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大禹治水》評課稿彙編

本文已影響 2.82W人 

  《大禹治水》評課稿一

《大禹治水》評課稿彙編

我有幸聽取了王娟老師的一節二年級的《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一個傳說故事,講的是大禹爲了治理洪水,爲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制服了洪水的事蹟。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配有四幅插圖,形象地反映了課文的有關內容,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課文篇幅短小,選材精當,作者從治水艱難和三過家門而不入兩個方面表現了大於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獻身精神。

縱觀全老師的課堂教學我覺得有以下特色:抓住文中一些關鍵詞句,藉助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畫面,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利用想象來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然後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從而得到思想上的啓迪,情感上的昇華。

下面詳細來談談看法:

一、遷情入境,引入教學

這一部分教師主要是引入新課並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她是這樣導入的:

1.讓學生觀看洪水氾濫的情景,讓他們直接感受當時的狀況。

2.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在這滔滔的洪水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衝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着四處去流浪等等,然後通過引讀的方式指導了第一節的朗讀,突出抓住“無家可歸”,以及“滔滔”這兩個詞,充分感知滔滔的洪水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二、讀中想象,體會感情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課文第二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過,教學中全老師緊扣關鍵詞“千辛萬苦”, 讓學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有的說:“大禹滿頭是汗,也顧不得擦。”有的說:“大禹遇到猛獸還要和猛獸作鬥爭。”老師適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爲了治理洪水,大禹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他渴了________,餓了_________,累了______,身上劃出了_______,腳底磨出了______……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漸飽滿,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體驗、情感體驗。此時,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大禹的看法。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在朗讀過程中教師也適時地點出表現大禹治水辛苦的詞“走遍”、“吃盡”、“千山萬水、“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通過學生反覆的朗讀,細細體會大禹治水的辛苦和不屈不饒的精神。

  《大禹治水》評課稿二

有幸去聽了梅李小學校教學能手黃蘭英上的一節語文展示課:蘇教版第三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感人的傳說----《大禹治水》,本課文主要講述的是大禹帶領老百姓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感人故事,讚頌了大禹一心爲公,爲民造福,無私奉獻的精神,抒發了人們對他的感激之情。

本文的寫作特點是前呼後應,黃老師抓住這一特點,採用了先學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方法,百姓在治水前無家可歸與治水後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通過對這兩種生活作比較,引發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去了解怎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的呢?

引用舊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了這位治水大英雄名叫大禹。爲什麼稱大禹爲“英雄”呢?他是怎樣的“英雄”?圍繞“英雄”這個詞不斷將課文精彩地展開。首先用課件出示滔滔的洪水無比兇猛與無情,衝倒了房屋,淹沒了農田,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面對着如此可怕的洪水,大禹卻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帶領老百姓治理洪水,樹立起第一層英雄形象;大禹想治理洪水,光有決心還不行,還要有好的辦法,那麼大禹用什麼辦法來治理洪水的呢?引導學生去讀課文,自己從文本中去尋找答案。在這一小節的講解中,“劈”字的分析最令我欣賞:師板畫兩座大山,用板擦在兩座大山中間的公共線擦去,引導洪水在兩座山的空隙中流入大海,這一形象的引水板畫圖,不僅傳達了文本的意圖,更讓抽象的詞直觀生動起來,顯示出了大禹在困難面前想辦法,不怕畏縮的第二層英雄形象;大禹帶領老百姓在外治水13年,四千多個日日夜夜中,大禹曾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的兒子都不知道父親是個什麼樣子?在此,黃老師讓學生展開想象,假如自己是大禹的兒子,你會怎麼想?讓學生在說一說的過程中體會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動。是啊,大禹又何嘗不想回家看一看啊?但他一心爲了老百姓,爲大家舍小家的這種獻身精神又體現出了他是英雄!面對着這樣一位偉大的英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站在大禹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的訓練,更是文本的深化。

這一課,黃老師以“英雄”爲主線,緊扣文本,拓展延伸,很自然,教師不作繁瑣的分析,簡單的語言,適當的點評引導學生在一次次的朗讀中,讓他們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啓迪和情感上的昇華。這種以讀代講的方法,不僅節約了時間,更體現了適當講解的效率,也說明了教師的講解也是不可忽略的,該講的時候講,要講得清楚、明白,讓學生在邊讀邊思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探索中自悟自得。黃老師設計的三個拓展想象環節,巧妙地設計了文本中的空白點,達到了心和意的貫通;情和境的相融;理性與感性的交織!

每堂課上都有不同的亮點,而這一課中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是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與體會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