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杜甫詩三首》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1.94W人 

  《杜甫詩三首》教案

  教學目的

《杜甫詩三首》教案設計

1. 理解作者,體會晚年詩人心境,深刻理解悲秋情結。

2. 簡介律詩,掌握其特點。

3. 強化背誦默寫。

4. 瞭解三首詩的創作背景。

  教學設想:在強化朗讀默寫的基礎上採用解說、討論、比較等方法組織教學,培養詩歌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透過詩句體會詩人情感。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一、研析作品:

  《秋興八首(其一)》教案

【寫作背景】本課所選的三首詩都是杜甫晚年滯留夔州的作品。詩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窮愁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寂寞。《秋興八首(其一)》是組詩的第一首,作於大曆元年秋(766年),安史之亂雖結束,但面臨北方軍閥割據的危險,唐與吐番在劍南川西爭戰不斷。本詩就是在國家動盪不安、詩人依舊客居的背景下創作的。詩中寫巫山巫峽的陰沉蕭森,烘托動盪不安的環境,抒發憂國之情和孤獨抑鬱之感。全詩境界壯闊,感情強烈。

【疑難妙句】

1.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剖析:本聯直點秋景,使全詩開篇便呈現出了秋風蕭瑟、冷落悽清的悲涼景色。玉露,楓林,霜打楓林,林葉轉紅,山峽之間秋氣更見蕭條,中間加一“凋傷”,秋意全然而出。巫山、巫峽是夔州之景。《水經注》雲:“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其間首尾百六十里,謂之巫峽,蓋因山爲名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此時,詩人正值晚年多病,故友零落,離開成都後本想沿江而下,不料又滯留夔州,心境抑鬱,望秋生感,不免產生孤寂悽清之情。

首聯:霜冷楓丹,萬物蕭森。玉露楓林,富麗遒勁。言氣蕭森,樹木搖落,涵蓋萬象,蓄勢啓下。

2.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

剖析:三、四句緊承首聯對秋景作更深一層渲染。“江間”承巫峽,“塞上”承巫山,“浪涌”“雲陰”又緊承秋意。巫峽江中,波浪勢若兼天,江水若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風雲接地,陰霾如由地升起。“波浪兼天涌”爲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風雲接地陰”爲自上而下一片秋色。天上地下,江間關塞,到處是驚風駭浪,動盪不安,蕭條陰晦,不見天日。這兩句以氣勢恢宏的筆觸敘寫詩人憂鬱的情懷,且情景交融,創造了一個新的動人意境。

頷聯:承上展開,縱目馳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描寫氣蕭森。江間寫巫峽,塞上寫巫山。波浪在地,卻說兼天而涌;風雲在天,卻說接地而陰。

3.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剖析:由“叢菊”而憶“故園”,菊開山間,舟系江中;“叢菊”“孤舟”,心間憂鬱難平。杜甫在夔州,已經歷兩個秋天,所以說“叢菊兩開”;“故園心”指回到長安的願望,詩人原擬棹孤舟而出峽,一葉小舟寄託着返回故里的希望,如今卻還牢牢系在江邊,不能東下,此間心意,誰能體會?

頸聯:由景生情,抒發感概。叢菊兩開,言離蜀兩秋;孤舟一系,指眼下飄零;他日淚生悲情於從前,故園心託相思於萬里。

4.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剖析:尾聯進一步突出秋思。秋已深,家家都在趕製寒衣,準備越冬了,剛剛換下來的舊衣也在搗洗,準備收藏起來,而詩人客居他鄉,貧寒孤寂,不勝悲涼。“刀尺”而說“ 催”,“暮砧”而說“急”,處處寫出寄寓他鄉之感和思念家鄉之情。“處處催”,也是寫眼前一片秋景催人。刀尺“催”而砧聲“急”,形象地寫出詩人思念故園、心懷家國的迫切心情。

尾聯:聚焦生活,回到現實,千家刀尺聲,萬戶搗衣忙,歲暮已晚,羈旅無依,悽苦傷感,歸鄉無期。思鄉之情,盡在不言。

【佈置作業】1.完成課後練習 2.背誦默寫

  《詠懷古蹟(其三)》教案

【寫作背景】《詠懷古蹟五首》同作於大曆元年秋天,每首各詠一人一事,分別是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詩人詠古追思,抒發一生漂泊、功業無成的感概。《詠懷古蹟(其三)》着重表現了昭君的千古之怨,而昭君之怨一方面是“恨帝始不見遇”,另一方面也包含一個遠嫁異域的女子永遠懷念鄉土的怨恨憂思,後者也正是千百年中積累和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鄉土和祖國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因而,詩人在詠歎昭君之怨的同時,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

【疑難妙句】

1.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剖析:起句“羣山萬壑”,寫羣山相連,萬壑鍾秀,奔赴荊門,山川靈秀鍾於此處,才生長出明妃這樣的人物來。詩人瞻慕古人之情,寫得極爲鄭重,起得極爲突兀。二句“明妃”,即王昭君,後人因避晉文帝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明妃。說“尚有村”,意在點明明妃生長名邦,歿身塞外,僅遺此跡,一個“尚”字,流露出沉鬱的傷悼之情 。

首聯:起句着一“赴”字,氣勢飛動,先聲奪人。羣山萬壑,齊奔荊門,驚天動地,不知接誰?二句揭開謎底,頗寓憐意。靈秀江山,烘托昭君。

2.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剖析:三、四句承上而言,由昭君村而昭君本人,寫出昭君一生的悲劇。一出漢宮,竟死塞外,“一去”二字說得痛切,“獨留”二字,更有沉重之感。“紫臺”,漢宮名。“去紫臺”“連朔漠”,出漢宮而入塞外,這是怨恨之始。生離漢國,死葬異地,其骨雖朽,其冢猶青,這是怨恨之結。據說胡地皆生白草,而昭君卻留“青冢”,又可見其雖死而故國之思猶在,詩句意蘊更見深廣。

頷聯:一去一留,一生一死;對比強烈,不忍深思。昭君遭遇,感概無窮:一去,生不能歸;獨留,死葬漠北。

3.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

剖析:五、六句承上作轉折,點明昭君悲劇形成的原因。“畫圖省識”一語說得委婉而尖厲,是以虛筆寫實。“省識”與“空歸”對仗,“省識”即曾經認識。識人靠畫圖,君王之昏庸可知,後宮之黑暗可知,多少才人被埋沒亦復可知。故“畫圖省識”,生前失寵之“怨恨”也可知。而“一去紫臺”“獨留青冢”都因此而生,因此而起。“一去紫臺”,說去國之恨;“獨留青冢”,言故國之思,因此引出了六句“ 環珮歸魂”。而“歸魂”終屬“空歸”、枉歸。昭君生前失寵,死後無依,離家去國,遺恨異國,多麼悽切、哀怨。

頸聯:畫圖識人,追悔莫及。昭君魂魄,乘月歸來;依稀聽見,環佩作響。委婉諷喻,理性質問。

4..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剖析:尾聯借《昭君怨》之曲點明題旨。昭君之怨歌當從“琵琶”中彈出,飾“琵琶”以“千載”,是指其怨恨長久,何況漢人又“作胡語”,此中更透出離家去國之怨思。惟有琵琶寄意,遺恨千載了。結尾噴薄而出,變全詩之含蓄委婉而爲怨恨慷慨。美女遺恨與才士失志本相關聯,感明妃遺恨絕域,嘆志士失遇無路。美不得寵,纔不得用,離家去國之思,寂寥千載之恨,種種古人今人之怨恨,都概括在詩中,一概寫出。

尾聯:宕開一筆,至情之論。千古琵琶之聲,皆爲怨恨所凝:怨埋沒漢宮,恨遠離家國。

【比較討論】詩人與昭君有哪些相似點?爲何要寫王昭君?

討論明確:昭君入宮見妒,詩人入朝見妒;昭君“一去紫臺連朔漠”,詩人“飄泊西南天地間”;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歸來,詩人思念長安,但不敢怨君,只好借昭君之事抒寫沉鬱怨憤。昭君出塞身死異國,詩人漂泊身死異鄉。借古詠懷:漢元帝不辨美醜,唐皇帝不分忠佞。

【佈置作業】1.背誦默寫。2.完成課後練習。

  《登高》教案

[教學要點]

l.學習杜甫的《登高》,瞭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及杜甫“沉鬱頓挫”的詩風。

2.學生自讀杜甫的《蜀相》,學習借古人抒發自己情懷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解題

《登高》一詩寫於大曆二年(767)秋,當時詩人住在夔州。夔州位於長江之濱,瞿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寫登高所見的秋江景色,抒發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登高》爲重陽節登高詠懷之作,前四句寫秋景,烘托其獨自登高的孤獨悲涼心境;後四句詠懷,慨嘆其飄零異鄉、衰老多病的悲苦境遇。整首詩語言凝練,對仗工整,風格沉鬱悲壯。楊倫稱讚此詩爲“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二、具體研習《登高》

1.學生集體朗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節奏,把握語氣的緩急)

明確:七言句的節拍有兩種方式:××—××—××—×,××—××—×—××。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誦讀時每拍的後一字遇平聲可適當延長,遇仄聲宜作一頓,這樣誦讀自有抑揚頓挫的聲調。

2.提問:本詩前兩聯寫景,寫了哪些景?這些景有怎樣的特點?奠定了怎樣的感情基調?

明確:本詩前兩聯寫登高見聞。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更以風大聞名。首聯登上高處,詩人感受獵獵之風,聆聽空谷猿鳴。移動視線,由高處又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着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羣,真是一幅精美的圖畫。

首聯:全景描繪,峽江秋景。仰望——急風、高天、飛鳥;俯瞰——清渚、白沙、鳴猿。

頷聯寫詩人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木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

頷聯:聆聽秋聲,感受秋威。仰望——落葉爲秋蕭蕭伴奏,俯視——江水爲秋滾滾助威。

透過“急”“高”“哀”“清”“白”“無邊”“不盡”等形容詞,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靜淒涼的特徵,這悽清蕭條的秋景爲全詩奠定了沉鬱悲涼的情感基調。

板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