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初一語文課文《黃河頌》的教案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教學目標:1,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初一語文課文《黃河頌》的教案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點:通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課前準備:教師-----深入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站。

學生-----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着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洗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 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 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 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纔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爲什麼?)

4. 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 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於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一,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二,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 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 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詞?(以本課爲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纔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峯,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六)拓展延伸

教師緊接《黃河頌》: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着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於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同學們,你想再頌黃河嗎?那就去讀讀《黃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認識黃河嗎?那麼,下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河吧!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2。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讚頌黃河,讚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請一兩個學生談談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感性認識

師生共同欣賞黃河照片和錄象

激發情感

請一兩個學生談觀後感

朗讀詩歌

1,學生齊讀詩歌

要求;瞭解詩歌內容,讀準字音,揣摩詩歌要表達的情感。

2,學生各自選取感興趣的部分反覆練習朗讀。

要求,讀出感情,語音清晰,準確。

朗讀交流

請一兩個學生選取感興趣的.部分在課堂上讀給全班同學聽,並請大家討論如何讀出感情。發言者也可以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提示:

1。詩歌分爲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

2。“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後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4。最後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鬥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內容研討

1,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歌頌黃河,在歌頌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你覺得這些句子表現了黃河的什

麼特點?(一往無前,無堅不摧)

2,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爲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讚頌的?

提示:以“啊!黃河!”爲標誌分爲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徵,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了黃河。

3,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爲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麼情感?

提示: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再次朗讀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齊讀詩歌,共同讚頌黃河,讚頌偉大的中華民族。

結束語

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爲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爲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設計理念: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可充分利用CAI輔助教學的優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學語言詩意化,環節緊湊,學生激情如行雲流水般暢通無阻,以讀啓悟,品讀詩歌。

學習目標:

㈠、知識和能力目標

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㈡、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CAI輔助教學,瞭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覆朗讀,並背誦詩歌。

以詩歌第二節的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

重難點及策略:調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資源與教具:CAI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激情導入,營造氛圍

⑴、師: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啊!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黃河,偉大的母親河!

⑵、學生欣賞。CAI出示:黃河奔騰不息的動畫。

師(配畫音):這就是的黃河!這就是勇往直前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

⑶、師:1938年,日本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國領土,黃河危在旦夕,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國大地時,華夏民族的優秀兒女啊!帶着黃河的英雄氣魄,投入了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之中。

板書:黃河頌。

2、欣賞《黃河頌》,感受激情

⑴、師: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讓我們來欣賞一曲黃河的深情頌歌。

CAI出示《黃河頌》樂章。

⑵、師:同學們,欣賞了《黃河頌》,老師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們覺得老師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朗讀呢?

抽生後明確:激昂、雄健、悲壯!

⑶、CAI出示,教師配樂詩朗誦。

3、生齊讀,吟詠成誦

師:同學們,面對母親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聲高歌吧!

學生齊讀課文。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1、品味語言,感悟詩情

師: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吧!

⑴、《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板書:序曲、主體、尾聲

⑵、讓我們聚焦於黃河的主體部分吧!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師: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⑶、那同學們,頌黃河部分又在頌揚黃河的什麼精神呢?我們看,有一個句子反覆出現了三次,那就是——“啊!黃河!”,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讚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呢?

板書:搖籃、屏障、臂膀。

⑷、詩人反覆吟唱:“啊!黃河!”,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的情感與氣魄呢?

分小組討論,試讀。

抽讀後明確:第一節,舒緩深沉;第二節,堅強有力;第三節,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個小組來讀這三個小節。

師:黃河是搖籃,養育了炎黃子孫;黃河是屏障,護衛了神聖國土;黃河是臂膀,激勵着中華民族!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象徵着我們中華的民族魂!

板書:民族魂

2、角色朗讀、體味詩情

⑴、教師小結:《黃河頌》,以它充滿鬥爭性的激昂旋律與黃河般桀驁不馴的血性激勵中華兒女與日寇英勇搏擊,今天它仍然以其氣勢磅礴的史詩般的英雄氣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⑵、師朗讀朗誦詞,女生、男生分讀繪黃河、頌黃河部分,全班齊讀尾聲。

第三板塊:拓展延申

師:可在我們今天呢?近世以來,黃河屢次氾濫,造成了若干破壞。這是人爲因素所造成的惡果,是不肖的炎黃子孫的“傑作”。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嚴重,黃河怎能不頻繁氾濫?請同學們下課後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來保護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附:《黃河頌》教學後記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於說這事物怎樣,而在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於詩歌語言的表述。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表情與動作的感染;教師板畫的直觀;錄音配樂、CAI課件的使用……化“抽象”爲“形象”。詩歌教學中的一切審美活動都是以學生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開始的,並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深化。

一、藉助美讀

所謂“美讀”就是指“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葉聖陶語)。詩歌,主要通過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語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讀現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容,根據思想內容,確定情感基調。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黃河頌》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繫時代特徵,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範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二、藉助音樂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後,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總之,我們不僅要探尋提供有豐富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更要運用一切可行手段,如藉助物像、藉助畫面、藉助音樂、藉助美讀、藉助移情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使學生對詩歌作品的思想內容有深刻的領悟和啓迪,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染上作者的情緒色調。所以我們進行詩歌教學時,要充分挖掘詩歌本身的美感,讓學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夠接受。方能使整個詩歌教學過程籠罩在師生所創造的特定的氣氛和情調中,使學生在和諧、熱情、活潑、充滿美感的課堂氛圍中感知美、欣賞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