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張衡傳》課文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8.03K人 

  《張衡傳》教學反思1:

文章記載得很簡單,但從文本中又不難發現成就他如此功勳的主要因素,我以爲莫過於他的性情與生活態度了。“雖才高於世,但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與俗人交接.”寥寥數語,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張衡,正因爲無驕傲傲慢之心才能從容豁達應對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內心真誠與執著,也才能讓發明與發現等身,這讓我想到了樑衡曾寫過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備了女人引以爲驕傲的容顏與美麗,完全可讓一個女子受用一輩子,但是居里最珍貴的就是沒有將一般女了引以爲驕傲的作爲自己生存的標準,而是選擇了執著於科學研究的一條別樣的路,這期間的辛酸與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別人看到的是她頭頂上的光環,卻無意中忽略了她背後的艱辛與艱難,有一句話很打動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後的筆記本里,依然有放射線在放射,這是怎樣的一種偉大與不凡呢,而我們今天也同樣是這樣看着張衡,背後的張衡應該是更值得我們去玩味與品評的,這也讓我再一次堅信:態度決定人生。沒有豁達淡泊的心何來豐厚的研究成果呢?我們要想使自己快樂,真的是需要保持內心的`平衡與心靈的快樂的!

《張衡傳》課文教學反思

  《張衡傳》教學反思2:

由於這節課思路設計、活動安排較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加之同學們預習較認真,因此課堂比較流暢,師生的教學互動很積極,學生的分組學習較有成效,基本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對照幾位評課老師的精彩點評課下我反覆的回味這節課,聯繫到目前學生實際,其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使我感覺到這節課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稍加整理如下:

第一,學案與靈活的矛盾問題

文言文教學中,學案在一定形式上傳達了任課教師的思路, 對於學生把握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同時,在學生中學案的使用可以極大的解決文言文知識梳理問題,使學生手中有把手可依但形式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語文科這種人文學科的課堂靈活程度和發揮,學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的靈活性譬如把文章設計成誦讀課堂,加大誦讀的數量,那麼學案就要體現出更加靈活多變的特點。

第二,誦讀教學在整個的課堂教學中的地位還應該再突出

其實,“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古訓在引導學生加強語感訓練方面很有啓發性,初中的語文文言文教學面較窄一些,怎樣把初高中知識有機的銜接起來,誦讀是一個很重要的銜接點,怎樣抓好這個銜接點尤其重要,首先要解決好誦讀的方式方法,還要注重誦讀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把對人物、事件的把握通過反覆的誦讀一層層加深,一層層剖析出來,並把文言知識通過誦讀中的引導疏通達到自然的解決顯然,這堂課還應該在誦讀方面再有所加強。

第三,課時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一篇文言文解決多少知識點

現在課時安排,是對老師、學生的挑戰,課時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一篇文言文解決多少知識點?這節課通過課前預習案、課上導學案和課後梳理積累案建立一整套文言文學習的平臺,與通過預設的若干活動來推進課堂教學,其意在引導學生形成文言文學習的思路與習慣,但我們平時的文言文教學是否可以做好專項突破呢?我覺得目前所倡導的《文言文各課內容整理》將在提供整體思路的基礎上解決這個問題,這對於文言文教學整體與部分的協調整合起到重要的意義。

這節課凝聚了教研組許老師等各位專家的智慧與心血,應該說,這堂文言文公開課體現着在思想轉型時期的一些教學思考,課後在與各位老師的交流中,各位課任老師大多表現出對語文文言文教學同樣的理解與探索衷心希望課後反思能更有效的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水平與效率。

這是新課標教材裏面出現的,就是一篇新課文,預習是必要的,但是難度不大,只需要按照常規的辦法就行了,當然,以後對待這些新課標教材,要花更多的精力,畢竟學生是第一次遇到,要作爲精講篇目對待,一是消除知識盲點,二是打消學生的疑惑心理。

  《張衡傳》教學反思3:

語文閱讀課最大困難就是如何把學習內容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完成展示,這一過程要展示得自然,有效。對於文言教學,常規做法是逐段串講。我想打破這一老方法。我遵循意---句-----辭的順序進行施教。就是先在預習基礎上檢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進而找到相關重要文句,如果文句有一定難度再加深學習,最後鞏固重點詞語。我感覺採用這一思路可激發學生在閱讀中直奔文意的心裏,避免了對繁瑣詞句的糾纏。我們一般的閱讀心裏,往往先關注內容,後關注詞句。我們古代的文學理論不也是提倡不“以辭害意”嗎?這也表明文章教學可以從意開始。

有人會說學生哪能一開始就能正確把握文意?這正是教學的開始。如果發現對文意把握不準,說明對某部分理解有問題,教師可以因此展開教學,直至文意理解的難點。

我是這樣導入的。預習完課文,大家如何品論張衡?我們可以說張衡是怎樣的一位大家?我這樣設問,爲了瞭解學生能否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大意。學生都能說出張衡是一位文學家、科學家、政治家。

接下來,我從三方面張開教學,作爲文學家的張衡是怎樣的,科學家的張衡有哪些成就,作爲政治家的張衡是怎樣的?在文學才能方面,我這樣設問,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張衡的文學才能?接着讓學生找出文句,進行文句解讀。完成後我又設問,這裏只寫到他的才能嗎?從而引出張衡“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面對官方多次徵召“不就”“不應”。此後讓學生帶着對張衡的敬仰崇敬的心情朗讀課文。由於我已經把相關重點詞語板書黑板上,最後讓學生解釋重點詞語完成基礎積累。

可是從上課的反應上不太理想,學生積極性不充分,問答不積極,氣氛不熱烈活躍。

我想是不是由於已經預習過了,學生已經對內容失去了新鮮感?也許有老師認爲我的這堂課不成功,我也不滿意,我感到對這種現象的反思很有意義,讓我們探尋鮮活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