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1.57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瞭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其歷史進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重點】

掌握文中重要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方法】

邊講授邊鞏固、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簡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今山東鄒縣)。童年受母親嚴厲教導,立志成才。長大後師從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徒,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論、“民貴君輕”說等。中晚年帶領門徒遊歷各國,宣傳其學說,但屢屢受挫。於是退而與門徒坐而論道,合著語錄體議論性散文《孟子》。後人將其與孔子合稱“孔孟”,並稱其爲“亞聖”。

二、簡介孟子名言,指出孟子思想對世人的影響

孟子思想傳承了兩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現,精華糟粕並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恆愛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男女授受不親”等,但其思想影響至今。

三、簡介本文涉及的時代背景

本文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魏到梁惠王在位時已由強變弱。爲富國強兵,恢復並擴大疆土,梁惠王大量招賢,孟子也慕名前往。本文爲其二人第三次交流節選,圍繞“民不加多”的提問,孟子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措施。

四、聽完名家朗讀錄音,給本文生字詞注音

王好(hào)

戰棄甲曳(yè)兵而走

衣帛(yì bó)

數(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庠(xiáng)序

餓莩(piǎo)

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教師講解相關重要字詞句並逐段檢查。

五、課文分析

1、在第一自然段中,梁惠王提出了怎樣的疑問?

2、在2~4自然段中,孟子認爲“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3、想一想,“五十步笑百步”已經成爲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4、在第5自然段中,孟子認爲開始實行“王道”的基礎條件是什麼?

5、在第6自然段中,孟子認爲在“王道之始”的基礎條件後,還應該實施什麼措施才能稱王天下?

6、討論:孟子否定了魏國及鄰國之政,那麼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7、孟子在最後一段是怎樣批評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用了什麼方法?

8、討論: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現實意義?試站在現代社會的立場評價其開發自然資源的主張。

六、知識鞏固

1、通假字:

⑴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⑵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⑶ 塗有餓莩

2、詞類活用:

⑴ 填然鼓之

⑵ 樹之以桑

⑶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⑷ 謹庠序之教

⑸ 然而不王者

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3、特殊句式:

⑴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⑵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⑶ 是亦走也

⑷ 非我也,兵也

⑸ 未之有也

⑹ 申之以孝悌之義

⑺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古今異義:

⑴ 寡人之於國也

⑵ 河內兇

⑶ 請以戰喻

⑷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⑸ 棄甲曳兵而走

⑹ 或百步而後止

⑺ 鄰國之民不加少

⑻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一詞多義

〖於〗

1、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寡人之於國也

3、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數〗

1、數口之家

2、扶蘇以數諫秦王

3、數罟不入洿池

〖王〗

1、然而不王者

2、王道之始也

3、梁惠王曰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系向牛頭充炭直

〖之〗

1、寡人之於國也

2、申之以孝悌之義

3、驢不勝怒,蹄之

〖兵〗

1、非我也,兵也

2、窮兵黷武

3、是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4、草木皆兵

〖勝〗

1、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3、日出江花紅勝火

4、予觀夫巴陵勝狀

【板書設計】略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漢語知識。

2、能力目標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理解文意,能夠體會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標

(1)從孟子的言行之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涵;

(2)認識孟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二、教學內容

1、瞭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點字詞以及語法知識的歸納;

4、領會孟子辯詞的思想性、邏輯性,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層層深入,分析孟子對治國得失的哲學思辯,站在現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領會孟子辯詞的思想性、邏輯性,感受文章的語言魅力

四、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點撥教學法。在背景資料介紹、文化知識簡介及比喻說理的分析方面教師須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

3、討論法。應與誦讀同步進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要點]

簡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層次。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在初中時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爲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成爲成語沿用至今。這充分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1、學生結合註釋①及課後關於孟子的介紹瞭解孟子。 2、教師適當補充: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有聲望的大師。他的學說的`核心就是要講“仁義”行“仁政”,即實行所謂“王道”。其理論基礎就是民本思想,重視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孟子對那些不行仁政,殘酷掠奪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惡痛絕。《寡人之於國也》就辛辣地嘲諷了以賢君自居的梁惠王,並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詡“爲民父母”,可實際上卻“率獸而食人”,是人民的災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來說理,論辯技巧十分高明,這在本文中都有明顯的體現。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排比、對偶句,筆鋒咄咄逼人。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寡人之於國也》這篇文章中,去深入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獨特的行文風格吧。

(三)、熟讀課文

1、教師泛讀,學生注意聽字音。 2、學生齊讀全文。

3、教師糾正、強調易讀錯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學生輪流先朗讀後翻譯,一人一句。

2、教師點撥,依據課文註釋強調重難點字詞以及語法。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的治理,很盡心竭力的吧!黃河以南發生災荒,就把那裏的災民移往黃河以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南。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想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並不見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衆比鄰國增多啦。

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魚肉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供養活人,安葬死人不至於感到有什麼不滿足。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着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於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

“現在,豬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武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於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涌想您這兒來了。”

【語法知識】

1、通假字

2詞類活用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連接全文層次的三個關鍵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導學生對文章層次進行劃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師生共同分析課文內容,歸納本文重點語法知識,體會孟子文章的語言魅力。

(一)師生共同分析課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選一學生朗讀第1段 (2)師生問答

提問:梁惠王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提問:通過與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問:梁惠王面臨怎樣的困惑?

明確:於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選一學生朗讀2、3、4段。

(2)師生問答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的疑問是如何思考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啓發對方。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如何理解? 學生思考、討論,請一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請一學生朗讀5、6、7段 (2)師生問答

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張。那麼,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學生看課文,思考。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學生找出三組排比句回答)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明確:“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提問:要想“王道之成”還需採取哪些措施? (要求學生找出排比句,進行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四組排比句爲梁惠王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二)請學生歸納孟子的“仁政”思想。

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本文,概括本文的寫作特點

1.巧設譬喻,迂迴曲折。

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人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設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着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邏輯謹嚴,層層深入。

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後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3.詞豐筆活,理足氣盛。

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勢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四)、課堂小結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論在我們今天仍然適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幾千年來,孟都受到衆人的膜拜,我們還尊稱其爲“亞聖”。讓我們懷着對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深刻體會其思想內涵。

(五)佈置作業

思考:孟子關於治國的言論,對我們現代社會的發展有何啓示?與我們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可持續發展觀”有何異同?

教學反思:

學生反饋: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3

一、教學設想

《寡人之於國也》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的一篇課文,集中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作爲儒家思想千年亞聖的孟子,其言辭更多體現了“經世濟民”的社會立場,閃爍着聖哲思想的光輝與博大的仁愛教學這類文章要讓學生感受並體會到古聖人那顆熾熱的心與照耀夜空的靈魂也就是說,文言文教學應該把教學“文言”作爲基礎手段,把文化滲透作爲終極關懷“文言”與“文化”不可背道而馳,顧此失彼,斷不可把“文言”與“文化”剝離爲兩張皮,二者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二、教學目標

1.落實“加”“鼓”“直”“王”等文言實詞與判斷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等特殊句式

2.通過比較梁惠王與孟子對“民”認識的不同,基本把握孟子的“經世濟民”思想

三、教學流程

(一)預習指導

1.給下列字注音

(1)王好()戰

(2)谷不可勝()食也

(3)數罟()不入洿池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謹庠()序之教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熟讀課文,基本理解課文的意思

(二)導入課文

直接導入,讀課文標題這不是一句完整的話,完整的是課文第一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你從中讀出了怎樣的語氣?(從語氣助詞“也”以及句末連續運用的三個虛詞“焉”“耳”“矣”中可以讀出梁惠王:①充滿疑問與遺憾;②自我滿意感)梁惠王所做的一切最終如何呢?(“民不加多”)

(三)一讀課文,辨“民”義(探討梁惠王與孟子觀點分歧的根本所在)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討論一:如果你是當時的“民”,你會依附於梁惠王嗎?爲什麼?

討論二:梁惠王喜歡的“民”一般屬於哪一年齡層次?爲什麼?

明確:梁惠王喜歡的是青壯年,因爲他“好戰”“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這兩句話值得我們思考:“河內”鬧饑荒,把“民”移到“河東”,爲什麼還要把一些糧食移到“河內”呢?這說明“河內”還有一部分人需要糧食吃,他們會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戰”,梁惠王看中的自然是青壯年青壯年需要移到糧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饑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說:“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給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裝的只是適合作戰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適合行軍的壯“民”顯然,梁惠王心中“民”的範圍是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當時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嗎?誰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確:可以,孟子孟子說“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思考二:孟子心中的“民”與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內涵是一樣的嗎?

明確:不一樣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的範圍廣、概念清孟子明確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體而明確在孟子心中,“民”涵蓋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爲二者對“民”的理解不一樣,纔有不同的行爲主張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對梁惠王有何益處呢?

明確: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壯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壯年的牽掛,青壯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們誰也離不開誰如果需要青壯年服兵役,最起碼應該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這樣他們才肯在戰場上爲君王賣力、效忠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可以發現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於國家的穩固與長治久安

(四)二讀課文,析“道”理(體會孟子的“經世濟民”思想)

探討一:孟子的哪些構想是你希望看到的?

明確:首先,“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遵循自然規律,保護資源,合理開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是物質生產它解決了百姓最基本的溫飽問題,保證了老百姓的生存權其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這實際上是要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要讓百姓也享受到富貴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這實際上就是身份平等權第三,“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這是說在物質的基礎上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這保證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權孟子的這些構想可以讓百姓不僅活下去,而且還能活得好,活得有意義、有品位他能讓百姓不僅享有生存權,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權、受教育權這些都是“民”應該擁有的權利,同時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辦法

探討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麼?

明確: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王道之始”與“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標誌是“養生喪死無憾”,這意味着活着的人與死去的人都有歸屬感“王道之成”的標誌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這意味着通過社會教育,百姓特別是老人這一弱勢羣體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幸福指數增高了

探討三:“王道”與“民本”的關係是怎樣的?

明確:孟子雖然提出了“王道”的思想,但落腳點卻是“民本”思想只不過他是要藉助“王道”達到“經世濟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於擁有天下,而是有利於百姓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孟子那顆匡世濟民熱血沸騰的心他心憂天下,胸懷博大在這一點上,他穿越千年歷史,照亮夜空,懸在我們頭頂的永遠是那偉大的靈魂

讓學生讀課文第四段“不違農時”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讀出氣勢,讓人感受到聖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

(五)三讀課文,品“戰喻”(感受孟子的論辯藝術)

品評一:孟子爲什麼要用“戰喻”來講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張?

明確:孟子聽了梁惠王的言論,瞭解到梁惠王的困惑與顧慮,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於富國強兵,梁惠王盡心於民的目的無外乎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在這一點上,他與其他各國君主是一樣的孟子同時又意識到在當時戰亂頻繁的時代,每個諸侯國都逃不出爭霸角逐的格局戰爭是當時君王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孟子自然也不能離開戰爭這個話題而言其他拿戰爭打比方說事再妥當不過了,能激發梁惠王的興趣這是其一其二,“戰喻”可以直抵問題的實質

品評二:“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中的“此”指代什麼?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這裏,爲什麼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而逃零步者與逃五十步者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一個逃了,一個沒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對應着比較,很容易看出,鄰國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見,當時諸侯各國基本上都採用相同的應對災荒策略因此可以更進一步看出,當時各個諸侯國都以武力爭霸作爲強國方針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諸侯王如果只認識到武力爭奪這一點,要想戰勝鄰國基本上是無望的這就需要謀求新的道路,那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因此要在“民”上下功夫首先應該認識到“民”的豐富內涵,從而形成“民本”思想,在這個基礎上,先養民,再教民,從而構築和諧的社會從這裏,我們看到了一位政論家的風采:在宣揚自己政治思想主張的過程中,步步深入,層層逼近,讓人心悅誠服

(六)四讀課文,談“現實”(經典文化的現實意義)

話題一:聯繫現實生活,談談哪些事例反映了孟子思想的現實意義

話題二:孟子的論辯術對我們有什麼借鑑意義?

(七)課堂小結

讀《寡人之於國也》,我們讀到了那顆博大仁愛的心,它閃爍着人性的光芒讀《寡人之於國也》,我們讀出“千年亞聖”孟子的思想精髓,他的鑿鑿言辭中浸染着“經世濟民”的社會立場我們讀經典,我們感受到古聖人那穿越歷史夜空的靈魂他在人類的頭頂盤旋,用犀利的目光逼視着後人向人性看齊,向道德看齊

四、教學反思

對於文言文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呢?簡單地講就是教“文”與“言”教“言”是爲了讀懂“文”,讀“文”是爲了瞭解或感受傳統文化“文”與“言”兩者不可偏廢就這篇文章而言,它基本體現了孟子的政治理想所以,體悟“言”“文”背後的文化內涵是學習這篇文章的關鍵怎樣在課堂上呈現這個教學內容呢?選好教學切入點很重要這個設計主要從“民”入手,抓住梁惠王與孟子對“民”的不同理解,進而抓住二者思想觀念的分歧,在對比中明確孟子的政治思想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孟子》的有關知識;

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

教學重難點:

1. 識記文中重詞語和特殊句式。

2. 學習孟子用比喻說理。

3. 對孟子“仁政”內容的理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前體驗:

1.由《論語》導入新課。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今天我們學習《寡人之於國也》,看看孟子是如何憑着他高超的論辯技巧,闡述仁政的具體內容的。

2. 學生介紹《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點(結合擴展資料中的相關知識)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糾正字音。

4.練習《世紀金榜》上字詞部分

課堂交流並初步感知課文:

(學生翻譯全文)

一、 學生自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並自主劃分段落

《寡人之於國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現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論述瞭如何實行“仁政”以“王道”統一天下的問題。

從具體段落來看,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爲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依據梁惠王有通過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願望,孟子幫助他認識到在政治上與鄰國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災的好事而已,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使文章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據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戰國時國君所有的“統一天下”的宏願,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張。

二、 理清思路結構(在學生討論、明確段意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三、 學生對照板書,試背誦課文第1.2段。

四、 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兩小節。

2.歸納文中的多義詞的含義。

第二課時

重點學習本文文言知識

歸納文言文字、詞、句知識

1.檢查背誦第一、二小節。

2.歸納文中重點字、詞、句的.相關知識。

(1)理解並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

一詞多義:時,①季節。(不違農時、勿奪其時、斧斤以時入山林)②時機、機會(無失其時)

王,①名詞,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無罪歲)②動詞,音(wàng)稱王,統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動詞,吃(谷不可勝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詞,食物,吃的東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需掌握積累的實詞:

河內兇亦然(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谷不可勝食(“谷”是“莊稼和糧食的總稱”)

勿奪其時(“奪”是“失誤”的意思。“勿奪其時”是“不要耽誤農時”的意思)

(2)通假字

無失其時:“無”通“毋”不要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頭髮花白。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3)詞類活用

a.名詞作動詞

填然鼓之:鼓:敲鼓。

樹之以桑:樹: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上。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前一個“食”:吃。

然而不王者:王:爲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王無罪歲:罪:歸罪,責備。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喪:爲……辦喪事。

b.動詞作名詞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生、死: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c.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謹:認真從事。

(4)古今異義詞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養生:古義:供養活着的人。

今義:保養身體。

然而不王者:然而:古義:然,代詞,這樣。而,連詞,卻。

今義:轉折連詞。

七十者可以衣帛矣:可以: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5)文言句式

判斷句:

非我也,歲也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省略句

可以(之)無飢矣

或(走)百步而後止,或(走)五十步而後止

賓語前置句

未之有也

狀語後置句

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申之以孝悌之義

樹之以桑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固定句式

直不百步耳 直……耳:只是……罷了。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或……或:有的人……,有的人……

(6)出自本課的成語

①五十步笑百步:後泛用以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有情節或好或重的區別。

②棄甲曳兵: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7)理解並掌握文中的常用虛詞

然:①代詞,這樣。(河內兇亦然、然而不王者)

②助詞,……地……的樣子。(填然鼓之)

③連詞,然而,但是。(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④形容詞,對。(太后曰:“然”。)

則:連詞,①順接,就,那麼。(則移其民於河東、則何如)

②轉接,卻。(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以:介詞,①用、拿、把清以戰喻(用)樹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義(把)

②介詞,憑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③介詞,按斧斤以時入山林

④動詞,認爲老臣以媼爲長安君計短也⑤然而,相當於“而”,以衛王宮

3.總結

孟子作爲儒家學派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他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並把它發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點也爲“省刑罰,薄稅斂”,減輕人民負擔,表現出重視爭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爭取民心上,表現最充分的是民爲國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的看法,體現在《寡人之於國也》這一課中,他認爲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諸侯中稱王,必須實行仁政,而實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進而“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對百姓進行教養,使民心歸順。至此,百姓安居樂業,“黎民不飢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對梁惠王的循循善誘中,孟子抓住重視百姓和王道形成的關係,體現出民爲國本的思想,雖然在這一篇裏,他沒有提民爲貴,但是在闡述中已明確地表現出來,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災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歸順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爲重.使百姓能夠在這個國家裏“無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養,纔是治國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積極、現實的意義,但在重武力,強調征伐的時代,又是遠離現實而又不切實際的,因而不被採用。

4.作業:背誦課文,完成《世紀金榜》練習。

5.板書設計:見《世紀金榜》

高二語文《寡人之於國也》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瞭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歸納“數、發、直、兵、勝”等實詞的意義和“然、則、其、以”等虛詞的用法;

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等句式的特點。

3.學習並理解孟子善辯的語言藝術。

教學設想

本文安排在諸子散文單元第二課,重點是學習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掌握特殊文言句式;難點是學習孟子的“仁政”主張,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在當時的積極意義。學法上,不僅要繼續抓牢感性材料的積累,更要不斷增強理性認識,注重學習方法的探討研究。具體做好:一、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體會孟子雄辯的文風;二、在學習積累的基礎上,整理一詞多義,把握虛詞,歸納句式,總結一定的文言規律;三、由課內向課外拓展,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良好習慣,提高他們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本課擬用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

A.移其粟(lì )於河內 棄甲曳(yè )兵 雞豚(tún ) 狗彘(zhì)

B.衣帛(bó)食肉 然而不王(wàng)者 數(cù)罟 洿(wū)池

C.可以食(sì)肉矣 孝悌(dì)之義 庠(xiáng)序 餓殍(piǎo)

D.數(shù)口之家 不可勝(shèng)食 牲畜(chù) 狗彘之畜(xù)

解析:A粟sù C食shí 悌tì D勝shēng。

答案:B.

2.下面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B.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D.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解析:A.頒——斑、B塗——途、莩——殍、D無——毋

答案:C.

3.給下列句子附上例句,並譯成現代漢語。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異於……

答案:(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這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4.解釋下列多義詞的不同意思。

(1)數

①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③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④數罟不入洿池

答案:①數目②幾,若干③屢次④密

(2)發

①百發百中

②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④野芳發而幽香

答案:①發射②派遣③打開④花開

(3)直

①中通外直

②直不百步耳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

答案:①不彎曲②只是,不過③通“值”,價值

(4)兵

①非我也,兵也

②窮兵黷武

③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④草木皆兵

答案:①兵器②戰爭③軍隊④兵士

(5)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

答案:①能承受②盡③勝利④超出⑤優美的

5.翻譯下列句子

(1)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2)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答案:(1)(徵調百姓服役)如果不耽誤農業生產季節,糧食就吃不完。(2)贍養生者,安葬死者沒有遺憾,(這)是王道的開始。

6.瞭解作家、作品情況及背景材料:

(1)作家、作品情況: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鄒人,名軻,字子輿,孔子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儒家大師。《孟子》是一部記錄孟軻思想及其言行的書。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在哲學上提出“性善論”。與孔子合稱“孔孟”。孔子被尊爲“聖人”,孟子被尊爲“亞聖”。

(2)背景材料: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對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這就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爲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

7.思考題:(1)文中梁惠王提出一個什麼問題?孟子是怎樣回答這一問題的?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2)孟子闡述的具體措施有哪些?又運用了怎樣的說理方法?(3)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及其高超的論辯藝術的?

(答案見下一環節)

二、課堂互動

(一)預習交流。

(見預習1—5題)

(二)導入新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千百年來這一膾炙人口的名句,鞭策多少明君聖主研習孟子主張的“君道”。今天我們將通過課文《寡人之於國也》的學習,進一步探究他的“王道”主張。

(三)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後質疑。

(四)師生課堂討論(完成預習題第6題)。

(1) 文章可分爲幾個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案: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寫梁惠王的兩個疑問:救民行惠,卻不能強國。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多於鄰國也) 孟子設喻指明梁惠王有過失,雖行小惠卻不能行王道而養其民,故難強國。

第三部分(後三段)孟子具體說明“仁政”的具體內容。

(2) 文中梁惠王提出怎樣一個問題?孟子是怎樣回答這一問題的?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答案:梁惠王先申述自己盡心盡力地治理,其“用心”已超過了鄰國。可是,其鄰國的百姓並沒有被他的政治吸引而投奔過來,於是提出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疑問。

孟子運用了比喻論證方法,以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啓發對方,使對方容易理解、接受。在比喻中,舉兩個逃兵“棄甲曳兵而走”的情況,依據敗逃距離的遠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則如何”的反問,進一步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否定自己論點的話:“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知如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再設喻之後,揭示了寓意,回答了問題,意指: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治者的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數量上不同而已。

3.孟子闡述的具體措施有哪些?體現了他怎樣的政治觀點?

答案:孟子認爲,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生產,使老百姓“養生喪死而無憾”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教化百姓、使民心順服,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此外,孟子還從反面證明自己主張的正確,批評統治者的虐政,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這些具體措施體現的正是孟子重視人民、重視教化、反對武力兼併的.“仁政”思想。

4.你是如何看待本文中孟子的政治理想及其高超的論辯藝術的?

答案:“仁政”,是對儒家“仁愛”思想的再發展,是“仁愛”思想政治化其實施在當時是有一定的現實性的。孟子善用比喻說理,文字顯得從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謂“盡心於國”不比鄰國好多少;在語言上使用整齊的排偶句式,又使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如孟子暢談“使民加多”的道理時,連用四組排偶句,音節鏗鏘,氣勢充沛。

(五)學生熟讀課文,進一步體會孟子說理雄辯的氣勢。

小結:孟子的文章結構嚴謹,層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從容不迫;說理鋪張揚厲,氣勢磅礴,令人歎服。

三、課堂檢測

(一)寫出出自本課的成語並解釋其意思。

1.五十步笑百步

2.餓莩載道

3.棄甲曳兵

答案:⒈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譏笑別人。

⒉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滿路是餓死的人。形容社會狀況極其困苦。

⒊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丟棄鎧甲,拖着兵器。形容打敗仗逃跑時的狼狽相。

(二)閱讀下列文言語段,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孟子)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譯文:

答案:孟子說:“現在您的廚房裏有肥美的肉,馬棚裏有肥壯的馬,可是百姓面帶飢色,野外有餓死的人,這等於帶領禽獸吃人啊!獸類互相殘食,人們尚且厭惡這種行爲,作爲百姓父母的人管理政事,卻不能避免帶領禽獸吃人這樣的事,那又怎能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說:‘第一個做木偶來殉葬的人,該會斷子絕孫沒有後代吧!’(孔子爲什麼恨這樣的人呢)因爲木偶像人而用來殉葬。(用像人的木偶尚且不可),怎麼能讓百姓飢餓而死呢?”

(三)選擇題。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是 ( )

A.棄甲曳兵而走

B.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解析:A古義爲“兵器”,今義是“士兵”;B古義爲“稱王”,今義是名詞,“君王”;D古義爲“穿”,今義是“衣服”。

答案:C.

2.和“王好戰,請以戰喻”中“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B.臣請爲王言樂

C.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D.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解析: ABD中“請”均可解釋爲“請對方允許我做某事”,只有C中“請” 解釋爲“請對方做某事”。

答案:C.

3.下列加點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D.七十者衣帛食肉

解析:ABD均爲名詞活用作動詞,只有C沒有活用。

答案:C.

4.選出“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

A.鄰國之民不加少

B.填然鼓之

C.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是誰之過與

解析:ACD都是結構助詞,釋爲“的”,只有B是湊足音節的助詞,無意義。

答案:B.

5.找出下列句中“於”字的意義和“皆以美於徐公”中“於”的意義相同的一項( )

A.寡人之於國也

B.移其粟於河內

C.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D.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解析:A對於,B到,D在, C和例句都是介詞,意思是“比”。

答案:C.

6.選出與“申之以孝悌之義”句式不同的一項( )

A.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B.王好戰,請以戰喻

C.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D.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解析:ACD與例句都是狀語後置句,B是一般句式。

答案:B.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數罟不入洿池 數:屢次

B.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發:打開

C.非我也,兵也 兵:士兵

D.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勝:能承受

解析:A項“數”義爲“細密”,C項“兵”義爲“兵器”,D項“勝”義爲“盡”。

答案:B.

8.下列有關“以”的意義和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 )

A.樹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請以戰喻

D.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

解析:ABC三項都是介詞,D項是連詞,相當於“來”。

答案:D.

四、檢測評講

(根據學生完成檢測情況靈活處理)

五、課後練習

(一)解釋下文中加橫線處,答案寫在括號內。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於齊楚(處在齊國和楚國的中間 或:夾在齊國和楚國的中間)。事齊乎?事楚乎?”孟子對曰:“是謀(這個謀劃)非吾所能及也(不是我的力量所能達到的 或:不是我能夠想得出來的)。無已(不得已 或:沒有辦法),則有一焉:鑿斯池(這個護城河)也,築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奉獻出生命 或:捨生相報)而民弗去(離開),則是可爲也。”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王曰:“賢者變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雪宮,齊宣王的離宮,相當於今天的別墅之類。)

1.比較下句中四個“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人不得,則非①其上矣。不得而非②其上者,非③也。爲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④也。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答案:C.

2. 比較下句中四個“樂”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樂①民之樂②者,民亦樂③其樂④。

A.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答案:A.

3.“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正確意思”是( )

A.樂在天下,憂在天下

B.以天下之樂爲樂,以天下之憂爲憂

C.因天下而樂,因天下而憂

D.依照天下的情況來樂,依照天下的情況來憂

答案:B.

4.對選文及課文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課文是孟子闡明實行王道應施行仁政的道理,這一段是孟子闡述實行王道應與民同樂的道理。

B.“施行仁政”是從治國者的治理措施角度來談的,“與民同樂” 是從治國者的思想境界的角度來談的。

C.所謂“與民同樂”,就是國君在自己享受快樂的時候,也要讓老百姓一起來享用,否則就不享用。

D.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繼承和發展,並且富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犧牲精神。

答案:C.

5.與“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微斯人,吾誰與歸

D.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解析:C是賓語前置句。

答案:C.

6.下面與例句中“然”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河東兇亦然

B.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C.屋舍儼然

D.太后曰:“然。”

解析:義爲“……的樣子”。A義爲“這樣”,B義爲“然而”,D義爲“對”。

答案:C.

7.下面句中“則”字的用法、意義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B.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C.則移其民於河東

D.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解析:義爲“卻”,錶轉接;其他三項義爲“就、那麼”,表順接。

答案:B.

⒏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意義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則移其民於河東

B.君知其難也

C.勿奪其時

D.吾其還也

解析:D是語氣副詞,“還是”;其他三項都是代詞。

答案:D.

相關資料:

附一:板書設計

(一)提出問題(1):“民不加多,何也?”

(二)分析原因(2-4)“五十步笑百步”

不違農時(谷)

初始措施 數罟不入洿池(魚鱉)

(三)解決措施(5-7) (發展生產)斧斤以時入山林(林木)

樹之以桑(衣帛)

根本措施 畜雞豚狗彘(食肉)

勿奪農時(無飢)

謹庠序之教(孝悌)

附二:類文薦讀《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一、二、四章

一章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爲不多矣。苟爲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魘。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參考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梁惠王說:“尊敬的老先生,您不怕千里旅途的勞頓而來見我,可有對我的國家很有利的良策嗎?”

孟子答道:“惠王啊,您爲什麼一開口就必定涉及利益呢?只講仁和義不就行了嗎?國君口口聲聲說‘用什麼來使我的國家獲得利益’,大夫貴族口口聲聲說‘用什麼來使我的領地更殷實富庶’,一般老百姓也口口聲聲說‘怎樣纔對我本人有好處’,這樣一來,上上下下相互追逐、攫取私利,國家可就危機四起了。在擁有一萬輛兵車規模的國家,犯上殺死國君的,必定是那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一千輛兵車規模的國家,犯上殺死國君的,必定是那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以千取萬,以百取千,不能說不多。如果把利益放在首位,不奪取就永遠不會滿足。從來沒有崇尚‘仁’的人會做出遺棄父母的事,也從來沒有奉信‘義’的人會做出不忠誠君主的事。惠王您只提倡‘仁’和‘義’就行了,爲什麼張口閉口都談利益呢?”

二章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糜、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牣魚躍。’文王以民力爲臺爲沼,而民歡樂之,謂其臺曰‘靈臺’,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鱉。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參考譯文:孟子去拜見梁惠王,惠王站在池塘邊,看着那些奔跑飛翔的鳥獸,愜意地問道:“德高望重的人也喜歡享受這種快樂嗎?”

孟子回答道:“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具有享受這樣一種快樂的素質,沒有道德的人,即使有這種愉快也是無法享受的呵!譬如,《詩經大雅靈臺》裏說:‘剛開始構築靈臺的時候,小心翼翼地勞作,大家同心協力,努力奮鬥,沒費多少時日便大功告成。王說不要心急,老百姓卻更賣力地幹活。王到鹿苑裏去,看到了母鹿安詳地憩息着,鮮肥光潔,白色的鳥兒羽毛秀麗。王在靈沼邊上,看見滿池子的魚跳躍遊弋。’這說明周文王雖然利用廣大羣衆的力量來建構高臺深池,而老百姓卻非常高興,將建築的高臺稱爲靈臺,將挖掘的深池稱爲靈池,並且還很爲文王擁有許多野獸而高興。這是因爲周文王願意與百姓一道快樂,所以他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與之相反,《尚書湯誓》中記載了老百姓憎恨夏桀的怨歌;‘太陽(夏桀以太陽自譬,曾說太陽什麼時候消亡,我才什麼時候死去——譯註)呵,你什麼時候毀滅呢?我們情願跟你一道去死!’ 夏桀作爲一國之王,竟然使廣大人民怨恨到不想再活下去的地步。那他即使擁有高臺深池,奇禽異獸,又怎麼可能獨自享受而不受影響呢?”

四章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爲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爲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爲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參考譯文:梁惠王對孟子說道:“我這個平庸的人非常高興得到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說:“用木棒和鋒利的刀殺人,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嗎?”

“沒有什麼不同。”梁惠王說。

“用刀殺人和施行暴政而置民於死地,這兩者比較起來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嗎?”孟子又反問道。“沒有什麼不同。”梁惠王說。

孟子於是指出:“現在您廚房裏擱滿鮮肥的肉,馬圈中有許多驃悍健壯的馬,但老百姓卻面帶飢色,許多人因飢餓而暴屍野外:這實質上是在上位的人任由禽獸去吃人啊!獸類自相殘殺,人類尚且覺得可憎,而主持政治做老百姓父母官的,卻不能避免任由禽獸去吃人,那又怎麼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第一個製造土偶木偶用來殉葬的人,真該斷子絕孫呵!’就是因爲‘俑’很象人形卻用來殉葬,(以至於後來發展成殉葬活人的壞風尚。用人形的‘俑’殉葬都使孔子如此憤慨,)又怎麼可以使那些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提示:這三章可作爲《寡人之於國也》的助讀材料。第一章孟子初次謁見梁惠王,便直陳言利之害,仁義乃治國安邦的萬全良策。本着國家利益這一前提,談“仁政”之策,使得看起來迂闊不實的安政之策有了現實這一土壤的安託便顯得切實之行了。第二章孟子引經據典,通過文王與百姓同樂和夏桀遠民獨樂的對比,極言仁政之利,諷勸梁惠王施行仁政,與民同樂。第四章梁惠王虛心接受指教。在前三章不斷的交流溝通中,梁惠王頗爲孟子所言動心,表示願意進一步瞭解仁政之策。孟子直陳當前弊政,言辭鋒利,與《寡人之於國也》末段相承。注意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和對“始作俑者”這一成語的理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