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舌尖上的美味苕麻糖散文

本文已影響 3.59W人 

紅苕熬成苕糖製作成麻酥糕點,年頭四節招待貴客以及留待自家食用,如果還有多餘的,有的便拿到市場上出售,換回大米、布匹等必須的生活物資,熬苕糖因此成爲當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

舌尖上的美味苕麻糖散文

每年一到過年,或者是正月初一二,我家母親就要用一個紅漆堂堂的木升子盛滿糖果子﹑麻糖之類的糕點來,讓我們吃個飽。

都說一個幸福的童年,一定要有糖的陪伴纔算沒有缺憾,苕糖代表了一個時代,對於我們,那是童年的回憶,最甜美的時光。

記得那時的一次做苕糖的經歷讓我至今都還難於忘懷。見我們姊妹幾個都愛吃苕糖,媽媽和奶奶便約好了日子,準備自己做苕糖。

離約定的日子還有五六天,奶奶便從罈子裏舀出一小碗麥子,裝在乾淨的撮箕裏,放在溫暖的地方,隔幾個小時便去澆水。麥子慢慢地發出了芽,當黃綠色的嫩芽長到三四釐米高的時候,奶奶便將麥芽倒進石碓裏舂成糊狀,裝在碗裏備用。再挑選一籮個大、表皮無破爛的紅苕,去皮洗淨,放在大鍋裏蒸熟。

到了約定的日子那天,只見媽媽將紅苕搗成糊狀,將麥芽糊和在一起,用木盆盛着放進鍋裏,竈裏燒一點點小火,進行發酵。

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苕糊就發酵好了。奶奶找來乾淨的白布和支架,支架從房樑上懸掛下來,將白布四角系在支架上,再將苕糊倒進布里,用山泉水一遍一遍地過濾,直到糖水裏沒有一點點雜質,再將糖水倒進大鍋裏,燒起大火煎熬。

當時還小,替奶奶、媽媽幫不到什麼忙,愉快的接受了媽媽吩咐我燒火這件事。於是,我一邊朝竈裏添柴,一邊看做苕糖的奶奶和媽媽熬糖。這個過程是漫長而枯燥的,需要用一根特製的木棍不停攪拌,防止糊糖粘鍋。那時候是天氣不算太熱,但我們都是大汗淋漓。

終於,鍋裏的糖漿變成金黃色,並且開始翻滾大的糖泡,奶奶說可以熄火起鍋了。她用木鏟將糖舀進木盆裏,我和弟弟妹妹們則用筷子挑起糖絲兒,吹冷了放進嘴裏,瞬間被幸福感包圍,感覺這是世上最甜美的東西。

糖漿冷卻到一定時候,就要扯糖了,這是個力氣活兒,也是個技術活兒。媽媽就地取材,將冷卻了的糖稀套在石磨的把手上,雙手握住糖稀,用力往胸前拉扯。拉到一定長度的時候,就將糖稀往把手上一繞,繼續扯,糖稀就會越扯越白,也會越扯越硬。動作看似簡單卻有技巧,我因爲好奇,要求試一下,結果差點把糖掉到地上。

終於,金黃的糖漿被拉成了白色的糖餅,放在一個事先灑了麪粉的簸箕裏,苕糖就做成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家都充溢着誘人的甜香味。奶奶特意給我和弟弟妹妹們留了一罐糖稀,我們一想起來,就經常用筷子纏上一坨,一邊慢慢吃,一邊用筷子拉扯成白色的糖,那是童年時代最令人難忘的事情。

從當時參與奶奶、媽媽熬苕糖的經歷,確實體會到熬苕糖是一個“睡三更起五更”的苦活兒。其基本程序是將紅苕洗淨,蒸熟,拌上麥芽發酵,過濾,熬糖,拉糖等,由紅苕變成苕糖的過程至少需要12個小時。

先將紅苕洗淨,然後放在鍋裏蒸熟,將蒸熟的紅苕放在盆裏搗成糊、合上水,拌上搗碎的麥芽,進行發酵。發酵要在1個小時左右。發酵完用布進行過濾,把過濾後的糖水放在鍋裏用大火煎熬,一般要4個小時。水煎幹後剩餘在鍋裏的就是糖了。待糖稍冷卻後再進行拉糖,可把糖拉成線條一樣的粗細。

一般來講,50公斤紅苕大約可熬出10公斤的`苕糖。儘管辛苦,但人們爲了品嚐甜蜜的味道,往往周而復始,樂此不疲。

可以想見,在那個年代,那個有着嘩嘩流淌的丹水穿村而過、人們爲糖而忙的村莊,家家戶戶屋頂的煙囪煙霧繚繞,整個小村甜香四溢……好一幅帶着濃濃生活氣息、寫盡土家鄉愁的畫卷。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樣的糖多了起來,土裏土氣的苕糖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熬苕糖作爲曾經改變當地人們生活的一種技能,如今只能在記憶中回味、品嚐那遠去的鄉愁。

拿捏着苕糖殘留的餘溫,靈魂深處感受着親人用家鄉食物和糖分摻雜在一起淳樸而又厚重地撫慰,這或許就是家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時間飛逝

流年似水

願這份滿載時光的美味小吃

苕糖勾起你那兒時的回憶

無論舊時今夕

一樣充滿甜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