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家鄉的紅薯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妻生於小城,吃慣了魚肉水果,總嚷着要吃紅薯解解膩。然而,在集市上偶爾纔會買到,家鄉的土地上已幾乎不種植紅薯,幾經周折,才託人從老家要到一小麻袋紅薯,由此,更激起我那埋藏在心底的對紅薯縷縷不斷的情絲。

家鄉的紅薯抒情散文

過去的歲月,家鄉天干土旱,沒有河流的鄉土只適宜種植紅薯,大片大片家鄉的土地上年復一年地種植着紅薯,只要種下一株,就葡葡成一大片,枝蔓相連,葉葉覆蓋,所延伸到的地方都有果實埋在地下,因此,種下一株紅薯,收穫則是一大片。紅薯一般呈紅色,也有白色的,拳頭般大小,有的還兩個合在一起長成連體,大出拳頭。

紅薯價廉,且市場需求量不大,大部分家鄉人家裏都有大量賣不完的紅薯。家鄉人便把賣不完的紅薯製成紅薯幹並搗碎,儲藏起來,長期食用。紅薯收穫的季節,勞作了一整天的家鄉人,晚上便搬出“紅薯刨”在各自的庭院中“刨”紅薯。“紅薯刨”是一種自制的能將紅薯削成片狀的工具,在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上離一端約二十公分的地方挖空,嵌上一塊一邊磨利的鐵片,便成了“紅薯刨”。家鄉人把“紅薯刨”放在長木凳上,坐在另一端,一手撿紅薯,一手將紅薯往“紅薯刨”有鐵片的一端推去,紅薯就給削成了一片片,然後曬乾搗碎,就形成長期食用的紅薯碎。童年時的我,常常在夏日的深夜恍然醒來,看見母親還在昏黃的煤油燈下,一手撿紅薯,一手刨紅薯,那不倦的勞作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成爲我終生的記憶。

由於糧食匱乏,紅薯成了家鄉人重要的食物。童年的我和一幫夥伴們在野外放牛,肚子餓了便從地裏挖紅薯烤來吃。我們撿來一些乾枯的樹枝,置於預先挖好的土坑中燃燒起來,土坑被燒得滾燙後就將火熄滅,投進紅薯,再用土塊把土坑蓋實,不久,紅薯便被烤熟。這種烤紅薯的過程我們稱爲“打土坑”,烤出來的'紅薯又香又嫩,味道美極了。而家鄉的人們在糧食歉收的歲月,總是變着法兒把紅薯弄出許多美味來。有人把搗碎的紅薯片混在大米中熬粥吃;有人則乾脆就將薯幹碎片煮成湯來喝,稱“薯湯”,同時放進一些飽滿的大豆仁或椰子肉片,以增加“薯湯”的美味,我的母親則常常摘下紅薯的幼葉做菜,吃起來別有一種獨特的風味。

紅薯支撐着家鄉人們無數艱難的歲月。家鄉人以薯爲糧,繁衍生息,在生活的道路上彎彎曲曲地走着,也養成了紅薯般樸實無華的品格。那年,我考取了一所重點中學,鄰居家的大嬸聽知後,高高興興地爲我縫了一個新布袋,並裝滿一袋紅薯送我上路,叮囑說:“咱家窮,買不起好吃的,帶上紅薯填飽肚子,好好讀書!”我噙着淚花對她使勁地點了點頭。

此後,我憑着紅薯喂足的精神在生活的道路上摸爬滾打,竄過一個又一個難關,走到了今天。而現在,家鄉人進城看我,已幾乎沒有人給我送紅薯了。家鄉的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起以香蕉爲主導產業的熱帶高效農業,每年生產的香蕉暢銷海內外,獲得了鉅額的利潤。家鄉人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出了令人刮目的輝煌業績,徹底地告別了貧窮的歲月。但是,我對養育我長大的紅薯,仍然懷抱着一種難以言述的情愫,繾綣不能釋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