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五年級教案

《落花生》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落花生》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1

《落花生》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許地山寫的《落花生》,我採用的是自學輔導法。

我先給學生布置兩道思考題: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你從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啓發?然後讓學生帶着這兩個問題自讀課文,在課文上圈點勾畫。讀完了有什麼想法就舉手發言。

大約十分鐘後,學生陸續舉起了小手,渴望說出自己的讀後感。一個學生說:“我和母親在山坡上種過花生,收過花生,知道花生確實是一種很謙虛的植物,像甘薯一樣,把果實埋在地裏,從不炫耀自己。”

一個女學生說“這篇課文講許地山一家人種花生,吃花生的事。我也經歷過,但是從來沒有人給我講過課文中的那些道理。”我抓住這個話題,提請學生思考:“課文究競講了什麼道理?”

一個學生說:“做人要像花生一樣,不張揚自己的成功。”

一個學生說:“做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沒有能力的人。”

一個學生說:“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講體面。”

我對同學們的發言進行總結:“大家歸納得很好。說明同學們已經抓住了課文的思想靈魂。古人說文章是用來講道理的。這篇課文把深刻的道理寓於一個平常而有趣的故事中,所以讀者都愛看。這就是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現在請大家思考,這篇課文好在哪裏?”

一個同學說:“作者從講故事出發,把道理自然地引申出來。”

一個學生說:“作者寫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都很簡單,主要是一家人七嘴八舌議論花生。”

我表揚他:“對,課文以談花生的好處爲主。他們怎樣談?”

一個學生說:“孩子們從味道、榨油、價錢三方面談花生好處,都是外在的,而父親談的是花生看不見的好處。”

我概括大家的意見說:“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寫得少,談花生寫得多,這在寫作文時叫詳略安排。對突出文章主題的內容詳寫,對起鋪墊作用的內容則略寫。同學們在作文時常見的毛病是平均用力,不分主次。關於做人的道理,是作者從花生中引伸出來的,所以作者希望孩子們像花生一樣質樸做人。”

最後我對學生說:“託物言志,是一種很常用的寫作方法,有人讚美蜜蜂,有人歌頌梅花,有人禮讚松樹,有人歌頌雄鷹。你們喜愛什麼?誰說來聽聽?”

一個學生說:“我最愛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一個學生說:“我最愛黃牛,總是默默無聞地拉犁耕地,吃的只是草。”

一個學生說:“我最喜歡家裏的老母雞,吃的是落地的飯粒,卻不停地下蛋,可以做菜,也可以換錢。”

我看到同學們思維如此活躍,很是高興,進一步刺激說:“誰能說一些既有教育意義又新穎別緻的例子?”

同學思考片刻,就有人舉手。一個學生說:“課文說不喜歡桃子、石榴、蘋果,說它們愛炫耀果實。我不同意。我喜歡它們,它們不但有用,而且外表漂亮!”

一個學生說:“其實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又好看又有用。我媽媽不太漂亮,她常去美容院。我也喜歡媽媽。”

一個學生說:“花生長得不好看是天生的,改變不了。”

一個學生說:“上學期競選班長,三個候選人,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成績,管理能力,還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如果都像花生一樣,深藏不露,讓我們怎麼投票?”

一個學生說:“我爸爸單位搞競爭上崗,我聽過他在家裏練習演說,也是專講他有什麼能耐的。結果他成功了。”

一個學生說:“跳水隊員又漂亮又有用,最讓人羨慕。奧運會拿冠軍,唱國歌升國旗,全世界都知道。”

一個學生跟着說:“對!我長大了不做小草,要做大樹。拿破崙說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深受震動,動情地對學生說:“同學們說得太好了。像花生那樣的人生,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在這個世界上,在市場經濟時代裏,有人像太陽那樣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樹那樣靜立不動,有人像大海那樣深沉,有人像山泉那樣清明。但有一點則是相同的,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同學們靜靜地聽我訴說,會心地點點頭。

下課鐘響起,我宣佈下課。教室裏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落花生》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2

教材簡介:《落花生》是新課標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本課的教學中最難的是讓學生體會父親說的那段話。由於文本的背景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我在本課的教學中嘗試讓學生聯繫自已的體驗來理解課文,收到了老文新義的效果,可能有違許地山先生的初衷,卻開了創意閱讀的先例,不足之處提請商榷。

課例:《落花生》教學片斷

針對課文中“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句話,我提出一個論題讓學生辯論:當今社會,你想做像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像蘋果、石榴那樣的人?

生1:我想像花生那樣的人,因爲它把果實埋在地裏,默默地奉獻,不像桃子、石榴那樣愛炫耀自己。

師:哦,你認爲要學習花生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是非常可取的。那麼,其他同學是什麼意見?

生2:老師,我覺得桃子他們把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向大家展示。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就像有特長的同學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樣,是自信的表現,是推銷自己,而不是炫耀。

師:說得挺好,請同學們踊躍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3:我也想做像蘋果、石榴那樣的人。他們外表美,把果實掛在枝頭,讓人們來欣賞,有什麼不好呢!就像那些電視節目主持人,一出場光彩照人,觀衆就先喜歡了,又很有才華,成功的機會更大。我的理想就是將來做個節目主持人,所以我要做蘋果那樣的人。

生4:我要做像花生那樣的人,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中央電視臺的崔永元並不帥氣,張越並不漂亮,可他們主持的節目,深受人們的喜愛。我長得也不漂亮,但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師:我們要尊敬這種人。

生5:我既想有花生的品質,也想有蘋果的勇氣與才華。現在社會需要自我表現的人才,花生默默無聞奉獻的精神是可貴的,但是蘋果們的自我推薦也值得讚賞。

師:你們剛纔的發言很精彩,特別是你們敢於發表獨到的見解,讓老師很佩服。

  反思:

教學要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從而體現出學生的首創精神。這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落花生》,在以往的教學中就是引導學生學習花生的默默無聞,不炫耀,不張揚。而本課教學中,我提出一個辯題,爲學生創造了發表個人見解的機會,所以許多學生說要做像蘋果那樣的人,善於表現自已,張揚個性;還有的學生說“我既想有花生的品質,也想有蘋果的勇氣與才華。現在社會需要自我表現的人才,花生默默無聞奉獻的精神是可貴的,但是蘋果的自我推薦也值得讚賞。”可見,學生的理解遠比老師教他的豐富而深刻,而且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賦予老教材以新的含義,提升了教材的價值,體現出教學的現實意義。這充分體現了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學目標三個維度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落實,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對建構主義思想的形象寫照。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多元化的,事物的複雜性、學生的差異性,使每個學生對知識意義的建構是不同的。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學中要創造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機會,從而達到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課文的境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