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望洞庭》課堂實錄及反思

本文已影響 9.13K人 

  【《望洞庭》課堂實錄及反思】

一、導入揭題

《望洞庭》課堂實錄及反思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學生:洞庭湖位於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

學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

學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

老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

3、掛圖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老師:你看到了什麼景象?

學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老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學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濛濛、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老老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學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老師:你理解得真不錯。

學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學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學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

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老老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

學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

學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老師:詩中把什麼比作什麼?

學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老老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

湖光/ 秋月/ 兩相和,

潭面/ 無風/ 鏡未磨。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

學生:遙望:遠望。

老老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學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裏一青螺”。

教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我看到了白銀盤裏放着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

老老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

學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老師:這句詩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學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銀/ 盤裏/ 一青螺。

老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並背誦。

老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

學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嶽陽樓,遙望洞庭湖,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裏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

學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着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裏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學生:……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遊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

  五、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始終用新課標的理念作指導,建立起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啓發指導,師生共同長進,發展的教學模式。改變了長期以來以被動學習爲主的語文學習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拓展創新爲主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和自主權,並儘量多給他們以時間和空間,強調“發 —探究”,這樣學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詩歌的主旨、情感,從而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和發現。這就大大拓展了學生思維的自由度。這節課的設計也依據了詩歌體裁特點,教給學生學習詩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讀(詩歌)——品味(語言 )——理解(感情)”三步四環節的品讀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