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古代文化常識之十二“音律度量”

本文已影響 9.74K人 

1,音律

古代文化常識之十二“音律度量”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這個“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音階,五音就是宮商角徵羽,再加上變宮、變徵,就構成了七音,與今天的七音階對比是:

宮 商 角 變徵 徵 羽 變 宮

1 2 3 4 5 6 7

七音中,以其中任何一音爲主(即作爲樂曲主旋律中居於核心地位的主音),就構成了一個調式,不同的調式有不同的感***彩和表達功能,因而也能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例如《荊軻刺秦王》敘述荊軻一行出發時,“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變徵之聲”就是變徵調式,這種調式旋律蒼涼悲壯,適宜於悲歌。下文又有“復爲羽聲慷慨”,“羽聲”就是羽調式,這種調式高亢激越,所以聽後“士皆嗔目,發盡上指冠”。

古代有六律,只古樂的十二個調,它包括黃鐘、無射等六個陽律以及大呂等六個陰律,十二律不但各有特定的名稱,而且還有固定的音高,如黃鐘相當於今天西樂的C調,無射相當於A調等。

古代還有八音,是對樂器的統稱,包括金(鍾等)、石(磬等)、絲(琴瑟等)、竹(管、簫等)等八類,每類包括若干種樂器,如《石鐘山記》“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無射”就是無射鍾,因爲此鍾合於無射律;歌鐘就是編鐘,它常用於歌唱伴奏,所以稱爲“歌鐘”。

中國民族樂器是中國音樂必不可少的組成,經數千年發展形成了品種衆多,曲目豐繁的態勢,大致可分爲合奏與獨奏兩大類。合奏樂器多爲鑼鼓、鎖吶、二胡、琵琶、揚琴、三絃、笛、笙、簫等等。獨奏樂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箏等爲主。

下面對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曲調進行簡要說明。

關山月——樂府曲調,多寫征戍離別之情。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王昌齡《從軍行七首》之二)

梅花落——曲調名。如:“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聲想象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飄落產生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與詩人當時的心境切合。這樣,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以通感的方式描繪出了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相傳是唐玄宗改編的樂舞曲,主要表現歌舞昇平的景象。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

2,度量衡

古代的度量衡系統比較複雜,這種複雜性一方面表現在古代有許多後來消失的度量衡單位,另一方面表現在古今都用的單位實際上的量是不同的。

計算長度的標準叫“度”,度的名目有不少。尺是古今都有的,但表示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說“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那麼鄒忌的身長是二米六六還多,這顯然太高了。很顯然,古代的尺要小於今天。最初的一尺指男人伸長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二十釐米左右。以後的沒個時代,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釐米左右。這樣戰國時的鄒忌的身長在一米八四左右,這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個高個子了。又如《陳情表》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作者李密是西晉人,那時的一尺大約相當於今天的24釐米,這樣,“五尺之童”也就是身高一米二左右的小僮。“五尺”也可能是沿用前代的習慣說法,而並不是嚴格依據晉尺的,那麼就要再縮短一點,也就是一米一左右。

與尺的長度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約爲八寸,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小,如“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先秦的`長度單位還有丈(十尺)、尋(八尺)、常(二尋),此外還有仞,是人伸開兩臂的長度,如《愚公移山》說“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圍”是專門用來量周長的,其長度有時相當於現在的“一抱”,即兩手合圍的長度,有時又指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合時的長度,如《木猶如此》說“見前爲琅邪時種柳,皆以十圍”,這裏的“圍”指的是後者。

後來,又產生了寸以下的長度單位,它們是:分(十分之一寸)、釐(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釐)、秒(十分之一毫,宋以後又叫“絲”)、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絲毫”連用,即來源於此。又有“忽微”連用的,也喻指極細微,如《伶官傳序》說“夫禍患常積於忽微”。

計算容量的標準叫“量”。古代的量器也比較複雜,常見的有升、鬥、石、鍾等,其具體量的多少,變化也比較大。見於課文中的用例如:《董宣執法》中的“宣嘗爲二千石,賜艾綬”,《孟子 魚我所欲也》中的“萬鍾則不辨禮儀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計算重量的標準叫“衡”(今天秤的正式名稱即爲“衡器”)。從漢至唐,主要的重量單位有錙銖(一百粒黍的重量)、錙(六銖)、兩(二十四銖)、斤(十六兩)、鈞(三十斤)、石(四鈞)等周代的一斤相當於今天的二百二十三點八五克,沈括《夢溪筆談》中也提到,漢代的一石(一百二十斤)僅相當於宋代的三十二斤。由此可見,不同時代“衡”的變化之大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