以及寫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理解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爲我的教學重點,聯繫身邊的人,關注、關愛他人爲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在導入環節我採用的是多媒體導入和談話導入相結合的方法。由蘇芮的《奉獻》導入課題。這是一首奉獻的頌歌,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無私奉獻的精神。讓學生在音樂的氛圍中進入課文主題。

接下來播放幾張明星照片和相關資料圖片,並談話導入:生活中人們總是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關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關注過身邊的普通人?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家楊絳曾經關注過一個車伕,爲他寫下了散文《老王》。以一組反差相當大的圖片進行對比導入課堂教學,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中來,爲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環節,我會請同學們朗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接着,教師介紹楊絳生平以及寫作背景。之後再次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很好的掌握本文的生字詞,還有利於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脈絡。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接下來是細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的環節。

我請同學們認真閱讀全文,結合同學討論、小組交流的方式總結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學生能夠總結出本文主要寫了老王的“苦”和“善”兩部分,“苦”表現在謀生手段艱難,生理上有缺陷,居住條件惡劣。“善”表現在爲作者送冰,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願要報酬;身體病重,還要來謝恩。這樣可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內容。

接下來進入到疑難解析環節。我會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老王爲什麼在去世前給“我”送香油和雞蛋?這件事情體現了老王怎樣的性格特點?老王說“我不是要錢”,爲什麼最後還收了錢,體現了他的什麼品質?對文章最後一句話怎樣理解?請學生反覆閱讀並進行小組討論。把握本文中老王老實善良、施恩圖報的形象以及作者同情關心弱者的品質特點。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爲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文情感的體悟,我會組織學生討論並思考:怎樣看待街邊乞討的人?別人向你乞討會怎樣做?通過這種討論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關注弱勢羣體,並培養對問題的鑽研精神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面對不幸的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應該去歧視他們。我們生活在幸福中的時候,不要忘了還有許多人需要幫助。遇到不幸時,我們要相信自己不是孤獨的。請記住不要放棄每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因爲“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瞭如下作業:如果你是老王的鄰居或者認識的人,你知道了老王的死訊後,你有什麼想對老王說的?請寫一段話。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的內容即明確了文本的邏輯框架,又從內容具體深入解讀了課文。簡潔清晰明瞭。

語文說課稿 篇12

一、說理念

有創造地運作“整體——部分——整體”的閱讀教學基本思路,引導學生有創意地閱讀。以“讀說式”的課堂交流,培養學生解讀課文、闡述見解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邊讀邊想邊感悟,引導學生置身文本之中。

二、說教材

1、教材的特點:

《荔枝》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冊第二組的第三篇講讀課文。課文通過回憶作者與母親之間發生的幾件小事,反應了母親與兒孫之間的愛,同時也表達了“我”對母親無限的思念。

2、制定目標:

(1)學會本課的十個生字,會寫含生字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內容,感受母親對兒孫的愛,喚起關愛父母之心。

3、確定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深厚感情,受到關愛親人的教育。

三、說教學策略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和主體作用,採取講學結合,提倡多角度,有創意地自讀自悟,培養提取信息的能力。

堅持以生爲本,注意落實語言訓練點、朗讀訓練點、思維訓練點、延伸練筆點,大膽讓學生自讀自悟。

四、說教學流程

(一)猜讀導入,營造一種氛圍;

教師出示新鮮的荔枝,讓學生說說荔枝的外形,說說吃起來的味道。如果讓你寫關於荔枝的文章,你會寫些什麼?那麼課文是不是這樣呢?作者的想法與你們是否相同呢?(有人說,閱讀是一種猜測的遊戲,是讀者的經驗在文本中的再驗證,是讀者人生經歷走向作者人生經歷的過程。而閱讀教學應引導通過大膽想像猜測,產生強烈的期待視野,從而與文本零距離接觸。)

(二)整體感知,升騰一種感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想想課文主要寫一件什麼事?(初讀是是閱讀教學的開始,學在解讀中的第一感覺很重要,原生態的感悟是後面教學的基礎,應讓學生直面文本。)

2、再讀課文,理清文脈。邊讀邊思考問題:課文圍繞荔枝寫了我與母親之間發生了哪幾件事?用自己的話概括。(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之後,給學生提供一個感興趣的,寬泛的閱讀對話話題,爲下一環節的精讀感悟做好鋪墊。)

(三)潛心會文,感悟一種情味;

1、批註課文,與文本對話

母親的愛是那樣無私與偉大,那麼課文哪些地方的描寫令你感動,請你多讀幾遍,並在文中旁註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批註文本是落實學生與廣文本對話的有效形式,也是有助於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良好習慣,是語文整體素養的一部分,當然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又要注意教師的適時點撥。)

2、批註交流,師生對話

彙報學生的感受,教師主要預設以下內容:

(1)母親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着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託着荔枝,像是託着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着捨不得吞下。

(先指名讀句子,找出描寫母親動作的詞語,然後說說從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最後指導學生朗讀)(母親是第一次吃荔枝,她非常喜歡荔枝,這樣細緻的動作描寫,可以體會到荔枝在母親的眼裏是格外的珍貴,她像對待一個小生命一樣認真細緻地剝開,仔仔細細地欣賞,像個孩子一樣高興,也可以說體會到了母親對荔枝的一種無比的喜愛,母親彷彿看到了兒子的一片孝心,心裏面是特別的高興。)

(2)這是一種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個都長着疤,有的還爛了皮,只是讓母親一一剜去了疤,洗得乾乾淨淨。每個沙果都顯得晶光透亮,沾着晶瑩的水珠,果皮上紅的紋絡顯得格外清晰。不知老人家洗了幾遍才洗成這般模樣。

(讓學生想想母親爲什麼買這些處理水果?重點抓住小果子的特點描寫,從中體會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及對我的關懷。)

(3)母親端上茶來,笑吟吟順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經意,然後回過頭來對客人說:“快嚐嚐荔枝吧!”說得那般自然、妥帖。

(母親利用上茶端下沙果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處處爲兒子着想,儘管那盤沙果是她買的,她就勢端了下去,留給兒子買的荔枝,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兒子的尷尬,維護了兒子的自尊心。這兒也可以體會到了母親的機智。)

(4)母親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親臨終前一直捨不得吃一顆荔枝,都給了她心愛的太饞嘴的小孫子吃了。

(母親臨終前未能吃上荔枝一事,可以體會到母親把捨不得吃的、最愛吃的荔枝都給了兒子和孫子,那種殷殷的舔犢深情,還可以體會到作者因母親臨終前不能吃上荔枝,而產生的深深的遺憾和無法彌補的痛楚。)

(5)站在荔枝攤前,腳挪不動步。那時,北京很少見到這種南國水果,時令一過,不消幾日,再想買就買不到了。想想活到28歲,居然沒有嘗過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親快70歲的人了,也從來沒有吃過荔枝呢!雖然一斤要好幾元,挺貴的,咬咬牙,還是掏出錢買上一斤。

(對比我們現在吃荔枝是家常便飯,而他們卻那麼艱難,表達作者對年近70歲的老母親的拳拳孝心)

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彙報的順序適時點撥。

(這一環節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交流碰撞,教師巧妙點撥,精要總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引導他們當演員,當課堂主角,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說出獨立的見解和感受,促進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的人文內涵。)

真情訴說,與自己內心對話。

同學們,面對這對母子,他們互相關愛,母親爲了照顧小的把自己鍾愛的荔枝讓給子孫,而孩子熱愛母親,年年都給母親買荔枝,讀了他們的故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一定有許多話想說,想想,告訴你的同桌,然後再全班交流。

(“隔岸觀火”是語文學習的一大弊端,學生融不到學習的情境中去,課文豐富的人文內涵便很難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學中讓學生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從讀者變爲當事者,設身處地地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四)總結提升,學習一種表達;

而今荔枝依舊年年紅。簡短的一句話飽含着作者多少複雜的情感與心中訴說不盡的話語,根據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未說完的話會是什麼?(注意要與原文的基調一致。)

(兒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合程中走橋樑作用的一種手段。讓學生仿寫,把學到的知識點向課外延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語文說課稿 篇13

一、說教材:

《畫風》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第十五課,課文主要講了三個小朋友在一起動腦筋,把無形的風生動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人物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善於觀察,善於合作,多動腦筋,敢於創新。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風與事物的關係,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動腦、敢於創新的精神。

本課的重點是:①會認丹、藝等6個生字,②指導學生朗讀。難點是: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說教法、學法:

1、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2、創設情景,聯繫實際

3、自主合作,讓學生參與其中

4、以讀爲本,加強讀本實踐。

三、說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直觀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立足點和突破口,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主要任務,聽說訓練是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源於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課改的核心。因此本課應“以讀爲本”,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啓發。

四、說教學過程:

㈠猜謎揭題

1、出示謎語:看不見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時它抖動樹枝,有時它推倒房子。謎底是風。

2、風看不見,摸不着,能畫出來嗎?這節課我們就學習15課《畫風》

3、板書課題,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用猜謎語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質疑課題,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㈡初讀識字

1、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標上自然段,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2、老師讀後問老師讀的怎麼樣?敢跟老師比一比嗎?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老師把這課的生字寶寶請出來了,你們認識嗎?

4、出示宋、濤、陳、丹、趙、藝、顯,我們班誰的名字裏有這些字?

我先範讀課文,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了讀書的方法,讓學生和老師賽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爲學生營造了寬鬆的學習氛圍,本課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問學生我們班誰的名字裏有這些字?讓學生聯繫實際識字,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㈢精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他們三人是怎麼畫風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隨機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

3、你喜歡文中的誰?爲什麼?你是從文中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4、我們應該用什麼語氣讀這句話?

5、(不範讀、賽讀)想分角色讀課文嗎?

新課標要求二年級學生要喜歡閱讀,學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本環節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講,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在讀中解決問題。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畫出簡筆畫,這樣圖文並茂,再加上老師的鼓勵,通過賽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見、摸不着的風畫出來,風能以詩的形式吟誦出來嗎?大家背的古詩可真不少,如果讓你來畫風,你打算怎麼畫?展開想象的翅膀動手畫吧!只要大家開動腦筋,敢於創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環節讓學生背有關風的詩,讓學生畫風,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想象的空間,發展了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動腦筋、訓練學生表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㈤板書設計:

這樣板書圖文並茂、直觀有趣,讓人一目瞭然,符合低年級的特點。

語文說課稿 篇14

老師們:

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古詩誦讀《秋思》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秋思》是小學語文鄂教版第九冊中的古詩誦讀。是由唐代詩人張籍所寫的一首思鄉詩。全詩圍繞“家書”,因景敘事,因事而思,通過詩人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細膩地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2、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引導學生理解詩詞內容,體會《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3、重難點: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從字裏行間感受作者對家鄉的思念,體會作者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的情感,體會意境,這也是這首詩的難點所在。

二、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爲了突破重難點我採用的主要教法是情境教學法,張籍的秋思寓情於景,寓情於事,教學中,我運用音樂、畫面將情境交融,讓學生走進詩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體會詩人的情感。

2、品味誦讀法:

爲了完成秋思的教學,我採用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誦讀來展開教學。

第一次採用自由讀,個別讀,齊讀,讀正確,讀流利以至於熟讀成誦。

第二次採用讀重點詞和詩句,體會詩句含義。

第三次採用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的意境,讀出情感體驗。

三、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上課後我首先出示PPT,“同學們,請觀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將所看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呢?自己考慮後自由發言。”學生很容易說出:“一輪明月嵌在藍藍的天空中。”我接着提出第二個問題:“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們學過的那些古詩?”此時學生自然想到了《靜夜思》《泊船瓜洲》。“這兩首詩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思念家鄉”。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是由唐朝詩人張籍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秋思》。接着板書課題。【設計意圖:教學倡導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此環節,我以明月爲引,通過學生的聯想而引出思鄉主題,回顧所舉例詩的寫作手法,爲學生初步感知新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打下了伏筆】

(二)新課講授

1、解詩題,知詩人。

爲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一,我讓學生課下查閱關於張籍的資料。此環節首先讓學生分別介紹了有關張籍的資料,最後我總結:張籍的老家是吳郡,也就是現在的江蘇蘇州。幼時家境貧寒,10歲的時候就離家外出,成年後考取功名,開始四處遊歷做官,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他正獨自一人居住在洛陽。又是一年秋風至,望着蕭瑟的秋風,詩人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這首《秋思》。(出示課件)【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學生蒐集的資料,我的總結、使學生充分了解了張籍寫《秋思》時的背景,爲講解古詩做好了鋪墊。】

2、抓字眼,明詩意。

在“初讀質疑”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學生朗讀詩題──《秋思》並把詩題的意思給大家作了解釋。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把你認爲最能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抄寫下來,你能從詩中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再讀一讀:試着聯繫註釋等方法,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設計意圖:此環節我將詩人思鄉之情的詩句、詞語,這一問題拋給大家,讓學生帶着思考與疑惑去感知文本,這種帶有強烈目的指向性的閱讀體驗,再配以明晰的自讀要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對於文本的感知效果遠遠好於以往傳統流程。而這一帶有統領全文的問題,使學生在課程的伊始就初步感知了本節課的重點。】

接下來,在“再讀解意”環節,我安排了小組合作,探究“最能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或詞語,體會作者的意境”。第一組學生站起來說,我從“洛陽城裏見秋風”感受到因爲作者看見了秋風,看見了被風吹落的樹葉,就思念自己的家鄉了孩子們,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PPT想一想,那時,詩人佇立在街頭,看見漫天飛舞的黃葉,他的內心會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現詩人的心情嗎?學生回答說,他的內心是孤單、寂寞的,(板書:見秋風)詩人佇立在瑟瑟秋風裏見到了許許多多,可此時他“見不着”的'是什麼?有的學生說是家鄉的明月,有的說是親人,有的說是作者的母親。是呀,在這洛陽城裏,詩人見不到家鄉的紅柑樹、白藕花,他感受到的只是冷冷的秋風,。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緊扣一個“見”字。引導學生說說詩人見到的是什麼?見不到的又是什麼?在一次次“見”與“不見”的對比中,以具體的景來感知內心的情,以有形的物來映襯無形的思。在一遍遍朗讀中,將學生帶入了古詩的意境。第二組學生說,我從“意萬重”這個詞感覺到詩人思緒萬千,有許多話想對家裏人說。恩,那你能讀一下這一句嗎?假如你就是張籍,你會有哪些話想要對家人說呢?學生回答:“張籍可能會說我很想念你們,你們想我嗎?”“他可能說你們過得好不好?要保重身體。”“他可能會說這麼多年在外漂泊,已經感到很疲憊了,想和家人團聚”“他可能會問家人銀子夠不夠用,要不要寄銀子回來?”我一聽,學生們體會到了作者的意境,緊接着讓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抒發出來。這一環節我運用多媒體,悽婉的背景音樂,讓一個飄滿離愁別緒的意境在課堂緩緩流淌,流淌進學生的心田。讀後第三組學生站起來說,因爲“意萬重”,所以“說不盡”,因爲“說不盡”,所以“又開封”。是呀,這封飽含着意萬重,價值抵千金的家書,作者怎能輕易地就把它發走啊。在發走之前,他又怎能不開封呢!

3、悟詩情,入詩境。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們閉上雙眼,跟着老師一起走進詩人張籍的思鄉情懷。(師配樂範讀。生閉目感受。)

請同學們睜開雙眼,你們是否感受到詩人那濃濃的思鄉情懷?誰感受到了,就用你的朗讀告訴老師。(生配樂朗讀。)這時學生們都沉浸在了這濃濃的思鄉情裏,很明顯我的第二個教學目標也順利完成了。接着,在學生背誦的基礎上,我安排了背誦。大部分同學都能夠背誦,也進一步深化了主題,這種從“悟”到“誦”進而從“誦”到“悟”的方法不僅可以感受到古詩的音律之美,詩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還可以積累語言,受到薰陶感染。最後總結:同學們,在這首詩裏,抒發的是什麼情?學生回答:思鄉情。

4、尋詩律,悟詩律。

這一環節,我扣住“思鄉”由古至今,讓學生感悟千古思鄉情。

首先體會古人的思鄉情。

(1)、教師引讀:

同學們,這思鄉懷親的,何止張籍,古時候山遙路遠,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聚難啊!離鄉的人們只好把滿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寫進詩中。你們看!

(2)、課件呈現:古人思鄉名句。

A、師:在思鄉人的眼中,故鄉的月亮是最明亮的!難怪杜甫說——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B、師:四處飄泊的遊子再苦再累也只是默默承受,只因爲不願讓家人擔心。就像岑參說——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岑參

C、師:夕陽西下,鳥兒回巢,船兒歸港,但詩人的故鄉在何方?李覯不由得長嘆——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李覯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白古人思鄉不是個體行爲,而是羣體現象。以前面《秋思》學習爲基礎,通過教師的導讀,背景音樂《思鄉曲》的渲染,讓學生在品讀這些思鄉名句中融入一種思鄉悲愁的詩境中。】

感受今人的思鄉情。

(1)、導語。

師:同學們,古人思念家鄉,今天的人們遠離家鄉又何嘗不思念?你們聽:

(2)、配樂欣賞:余光中《鄉愁》。

【設計意圖:引入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教師配樂範讀,使全課意境統一,讓學生懂得張籍思鄉,古人思鄉,今人思鄉。】

四、說反思

這節課,學生的思維時刻在跳躍着,大腦在不停地思索着,同時配以悽婉的背景音樂,有感情的誦讀深化體會,使得這節課舒緩有致,跌宕起伏。我比較滿意的地方是:我用一組楓葉落葉圖充分調動起了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很快的走進了作者的心田。而將思鄉的情懷,思鄉的詩句,由古至今通過PPT演示娓娓道來,彷彿引領學生穿越時空,感悟千古思鄉情。

有句廣告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用在我們的課堂上其實也是相通的,“給學生多大的空間,學生就有多大的創新空間。”我希望我的古詩教學課堂上學生會閃現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